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在顾怀笙的明确支持下,终于驶入了快车道。但林舒安心中的那根弦并未放松,反而绷得更紧。将《山海经》的瑰丽世界通过AR技术妥帖地呈现,其难度远超预期。
她几乎住在了公司的项目室,与技术人员反复磨合交互逻辑,与视觉团队争执色彩与风格的“古意”与“新解”。最核心的争议,依然围绕着顾怀笙最初提出的“鲲鹏跃海”与她自己坚持的“西山经考据”如何融合。
这晚,又是一个深夜。
项目室里只剩下林舒安一人。白板上,“鲲鹏”与“西山经”分据两端,中间是她试图连接二者的数条线索,却仿佛总是差了一口气。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孤独。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顾怀笙发来的信息,言简意赅:
[来玻璃花房一趟,关于鲲鹏的视觉de出来了。]
林舒安有些意外,看了眼时间,已近午夜。他竟也还在公司。
她收拾了一下,乘电梯直达顶楼。推开玻璃花房的门,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花香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与楼下空调房的干燥沉闷截然不同。月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清辉,为那些在夜间依旧静静绽放的花朵披上一层薄纱。
顾怀笙就站在一片盛放的桔梗花丛旁,深蓝色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幽静而执拗。他面前支着一台轻薄的便携屏幕。
“顾总。”林舒安走近。
顾怀笙闻声转头,脸上带着一丝未褪去的、盯着屏幕时的专注。他没多寒暄,直接点开了屏幕上的视频:“看看这个。”
画面亮起,并非她预想中那种炫目到失真的特效。幽深的海底,光线晦暗,巨大的阴影在其中游弋,细节模糊,却带着一种原始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随后,是水流的剧烈涌动,阴影破水而出,镜头急速拉升,那双羽翼在展开的瞬间,没有过分华丽的光效,而是以一种近乎笨拙却磅礴的力量感,搅动了云海,其鳞羽纹理竟隐约能看出《山海经》中记载的“文如云气”的古老描绘。
它既是庄子的逍遥之魂,也带着《山海经》异兽的荒古之气。
林舒安怔住了。
“这是……”她下意识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按你提供的考证资料调整后的效果。”顾怀笙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去掉了冗余的光效,强化了形态与典籍的契合度。视觉团队抱怨了三天,说这样做不够‘爆’。”
结果,他却认可了这个“不够爆”的方案。
林舒安的心跳莫名加速。她看着屏幕中那只在云海间沉浮的巨兽,又看向身旁的男人。月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也柔和了他平日过于冷硬的线条。
“所以,你坚持考据,”他忽然侧过头,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脸上,重复了之前会议上她说过的话,“是为了不让文化在炫技中变味?”
这是对话的第一层,关于项目。
林舒安迎上他的目光,没有回避:“是。但也不全是。”她顿了顿,鼓起勇气,“顾怀笙,你如此追求效率和传播,是不是因为……总有人在背后虎视眈眈,让你必须让每一个项目都快速证明其商业价值?”
这是第二层,关于彼此。她试图触碰他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
花房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夜间通风系统运行的微弱声响。桔梗花的幽香仿佛更加浓郁了。
顾怀笙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视线从她脸上移开,投向那片幽蓝的桔梗花海,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拂过一片花瓣,动作轻缓得近乎温柔。
良久,就在林舒安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沙哑:
“我母亲没能守住这里。”他顿了顿,仿佛这几个字有千钧之重,“她去世后,这里……是我唯一觉得,还是家的地方。”
第三层,关于创伤。他终于在她面前,撕开了一道关于过去的缝隙。
林舒安的心脏像是被那只月光下的鲲鹏翼猛地拍击了一下,酸涩而震动。她看着他站在花丛旁的背影,挺拔,却莫名透出一种孤寂。原来,这座冰冷的商业帝国里,他也为自己保留了一方有温度的秘密花园。
她忽然明白了,他为何最初会倾向于“爆款”方案——那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更是一种在压力下的自我保护,一种向外界证明自己决策永远正确的铠甲。
她没有出言安慰,那太苍白。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目光也落在那片象征着他母亲无望爱情的桔梗花上。
片刻后,她轻声开口,语气坚定而温柔:“她守住了。”
顾怀笙身形微顿,转过头来看她。
林舒安迎着他的目光,清晰地,一字一句地说:“现在,是你在守着。”
不是指责他曾经的策略,而是肯定他此刻的坚守,肯定他内心深处与她共鸣的那份对“真正价值”的认同。
这句话,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轻轻叩开了顾怀笙紧闭心门上的一道锁簧。他深邃的眼底,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近乎脆弱的神情,虽然只是一瞬,便已恢复沉静。
但他周身那种无形的、冰冷的壁垒,似乎在月光与花香中,悄然消融了一角。
他没有回应她的话,只是重新将视线投向屏幕上的鲲鹏。
“方案就这样定吧。”他说,声音恢复了平稳,“‘西山经’的部分,按你的思路继续推进。”
“好。”林舒安应道。
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们之间,不再仅仅是利益的合作者。今夜,在这片月光笼罩的桔梗花房里,他们窥见了彼此灵魂的一角。
