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明珠映夜》

  穿过觥筹交错的主厅,顾怀笙与林舒安默契地走向相对安静的美术馆东翼。这里陈列着更多现代艺术作品,人流明显稀疏,空气中也少了些香槟与香水混合的甜腻,多了几分松节油与旧画框的沉静气息。

  两人在一幅巨大的抽象画前停下脚步。画布上是大片挥洒的钴蓝与赭红,色彩浓烈奔放,笔触纵横交错,看似混乱无序,却又在冲突中形成一种奇异的平衡与张力。

  暂时脱离了密集的社交漩涡和无处不在的窥探目光,那份为了表演而刻意维持的紧迫感,终于得以稍稍松懈。紧绷的肩线几不可查地放松下来,连呼吸都仿佛顺畅了许多。

  林舒安静静凝视着画作,眼底倒映着那片浓烈的色彩,忽然轻声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持续已久的静默:“这幅画,”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展区里显得有些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像不像我们现在的情况?”

  顾怀笙的目光从画作移到她沉静的侧脸。

  林舒安继续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看似混乱,充满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算计,但细看之下,或许……也有其内在的秩序和不得不为之的力量。”

  她的话带着隐喻,指向他们此刻复杂的关系,也指向他们共同面对的危局。

  顾怀笙沉默着,深邃的眸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重新落回那幅画上。他冷硬的侧脸轮廓在展厅柔和的光线下,似乎不那么锋利了。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嗓音比平时略显低沉沙哑,“表象之下,自有章法。”

  这简短的回应,脱离了事先设定的剧本,没有虚伪的附和,也没有冷漠的回避。他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这微不足道的、脱离剧本的交流,像一颗悄然投入心湖的小石子,轻轻荡开了一圈涟漪。他们依旧保持着挽手的姿势,但那份因目的明确而带来的僵硬与隔阂,似乎在无形中消融了一点点。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的缓和气息,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

  展厅里很安静,只有他们轻微的呼吸声,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宴会音乐。这一刻,抛却外界纷扰,他们仿佛只是两个偶然在此驻足、欣赏同一幅画的普通人。

  然而,这短暂的宁静注定是奢侈的。他们都清楚,舞台的灯光并未熄灭,暗处的眼睛或许仍在窥视。这片刻的缓和,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偶然透出云层的一缕微光。

  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发生了改变。

  舒缓的华尔兹乐曲取代了之前的背景音乐,流淌在美术馆挑高的大厅中。水晶灯下,舞池光滑如镜,已经有几对男女在中央翩跹旋转。

  顾怀笙的目光从远处收回,落在身侧的林舒安身上。他未发一言,只是微微欠身,向她伸出了右手。掌心向上,是一个清晰而标准的邀舞姿势。

  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在众目睽睽之下共舞,是向所有旁观者,尤其是可能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展示他们“关系亲密”的最直观方式。

  林舒安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眼。那里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执行一个既定程序。她深吸一口气,将指尖轻轻放入他温热的掌心。

  他的手掌立刻收拢,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将她引向舞池。另一只手则自然而然地揽上她纤细的腰肢。隔着薄薄的礼服衣料,他掌心的温度清晰地烙印在她肌肤上,带着一丝因伤初愈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热度。

  音乐在耳边萦绕。

  起初的几步,带着明显的生涩与刻意。林舒安的步伐略显拘谨,顾怀笙的引领也带着公式化的精准。他们像是在完成一套规定动作,身体靠近,灵魂却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

  然而,华尔兹的魔力在于它的韵律与流动。几个回合之后,身体的记忆似乎被唤醒。他前进,她后退;他旋转,她跟随。步伐渐渐变得流畅,节奏成了他们之间无声的交流,取代了那些刻意的表演和内心的权衡。

  顾怀笙低头,能看到她微垂的眼睫,挺翘的鼻尖,以及随着旋转偶尔飞起一抹绯红的脸颊。揽在她腰间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些许,将她更近地带向自己。一种陌生的、近乎满足的感觉,悄然掠过心头。

  林舒安微微仰头,视线掠过他线条冷硬的下颌,能感受到他护在自己腰侧和后背的手,传来的坚定而沉稳的力量。这一刻,抛开所有算计与警惕,她似乎真的开始沉浸在这支舞里,沉浸在这种被他全然引领、被他坚实臂膀守护的感觉中。

  裙摆旋开优雅的弧度,香槟色的流光与深色礼服交织。在周围人或艳羡或探究的目光中,他们仿佛成了舞池中央最契合的一对。

  只有彼此知道,这看似完美的默契之下,是逐渐模糊的表演与真实边界,是两颗在危险任务中不由自主靠近的心。

  一舞终了,掌声响起。

  顾怀笙缓缓松开手,林舒安指尖从他掌心滑落,残留的温度却久久未散。

  两人相视一眼,都没有说话。但某种无声的确认,已然在方才那支舞中,悄然达成。表演仍在继续,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