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科技”的风波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平复,更汹涌的暗流便已袭来。那篇含沙射影的财经评论仿佛一个信号,紧接着,几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账号开始集中“爆料”,内容直指林家内部“管理混乱”、“新任掌舵者经验不足”,甚至隐晦地提及“璇玑”项目可能存在“利益输送”、“估值虚高”。
这些文章真真假假,捕风捉影,却极具煽动性。一时间,圈内议论纷纷,原本对林家基金表示兴趣的几位潜在出资人,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回复邮件的速度明显放缓。
林舒安坐在书房里,看着平板电脑上那些刻意引导舆论的标题,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花伯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大小姐,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要不要让周助理……”
“不用。”林舒安放下平板,声音平静,“这点风浪都经不起,以后的路更没法走。”
她很清楚,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抹黑,更是一场心理战,目的是动摇她的威信,打击林家的士气,让她刚刚起步的基金计划胎死腹中。幕后黑手是谁,她心里有数,无非是赵氏的残余势力,或是那些被她触动利益的内部宵小。
她没有急于发文澄清,也没有动用顾怀笙的关系去强行压稿。她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仓促的辩解往往会被解读为心虚,强势的压制则会引来更大的反弹。
她选择了最笨,也最扎实的方法。
她让大哥林书鑫以林氏集团的名义,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公告,简要说明了近期集团业务调整情况,重申了稳健发展的战略,并对“璇玑”项目的合规性与价值表达了信心。公告没有直接回应那些谣言,姿态磊落。
同时,她加快了基金筹备的实质性步伐。她亲自带着核心团队,逐一拜访那些态度开始摇摆的潜在出资人,不卑不亢,将更详尽的基金规划、风险控制方案以及初步筛选的潜在项目展示给对方。她不再仅仅谈论文化情怀,更用清晰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阐述基金的社会价值与长期财务回报潜力。
“林小姐,说实话,我们很欣赏您的理念和坚持。”一位资深投资人看着手中的计划书,语气坦诚,“但林家最近的风波,确实让人有些顾虑。”
林舒安微微一笑,目光清澈而坚定:“王总,任何一个家族或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风波是试金石,能检验出谁在裸泳,也能锤炼出真正的价值。林家经历过风雨,所以我们更懂得‘守正’的意义,也更珍惜每一份信任。我们的基金,要做的不是短期炒作,而是长期的培育和守护。这份耐心和定力,我相信时间会证明其价值。”
她的从容与笃定,无形中消解了不少疑虑。几位原本动摇的投资人,态度重新变得积极。
这天傍晚,她刚从一位投资人公司出来,坐进车里,就接到了顾怀笙的电话。这是他自那晚之后,第一次直接打电话给她。
“在哪里?”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安静。
“刚见完鼎辉资本的张董。”林舒安系好安全带,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舆论的事,需要处理吗?”他问得直接。
“暂时不用。”林舒安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街景,“我想先靠自己试试。”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随你。”顾怀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明天晚上,有个私人品鉴会,主办方是瑞士一家家族办公室,他们对东方文化和影响力投资很感兴趣。请柬我让周谨送过去。”
他没有问她是否需要,而是直接提供了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平台和机会。这比他直接出手压制舆论,更让她感到被尊重。
“好。”林舒安应下,“谢谢。”
“嗯。”他应了一声,似乎准备挂电话。
“顾怀笙。”林舒安叫住他。
“说。”
“……没事。”她原本想问问他在ZJ数据库里是否还看到了其他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有些界限,需要她自己来把握。
顾怀笙在那边似乎极轻地笑了一下,很短促,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林舒安,”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记住,你现在站的位置,注定会挡住很多人的路。暗箭不会停,要么躲开,要么……让自己变成射不穿的磐石。”
说完,他便挂了电话。
林舒安握着手机,耳边回荡着他最后那句话。
射不穿的磐石……
她看向车窗外。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却也暗藏汹涌。那些试图将她拉下马的力量,从未停止活动。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也不能躲。
她必须站在这里,迎着所有的明枪暗箭,让自己一点点变得坚硬,变得强大,直到真正成为一块无人能够撼动的磐石。
