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纵横捭阖,破局立威-《女帝攻略:从乞丐到九五至尊》

  巡查御史周廷玉的车驾,在初冬的寒风中,抵达了朔风城。

  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一身洗得发白的官袍透着不近人情的肃穆。

  迎接仪式一切从简,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入驻驿馆后,他便闭门谢客,只命人取来了近年北疆所有的卷宗文书,埋首其中,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凌薇并未急于求见,她知道,对于周廷玉这样的人,过早的接触反而显得心虚。

  她只是通过代理守将,送上了一份格式规整、措辞恭谨的呈文,详细“汇报”了隐鳞谷的由来,以及在抗击蛮族、维护商路、协助守城等方面所做的“微末贡献”,并再次表态将“谨遵朝廷法度,恪守本分”。

  与此同时,她精心准备的“厚礼”,也通过一位“恰巧”在驿馆当差的、被季容早年恩惠过的老吏之手,“无意中”混入了一堆需要周廷玉过目的地方陈情书中。

  接下来的几日,周廷玉依旧深居简出,但凌薇布在驿馆外的眼线回报,周御史房间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

  偶尔有随行官员出入,神色间也带着几分凝重。

  风暴在寂静中酝酿。

  这一日,周廷玉终于走出了驿馆,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只带了两个随从,便服简从,径直出了朔风城北门。

  他的目标,赫然便是隐鳞谷方向!

  消息传来,隐鳞谷内顿时有些紧张。

  赵铁柱等人建议紧闭谷门,严阵以待。

  凌薇却摇了摇头。

  “不必。”她神色平静,“打开谷门,撤去明显岗哨,只留日常巡逻。匠作营照常开工,农田依序劳作,一切如常。我去谷口迎他。”

  她知道,周廷玉此行,是来看真实情况的。

  越是戒备森严,越显得心中有鬼。

  反之,展现出一种坦荡与秩序,反而能打消部分疑虑。

  凌薇独自一人,立于隐鳞谷口。

  寒风拂动她的衣袂,她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地望着官道尽头。

  周廷玉的身影很快出现。

  他看到敞开的谷门,看到谷内井然有序的景象,看到远处田垄间劳作的农夫和隐约传来的匠作营的声响,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谷口那道孤峭而从容的白色身影上。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

  周廷玉的眼神是审视的、探究的,带着官威与质疑。

  凌薇的眼神则是平静的、坦然的,带着不卑不亢的从容。

  “草民凌薇,恭迎周御史。”凌薇微微躬身,执礼甚恭,却无半分谄媚。

  周廷玉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上下打量了她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压力:“你便是凌薇?这隐鳞谷,倒是与传闻中不同。”

  “回御史,隐鳞谷不过是一群求活命的苦命人聚集之地,承蒙朝廷洪福,方能在此安身立命。些许秩序,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当不得御史夸赞。”凌薇语气谦逊,将姿态放得很低。

  周廷玉不置可否,迈步向谷内走去。

  凌薇落后半步跟随,并不主动介绍,只是在他目光所及之处,稍作解释。

  周廷玉看得很仔细。

  他看到了规划整齐的田垄,看到了水源的引流渠道,看到了干净整洁的民居,看到了虽然简陋却纪律严明的巡逻队,也看到了匠作营里正在打造的,明显是农具而非兵器的物事。

  “听闻你麾下,有能败蛮族精锐之兵,更有那威力惊人的‘震天雷’?”周廷玉忽然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盯着凌薇。

  来了!

  凌薇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无奈与愤懑:“御史明鉴!所谓精兵,不过是为求自保,被蛮族逼到绝境,不得不拼死一战的乡勇!至于‘震天雷’……”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乃是无数弟兄用性命换来的一点保命手段,制作艰难,数量稀少,若非蛮族破城在即,岂敢轻易动用?即便如此,我隐鳞谷子弟,亦是伤亡惨重!御史若是不信,可去南城段查看,墙上血迹未干,坟头新土犹在!”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将一个被逼反抗、损失惨重的受害者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同时,巧妙地将“擅自动兵”转化为“被迫自卫”,将“拥有利器”解释为“保命手段”。

  周廷玉沉默地看着她,眼神复杂。

  他看过卷宗,也暗中查访过朔风城军民,知道凌薇所言非虚,守城之战,隐鳞谷确实出力极大,伤亡也重。

  “那与黑狼部往来,又作何解释?”周廷玉再问,语气依旧严厉。

  “往来?”凌薇露出诧异之色,“御史指的是商会与草原部落的皮毛、药材交易?此乃维持谷内生计入不敷出,不得已而为之。且所有交易,皆在朔风城备案,依法纳税。至于其他……凌薇一介女流,避祸尚且不及,安敢与虎谋皮?倒是听闻,有些中原来的‘大人物’,与那叛军阿古拉过往甚密,其心叵测!”

  她不动声色地将矛头引向了江南苏氏。

  周廷玉眼神微动,没有再追问。

  他背着手,继续在谷中缓步而行,看似随意,实则将隐鳞谷的虚实看了个大概。

  当他走到谷中设立的义学窗外,听到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时,脚步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光芒。

  最终,周廷玉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离开前,深深地看了凌薇一眼:“你好自为之。”

  送走周廷玉,隐鳞谷众人都松了口气。

  吴昊忍不住问道:“谷主,这周御史……是何态度?”

  凌薇望着周廷玉离去的方向,缓缓道:“他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想做事的人。我们展现出的秩序、实力以及……底线,他看到了。江南苏氏的那些证据,他也拿到了。接下来,就看他在朝廷的博弈中,如何落子了。”

  她相信,一个真正想稳定北疆的官员,会明白一个可控、有底线、且有实力的隐鳞谷,远比一个被江南世家暗中操控、混乱不堪的北疆,更符合朝廷的利益。

  数日后,周廷玉离开朔风城返京。

  他并未对隐鳞谷做出任何明确的处置,只是在给朝廷的奏报中,客观描述了北疆现状,强调了蛮族威胁犹在,边镇需稳定,并对“某些妄图搅乱边陲、以牟私利之徒”提出了严厉的抨击,虽未点名,但矛头直指江南苏氏。

  朝廷最终的旨意下来,并未采纳对隐鳞谷“剿抚”的激进建议,而是重申了整饬边务的命令,要求北疆文武“绥靖地方,安抚流散”,对“有功于地方安定者”,可“酌情议赏”。

  同时,下令严查边镇物资走私,尤其是与草原叛军的往来。

  这一轮朝堂风雨,凌薇凭借其精准的判断、得当的应对和暗中运作,有惊无险地度过,甚至隐隐获得了朝廷某种程度的默认。

  然而,她也清楚,与江南苏氏的梁子,是彻底结下了。

  对方的“暗箭”,绝不会停止。

  “吴昊,苏氏那边,有什么新动静?”

  “回谷主,我们的人发现,苏氏似乎改变策略,不再试图直接掌控草原,而是开始大量收购北疆的皮货、药材,价格抬得很高,似乎想从经济上挤压我们商会的空间。”

  凌薇闻言,冷笑一声。

  想打经济战?

  那就来吧。

  她立刻下令商会,一方面稳住现有货源,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商路,同时利用之前囤积的物资,与苏氏打一场价格战。

  她要在苏氏最擅长的领域,击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