景仁帝感叹道,语气温和了许多,“从今日起,你便认祖归宗,复姓宇文,单名一个‘霄’字。
朕已命宗人府,即刻将你的名字录入皇家玉牒,昭告太庙。
从此,你便是朕名正言顺的第六子,宇文霄!”
“儿臣宇文霄,谢父皇恩典!”赵廷霄此刻起已是宇文霄。再次跪拜谢恩,姿态无比恭顺。
“明日,朕便会下旨,公告天下,朕之六皇子宇文霄,敏而好学,仁孝纯善,今日归宗!”
景仁帝继续说道,“今晚,朕在宫中设一小型家宴,为你接风洗尘,也让你的皇祖母、诸位母妃和兄弟姐妹们,都见见你。”
“儿臣谨遵父皇安排。”宇文霄乖巧应下。
景仁帝看着他宠辱不惊的模样,越发满意,吩咐道:“你初回宫中,尚无王府,暂且就住在毓庆宫东配殿。内务府会拨派下人伺候你起居。”
“是,有劳父皇费心。”
退出御书房,在内侍的引领下前往毓庆宫。宇文霄面上依旧保持着温润如玉的浅笑,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冷静。
父皇的愧疚与怜爱,是他目前最好的护身符,必须牢牢抓住。
踏入毓庆宫东配殿,内务府指派来的太监、宫女早已跪了一地,口称:“奴才/奴婢恭迎六殿下!”
宇文霄目光淡淡扫过这些陌生的面孔,心思电转。
这些人,看似恭敬,却不知其中有多少是各方势力安插的眼线?
皇后?贵妃?还是他那几位素未谋面却已对他屡下杀手的皇兄?
这深宫之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今晚的家宴,恐怕也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接风宴。
他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人畜无害的温和笑容:“都起来吧,日后有劳诸位了。”
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傍晚的皇宫,华灯初上,廊庑下的宫灯次第亮起,将朱墙碧瓦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
关于今晚这场为六皇子接风的小型家宴,各宫主位早已得了消息,反应却是各不相同。
有心如柳贵妃、二皇子、五皇子之流,早已通过各种渠道知晓了宇文霄的存在,甚至暗中交锋数次,此刻不过是带着审视与算计,准备亲眼会一会这“民间归来的皇子”。
而更多低位妃嫔、年幼的皇子公主,则是初次听闻,惊愕之余,大多抱着谨慎观望的态度,在这深宫之中,多看少说总是没错的。
唯独皇后的长春宫,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大皇子宇文珏面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起,猛地将手边一个白玉镇纸扫落在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不去!本王才不去!”他低吼道,声音因愤怒而扭曲,“一个乡野之地爬出来的野种,也配让本宫屈尊降贵去见他?父皇真是老糊涂了!给他如此脸面!”
他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死死盯着自己毯子下那双无法动弹的腿,强烈的屈辱和怨恨几乎要将他吞噬。
“我如今这副模样……去了也是给人平添笑柄!让所有人都看着我这个废人,如何对着一个健康的、新来的弟弟强颜欢笑吗?休想!”
皇后独孤澜依看着儿子痛苦癫狂的模样,心如刀绞。她上前试图安抚:
“珏儿,母后知道你心里苦。可这是你父皇的旨意,你若不去,岂不是更落人口实?那孩子初来乍到,我们且看看再说……”
“看什么看!”宇文珏猛地打断她,眼神阴鸷,“母后,儿臣这副样子,还有什么可看的?儿臣去不了,也不想看那野种得意!您自己去便是!”
他闭上眼,满脸疲惫与绝望,挥挥手,再也不愿多言。
独孤澜依看着儿子蜷缩在轮椅上的背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心中对那素未谋面的六皇子,也莫名生出了一丝迁怒。
若不是他此刻回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的珏儿又何至于如此敏感痛苦?
她暗自握紧了拳,兄长前日来信,言说寻访到几位塞外名医,或有奇术,无论如何,她都要再试一试!
与此同时,毓庆宫东配殿内,宇文霄正由内侍宫女服侍着,换上皇子正式的礼服。
玄墨色的锦袍以金线绣着四爪蟒纹,玉带束腰,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修长。
当他穿上这身象征天家贵胄的服制时,周身那温润书卷气悄然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隐的、不容忽视的尊贵与威严,仿佛他天生就该身着华服,立于万人之上。
他平静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深邃。这身衣服,既是荣耀,也是枷锁,更是战场上的铠甲。
家宴设在麟德殿的暖阁。
此处虽不及正殿恢弘,却更显精致温馨。
殿内灯火通明,数十盏宫灯与儿臂粗的蜡烛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
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四周摆放着紫檀木嵌螺钿的桌椅,桌上已陈列好精致的瓜果点心与美酒佳酿。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与食物的香气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奢华又略带压抑的氛围。
当宇文霄跟随景仁帝踏入麟德殿时,殿内早已等候的众人立刻起身,恭敬行礼:“参见陛下(父皇)!”
