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军民一心-《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就在这时,几名随行官员也赶到了,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拦住宇文霄:

  “殿下!万万不可!您万金之躯,岂能亲身犯险!让兵士和民夫下去就是了!”

  宇文霄看着在冰冷江水中奋力试图站稳、指挥投掷沙袋却收效甚微的陈耀祖,看着那不断扩大的缺口,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猛地推开阻拦的官员,厉声道:“放屁!我的兄弟在下面拼命,我的百姓在看着!我宇文霄岂是贪生怕死、站在岸上指手画脚之辈?!滚开!”

  话音未落,他已纵身跃入了齐腰深的湍急江水中!

  刺骨的寒意瞬间袭来,让他打了个激灵,但他死死咬住牙关,站稳身形,从一个民夫手中抢过一袋沙土,奋力向缺口处投去!

  “殿下!殿下下水了!!”岸上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无论是官员、兵士,还是被锣声惊醒、蜂拥而至的百姓,全都惊呆了!

  堂堂皇子,未来的龙裔,竟然为了保住大堤,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这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冰冷洪流之中!

  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一个、两个、十个、百个……越来越多的人,如同下饺子一般,红着眼眶,呐喊着,纷纷跳入了水中!

  “保护殿下!与凌州共存亡”

  “跟殿下一起堵口子!”

  “决不能让堤坝垮了!”

  男人、女人、老人、甚至半大的孩子,只要能动的,几乎都冲了过来。

  他们手挽着手,在陈耀祖和宇文霄前方,组成了一道道血肉之躯的“人墙”,拼死抵挡着水流对投料区域的冲击。

  后面的人则排成了长龙,冒着细雨,疯狂地将沙袋、石块、甚至自家门板、棉被传递过来,投向那咆哮的缺口。

  “快!快传!殿下都在拼命,咱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乡亲们!加把劲啊!堵住了口子,咱们的家就保住了!”

  没有官职高低,没有身份贵贱,这一刻,只有同一个目标——堵住缺口,保住堤坝!

  军民一心,众志成城!

  震天的号子声、呐喊声,压过了江水的咆哮,在雨夜中汇成了一曲悲壮而感天动地的交响乐!

  陈耀祖在水中指挥若定,虽然浑身冰冷,嘴唇发紫,但他的头脑却异常清醒:

  “往左边投!对准缺口根部!人墙稳住!后面的人,柳石枕!快把柳石枕推下来!”

  宇文霄则一边奋力投掷沙袋,一边用他最大的声音鼓舞着士气:“将士们!乡亲们!顶住!我们一定能赢!大夏的子民,永不屈服!”

  雨水、汗水、泥水、甚至血水(不少人的手脚被粗糙的沙石磨破)混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成了泥人,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这场突如其来的、由阴谋引发的危机,在这军民一心、舍生忘死的奋战中,渐渐被遏制。

  那巨大的缺口,在无数双手、无数颗心的共同努力下,一点点地被填埋、夯实……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细雨停歇,那曾经狰狞的缺口,终于被彻底堵死。

  精疲力尽的人们相互搀扶着从冰冷的江水中走出,瘫倒在泥泞的岸上。

  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笑容,以及一种经历过生死与共后,无比坚实的信任与情谊。

  宇文霄和陈耀祖靠坐在一起,看着彼此狼狈不堪却眼神明亮的模样,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们知道,经过这一夜,不仅堤坝保住了,一种更宝贵的东西——民心,已被他们牢牢握在手中。

  惊心动魄的一夜过去,当晨曦驱散了最后的阴霾。

  宇文霄强撑着疲惫的身躯,第一时间下达了数道命令。

  所有关键堤坝段,立即增派双岗,由他最信任的禁军和李队正亲自挑选的本地可靠青壮共同把守。

  日夜巡逻,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他绝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紧接着,他下令征用城内所有医馆和药铺,设立临时医棚,由随行太医主持,免费为所有昨夜下水参与抢险的兵士、民夫、百姓诊治伤病,发放驱寒汤药。

  “凡昨夜下水者,无论官兵百姓,皆是我凌州恩人,务必悉心照料,不得有误!”

