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郡尉府的路,凌薇走得格外谨慎。
她绕了远路,反复确认身后没有尾巴,才如同夜归的倦鸟般,悄无声息地潜回那处看似庇护、实则也是牢笼的小院。
关上房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她才允许自己彻底松懈下来。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但大脑却异常兴奋,今夜发生的一切如同走马灯般在脑中飞速回放。
她首先仔细检查了那枚意外获得的玉牌。
在油灯下,玉牌的质地更显温润,那微雕的宫殿群栩栩如生,细节惊人。
殿宇的飞檐斗拱、廊柱纹饰都透着一种古老而陌生的韵味,绝非大胤王朝乃至她所知周边任何国度的风格。
它更像是一种……失落文明的遗迹,或者某种象征性的图腾。
沈墨是故意留下的吗?如果是,目的何在?试探?指引?还是某种她不理解的信号?
凌薇无法确定,只能暂时将这枚玉牌用细绳串起,贴身藏好,这或许是未来重要的线索或筹码。
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将今晚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她临场发挥、兵行险着的那部分,尽快告知白先生。
沈墨的突然逼问和她的大胆回应,已经完全偏离了白先生最初的指令,她需要知道白先生的态度,也需要获得下一步的指示。
她再次采用了老方法,将一份极其简练、加密了关键信息的纸条,混入了次日清晨送出的洗漱废水中——这是她与青衣约定的另一种紧急联络方式。
等待回应的过程变得格外煎熬。
凌薇表面上依旧读书、休养,甚至应赵擎苍之邀,对平陵郡的战后治安恢复提了些无关痛痒的建议,但内心的弦却始终紧绷着。
她预想了白先生可能的各种反应:震怒于她的自作主张?欣赏她的急智?或是觉得她失去了控制,决定弃子?每一种可能,都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和生存策略。
然而,白先生的反应,再次出乎了她的预料。
当天下午,那名貌不惊人的“杂役”再次出现了,送来的却不是预想中的斥责或新的指令,而是一本看似普通的、坊间常见的《地理杂闻志》。
凌薇心中疑惑,待那人离开后,她快速翻阅书册。
很快,她在描述西方荒漠某处古老遗迹的章节页脚,看到了一行新添的、极其细小的批注墨迹:
“险招,妙棋。”
“持静,观变。”
“玉牌之事,勿再探,勿再提。”
短短三行字,让凌薇怔了半晌。
“险招,妙棋。”——白先生认可了她的行动,甚至认为是妙棋?这意味着她赌对了?她那番关于“鼎之主”和“门”的胡诌,竟然阴差阳错地契合了某种真相或白先生的某种谋划?
“持静,观变。”——这是让她按兵不动,等待幽冥阁那边的反应。看来,白先生认为球已经被踢到了幽泉那一边。
“玉牌之事,勿再探,勿再提。”——这条指令最为古怪。白先生似乎知道玉牌的存在?他甚至警告她不要再深入探究,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这玉牌,果然不是意外掉落!它蕴含的秘密,可能比想象中更危险,连白先生都讳莫如深?
凌薇缓缓合上书页,心中非但没有轻松,反而笼罩了更深的迷雾。
白先生的态度高深莫测,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局,能看到眼前的几步,却完全看不清棋局的全貌和对手真正的目的。
但她至少暂时安全了,并且似乎赢得了白先生更高一点的“投资”价值。
就在凌薇试图消化白先生的指示时,另一股潜流也开始悄然涌动。
郡尉赵擎苍并非蠢人。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除了军功,自然也有其敏锐和多疑的一面。
连日来的风波稍定,他开始有余力回顾整件事的脉络。
越是回想,越是觉得那个叫“小薇”的女乞丐,身上充满了太多不合常理之处。
一个区区小乞丐,如何能从守卫森严、高手如云的黑石滩矿场逃脱?
如何能恰好掌握张启贤的关键罪证,又恰好在他围捕时“出现”?
如何在屡次刺杀中屡屡侥幸生还,甚至还能“意外”助他保住粮仓?
