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丫的问题-《村夫,但末世来的》

  “不不不,这没什么的,只是我们也没有什么调理身体的方子呀!”

  胡父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仿佛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方子可以调理身体。

  然而,他心里却很清楚,小沐和安儿的异能绝对不能暴露。

  即使是对他们有恩的顾老大夫,也绝对不能透露半句。

  这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安全,更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安危。

  顾老大夫听了胡父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他并没有过多地追问。

  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许胡父真的不知道什么特别的方子。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苏沐突然插话道:“我想可能是因为伯父他们,每天早上都跟着我练太极和五禽戏的原因吧!”

  苏沐的话让大家都吃了一惊,尤其是胡安一家人,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原因。

  “太极、五禽戏,那是什么?”

  顾老大夫好奇地问道,他对这个陌生的词汇充满了兴趣。

  苏沐微微一笑,解释道:

  “太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它强调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顾老大夫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解释很满意。

  他接着问道:“那五禽戏呢?”

  “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健身方法,分别是虎、鹿、熊、猿、鸟。”

  苏沐详细地介绍道,“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可以活动全身的关节和肌肉,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顾老大夫听得津津有味,他对这些传统的健身方法非常感兴趣。

  他感叹道:“原来如此,这些方法真是奇妙啊!”

  一旁的顾小大夫也忍不住插嘴道:“听起来很有趣呢。!

  “太极和五禽戏,这两种功夫呢,它们不仅适合大部分人练习,

  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长期坚持打太极和五禽戏,更有着延年益寿的功效呢!”

  苏沐根据前辈子自己所了解地说着,同时还不忘打量一下医馆大堂。

  他的目光最后停留在通往后院的那道木门上。

  “要不,我们到后院去,我给大家亲自演示一下吧。”苏沐提议道。

  顾小大夫听后,面露难色,似乎有些犹豫。毕竟有些功夫是师门的秘技,是不允许外传的。

  “这……不太好吧?”顾小大夫迟疑地说。

  苏沐见状,连忙解释道:“别担心,我这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在我们那里,这些功夫很多人都会的。”

  他说得很轻松,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而且,他也没有说谎,在他前世的时候,手机里到处都是关于太极和五禽戏的教学视频,

  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都有,任人挑选学习。

  见苏沐如此诚恳,顾小大夫稍稍放下心来。

  于是,众人跟着苏沐来到了后院。

  这里地方大,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是个练习的好地方。

  苏沐站在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演示起太极和五禽戏来。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每一个招式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流畅。

  顾老大夫和顾小大夫看得很是投入,他们被苏沐的演示深深吸引住了。

  尤其是顾老大夫,他对这两种功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就跟着苏沐一起学了起来。

  顾小大夫见状,也不好再犹豫,便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

  到底年纪大了,一遍五禽戏打下来便已累得气喘吁吁,

  顾老大夫本来还想尝试一下太极,但就在此时,一个小药童走了过来,

  向他请示道:“师公,晚饭已经做好了,现在是否过去用餐?”

  这个问题让顾老大夫的注意力从太极上转移开来,他考虑了一下,

  最终还是决定先去吃饭,于是便打消了练习太极的念头。

  走进房间,只见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如意楼打包过来的招牌菜,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顾老大夫、他的孙子孙女顾小大夫和顾青黛,以及两个学徒,

  再加上他们一行五个人,总共十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热热闹闹地开始享用晚餐。

  由于大家都是熟人,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客套,整个用餐过程都非常轻松自在,充满了欢声笑语。

  “玉儿,小丫现在怎么样了?等会儿要送她回家吗?”

  吃到一半的时候,胡父突然想起了那个被救回来的小女孩,于是开口问道。

  胡玉儿摇了摇头,咽下嘴里的食物后回答道:

  “小丫这会儿睡着了,一提到回家她就害怕得发抖。”

  “哦?你们认识那个孩子啊?”

  听到胡玉儿的话,顾小大夫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好奇地问道。

  “嗯,几年前见过一次。”

  胡玉儿想起那次见面的情景,心情有些沉重,连嘴里的饭菜都变得索然无味了。

  “可不回家的话,她那个爹就不说了,她娘应该会担心吧!”

  胡父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他深知为人父母的心情,孩子在外不回家,做母亲的肯定会忧心忡忡。

  胡玉儿也附和道:“是啊,我也这么想。

  可她那个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去问她家在哪里。不然的话,我还能回去给她娘报个信呢!”

  她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顾老大夫突然插话道:

  “你们认识那孩子的娘?是县城的吗?”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胡玉儿点了点头,回答道:“嗯,小丫她娘叫刘秀儿。

  几年前,她们娘俩在如意楼那边的那条街上摆摊。

  我曾经在她们的摊位上买过东西,所以应该是县城的人。”

  一提到刘秀儿,胡玉儿的心情似乎变得有些沉重,连吃饭的兴致都没了。

  反正已经吃了七八分饱,她索性放下筷子,认真地和大家讨论起这件事来。

  “刘秀儿的爹是个秀才,他在出了考场后就生了病,这一病可就再也没好起来。”

  胡宁顿了顿,接着说:“后来被那个赵家的给气死了。”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吃饭、没有插话的小学徒突然开口了:

  “你们说的不会是槐花巷的那一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