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枯萎荒原,空气中弥漫的规则瘟疫低语似乎变得更加粘稠和充满恶意。血月的光芒穿透稀薄的、带着腐臭气息的雾气,将小队的身影拉长,投射在龟裂而布满诡异菌毯的土地上。
陈凌走在最前方,新装备的【深渊行者护臂】并未完全压制他左臂的异变,反而像是为其提供了一层更具效率的“导流槽”,让那股寂灭的力量更加收放自如。他右眼的银白几何符号稳定地旋转着,持续分析、过滤着周围混乱的规则信息,为小队规划出污染相对较轻的路径。左眼的纯黑则如同最深沉的警戒,捕捉着任何可能潜藏的威胁。
蒲凝紧随其后,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精神链接如同无形的丝线,不仅连接着陈凌,也轻柔地覆盖着整个小队,尤其是昏迷的赵猛和状态不佳的孙小胖,为他们提供着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精神庇护,抵御着无孔不入的低语侵蚀。
雷栋和孙小胖轮流拖着安置赵猛的拖架,沉重的呼吸在寂静的荒原上格外清晰。尽管得到了铸造之所的补给,但体力和精神的透支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每一次踩碎脚下菌毯的粘腻触感,都让他们的神经紧绷。
按照地图指引,他们朝着“第七前哨站”的方向跋涉。沿途,规则的混乱程度似乎在逐渐降低,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令人不安的“静”。并非没有声音,而是那些声音——风声、脚下砂石的摩擦声、甚至自己的心跳声——都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收、削弱,传递出一种万物凋敝、生机断绝的死寂。
“这里的规则…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死了。”孙小胖压低声音,他的感知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受到了极大压制,只能“看”到一片片规则凝固的、灰暗的色块。
“是‘静默区’边缘的影响。”陈凌头也不回地解释道,他的声音在死寂的环境中显得异常清晰,“规则活性被强制降低,接近于‘归寂’状态。小心,这种环境更容易孕育出违背常理的‘静止型’规则异常。”
他的警告很快得到了印证。
在前方一片相对开阔、地面覆盖着白色细沙的区域,他们看到了几具姿态各异的“雕塑”。那并非真正的石雕,而是几个穿着破烂衣物的人类幸存者,他们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类似石膏的质感,脸上凝固着最后一刻的惊恐或茫然,仿佛在瞬间被夺走了所有的时间与活力。他们周围,连空气都似乎停止了流动。
“是‘刹那永恒’…”雷栋倒吸一口凉气,认出了这种在潜龙司档案中被标记为极高危险性的领域型规则,“踏入者会被瞬间剥夺‘变化’的概念,陷入绝对静止。”
陈凌的【虚无之眼】仔细扫描着那片区域。规则的结构极其稳定,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漏洞”,其核心是一种强大的“熵减”强制力。
“绕不过去。”陈凌观察了片刻后得出结论,“这片规则场覆盖范围很广,两侧连接着更危险的规则乱流区。”
“那怎么办?”孙小胖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感到头皮发麻。
陈凌没有回答,而是抬起了戴着护臂的左手。他没有直接使用【规则抹除】,那消耗太大。而是将指尖轻轻点向面前的虚空。
【规则编织】。
这一次,他并非编织攻击或防御,而是尝试“编织”一条临时的、极其脆弱的“通道”。他调动着对规则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利用左臂的寂灭之力和右眼的解析能力,小心翼翼地在“刹那永恒”那坚固的规则壁垒上,“钻探”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不断扭曲收缩的“孔洞”。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陈凌右眼的几何符号高速闪烁,左臂的黑暗纹路明灭不定。他必须精确控制力量,既要维持通道的存在,又不能过度刺激规则场引发反噬。
“快!通道不稳定!”陈凌的声音带着一丝极少出现的紧绷。
无需多言,蒲凝立刻用精神力量包裹住拖架上的赵猛,率先冲入那扭曲的通道。雷栋和孙小胖紧随其后,感觉仿佛穿过了一层冰冷粘稠的胶质,周身的时间感变得混乱不堪,仿佛下一秒就要永远凝固。
陈凌最后一个踏入,在他穿过之后,那勉力维持的通道瞬间崩溃,“刹那永恒”的规则场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小队成员心有余悸地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白色的死亡沙地,加快了脚步。
