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新官上任,雷厉风行-《女帝攻略:从乞丐到九五至尊》

  文若虚离开后不久,姜嬷嬷便带着四名仆从,抬着两大箱沉重的册子来到了凌薇的小院。

  “凌姑娘,这些便是山庄近年的人员名册、物资账目、地契文书以及部分往来的信函副本。文先生吩咐了,姑娘可随时调阅。若有需要,老身可唤几位管事前来为姑娘解说。”姜嬷嬷语气依旧恭敬,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她经营山庄内务多年,如今突然空降一个年纪轻轻的“总管”,心中难免存疑。

  “有劳嬷嬷。暂且不必唤管事,我先自行看看。若有不明之处,再向嬷嬷请教。”凌薇神色平静,目光扫过那两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生畏的文书。

  姜嬷嬷见状,也不多言,行礼后便带人退下。

  房门关上,屋内只剩下凌薇和那两箱散发着墨香和旧纸气息的册子。

  凌薇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打开箱子,取出最上面一册最新的总账,摊在桌上,沉浸了进去。

  她阅读的速度极快,眼神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一旁的空纸上快速记录着关键数据和发现的疑点。

  超越时代的数学基础、逻辑思维和宏观视野,让她能迅速抓住这个时代账目中最核心的脉络和最容易藏污纳垢的环节。

  不过一个下午,她便发现了诸多问题:

  账目冗杂不清: 收支项目分类粗糙,许多款项用途模糊,只标注“杂支”、“备用”,数额却不小。

  损耗比例异常:粮食、布匹、药材等物资的存储损耗率远高于常理。

  人员臃肿与空白:名册上记录的人员与实际巡逻、劳作所见似有出入,且部分岗位职责重叠,效率低下。还有几个名字只见于领饷名册,却从未出现在任何工作记录中。

  采购价格不符: 几种常见物资的采购价波动巨大,且有时明显高于市价。

  问题比比皆是。

  这哪里是什么高效运转的隐秘据点,分明是一个管理松散、漏洞百出,极易被中饱私囊的烂摊子!

  白先生将此交给她,考验之意不言自明。

  若她只是个纸上谈兵的,恐怕很快就会被这些琐碎繁杂的事务淹没,被底下那些老油条管事糊弄过去。

  凌薇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这点挑战,还难不倒她。

  她并未立刻发作,而是继续埋头翻阅,将问题分门别类,逐一记录在案,心中已初步形成了整顿的方案。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凌薇便让丫鬟传话给姜嬷嬷:辰时正,请山庄所有管事、小头目至中央厅堂集合,她有事吩咐。

  命令传出,山庄内顿时泛起一阵细微的波澜。

  几位原本等着看笑话的管事颇感意外,没想到这小姑娘这么快就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辰时整,厅堂内。

  十几位管事、小头目稀稀拉拉地到了,大多面带懒散或好奇之色,交头接耳。

  姜嬷嬷也坐在一旁,静观其变。

  凌薇准时出现。

  她今日依旧是一身简单的青色布裙,未施粉黛,但眼神清澈锐利,步伐沉稳,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她走到主位前,并未立刻坐下,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人,将每个人的神态尽收眼底。

  “各位管事。”她开口,声音清亮,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堂下的窃窃私语,“奉主人令,即日起,由我暂代总管山庄一应内务事宜。今日召集各位,只宣布三件事。”

  众人神色一凛,稍稍坐正了些。

  “第一,账目。”凌薇拿起手边一册账本,“即日起,所有账目记录,须采用新式表格记账法。收支项目需细分至具体用途,每笔款项需有至少两人签字画押确认。旧账暂停报销,待我复核无误后,另行处理。稍后会下发新账册样式与规则。”

  台下顿时一阵骚动!

  改账法?还要复核旧账?

  几个管钱粮的管事脸色瞬间就变了。

  “凌……凌总管,”一个胖胖的钱粮管事忍不住站起身,陪着笑脸道,“这旧账已久,且以往皆是如此记法,骤然更改,恐下面的人不适应,耽误正事啊……”

  凌薇目光淡淡扫过他:“不适应,可以学。耽误事,就换能做事的人来。此事已定,无需再议。”

  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那胖管事脸上一僵,讪讪地坐了回去,额头却冒了汗。

  “第二,人事。”凌薇拿起名册,“三日之内,各部门重新上报现有人员名单、职司、考评。所有吃空饷、挂虚职者,自觉说明。三日后,若名册与实际仍有出入,相关管事,一律严惩不贷。”

  台下又是一片低哗!

  吃空饷、挂虚职,这在各大家族势力中几乎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位新总管竟然要直接掀桌子?

  “第三,采购与仓储。”凌薇继续道,“即日起,所有物资采购,需至少三家报价比对,择优择廉而入。采购人与验收人不得为同一人。仓储损耗立新规,超出定额部分,由相关责任人按价赔偿。”

  三条命令,条条直指要害,雷厉风行,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厅堂内鸦雀无声,刚才还心存轻视的管事们此刻都变了脸色。

  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女总管,手段竟如此老辣狠决!

  她不是来装样子的,她是真的要动真格,要夺权,要整顿!

  凌薇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最后道:“规矩已立,望各位恪尽职守,好自为之。山庄不养闲人,更不养蛀虫。做得好,自有奖赏;阳奉阴违者……”

  她顿了顿,目光骤然变冷,虽未说完,但那冰冷的意味已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散了吧。”凌薇说完,转身坐下,拿起另一份文书看了起来,仿佛刚才只是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管事们面面相觑,最终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神色各异地匆匆离去,各自消化这突如其来的风暴。

  姜嬷嬷坐在原地,深深看了凌薇一眼,目光中的审视已变成了浓浓的惊讶和一丝凝重。

  她起身,对凌薇微微颔首,也离开了。

  整顿的风暴,就此拉开序幕。

  接下来的几天,石泉山庄仿佛一架生锈的机器,被强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始笨拙却加速地运转起来。

  凌薇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埋首于账册文书之中,快速熟悉着山庄的一切。

  她不时召见不同管事,询问细节,下达指令。

  她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让那些试图糊弄的管事冷汗直流。

  新账册推行遇到了阻力,但凌薇态度强硬,亲自示范讲解,抓了几个典型重罚之后,风气顿时肃然一清。

  人员核查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果然清出了好几个只领钱不干活的关系户,以及虚报的名额。

  凌薇毫不手软,该清退的清退,该罚薪的罚薪,并将空出的饷银部分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下层人员,瞬间赢得了底层的心,也狠狠打击了旧有利益团体。

  采购与仓储的漏洞也被迅速堵上,采购成本明显下降,物资管理变得井井有条。

  凌薇展现出的高效、缜密和冷酷的手腕,彻底震慑住了山庄上下。

  再也没有人敢因为她年纪轻而轻视她。

  “女总管”的名号,渐渐带上了一丝敬畏的意味。

  然而,凌薇深知,这只是初步立威。

  真正的挑战,往往隐藏在更深的地方。

  这日,她在核查一批看似普通的药材入库记录时,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异常:一批用于治疗外伤的普通金疮药,采购量远超常理,且入库时间与另一批标注为“山货”的物资入库时间高度重合。

  而接收那批“山货”的仓库,恰好是位于山庄最偏僻处、由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哑巴看守的旧库房。

  凌薇的手指在那条记录上轻轻敲击着。

  金疮药……大量……偏僻旧库房……

  一个念头划过她的脑海。

  那旧库房里藏的,恐怕不是什么“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