  命令传出,响应如潮。

  根本无需官府过多组织,凌州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大娘、婶子们,早已自发地行动了起来。

  家家户户灶火通明,一大锅一大锅滚烫的、冒着浓郁辛辣气息的姜汤被熬制出来。

  由年轻的姑娘、小子们用木桶抬着,送到堤坝上、医棚外、兵营里。

  “官爷,喝碗姜汤驱驱寒!”

  “小哥,辛苦了,快趁热喝!”

  “殿下和陈公子他们怎么样了?可安好?”

  关切的话语,真诚的眼神,滚烫的姜汤,温暖了每一个昨夜在冰冷江水中奋战的人的心。

  大街小巷,不再是往日的死寂与悲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喧嚣。

  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保住了!咱们凌州保住了!”

  “多亏了六殿下和陈公子啊!”

  “还有那些当兵的和咱们自己!咱们一起把口子堵上了!”

  一种空前团结、军民一心的氛围,在这座饱受创伤的城市中凝聚、升腾。

  然而,在这片温情的背后,陈耀祖却因寒气深入肺腑,加之连日来的心力交瘁,在高度紧张的精神松弛下来后,终于支撑不住,发起了高烧,彻底病倒了。

  宇文霄闻讯,立刻赶到陈耀祖的病榻前。

  看着好友那张因高热而潮红、嘴唇干裂的脸庞,他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感激。

  他亲自督促太医用药,将宫中带来的珍稀药材毫不吝惜地用上,严令必须让陈耀祖尽快康复。

  “殿下放心,陈公子主要是劳累过度,又染了严重风寒,好在年轻底子好,好生用药调理,静养一段时日,应无大碍。”太医诊脉后回禀。

  宇文霄这才稍稍安心。他守在陈耀祖床边许久,直到王富贵和姚宗胜赶来替换,才默默离开。

  走出房门,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如霜。

  安抚民心、救治伤患是当务之急,但揪出幕后黑手,以儆效尤,同样刻不容缓!

  这不仅仅是报复,更是立威,是告诉所有藏在暗处的敌人,他宇文霄,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动用了景仁帝秘密派给他的“影卫”。

  这些如同鬼魅般的精锐,最擅长的便是侦查、追踪与审讯。

  线索其实并不难找,那被破坏的堤坝断面痕迹明显,绝非自然或意外。

  而且选择在暴雨初歇、守卫最为松懈的后半夜动手,时机拿捏得如此之准,必然有内应。

  影卫的效率极高,不过两三日,便顺藤摸瓜,揪出了几名被收买的当地小吏和一名混在民夫中的亡命之徒。

  严刑之下,他们很快招供,指认了来自二皇子舅家门下的一位秘密使者,正是此人,携带重金和指令,策划并实施了这次破坏行动。

  “果然是他!我的好二哥!”宇文霄听着影卫的禀报,眼中杀机毕露,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新仇旧恨瞬间涌上心头——昔日宫中明里暗里的排挤打压,归京路途上的数次刺杀,也就算了。

  如今更是为了一己私利,罔顾数十万生灵,欲将他置于死地!

  “殿下,是否立刻……”影卫首领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宇文霄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立刻报复的冲动。

  他摇了摇头,声音冰冷:“不。现在杀了他派来的几条狗,于事无补,反而打草惊蛇。

  将口供、人证、物证,全部秘密整理好,加急送往京城,直接呈交父皇!

  记住,要绝对保密,绕过一切可能被拦截的渠道!”

  他要的,不是在凌州杀掉几个小喽啰,而是要将这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递到父皇手中,直指柳贵妃和二皇子的心脏!

  他要让父皇亲眼看看,他这些“好儿子”、“好妃嫔”的真面目!

  “另外,”宇文霄补充道,“加强对凌州境内所有可疑人员的监控,尤其是与京城有联系的。再有异动,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