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君子六艺-《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马场的教习是位皮肤黝黑、身手矫健的中年汉子,姓秦。

  看了眼这些学子大多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马匹,并未急于让他们上马。

  而是先牵过一匹最为温顺的老马,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

  “首先,莫要惊慌,马儿通人性,你越怕它,它越能感觉到。”

  秦教习声音洪亮,一边抚摸着马颈示范,“靠近时,要从它的侧前方,让它能看到你,动作要缓而稳…”

  他详细讲解了如何与马匹建立初步信任、如何正确抓握缰绳、脚踏马镫的发力和上马姿势、以及坐在马背上如何保持平衡和控制方向等要点,并亲自演示了数遍。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默默记下要领。轮到实践时,难免紧张。

  那老马果然如看起来那般温顺,对于身上多了个战战兢兢的“负担”似乎习以为常,只是不耐烦地甩了甩尾巴。

  在秦教习的指导和保护下,四人依次成功爬上马背,虽然动作笨拙,姿态也算不上潇洒,但总算完成了“上马”这一步。

  骑着马在划出的小范围内慢走了两圈,最初的恐惧渐渐被新奇和兴奋取代。

  初步体验后,四人又分别赶往自己另外选修的艺科班级报到。

  陈耀祖去了书法班,先生首先强调了执笔姿势和基础笔划的重要性,让他深感打好基础的必要性;

  王富贵在画室对着简单的静物描摹,感觉比读经书有趣多了;

  姚宗胜在乐室调试琴弦,姿态优雅,显然颇有底子;

  赵廷霄则在礼仪班学习基本揖让进退之礼,一丝不苟。

  一下午的脑力与体力消耗,待到晚饭时分,四人已是饥肠辘辘。

  冲向“食为天”时,几乎都没看清今日供应的是什么菜色,便风卷残云般将饭菜扫荡一空。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是在这般高强度的学习锻炼之下,他们的饭量可见一斑。

  晚上回到丁字柒号院,各自温习功课、练习了一会儿六艺技能后,那可怕的饥饿感竟又卷土重来。

  陈耀祖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藕粉,给每人冲了一碗垫肚子。

  “下次休假下山,定要多采购些耐存放的吃食回来。”

  陈耀祖看着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无奈笑道。

  众人深以为然。

  要不是有陈耀祖特意带来的藕粉,半夜饿了都恨不得能出去啃树皮。

  翌日清晨,晨钟照例响起。然而今日,鸿儒书院并未立刻组织早读。

  清脆的钟声结束后,各斋舍的学子们被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在广场集合。

  随后,在一位身材精干、似乎是专司体魄训练的教习带领下,新生们排着队伍,开始沿着书院外围一条清幽的山路蜿蜒小跑。

  这一“晨跑”的安排,着实惊呆了不少新生。

  他们原以为书院生活便是埋首故纸堆,谁知竟还有这般操作?

  大部分新生其实对这一个操作心里十分抗拒。

  毕竟,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大好的时光不拿来读书,用来在这山间慢跑,简直就是浪费大好光阴。

  但看着前方领跑的老生们气息均匀、步伐稳健,再回想昨日见到那些学兄们虽儒雅却不文弱、个个神采奕奕的模样,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鸿儒书院学子们的好体魄是这么来的!

  书院这是真正要将他们往“文武兼修”、“体智并育”的方向培养啊!

  陈耀祖倒是很快适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