接下来的路途,他们又遭遇了几种诡异的“静默”规则现象:一片区域内的所有声音都被放大到震耳欲聋然后瞬间归于死寂的“回响坟场”;一个不断重复着某个时间片段、内部景象如同卡顿影像般的“时间琥珀”;还有一片区域,任何进入其中的物体,其颜色都会在数秒内褪去,化为灰白,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色彩”概念。
陈凌凭借着他提升后的规则掌控力和【规则编织】的巧妙运用,一次次带领小队险象环生地穿过这些危机。但每一次使用力量,蒲凝都能清晰地感觉到,陈凌身上那份属于“人性”的波动就微弱一分,那双重瞳中的理性光芒就更加冰冷一分。他像是一台精密而不知疲倦的机器,高效地处理着所有危机,却越来越远离“人类”的范畴。
终于,在经历了大半天艰难跋涉后,一座低矮的、仿佛与灰褐色山岩融为一体的建筑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它没有任何显眼的标识,风格是典型的建造者遗迹的简约与厚重,表面布满了岁月的侵蚀痕迹,以及一些似乎是战斗留下的焦黑和破损。
“第七前哨站…到了。”雷栋喘着气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抵达目标的松懈,但更多的却是对未知的警惕。
陈凌停在距离前哨站入口约百米的地方,【虚无之眼】和右眼的几何符号同时运转到极致,仔细扫描着整个建筑及其周边区域。
“外部无明显规则陷阱。生命迹象…无。能量反应…极度微弱,近乎枯竭。”他冷静地汇报着扫描结果,“但内部结构完整,防御系统似乎处于最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入口处——那是一扇厚重的、金属质感的滑门,此刻紧闭着,门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仿佛灰尘般的白色物质,那并非普通的灰尘,而是“静默区”规则影响下沉淀的规则颗粒。
“准备进入。”陈凌下达指令,率先向前走去,“保持最高警戒。我们的目标,是主控室的数据节点。”
小队成员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或仅存的装备,跟随着那道散发着冰冷与寂灭气息的背影,走向那座沉睡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建造者前哨站。
门,会在他们面前开启吗?门后等待他们的,是会指引方向的日志,还是更加深邃的恐怖?
答案,就在那扇门之后。
陈凌走在最前方,新装备的【深渊行者护臂】并未完全压制他左臂的异变,反而像是为其提供了一层更具效率的“导流槽”,让那股寂灭的力量更加收放自如。他右眼的银白几何符号稳定地旋转着,持续分析、过滤着周围混乱的规则信息,为小队规划出污染相对较轻的路径。左眼的纯黑则如同最深沉的警戒,捕捉着任何可能潜藏的威胁。
蒲凝紧随其后,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精神链接如同无形的丝线,不仅连接着陈凌,也轻柔地覆盖着整个小队,尤其是昏迷的赵猛和状态不佳的孙小胖,为他们提供着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精神庇护,抵御着无孔不入的低语侵蚀。
雷栋和孙小胖轮流拖着安置赵猛的拖架,沉重的呼吸在寂静的荒原上格外清晰。尽管得到了铸造之所的补给,但体力和精神的透支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每一次踩碎脚下菌毯的粘腻触感,都让他们的神经紧绷。
按照地图指引,他们朝着“第七前哨站”的方向跋涉。沿途,规则的混乱程度似乎在逐渐降低,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令人不安的“静”。并非没有声音,而是那些声音——风声、脚下砂石的摩擦声、甚至自己的心跳声——都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收、削弱,传递出一种万物凋敝、生机断绝的死寂。
“这里的规则…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死了。”孙小胖压低声音,他的感知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受到了极大压制,只能“看”到一片片规则凝固的、灰暗的色块。
“是‘静默区’边缘的影响。”陈凌头也不回地解释道,他的声音在死寂的环境中显得异常清晰,“规则活性被强制降低,接近于‘归寂’状态。小心,这种环境更容易孕育出违背常理的‘静止型’规则异常。”
他的警告很快得到了印证。
在前方一片相对开阔、地面覆盖着白色细沙的区域,他们看到了几具姿态各异的“雕塑”。那并非真正的石雕,而是几个穿着破烂衣物的人类幸存者,他们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类似石膏的质感,脸上凝固着最后一刻的惊恐或茫然,仿佛在瞬间被夺走了所有的时间与活力。他们周围,连空气都似乎停止了流动。