这不仅是为了林家,为了基金,或许,也是为了某一天,能够真正与那个同样身处风暴中心的男人,并肩而立。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归家的路上。林舒安闭上眼,将疲惫暂时搁置。
前路漫漫,暗箭犹在,但她心中的方向,却从未如此清晰。
这些文章真真假假,捕风捉影,却极具煽动性。一时间,圈内议论纷纷,原本对林家基金表示兴趣的几位潜在出资人,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回复邮件的速度明显放缓。
林舒安坐在书房里,看着平板电脑上那些刻意引导舆论的标题,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花伯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大小姐,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要不要让周助理……”
“不用。”林舒安放下平板,声音平静,“这点风浪都经不起,以后的路更没法走。”
她很清楚,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抹黑,更是一场心理战,目的是动摇她的威信,打击林家的士气,让她刚刚起步的基金计划胎死腹中。幕后黑手是谁,她心里有数,无非是赵氏的残余势力,或是那些被她触动利益的内部宵小。
她没有急于发文澄清,也没有动用顾怀笙的关系去强行压稿。她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仓促的辩解往往会被解读为心虚,强势的压制则会引来更大的反弹。
她选择了最笨,也最扎实的方法。
她让大哥林书鑫以林氏集团的名义,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公告,简要说明了近期集团业务调整情况,重申了稳健发展的战略,并对“璇玑”项目的合规性与价值表达了信心。公告没有直接回应那些谣言,姿态磊落。
同时,她加快了基金筹备的实质性步伐。她亲自带着核心团队,逐一拜访那些态度开始摇摆的潜在出资人,不卑不亢,将更详尽的基金规划、风险控制方案以及初步筛选的潜在项目展示给对方。她不再仅仅谈论文化情怀,更用清晰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阐述基金的社会价值与长期财务回报潜力。
“林小姐,说实话,我们很欣赏您的理念和坚持。”一位资深投资人看着手中的计划书,语气坦诚,“但林家最近的风波,确实让人有些顾虑。”
林舒安微微一笑,目光清澈而坚定:“王总,任何一个家族或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风波是试金石,能检验出谁在裸泳,也能锤炼出真正的价值。林家经历过风雨,所以我们更懂得‘守正’的意义,也更珍惜每一份信任。我们的基金,要做的不是短期炒作,而是长期的培育和守护。这份耐心和定力,我相信时间会证明其价值。”
她的从容与笃定,无形中消解了不少疑虑。几位原本动摇的投资人,态度重新变得积极。
这天傍晚,她刚从一位投资人公司出来,坐进车里,就接到了顾怀笙的电话。这是他自那晚之后,第一次直接打电话给她。
“在哪里?”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安静。
“刚见完鼎辉资本的张董。”林舒安系好安全带,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舆论的事,需要处理吗?”他问得直接。
“暂时不用。”林舒安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街景,“我想先靠自己试试。”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随你。”顾怀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明天晚上,有个私人品鉴会,主办方是瑞士一家家族办公室,他们对东方文化和影响力投资很感兴趣。请柬我让周谨送过去。”
他没有问她是否需要,而是直接提供了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平台和机会。这比他直接出手压制舆论,更让她感到被尊重。
“好。”林舒安应下,“谢谢。”
“嗯。”他应了一声,似乎准备挂电话。
“顾怀笙。”林舒安叫住他。
“说。”
“……没事。”她原本想问问他在ZJ数据库里是否还看到了其他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有些界限,需要她自己来把握。
顾怀笙在那边似乎极轻地笑了一下,很短促,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林舒安,”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记住,你现在站的位置,注定会挡住很多人的路。暗箭不会停,要么躲开,要么……让自己变成射不穿的磐石。”
说完,他便挂了电话。
林舒安握着手机,耳边回荡着他最后那句话。
射不穿的磐石……
她看向车窗外。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却也暗藏汹涌。那些试图将她拉下马的力量,从未停止活动。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也不能躲。
她必须站在这里,迎着所有的明枪暗箭,让自己一点点变得坚硬,变得强大,直到真正成为一块无人能够撼动的磐石。
这不仅是为了林家,为了基金,或许,也是为了某一天,能够真正与那个同样身处风暴中心的男人,并肩而立。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归家的路上。林舒安闭上眼,将疲惫暂时搁置。
前路漫漫,暗箭犹在,但她心中的方向,却从未如此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