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血源感应与宫廷暗流-《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

  西北方向“镇渊”之地爆发的异象,虽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但其造成的影响却如同巨石入潭,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皇城乃至朝堂。次日清晨,永安的空气里便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坊间流传起各种版本的怪谈,有说皇陵显灵,有说地龙翻身乃天降警示,更有甚者,将此事与不久前太子那场诡异的婚事联系起来,窃窃私语声中,“妖妃”、“不祥”等字眼若隐若现。

  皇宫大内,气氛更为凝重。天还未亮,便有数位重臣紧急求见皇帝,奏报昨夜异象,言语中不乏对东宫近来“不安宁”的隐晦指责。皇帝虽未明确表态,但早朝时阴沉的面色和下令严查异动源头的旨意,已充分说明了皇城核心层的震动与不安。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汹涌地拍向东宫。

  皇甫宸一夜未眠。“镇渊”的异动证实了苏璎珞和玄青子最坏的猜测,也让他彻底明白,这场危机已无法掩盖,必须采取更果断、甚至更冒险的行动。他必须在朝堂舆论彻底发酵、父皇降下责难之前,取得实质性进展。

  栖霞殿内,苏璎珞同样感受到了那阵来自西北方向的恐怖波动,腕间银镯的剧烈震颤让她心弦紧绷。她知道,封印的衰减速度超出了预期,常规手段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关闭。

  玄青子道长布下的“五行封煞阵”有效稳定了东宫内部的环境,但就像给一个内里溃烂的伤口暂时贴上了膏药,根源的毒素仍在蔓延。他面色凝重地对皇甫宸和苏璎珞坦言:“殿下,娘娘,封煞阵至多再支撑三五日。昨夜‘镇渊’异动,地脉阴煞之力大涨,此阵承受的压力倍增。若不能在此期间找到遏制阴脉源头或加强封印之法,一旦阵破,东宫恐首当其冲,沦为阴邪肆虐之所。”

  形势逼人,刻不容缓。

  “看来,没有别的选择了。”苏璎珞看向皇甫宸,眼神清澈而坚定,“必须尝试‘血源感应’之法。以我之血,引动‘孤坟’锚点,结合血脉中传承的盟约印记,强行追溯那失落碑文的方位。这是目前最快,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皇甫宸眉头紧锁:“此法风险几何?”他记得苏璎珞上次探查“镇渊”便遭重创,这“血源感应”听名字便知绝非温和之术。

  “风险极大。”苏璎珞毫不讳言,“首先,施法过程不能受到任何干扰,否则极易遭到血脉之力反噬,轻则重伤,重则殒命。其次,感应过程中,我的灵魂气息会与‘孤坟’锚点高度共鸣,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篝火,必然会吸引更多、更强大的邪物注意,即便有玄青子道长护法,也难保万全。最后,能否成功感应到碑文,感应到的信息是否清晰,皆是未知之数。”

  玄青子沉吟道:“娘娘此法,确是险中求胜之策。贫道可在外围布下‘北斗护元阵’,尽可能遮蔽气息,抵御外邪。但能否完全瞒过地脉深处那等存在,贫道亦无十足把握。殿下需调集精锐,将施法之地围成铁桶,严禁任何活物靠近。”

  皇甫宸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苏璎珞苍白的脸和玄青子凝重的神情,知道这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险棋。他深吸一口气,决断道:“好!就依此计。孤亲自为你护法!需要何时何地施法?”

  “月亏之夜,阴气虽盛,但星力相对明晰,有助于感应。明日便是。地点……就在那锚点之上。”苏璎珞指向中轴线埋棺之处,“唯有在那里,与碑文的联系才最为直接。”

  计议已定,东宫立刻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皇甫宸调来了东宫六率中最精锐的数百名侍卫,由墨影亲自指挥,将中轴线附近区域层层封锁,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弓上弦,刀出鞘,气氛肃杀。玄青子则带着道童,以埋棺点为中心,耗费大量灵材,精心布置“北斗护元阵”,七盏以特殊符文点燃的灯盏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散发出柔和而坚韧的清圣光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光罩,将核心区域笼罩。

  与此同时,宫廷深处的暗流并未停歇。皇后所居的坤宁宫,一位身着华服、气质雍容的中年美妇正听着心腹太监的密报,她正是当朝皇后,也是二皇子皇甫骁的生母。听闻东宫昨夜异动后竟大肆调动侍卫,还请玄青子布下奇阵,皇后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看来,我们这位太子殿下,惹上的麻烦不小啊。”皇后把玩着一支凤钗,语气轻慢,“又是诡异太子妃,又是地动异象,如今连玄门中人都牵扯进来,弄得东宫乌烟瘴气。陛下虽未明说,心中定然不悦。骁儿那边,让他抓紧机会,联络那些对太子不满的御史和老臣,该递折子递折子,该造势造势。本宫倒要看看,皇甫宸这太子之位,还能坐得多稳当。”

  “是,娘娘。”心腹太监低声应道,“只是……那异象和东宫之事,似乎确实有些邪门,我们是否要小心些,免得引火烧身?”

