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污浊的空气混合着血月的光辉,灌入肺叶,带来刺痛与清醒。陈凌背靠着断墙的粗糙表面,每一次喘息都牵扯着过度消耗精神力带来的细微刺痛。他没有立刻查看系统中那微不足道的积分增长,而是将目光投向那片刚刚逃离的、如同巨兽蛰伏般的地铁入口。
“牧者”…那冰冷的秩序,那将人类视为可管理资源的姿态,比任何狂暴的规则实体都更令人心底发寒。它们不是混乱的产物,更像是…某种系统性的“清理”程序。
“必须…必须立刻把情报送回去。”韩屿的声音带着喘息,他紧紧抱着记录了一路规则波动和数据的环境记录仪,仿佛抱着救命稻草。
雷栋撑着膝盖站直身体,环顾四周,血月下的废墟寂静无声,但这种寂静此刻却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不能原路返回,动静太大了,可能会引来别的麻烦,或者…把它们引出来。”他指了指地铁入口。
赵猛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刚才撞开栅栏时嘴角磕破了),瓮声道:“那怎么办?这鬼地方我们也不熟!”
蒲凝的脸色依旧苍白,她闭着眼,指尖轻轻按压着太阳穴,努力平复着精神感应过度使用带来的晕眩和那些“人偶”空洞眼神留下的心理阴影。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将感知如同蛛网般向四周扩散。
混乱、死寂、偶尔掠过的微弱恶意…这是城市废墟的常态。但很快,她捕捉到了一丝不同的“痕迹”——一种极其微弱,但带着明确“指向性”和“警惕”意味的情绪残留,像是有人不久前小心翼翼地经过这里,并留下了标记。
“这边,”她睁开眼,指向东北方向一条堆满建筑废料的狭窄小巷,“有幸存者活动的痕迹,很新,他们似乎…在躲避什么。”
陈凌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能在这种地方活动并留下隐蔽标记的幸存者,很可能知道相对安全的路径,或者有其他的藏身点。跟上他们,或许能找到返回基地的替代路线,甚至可能获得关于这片区域的更多情报。
“跟上痕迹,保持警惕。”陈凌做出决定。
小队再次行动起来,这次更加谨慎,如同阴影般穿梭在断壁残垣之间。蒲凝在前方引路,她的精神感应如同最灵敏的探针,分辨着那几乎微不可察的情绪“路标”。孙小胖则扩大了环境感知范围,警惕着任何规则波动或物理威胁。
痕迹断断续续,时而消失在高耸的瓦砾堆后,时而又在某个不起眼的拐角重现。可以看出,留下痕迹的人对这片区域极为熟悉,且行动非常小心。
大约行进了半小时,他们在一栋半塌的居民楼前停了下来。痕迹指向了楼体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入口被扭曲的卷帘门和杂物部分堵塞,但留下了一个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在里面?”雷栋压低声音。
蒲凝凝神感应,点了点头,又微微蹙眉:“情绪很复杂…恐惧、疲惫,还有很强的…排外感。”
陈凌示意众人分散警戒,自己则靠近缝隙,将【基础规则洞察】聚焦于内部。停车场内规则环境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领域迹象,但能感知到多个微弱的生命反应聚集在深处,以及一些简陋的防御工事。
“我们没有恶意!”陈凌朝着缝隙内喊道,声音控制在既能传入又不会传得太远的程度,“我们是从外面来的幸存者,遇到了麻烦,需要帮助,或者指一条离开这片区域的路!”
内部一片死寂。过了足足一分钟,一个沙哑、充满戒备的声音才从深处传来:“外面?哪个外面?你们怎么穿过‘牧区’的?”
“牧区”?他们也知道这个称呼!
“我们是从西边来的,意外闯入了地下,刚逃出来。”陈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坦诚,“我们有自己的聚集地,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交换情报,或者提供一些帮助。”
又是短暂的沉默,然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进来,只能进来两个人,把武器放在外面能看到的地方。别耍花样!”
陈凌和雷栋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雷栋将臂铠卸下,陈凌也示意自己没带武器(他的眼镜和系统自然不算),两人侧身钻进了缝隙。蒲凝等人则在外围隐蔽处警戒。
停车场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用废弃电池驱动的简易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空气中混杂着汗味、霉味和一丝血腥味。在几辆被拆解殆尽的汽车残骸和沙袋构筑的简易掩体后,露出了十几张紧张、憔悴、带着敌意与审视的面孔。说话的是一个脸上带着疤痕、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他手中紧握着一把磨尖的钢筋。
“西边?哪个聚集地?‘哨站’?还是‘仓库’?”疤痕男紧紧盯着陈凌。
陈凌心中一动,这些显然是本地幸存者对其他据点的称呼。“都不是,我们来自更西边,一个叫‘潜龙司’的组织。”
“潜龙司?”疤痕男和他身后的幸存者们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显然没听说过。
陈凌没有过多解释,直接切入主题:“我们刚从下面的地铁站逃出来,遇到了你们说的‘牧区’和‘牧者’。”
这句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引起了骚动。幸存者们脸上露出了混杂着恐惧和仇恨的神色。
“你们…你们竟然能逃出来?”一个年轻女人颤声问道,她的手臂上缠着肮脏的绷带。
“付出了代价。”陈凌沉声道,“我们想知道,那些‘牧者’到底是什么?它们想干什么?‘筛选’又是什么意思?”
