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初入书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走了一圈,步数起码也有上万步了,鸿儒书院的占地还真是宽广。

  当他们走回斋舍的时候腿都有些软,陈耀祖倒是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处。

  起码不用担心鸿儒书院学子的身体素质,没个好的腿脚,上课都难。

  斋舍区位于书院建筑群的东侧,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小院比邻而居,环境清幽,只闻鸟鸣与远处隐约传来的读书声。

  他们的斋舍号是“丁字柒号院”。

  走过外面的木门,来到庭院里,栽着一棵桂花树,此时已是初秋,嫩黄的花苞缀满枝头,清香暗浮。

  院中有石桌石凳,可供休憩。正面并排四间小屋,门上分别挂着“甲”、“乙”、“丙”、“丁”的号牌。

  每间小屋里面,有4张床铺,也就是4人间。

  每间屋内床榻、书案、衣柜皆已备齐。他们自行分配即可。

  刚才,他们只是把东西放在屋子里,还没开始收拾。

  就被学兄,带着到处熟悉环境。

  柳学兄笑着拱手,“今日诸位学弟且先安顿休息,明日卯时正刻,明德堂会敲响晨钟,届时所有新生需前往参加开学典礼,切勿迟到。

  院规册子在各自书案上,还请仔细阅读。我便不打扰了。”

  这位柳学兄介绍的非常仔细,态度也十分不错,而且对他们的问题也是耐心解答。

  更是对书院如此贴心的举动又多了1分好感,果然不愧是四大学府之一。

  当然,最后4人也是纷纷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给了这位柳学兄一个好评。

  送走柳学兄,四人看着他们的丁字号房,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虽然爬上山几乎耗尽了力气,但能有这样一个环境还不错的住处和相熟的同伴住在一起,实在是意外之喜。

  “太好了!咱们四个还在一起!”王富贵高兴地捶了一下陈耀祖的肩膀,又好奇地推开“乙”字号房的门探头进去看。

  “确实运气极佳。”姚宗胜也面露欣慰,他原本还担心要与陌生人同住一院,诸多不便,此刻心下大安。

  赵廷霄没说什么,但紧绷的嘴角也柔和了些许。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却干净整洁。

  一床、一桌、一椅、一书架、一衣柜,窗明几净,推开窗户,正好能看到庭院中的桂花树和远处连绵的山峦。

  大家开始动手收拾行李,铺设被褥,摆放笔墨纸砚和衣物。

  王富贵一边收拾一边嘟囔:“这床板有点硬啊,被子也不如家里的软和。”但脸上还是带着笑意的。

  姚宗胜则对房间的简朴微微蹙眉,但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极其细致地将自己的物品一一归置整齐,连毛笔都按长短顺序排列得一丝不苟。

  陈耀祖和赵廷霄动作最快,收拾妥当后,陈耀祖便拿出书院发的院规册子翻看起来,赵廷霄则默默检查着门窗是否牢固。

  过了一会儿,王富贵也收拾好了,凑到陈耀祖身边:

  “耀祖兄,院规上都说了些啥?有没有说饭堂什么时候开饭?爬了这么久的山,我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陈耀祖笑着指给他看:“喏,这里写了,平日饭堂卯时末提供朝食,午时提供昼食,酉时提供夕食。过时不候。

  今日我们新入院,饭堂应该会开放,只是不知具体时辰,待会儿我们可以去问问邻舍的学兄。”

  姚宗胜也收拾完毕,走了过来,闻言道:“理应如此。我们也需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尤其是明德堂的位置,免得明日找不到路误了时辰。”

  不错,他们虽然,今日简略的参观了一番,但到底还是忍不住想要再继续逛逛。

  至于腿脚酸软,那完全就不在意。

  四人便锁好院门,在斋舍区稍微转了转。

  遇到几位早到的学子,互相通了姓名,皆是本届新生。

  问到饭堂,一位热心的学子指着西边一条小路:“沿此路走下去,看到一座挂着‘食为天’匾额的大殿便是了。听说酉时初就会开饭。”

  看看天色将近酉时,四人便朝着饭堂走去。

  饭堂“食为天”是一座宽敞的大厅,摆着数十张长条桌椅。

  此刻已经有不少学子在此用餐。饭菜是简单的一荤一素一汤,自己拿着托盘领取。

  味道虽比不上家中手艺,但分量实在,爬山耗尽的体力正需要这样的补充。

  王富贵一连添了两次饭,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

  饭后,四人回到丁字柒号院。

  天色已然暗下,书院各处亮起了灯笼。山间的夜晚格外宁静,空气清凉,带着草木和泥土的芬芳。

  他们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初升的月亮和隐约的星子,一时都没有说话。

  白日爬山的疲惫渐渐袭来,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期待和些许不安。

  “也不知道书院功课紧不紧…”王富贵打了个哈欠道。

  “既来之,则安之。用心向学便是。”陈耀祖安慰道,目光却也很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姚宗胜摇着不知从哪拿出来的一把折扇(虽然天气并不热),慢条斯理地说:“鸿儒书院声名在外,教导必然严格。我等需得尽快适应才好。”

  赵廷霄只是静静听着,望着夜空,不知在想什么。

  第一晚在陌生的床铺上,四人或许都睡得没有家中踏实,但身体的疲乏最终还是将他们带入了梦乡。

  夜深沉,鸿儒书院静卧在青云山的怀抱中。

  远处,传来一声悠远而清晰的钟鸣,划破了夜的寂静。

  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陈耀祖最先惊醒过来,猛地坐起身,看向窗外——天光只是微熹。

  钟声依旧不疾不徐地回荡在山间,清越悠长,仿佛能涤荡人的心灵。

  他瞬间想起柳学兄的话——卯时正刻,晨钟响,开学典礼!

  “快起来!晨钟响了!开学典礼要开始了!”陈耀祖一边飞快地穿衣,一边掀开富贵和姚宗胜的被子。

  至于赵廷霄早就已经在陈耀祖醒来的时候,跟着一块起来了。

  房内顿时一阵忙乱的声响。

  四人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换上崭新的学子服,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张和激动。

  推开院门,只见其他斋舍的学子们也纷纷涌出,朝着明德堂的方向快步走去。

  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匆匆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汇成一股蓄势待发的洪流。

  晨曦微露,青石板路还带着夜间的湿气。

  陈耀祖、赵廷霄、姚宗胜、王富贵四人相视点头,深吸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迈开脚步,汇入人流。

  向着那象征着知识与未来的明德堂,大步走去。

  他们的书院生活,就在这清越的晨钟声里,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