“是‘刹那永恒’…”雷栋倒吸一口凉气,认出了这种在潜龙司档案中被标记为极高危险性的领域型规则,“踏入者会被瞬间剥夺‘变化’的概念,陷入绝对静止。”
陈凌的【虚无之眼】仔细扫描着那片区域。规则的结构极其稳定,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漏洞”,其核心是一种强大的“熵减”强制力。
“绕不过去。”陈凌观察了片刻后得出结论,“这片规则场覆盖范围很广,两侧连接着更危险的规则乱流区。”
“那怎么办?”孙小胖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感到头皮发麻。
陈凌没有回答,而是抬起了戴着护臂的左手。他没有直接使用【规则抹除】,那消耗太大。而是将指尖轻轻点向面前的虚空。
【规则编织】。
这一次,他并非编织攻击或防御,而是尝试“编织”一条临时的、极其脆弱的“通道”。他调动着对规则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利用左臂的寂灭之力和右眼的解析能力,小心翼翼地在“刹那永恒”那坚固的规则壁垒上,“钻探”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不断扭曲收缩的“孔洞”。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陈凌右眼的几何符号高速闪烁,左臂的黑暗纹路明灭不定。他必须精确控制力量,既要维持通道的存在,又不能过度刺激规则场引发反噬。
“快!通道不稳定!”陈凌的声音带着一丝极少出现的紧绷。
无需多言,蒲凝立刻用精神力量包裹住拖架上的赵猛,率先冲入那扭曲的通道。雷栋和孙小胖紧随其后,感觉仿佛穿过了一层冰冷粘稠的胶质,周身的时间感变得混乱不堪,仿佛下一秒就要永远凝固。
陈凌最后一个踏入,在他穿过之后,那勉力维持的通道瞬间崩溃,“刹那永恒”的规则场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小队成员心有余悸地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白色的死亡沙地,加快了脚步。
接下来的路途,他们又遭遇了几种诡异的“静默”规则现象:一片区域内的所有声音都被放大到震耳欲聋然后瞬间归于死寂的“回响坟场”;一个不断重复着某个时间片段、内部景象如同卡顿影像般的“时间琥珀”;还有一片区域,任何进入其中的物体,其颜色都会在数秒内褪去,化为灰白,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色彩”概念。
陈凌凭借着他提升后的规则掌控力和【规则编织】的巧妙运用,一次次带领小队险象环生地穿过这些危机。但每一次使用力量,蒲凝都能清晰地感觉到,陈凌身上那份属于“人性”的波动就微弱一分,那双重瞳中的理性光芒就更加冰冷一分。他像是一台精密而不知疲倦的机器,高效地处理着所有危机,却越来越远离“人类”的范畴。
终于,在经历了大半天艰难跋涉后,一座低矮的、仿佛与灰褐色山岩融为一体的建筑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它没有任何显眼的标识,风格是典型的建造者遗迹的简约与厚重,表面布满了岁月的侵蚀痕迹,以及一些似乎是战斗留下的焦黑和破损。
“第七前哨站…到了。”雷栋喘着气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抵达目标的松懈,但更多的却是对未知的警惕。
陈凌停在距离前哨站入口约百米的地方,【虚无之眼】和右眼的几何符号同时运转到极致,仔细扫描着整个建筑及其周边区域。
“外部无明显规则陷阱。生命迹象…无。能量反应…极度微弱,近乎枯竭。”他冷静地汇报着扫描结果,“但内部结构完整,防御系统似乎处于最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入口处——那是一扇厚重的、金属质感的滑门,此刻紧闭着,门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仿佛灰尘般的白色物质,那并非普通的灰尘,而是“静默区”规则影响下沉淀的规则颗粒。
“准备进入。”陈凌下达指令,率先向前走去,“保持最高警戒。我们的目标,是主控室的数据节点。”
小队成员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或仅存的装备,跟随着那道散发着冰冷与寂灭气息的背影,走向那座沉睡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建造者前哨站。
门,会在他们面前开启吗?门后等待他们的,是会指引方向的日志,还是更加深邃的恐怖?
答案,就在那扇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