如今,连京城来的铁面御史沈墨,似乎也对她格外“关注”,几次问询都超出了常规程序。
这一切的“巧合”,也太多了点。
赵擎苍想起了张启贤死前疯狂的攀咬,想起了那封让他寝食难安的密信,又想起了白先生这个神秘的存在。
一个隐约的、让他不安的念头逐渐浮现:这个“小薇”,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受害者和人证吗?她会不会是……某个势力精心安排、打入他身边的棋子?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召来了那名最初“发现”小薇的心腹校尉,沉声问道:“当日你们找到此女时,具体情况再细细说一遍,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
校尉虽感疑惑,还是仔细回忆复述了一遍。
赵擎苍听着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过程看似没有破绽,但那种“恰到好处”的顺利,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
他又暗中下令,加派了一组绝对忠诚的暗哨,日夜不停地监视凌薇所在的小院,记录所有进出人员及其行为,包括那些日常送饭打扫的丫鬟仆役!
他要知道,除了明面上的保护,还有谁在接触她!
赵擎苍的动作虽然隐秘,但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凌薇,还是很快察觉到了异常。
她发现院外巡逻的守卫换班频率有了细微变化,某些角度总感觉有若有若无的视线扫过窗户。
送饭的丫鬟似乎也比平时更加沉默和紧张。
“赵擎苍起疑了。”凌薇立刻做出了判断。
这并不意外。
她之前的种种表现,对于一个“普通流民少女”来说,确实太过出格。
之前赵擎苍被一系列危机和胜利冲昏头脑,无暇细想,如今局势稍稳,他自然会回过味来。
这是一个新的危险信号。
赵擎苍的怀疑,虽然暂时没有证据,但就像一颗埋下的地雷,随时可能爆炸。
一旦他发现她与白先生甚至幽冥阁的牵连,那点脆弱的“信任”和“倚重”会瞬间化为齑粉,等待她的将是比张启贤更惨的下场。
前有幽冥阁深不可测的试探,后有郡尉日益增长的疑心。
凌薇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条越来越细的钢丝上,两侧皆是万丈深渊。
她必须更加小心,同时也要加快步伐,在自己这枚“棋子”还有价值的时候,尽快找到破局的关键,或者……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棋手”。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本《地理杂闻志》上,落在那句“勿再探,勿再提”的警告上。
那枚神秘的玉牌,那个陌生的宫殿图案,究竟藏着什么?
为何连白先生都如此忌惮?
它,会不会就是打破眼前僵局的……那把钥匙?
她绕了远路,反复确认身后没有尾巴,才如同夜归的倦鸟般,悄无声息地潜回那处看似庇护、实则也是牢笼的小院。
关上房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她才允许自己彻底松懈下来。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但大脑却异常兴奋,今夜发生的一切如同走马灯般在脑中飞速回放。
她首先仔细检查了那枚意外获得的玉牌。
在油灯下,玉牌的质地更显温润,那微雕的宫殿群栩栩如生,细节惊人。
殿宇的飞檐斗拱、廊柱纹饰都透着一种古老而陌生的韵味,绝非大胤王朝乃至她所知周边任何国度的风格。
它更像是一种……失落文明的遗迹,或者某种象征性的图腾。
沈墨是故意留下的吗?如果是,目的何在?试探?指引?还是某种她不理解的信号?
凌薇无法确定,只能暂时将这枚玉牌用细绳串起,贴身藏好,这或许是未来重要的线索或筹码。
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将今晚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她临场发挥、兵行险着的那部分,尽快告知白先生。
沈墨的突然逼问和她的大胆回应,已经完全偏离了白先生最初的指令,她需要知道白先生的态度,也需要获得下一步的指示。
她再次采用了老方法,将一份极其简练、加密了关键信息的纸条,混入了次日清晨送出的洗漱废水中——这是她与青衣约定的另一种紧急联络方式。
等待回应的过程变得格外煎熬。
凌薇表面上依旧读书、休养,甚至应赵擎苍之邀,对平陵郡的战后治安恢复提了些无关痛痒的建议,但内心的弦却始终紧绷着。
她预想了白先生可能的各种反应:震怒于她的自作主张?欣赏她的急智?或是觉得她失去了控制,决定弃子?每一种可能,都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和生存策略。
然而,白先生的反应,再次出乎了她的预料。
当天下午,那名貌不惊人的“杂役”再次出现了,送来的却不是预想中的斥责或新的指令,而是一本看似普通的、坊间常见的《地理杂闻志》。
凌薇心中疑惑,待那人离开后,她快速翻阅书册。
很快,她在描述西方荒漠某处古老遗迹的章节页脚,看到了一行新添的、极其细小的批注墨迹:
“险招,妙棋。”
“持静,观变。”
“玉牌之事,勿再探,勿再提。”
短短三行字,让凌薇怔了半晌。
“险招,妙棋。”——白先生认可了她的行动,甚至认为是妙棋?这意味着她赌对了?她那番关于“鼎之主”和“门”的胡诌,竟然阴差阳错地契合了某种真相或白先生的某种谋划?