景仁帝心情似乎不错,摆了摆手:“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都随意些。”
众人谢恩落座,目光却齐刷刷地、或明或暗地投向了皇帝身后那位玄衣墨袍的少年。
这就是六皇子宇文霄?
只见他面容俊雅,眉眼间与皇上年轻时确有七八分相似,但气质却更为温润内敛。
他步履从容,面对满殿的皇家贵胄、珠光宝气,没有丝毫的局促不安,也没有乡下人初入繁华的惊叹好奇,那份平静淡然,仿佛眼前的一切不过寻常。
这份气度,绝非寻常民间少年所能拥有,让人不禁暗叹,果真是龙子凤孙,血脉天成。
皇后独孤澜依率先开口,她脸上带着母仪天下的端庄笑容,语气慈和无比:
“这就是六皇子霄儿吧!本宫瞧着,跟皇上年轻的时候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气度不凡,气宇轩昂,一看就是个聪慧懂事的好孩子。这些年流落在外,真是苦了你了。”
她话语关切,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疏离。
宇文霄上前几步,在皇后座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大礼,声音清朗:
“儿臣宇文霄,参见母后。劳母后挂心,儿臣惶恐。”礼数周全,态度恭谨,让人挑不出丝毫错处。
接着,他又依次拜见了柳贵妃、德妃、贤妃等高位妃嫔,以及与诸位皇兄、皇姐、皇弟、皇妹见礼,举止得体,不卑不亢。
柳贵妃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完美笑容,口中说着“六皇子一表人才,真是可喜可贺”,心中却是警铃大作。
这不显山不露水的沉稳,这应对自如的从容,远比一个张牙舞爪的对手更可怕。
她瞥了一眼坐在不远处、面带温和笑意的二皇子宇文拓,母子二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此子,绝不可留!需得尽早设法除去,否则必成玦儿大患!
朕已命宗人府,即刻将你的名字录入皇家玉牒,昭告太庙。
从此,你便是朕名正言顺的第六子,宇文霄!”
“儿臣宇文霄,谢父皇恩典!”赵廷霄此刻起已是宇文霄。再次跪拜谢恩,姿态无比恭顺。
“明日,朕便会下旨,公告天下,朕之六皇子宇文霄,敏而好学,仁孝纯善,今日归宗!”
景仁帝继续说道,“今晚,朕在宫中设一小型家宴,为你接风洗尘,也让你的皇祖母、诸位母妃和兄弟姐妹们,都见见你。”
“儿臣谨遵父皇安排。”宇文霄乖巧应下。
景仁帝看着他宠辱不惊的模样,越发满意,吩咐道:“你初回宫中,尚无王府,暂且就住在毓庆宫东配殿。内务府会拨派下人伺候你起居。”
“是,有劳父皇费心。”
退出御书房,在内侍的引领下前往毓庆宫。宇文霄面上依旧保持着温润如玉的浅笑,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冷静。
父皇的愧疚与怜爱,是他目前最好的护身符,必须牢牢抓住。
踏入毓庆宫东配殿,内务府指派来的太监、宫女早已跪了一地,口称:“奴才/奴婢恭迎六殿下!”
宇文霄目光淡淡扫过这些陌生的面孔,心思电转。
这些人,看似恭敬,却不知其中有多少是各方势力安插的眼线?
皇后?贵妃?还是他那几位素未谋面却已对他屡下杀手的皇兄?
这深宫之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今晚的家宴,恐怕也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接风宴。
他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人畜无害的温和笑容:“都起来吧,日后有劳诸位了。”
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傍晚的皇宫,华灯初上,廊庑下的宫灯次第亮起,将朱墙碧瓦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
关于今晚这场为六皇子接风的小型家宴,各宫主位早已得了消息,反应却是各不相同。
有心如柳贵妃、二皇子、五皇子之流,早已通过各种渠道知晓了宇文霄的存在,甚至暗中交锋数次,此刻不过是带着审视与算计,准备亲眼会一会这“民间归来的皇子”。
而更多低位妃嫔、年幼的皇子公主,则是初次听闻,惊愕之余,大多抱着谨慎观望的态度,在这深宫之中,多看少说总是没错的。
唯独皇后的长春宫,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大皇子宇文珏面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起,猛地将手边一个白玉镇纸扫落在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不去!本王才不去!”他低吼道,声音因愤怒而扭曲,“一个乡野之地爬出来的野种,也配让本宫屈尊降贵去见他?父皇真是老糊涂了!给他如此脸面!”