  皇后冷哼一声:“邪门?再邪门也不过是装神弄鬼的手段罢了!说不定就是皇甫宸为了掩盖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导自演的!按本宫说的去做,不必顾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类似的密谋,在支持其他皇子的势力集团中也悄然进行着。皇甫宸的处境,因这超自然危机而变得内外交困。

  夜幕再次降临,这一次的夜晚格外黑暗,天际只有一弯细瘦的残月,洒下清冷微弱的光辉。东宫中心区域,灯火通明,却静得可怕。侍卫们如临大敌,紧紧握着兵器,警惕地注视着任何风吹草动。北斗护元阵的光罩在夜色中流转,散发出令人心安的暖意。

  阵法核心,埋棺之处的金砖已被暂时移开,露出下方黝黑的泥土。那黑漆木盒并未取出,依旧埋在其中。苏璎珞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更加素净的白色祭服,长发披散,赤足站在泥土之上。她的脸色在阵法光辉映照下,显得格外肃穆。

  皇甫宸身着劲装,腰佩长剑,站在护元阵的边缘,目光如炬,亲自担任最后一道防线。玄青子则盘膝坐在阵眼位置,手持拂尘,闭目凝神,维持着阵法的运转。

  子时正刻,阴气最盛之时将至。

  苏璎珞深吸一口气,对皇甫宸和玄青子点了点头。她咬破右手食指,殷红的血珠渗出。她以血为墨,在自己的眉心画下一个古老的符文,那符文与银镯上的花纹有几分相似。随后,她双手开始结出极其繁复诡异的手印,口中吟诵起低沉而晦涩的咒文,那语言并非当今世上的任何一种,充满了苍茫古老的气息。

  随着她的吟诵,眉心的血色符文骤然亮起妖异的红光!与此同时,她腕间的银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银光,银红两色光芒交织,将她整个人笼罩。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震动,埋藏黑漆木盒的地方,泥土翻涌,一股远比平日浓郁精纯的阴寒之气弥漫开来,但与之前纯粹的邪秽不同,这股寒气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老而威严的意志。

  “以吾之血,唤汝之名……以盟之约,溯尔之踪……”苏璎珞的吟诵声越来越高亢,她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全身的血液和精力都在被快速抽离。

  北斗护元阵的光罩剧烈波动起来,玄青子额头见汗,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皇甫宸紧握剑柄,手心里全是冷汗,他能感觉到,周围温度骤降,空气中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睁开,贪婪地注视着阵法中心。

  突然,苏璎珞猛地睁开双眼,她的瞳孔变成了诡异的银白色!她抬起流血的手指,指向东南方向,声音带着一种空洞的回响,仿佛不是她自己发出:“……在……水……云……涧……”

  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一股极其阴冷、暴戾的精神冲击,如同实质的黑色巨矛,猛地从地底深处刺出,无视了北斗护元阵的大部分防御,直冲苏璎珞的识海!显然,地脉深处的那个存在,被这强烈的血脉感应彻底激怒了!

  “小心!”玄青子大喝一声,拂尘挥出,一道清光试图拦截。

  但那股力量太强太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全神贯注的皇甫宸动了!他虽不懂法术,但武者的直觉和对危机的感应达到了顶峰。他几乎是本能地爆发出全部内力,身形如电,瞬间挡在苏璎珞身前,同时将手中长剑横在胸前,剑身嗡鸣,散发出凛冽的剑气!

  “轰——!”

  无形的精神冲击与皇甫宸的剑气悍然相撞!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令人灵魂颤栗的沉闷爆鸣!皇甫宸如遭重击,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缕鲜血,连退数步才稳住身形,手中长剑竟出现了细微的裂纹!但他终究是挡下了这致命的一击!

  而苏璎珞,在吐出“水云涧”三个字后,便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软,向后倒去。眉心的血色符文和银镯的光芒迅速暗淡下去。

  玄青子趁机全力催动阵法,北斗七星灯盏光芒大盛,将残余的邪气驱散。

  “快!扶住太子妃!”玄青子急声道。

  皇甫宸顾不上自身气血翻涌,一步上前,将即将瘫倒在地的苏璎珞拦腰抱住。入手处一片冰凉,她的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显然为了这次感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水云涧……”皇甫宸重复着这个地名,眼神锐利如鹰。这是一个线索,一个明确的方向!

  然而,他还来不及细想,墨影便匆匆来报,脸色难看:“殿下!宫门传来消息,陛下口谕,宣您即刻入宫见驾!说是……有要事相询,关于昨夜异象及东宫今日之举动!”

  该来的,终究来了。

  皇甫宸看着怀中昏迷不醒的苏璎珞,又想起那虎视眈眈的宫廷暗敌,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被激起的坚毅与冷厉。他将苏璎珞交给匆忙赶来的医女,沉声对玄青子道:“道长,此处拜托你了。孤去去就回。”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擦去嘴角的血迹,挺直脊梁,大步向宫外走去。无论前方是皇帝的责难,还是兄弟的构陷,他都必须在稳住朝堂局面的同时,尽快根据这用巨大代价换来的线索——“水云涧”,展开下一步行动。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