疤痕男死死盯着陈凌,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良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眼中的敌意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绝望。
“我们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他声音沙哑,“它们是在大概一个月前出现的,像幽灵一样。一开始只是在地铁深处活动,捕捉落单的人。后来,它们的‘牧区’开始扩大,‘曙光站’…那么大的避难所,几天之内就没了声息。”
他指了指黑暗深处:“我们原本有三十多人,现在只剩这些了。它们…它们不像别的规则,它们有目的,有组织。被它们抓走的人,不会立刻死,而是变成…变成你们看到的那些‘空壳’,围着那些发光的柱子站着。我们有人冒险靠近看过,那些柱子…好像在从‘空壳’身上抽取什么东西,偶尔会有‘空壳’彻底消失…”
抽取?消失?陈凌联想到图书馆音频中的“筛选”,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这些“牧者”在收集某种东西,可能是人类的意识、情感,或者是某种它们需要的“特质”,不符合“标准”的则被淘汰(消失)?
“我们必须离开这里,”疤痕男语气急促起来,“它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这里也不安全了。你们既然能从西边过来,肯定知道相对安全的路,带我们走!”
陈凌看着眼前这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幸存者,又想到基地的纪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时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蒲凝的声音通过小队内部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急促:“凌哥,外面有情况!规则的背景辐射在快速改变!有种…冰冷的‘扫描’感在靠近!很像地下的那种气息,但更…分散!”
“牧者”出来了?还是在扩大搜索范围?
陈凌脸色一变,立刻对疤痕男说道:“没时间解释了!外面有情况,很可能和‘牧者’有关!想活命,就跟我们走,现在!立刻!”
疤痕男和他的人显然也经历过类似情况,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抓起身边简陋的武器和少量物资。
“烛龙”小队与这群本地幸存者汇合,来不及多做交流,在蒲凝的指引和孙小胖的探路下,迅速离开了这栋危楼,沿着之前发现的、相对安全的痕迹反向撤离,试图绕开那正在蔓延开来的、冰冷的“秩序”扫描。
他们必须尽快将关于“牧者”的惊人情报带回基地。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侦察任务,而是一次可能关乎所有幸存者命运的——无声警报。
“牧者”…那冰冷的秩序,那将人类视为可管理资源的姿态,比任何狂暴的规则实体都更令人心底发寒。它们不是混乱的产物,更像是…某种系统性的“清理”程序。
“必须…必须立刻把情报送回去。”韩屿的声音带着喘息,他紧紧抱着记录了一路规则波动和数据的环境记录仪,仿佛抱着救命稻草。
雷栋撑着膝盖站直身体,环顾四周,血月下的废墟寂静无声,但这种寂静此刻却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不能原路返回,动静太大了,可能会引来别的麻烦,或者…把它们引出来。”他指了指地铁入口。
赵猛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刚才撞开栅栏时嘴角磕破了),瓮声道:“那怎么办?这鬼地方我们也不熟!”
蒲凝的脸色依旧苍白,她闭着眼,指尖轻轻按压着太阳穴,努力平复着精神感应过度使用带来的晕眩和那些“人偶”空洞眼神留下的心理阴影。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将感知如同蛛网般向四周扩散。
混乱、死寂、偶尔掠过的微弱恶意…这是城市废墟的常态。但很快,她捕捉到了一丝不同的“痕迹”——一种极其微弱,但带着明确“指向性”和“警惕”意味的情绪残留,像是有人不久前小心翼翼地经过这里,并留下了标记。
“这边,”她睁开眼,指向东北方向一条堆满建筑废料的狭窄小巷,“有幸存者活动的痕迹,很新,他们似乎…在躲避什么。”
陈凌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能在这种地方活动并留下隐蔽标记的幸存者,很可能知道相对安全的路径,或者有其他的藏身点。跟上他们,或许能找到返回基地的替代路线,甚至可能获得关于这片区域的更多情报。
“跟上痕迹,保持警惕。”陈凌做出决定。
小队再次行动起来,这次更加谨慎,如同阴影般穿梭在断壁残垣之间。蒲凝在前方引路,她的精神感应如同最灵敏的探针,分辨着那几乎微不可察的情绪“路标”。孙小胖则扩大了环境感知范围,警惕着任何规则波动或物理威胁。
痕迹断断续续,时而消失在高耸的瓦砾堆后,时而又在某个不起眼的拐角重现。可以看出,留下痕迹的人对这片区域极为熟悉,且行动非常小心。
大约行进了半小时,他们在一栋半塌的居民楼前停了下来。痕迹指向了楼体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入口被扭曲的卷帘门和杂物部分堵塞,但留下了一个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在里面?”雷栋压低声音。
蒲凝凝神感应,点了点头,又微微蹙眉:“情绪很复杂…恐惧、疲惫,还有很强的…排外感。”
陈凌示意众人分散警戒,自己则靠近缝隙,将【基础规则洞察】聚焦于内部。停车场内规则环境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领域迹象,但能感知到多个微弱的生命反应聚集在深处,以及一些简陋的防御工事。
“我们没有恶意!”陈凌朝着缝隙内喊道,声音控制在既能传入又不会传得太远的程度,“我们是从外面来的幸存者,遇到了麻烦,需要帮助,或者指一条离开这片区域的路!”