“持静,观变。”——这是让她按兵不动,等待幽冥阁那边的反应。看来,白先生认为球已经被踢到了幽泉那一边。
“玉牌之事,勿再探,勿再提。”——这条指令最为古怪。白先生似乎知道玉牌的存在?他甚至警告她不要再深入探究,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这玉牌,果然不是意外掉落!它蕴含的秘密,可能比想象中更危险,连白先生都讳莫如深?
凌薇缓缓合上书页,心中非但没有轻松,反而笼罩了更深的迷雾。
白先生的态度高深莫测,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局,能看到眼前的几步,却完全看不清棋局的全貌和对手真正的目的。
但她至少暂时安全了,并且似乎赢得了白先生更高一点的“投资”价值。
就在凌薇试图消化白先生的指示时,另一股潜流也开始悄然涌动。
郡尉赵擎苍并非蠢人。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除了军功,自然也有其敏锐和多疑的一面。
连日来的风波稍定,他开始有余力回顾整件事的脉络。
越是回想,越是觉得那个叫“小薇”的女乞丐,身上充满了太多不合常理之处。
一个区区小乞丐,如何能从守卫森严、高手如云的黑石滩矿场逃脱?
如何能恰好掌握张启贤的关键罪证,又恰好在他围捕时“出现”?
如何在屡次刺杀中屡屡侥幸生还,甚至还能“意外”助他保住粮仓?
如今,连京城来的铁面御史沈墨,似乎也对她格外“关注”,几次问询都超出了常规程序。
这一切的“巧合”,也太多了点。
赵擎苍想起了张启贤死前疯狂的攀咬,想起了那封让他寝食难安的密信,又想起了白先生这个神秘的存在。
一个隐约的、让他不安的念头逐渐浮现:这个“小薇”,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受害者和人证吗?她会不会是……某个势力精心安排、打入他身边的棋子?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召来了那名最初“发现”小薇的心腹校尉,沉声问道:“当日你们找到此女时,具体情况再细细说一遍,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
校尉虽感疑惑,还是仔细回忆复述了一遍。
赵擎苍听着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过程看似没有破绽,但那种“恰到好处”的顺利,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
他又暗中下令,加派了一组绝对忠诚的暗哨,日夜不停地监视凌薇所在的小院,记录所有进出人员及其行为,包括那些日常送饭打扫的丫鬟仆役!
他要知道,除了明面上的保护,还有谁在接触她!
赵擎苍的动作虽然隐秘,但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凌薇,还是很快察觉到了异常。
她发现院外巡逻的守卫换班频率有了细微变化,某些角度总感觉有若有若无的视线扫过窗户。
送饭的丫鬟似乎也比平时更加沉默和紧张。
“赵擎苍起疑了。”凌薇立刻做出了判断。
这并不意外。
她之前的种种表现,对于一个“普通流民少女”来说,确实太过出格。
之前赵擎苍被一系列危机和胜利冲昏头脑,无暇细想,如今局势稍稳,他自然会回过味来。
这是一个新的危险信号。
赵擎苍的怀疑,虽然暂时没有证据,但就像一颗埋下的地雷,随时可能爆炸。
一旦他发现她与白先生甚至幽冥阁的牵连,那点脆弱的“信任”和“倚重”会瞬间化为齑粉,等待她的将是比张启贤更惨的下场。
前有幽冥阁深不可测的试探,后有郡尉日益增长的疑心。
凌薇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条越来越细的钢丝上,两侧皆是万丈深渊。
她必须更加小心,同时也要加快步伐,在自己这枚“棋子”还有价值的时候,尽快找到破局的关键,或者……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棋手”。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本《地理杂闻志》上,落在那句“勿再探,勿再提”的警告上。
那枚神秘的玉牌,那个陌生的宫殿图案,究竟藏着什么?
为何连白先生都如此忌惮?
它,会不会就是打破眼前僵局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