他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死死盯着自己毯子下那双无法动弹的腿,强烈的屈辱和怨恨几乎要将他吞噬。
“我如今这副模样……去了也是给人平添笑柄!让所有人都看着我这个废人,如何对着一个健康的、新来的弟弟强颜欢笑吗?休想!”
皇后独孤澜依看着儿子痛苦癫狂的模样,心如刀绞。她上前试图安抚:
“珏儿,母后知道你心里苦。可这是你父皇的旨意,你若不去,岂不是更落人口实?那孩子初来乍到,我们且看看再说……”
“看什么看!”宇文珏猛地打断她,眼神阴鸷,“母后,儿臣这副样子,还有什么可看的?儿臣去不了,也不想看那野种得意!您自己去便是!”
他闭上眼,满脸疲惫与绝望,挥挥手,再也不愿多言。
独孤澜依看着儿子蜷缩在轮椅上的背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心中对那素未谋面的六皇子,也莫名生出了一丝迁怒。
若不是他此刻回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的珏儿又何至于如此敏感痛苦?
她暗自握紧了拳,兄长前日来信,言说寻访到几位塞外名医,或有奇术,无论如何,她都要再试一试!
与此同时,毓庆宫东配殿内,宇文霄正由内侍宫女服侍着,换上皇子正式的礼服。
玄墨色的锦袍以金线绣着四爪蟒纹,玉带束腰,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修长。
当他穿上这身象征天家贵胄的服制时,周身那温润书卷气悄然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隐的、不容忽视的尊贵与威严,仿佛他天生就该身着华服,立于万人之上。
他平静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深邃。这身衣服,既是荣耀,也是枷锁,更是战场上的铠甲。
家宴设在麟德殿的暖阁。
此处虽不及正殿恢弘,却更显精致温馨。
殿内灯火通明,数十盏宫灯与儿臂粗的蜡烛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
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四周摆放着紫檀木嵌螺钿的桌椅,桌上已陈列好精致的瓜果点心与美酒佳酿。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与食物的香气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奢华又略带压抑的氛围。
当宇文霄跟随景仁帝踏入麟德殿时,殿内早已等候的众人立刻起身,恭敬行礼:“参见陛下(父皇)!”
景仁帝心情似乎不错,摆了摆手:“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都随意些。”
众人谢恩落座,目光却齐刷刷地、或明或暗地投向了皇帝身后那位玄衣墨袍的少年。
这就是六皇子宇文霄?
只见他面容俊雅,眉眼间与皇上年轻时确有七八分相似,但气质却更为温润内敛。
他步履从容,面对满殿的皇家贵胄、珠光宝气,没有丝毫的局促不安,也没有乡下人初入繁华的惊叹好奇,那份平静淡然,仿佛眼前的一切不过寻常。
这份气度,绝非寻常民间少年所能拥有,让人不禁暗叹,果真是龙子凤孙,血脉天成。
皇后独孤澜依率先开口,她脸上带着母仪天下的端庄笑容,语气慈和无比:
“这就是六皇子霄儿吧!本宫瞧着,跟皇上年轻的时候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气度不凡,气宇轩昂,一看就是个聪慧懂事的好孩子。这些年流落在外,真是苦了你了。”
她话语关切,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疏离。
宇文霄上前几步,在皇后座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大礼,声音清朗:
“儿臣宇文霄,参见母后。劳母后挂心,儿臣惶恐。”礼数周全,态度恭谨,让人挑不出丝毫错处。
接着,他又依次拜见了柳贵妃、德妃、贤妃等高位妃嫔,以及与诸位皇兄、皇姐、皇弟、皇妹见礼,举止得体,不卑不亢。
柳贵妃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完美笑容,口中说着“六皇子一表人才,真是可喜可贺”,心中却是警铃大作。
这不显山不露水的沉稳,这应对自如的从容,远比一个张牙舞爪的对手更可怕。
她瞥了一眼坐在不远处、面带温和笑意的二皇子宇文拓,母子二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此子,绝不可留!需得尽早设法除去,否则必成玦儿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