内部一片死寂。过了足足一分钟,一个沙哑、充满戒备的声音才从深处传来:“外面?哪个外面?你们怎么穿过‘牧区’的?”
“牧区”?他们也知道这个称呼!
“我们是从西边来的,意外闯入了地下,刚逃出来。”陈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坦诚,“我们有自己的聚集地,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交换情报,或者提供一些帮助。”
又是短暂的沉默,然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进来,只能进来两个人,把武器放在外面能看到的地方。别耍花样!”
陈凌和雷栋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雷栋将臂铠卸下,陈凌也示意自己没带武器(他的眼镜和系统自然不算),两人侧身钻进了缝隙。蒲凝等人则在外围隐蔽处警戒。
停车场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用废弃电池驱动的简易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空气中混杂着汗味、霉味和一丝血腥味。在几辆被拆解殆尽的汽车残骸和沙袋构筑的简易掩体后,露出了十几张紧张、憔悴、带着敌意与审视的面孔。说话的是一个脸上带着疤痕、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他手中紧握着一把磨尖的钢筋。
“西边?哪个聚集地?‘哨站’?还是‘仓库’?”疤痕男紧紧盯着陈凌。
陈凌心中一动,这些显然是本地幸存者对其他据点的称呼。“都不是,我们来自更西边,一个叫‘潜龙司’的组织。”
“潜龙司?”疤痕男和他身后的幸存者们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显然没听说过。
陈凌没有过多解释,直接切入主题:“我们刚从下面的地铁站逃出来,遇到了你们说的‘牧区’和‘牧者’。”
这句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引起了骚动。幸存者们脸上露出了混杂着恐惧和仇恨的神色。
“你们…你们竟然能逃出来?”一个年轻女人颤声问道,她的手臂上缠着肮脏的绷带。
“付出了代价。”陈凌沉声道,“我们想知道,那些‘牧者’到底是什么?它们想干什么?‘筛选’又是什么意思?”
疤痕男死死盯着陈凌,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良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眼中的敌意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绝望。
“我们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他声音沙哑,“它们是在大概一个月前出现的,像幽灵一样。一开始只是在地铁深处活动,捕捉落单的人。后来,它们的‘牧区’开始扩大,‘曙光站’…那么大的避难所,几天之内就没了声息。”
他指了指黑暗深处:“我们原本有三十多人,现在只剩这些了。它们…它们不像别的规则,它们有目的,有组织。被它们抓走的人,不会立刻死,而是变成…变成你们看到的那些‘空壳’,围着那些发光的柱子站着。我们有人冒险靠近看过,那些柱子…好像在从‘空壳’身上抽取什么东西,偶尔会有‘空壳’彻底消失…”
抽取?消失?陈凌联想到图书馆音频中的“筛选”,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这些“牧者”在收集某种东西,可能是人类的意识、情感,或者是某种它们需要的“特质”,不符合“标准”的则被淘汰(消失)?
“我们必须离开这里,”疤痕男语气急促起来,“它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这里也不安全了。你们既然能从西边过来,肯定知道相对安全的路,带我们走!”
陈凌看着眼前这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幸存者,又想到基地的纪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时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蒲凝的声音通过小队内部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急促:“凌哥,外面有情况!规则的背景辐射在快速改变!有种…冰冷的‘扫描’感在靠近!很像地下的那种气息,但更…分散!”
“牧者”出来了?还是在扩大搜索范围?
陈凌脸色一变,立刻对疤痕男说道:“没时间解释了!外面有情况,很可能和‘牧者’有关!想活命,就跟我们走,现在!立刻!”
疤痕男和他的人显然也经历过类似情况,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抓起身边简陋的武器和少量物资。
“烛龙”小队与这群本地幸存者汇合,来不及多做交流,在蒲凝的指引和孙小胖的探路下,迅速离开了这栋危楼,沿着之前发现的、相对安全的痕迹反向撤离,试图绕开那正在蔓延开来的、冰冷的“秩序”扫描。
他们必须尽快将关于“牧者”的惊人情报带回基地。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侦察任务,而是一次可能关乎所有幸存者命运的——无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