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姐定亲-《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他寻了个机会,将大姐拉到僻静处,将刘文书的心意委婉道出。

  陈巧菱一听,瞬间羞得满脸通红,如同染了上好的胭脂。

  她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心跳如鼓。

  若按以前村里的规矩,她这年纪早该说亲了。

  如今家里光景好了,爹娘爷奶开明,从未催逼,她倒也乐得自在。

  可弟弟口中这人…听起来确实不错,又是弟弟认可的同窗…

  此前,陈巧菱对于婚姻抱有疑虑,觉得在家中安稳度日已是福分。

  嫁人后的生活未必能如现在这般顺心如意,因此内心并不渴望出嫁。

  然而,当她从弟弟陈耀祖口中听闻那位通过了县试、人品相貌俱佳的刘文书时,她的想法动摇了。

  知道弟弟为人可靠,眼光也准。

  既然弟弟敢主动向自己提起此人,那必然证明此人确实优秀可靠。

  陈耀祖见姐姐没有立刻拒绝,便明白她心中其实已有几分愿意。

  但他思虑周全,觉得无论如何,也得安排两人“不经意”地见上一面。

  虽然刘文书可能曾见过姐姐,但姐姐一向矜持,不会仔细打量外男。

  终归得让姐姐亲自看一眼,有了眼缘,这事才算真的有了眉目。

  加之考虑到时间紧迫,她马上就要离家,这件事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为了不让家人过早知晓而过度紧张、平添压力,陈耀祖决定先秘密进行。同在县城,安排一次“偶遇”并非难事。

  次日,陈耀祖便邀请刘文书来自家的快餐铺子吃饭,同行的还有姚宗胜和王富贵两位同窗,以此掩人耳目。

  父亲张大勇见到儿子的同窗们来访,十分高兴,知道他们爱吃烤鱼,特意买了条草鱼热情招待。

  唯独姚宗胜和王富贵不明所以,特别是他俩觉得刘文书跟陈耀祖都十分奇怪,但又不知道奇怪在哪里。

  与此同时,昨日偷听到消息、消化能力极强的两姐妹陈悦瞳和陈皎月,早已按捺不住好奇,躲在柜台后面偷偷张望。

  她们很快便从四人中辨认出了那位可能成为未来姐夫的书生。

  她们可比害羞的姐姐大胆得多,几乎是明目张胆地观察品评,越看越觉得满意,认为弟弟眼光果然不错。

  而被蒙在鼓里的刘文书,其实心知肚明此行的真正目的。

  这近乎于是变相地见女方家长,加之心仪的姑娘很可能就在某处看着自己,让他紧张万分。

  整个人都显得拘谨不自在,目光不敢乱瞟,说话甚至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两姐妹观察完毕,立刻跑到后院,凑到大姐陈巧菱耳边,兴奋地分享“情报”:

  “大姐,我看那书生真不错!配得上当咱们未来姐夫!”

  “是啊大姐,你看他紧张得脸都红了,爹爹还以为他喝酒了呢!”

  两姐妹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陈巧菱面红耳赤。

  她羞赧地给了两个妹妹一人一拳头,心知这两个鬼灵精昨天肯定偷听了她和弟弟的谈话,此刻是特意来打趣她的。

  “真是不知羞!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姐夫姐夫的叫上了。”

  两姐妹嬉笑着,看大姐这般羞怯又并未真正动怒的模样,心里便猜到了七八分——看来这门亲事,怕是好事将近了。

  而等到众人散去,要走也是第一时间来到自家大姐的面前,询问结果。

  “姐,你若无意,我便直接回绝了他。”陈耀祖见姐姐久不说话,便道。

  “别…”陈巧菱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脸更红了,声如细丝: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爹娘和爷奶做主便是…”

  陈耀祖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姐姐这是默许了,心中不由暗骂刘文书那小子好运道!

  既然大姐不反对,此事便需立刻提上日程。陈耀祖当即将此事告知了父母和爷奶。

  一家人初听此事,皆是一愣。

  张小花最先反应过来,顿时喜上眉梢!

  儿子出息,女儿若再能得个好归宿,那真是双喜临门!

  她拉着儿子仔细询问刘文书的家世、人品、学问,越听越是满意。

  陈大勇起初有些闷闷不乐,仿佛自家水灵灵的大白菜真要被拱了,嘟囔着:“巧菱还小,在家多留两年也无妨…”

  更是暗恨那臭小子,竟然惦记自家闺女。早知道刚才就不要给他什么好脸色了。

  张小花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好姻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刘家小子我瞧着不错,又是耀祖的同窗,知根知底!先定下来,晚两年成婚便是!”

  钱秀娥也点头称是:“老大媳妇说得在理。

  我看这事能成。只是…耀祖他们马上要出远门,大勇你们也跟去,巧菱的亲事定下后。

  不如就让她先留在家里,也好陪陪我们老两口,顺便…和未来姑爷多处处,培养感情。”

  这个提议让众人有些犹豫,但陈巧菱细想之后却觉得可行。

  父母弟弟都远行,她留在祖父母身边尽孝也是应当。

  于是,此事便定了下来。陈耀祖次日告知了刘文书好消息,那小子高兴得差点一蹦三尺高。

  一口一个“小舅子”,回去便催着父母赶紧选吉日上门提亲。

  刘家父母听闻儿子竟能求娶到府案首的姐姐,亦是喜出望外,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姻缘!

  刘家当即请媒人算了黄道吉日,备下了足足八十两银子的聘礼,并上好的绸缎布匹、首饰点心等,浩浩荡荡前往陈家下聘。

  提亲那日,陈家铺子特意歇业一天。双方家长见面,皆是通情达理之人,相谈甚欢。

  刘家赞陈家女儿温婉贤淑,陈家夸刘家小子年轻有为。

  聘礼丰厚,陈家的回礼也丝毫不逊色,既彰显了重视,又给足了女儿底气。

  一场订婚宴,办得和和气气,宾主尽欢。

  陈巧菱的亲事,便这样定了下来,只待两年后择吉日完婚。

  大姐的婚事一定,离别的日子便更迫近了。

  眼看已是七月末,陈家人将打包好的箱笼行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吃的、用的、穿的、书籍、药品…恨不得将整个家都搬去。

  陈耀祖知道水路漫长,特意备足了晕船药。

  这辈子还没坐过船,谁知道他会不会跟晕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