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明珠映夜》

  午后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在病房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清晰的光斑。空气中飘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悠然起舞。

  顾怀笙半靠在摇起的床头上,移动桌板被调整到舒适的高度,上面摊开着那份关于东南亚市场拓展的厚实报告。与之前处理那些充满戾气的清算文件时不同,他此刻的神情是一种纯粹的、属于战略家的专注与冷静。

  阳光勾勒着他低垂的眼睫和挺拔的鼻梁,在他苍白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的左手边放着一支触控笔,偶尔会在平板电脑上勾画几下,记录下瞬间的灵感或需要深入查证的问题。

  周谨安静地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处理着一些日常事务,偶尔抬眼看向病床的方向。他能感觉到,老板今天的状态与之前截然不同。那种被伤痛和焦躁折磨出的尖锐戾气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如同深海般的平静与锐利。

  顾怀笙翻阅报告的速度并不快,但效率极高。他的目光扫过复杂的市场数据、政策分析、竞争对手评估,大脑如同精密的处理器,快速地进行着筛选、归纳、推演。

  他看到的不再是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顾氏在全球格局中可能占据的位置。东南亚,人口红利巨大,基础设施需求旺盛,政治环境相对复杂但充满机遇……这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的拓展,更是一盘关乎顾氏未来生命力的大棋。

  他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调出相关的经济数据曲线,与报告中的预测进行比对。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周谨。”他忽然开口,声音平稳,打破了午后的静谧。

  “顾总。”周谨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起身走到床边。

  “联系战略部的李勋,让他重新评估报告第三章里关于越南基础设施政策的假设。依据是上个月河内刚刚发布的新五年规划草案,重点在第三节第二款。”顾怀笙的目光依旧落在报告上,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另外,把我们在新加坡的合资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明细,尤其是隐性成本部分,单独整理一份给我。”

  周谨心中微凛。老板只是粗略翻阅,竟然已经精准地抓住了报告中最具争议和不确定性的部分,并且指出了关键的信息来源。这种洞察力和记忆力,实在惊人。

  “是,我马上安排。”周谨应下,迅速通过加密通讯将指令传达出去。

  顾怀笙不再说话,继续沉浸在他的战略世界里。他不再试图用身体的行动去对抗禁锢,而是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这片更广阔、更需要远见的思维疆域中。

  他开始在脑中构建模型,模拟不同政策变动下的市场反应,评估各种合作模式的利弊得失,甚至思考着如何利用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特点,为顾氏赢得更稳固的立足点。

  阳光缓缓移动,颜色从明亮的金色逐渐转为温暖的橘黄。

  期间,护士进来过一次,为他测量体温和血压。他配合地伸出手臂,目光却依旧没有离开报告,仿佛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无法打断他思维的洪流。

  当夕阳的余晖开始染红天边时,顾怀笙终于合上了那份报告的最后一页。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靠回床头,闭上了眼睛,手指轻轻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长时间的专注耗费了他不少精力,背后的伤口也传来隐隐的抗议,但那种精神上的充实感和掌控感,却抵消了身体的不适。

  “告诉李勋,”他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框架没问题,但细节需要大改。尤其是风险管控和本地化策略部分,太过理想化。一周后,我要看到新版方案。”

  “明白。”周谨记下。

  顾怀笙睁开眼,望向窗外绚丽的晚霞。那片被夕阳点燃的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棋盘。

  他不再是那个被困在病床上、只能与自身痛苦搏斗的伤者。在这一天,在这个平静的午后,他重新找回了自己作为决策者和战略家的身份与节奏。

  身体的康复仍在继续,需要耐心和时间。

  但他的意志和智慧,已经率先挣脱了束缚,开始为顾氏,也为他们共同的未来,谋划下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

  这间病房,仿佛成了一个特殊的作战室。而他,依旧是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