那是比任何项目成功,都更重要的进展。
她几乎住在了公司的项目室,与技术人员反复磨合交互逻辑,与视觉团队争执色彩与风格的“古意”与“新解”。最核心的争议,依然围绕着顾怀笙最初提出的“鲲鹏跃海”与她自己坚持的“西山经考据”如何融合。
这晚,又是一个深夜。
项目室里只剩下林舒安一人。白板上,“鲲鹏”与“西山经”分据两端,中间是她试图连接二者的数条线索,却仿佛总是差了一口气。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孤独。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顾怀笙发来的信息,言简意赅:
[来玻璃花房一趟,关于鲲鹏的视觉de出来了。]
林舒安有些意外,看了眼时间,已近午夜。他竟也还在公司。
她收拾了一下,乘电梯直达顶楼。推开玻璃花房的门,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花香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与楼下空调房的干燥沉闷截然不同。月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清辉,为那些在夜间依旧静静绽放的花朵披上一层薄纱。
顾怀笙就站在一片盛放的桔梗花丛旁,深蓝色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幽静而执拗。他面前支着一台轻薄的便携屏幕。
“顾总。”林舒安走近。
顾怀笙闻声转头,脸上带着一丝未褪去的、盯着屏幕时的专注。他没多寒暄,直接点开了屏幕上的视频:“看看这个。”
画面亮起,并非她预想中那种炫目到失真的特效。幽深的海底,光线晦暗,巨大的阴影在其中游弋,细节模糊,却带着一种原始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随后,是水流的剧烈涌动,阴影破水而出,镜头急速拉升,那双羽翼在展开的瞬间,没有过分华丽的光效,而是以一种近乎笨拙却磅礴的力量感,搅动了云海,其鳞羽纹理竟隐约能看出《山海经》中记载的“文如云气”的古老描绘。
它既是庄子的逍遥之魂,也带着《山海经》异兽的荒古之气。
林舒安怔住了。
“这是……”她下意识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按你提供的考证资料调整后的效果。”顾怀笙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去掉了冗余的光效,强化了形态与典籍的契合度。视觉团队抱怨了三天,说这样做不够‘爆’。”
结果,他却认可了这个“不够爆”的方案。
林舒安的心跳莫名加速。她看着屏幕中那只在云海间沉浮的巨兽,又看向身旁的男人。月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也柔和了他平日过于冷硬的线条。
“所以,你坚持考据,”他忽然侧过头,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脸上,重复了之前会议上她说过的话,“是为了不让文化在炫技中变味?”
这是对话的第一层,关于项目。
林舒安迎上他的目光,没有回避:“是。但也不全是。”她顿了顿,鼓起勇气,“顾怀笙,你如此追求效率和传播,是不是因为……总有人在背后虎视眈眈,让你必须让每一个项目都快速证明其商业价值?”
这是第二层,关于彼此。她试图触碰他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
花房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夜间通风系统运行的微弱声响。桔梗花的幽香仿佛更加浓郁了。
顾怀笙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视线从她脸上移开,投向那片幽蓝的桔梗花海,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拂过一片花瓣,动作轻缓得近乎温柔。
良久,就在林舒安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沙哑:
“我母亲没能守住这里。”他顿了顿,仿佛这几个字有千钧之重,“她去世后,这里……是我唯一觉得,还是家的地方。”
第三层,关于创伤。他终于在她面前,撕开了一道关于过去的缝隙。
林舒安的心脏像是被那只月光下的鲲鹏翼猛地拍击了一下,酸涩而震动。她看着他站在花丛旁的背影,挺拔,却莫名透出一种孤寂。原来,这座冰冷的商业帝国里,他也为自己保留了一方有温度的秘密花园。
她忽然明白了,他为何最初会倾向于“爆款”方案——那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更是一种在压力下的自我保护,一种向外界证明自己决策永远正确的铠甲。
她没有出言安慰,那太苍白。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目光也落在那片象征着他母亲无望爱情的桔梗花上。
片刻后,她轻声开口,语气坚定而温柔:“她守住了。”
顾怀笙身形微顿,转过头来看她。
林舒安迎着他的目光,清晰地,一字一句地说:“现在,是你在守着。”
不是指责他曾经的策略,而是肯定他此刻的坚守,肯定他内心深处与她共鸣的那份对“真正价值”的认同。
这句话,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轻轻叩开了顾怀笙紧闭心门上的一道锁簧。他深邃的眼底,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近乎脆弱的神情,虽然只是一瞬,便已恢复沉静。
但他周身那种无形的、冰冷的壁垒,似乎在月光与花香中,悄然消融了一角。
他没有回应她的话,只是重新将视线投向屏幕上的鲲鹏。
“方案就这样定吧。”他说,声音恢复了平稳,“‘西山经’的部分,按你的思路继续推进。”
“好。”林舒安应道。
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们之间,不再仅仅是利益的合作者。今夜,在这片月光笼罩的桔梗花房里,他们窥见了彼此灵魂的一角。
那是比任何项目成功,都更重要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