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祖母的谚语:“霜打洼地雪打山,十冬腊月寒相连。”父亲在供销社当会计,总爱念叨“拉尼娜现象”,说这年冬天会冷得反常。小杨却觉得,这些大人的话远不及同桌小胖的观察可靠——他连续三天在课桌下偷藏冻梨,说“梨皮发黑,雪就快来了”。
真正让全校沸腾的,是周三那场突如其来的降温。早读时,班主任王老师推门进来,呢子大衣上沾着细碎的冰碴,眼镜片蒙着白雾:“今天提前放学,各班组织扫雪!”教室里瞬间炸开锅,小杨的铅笔盒“哐当”摔在地上,他蹲身去捡时,瞥见窗外梧桐枝头已凝出透明的冰晶,像被施了魔法的玻璃。
放学铃响时,雪已下得密了。小杨裹紧母亲织的枣红色毛衣,袖口磨出的毛球蹭得脸颊发痒。他和小胖约好去村东头的麦地打雪仗,两人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田埂跑。小胖的棉鞋灌了雪,走起路来“噗嗤”作响,活像只笨拙的企鹅。
“看!冰棱!”小胖突然指着屋檐。那些倒挂的冰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水晶帘子。小杨踮脚去够,冰棱却“咔嚓”断裂,碎成满地晶钻。他们蹲在雪地里,用冻僵的手指捏出歪歪扭扭的雪人,黑豆当眼睛,胡萝卜做鼻子,最后还扯下围巾给雪人戴上。远处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小杨却赖着不动,直到小胖的鼻涕冻成冰碴,才笑着推他:“再不走,你脸要冻成冰雕啦!”
晚饭后,全家围坐在堂屋的火盆边。祖父往炭堆里埋了几个红薯,火星噼啪炸响,映得墙上年画里的财神爷忽明忽暗。小杨的作业本摊在膝头,铅笔字迹被炉火烤得卷边。母亲在灯下纳鞋底,针尖在顶针上“嗒嗒”敲着节奏,父亲则就着昏黄的台灯核对账本,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得像在唱戏。
“小杨,来烤烤手。”祖母忽然招手。小杨凑过去,老人从袄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块芝麻糖。“雪天吃甜,暖身子。”糖块在炉火边化开,黏稠的糖丝拉得老长。小杨舔着糖,看窗外雪片簌簌落下,像无数只白蝴蝶撞向玻璃窗。祖父眯眼望着天:“这雪下透了,明年麦子准能喝饱。”火盆里的炭红得发亮,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长,在墙上交织成温暖的网。
这场雪下了整整三天。第四天清晨,小杨被窗外的阳光晃醒。他跳下床,推开木门,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童话。屋檐下的冰棱融成水珠,“叮咚”滴在石板上,像在敲编钟。小胖在院门口堆了个戴草帽的雪人,正举着扫把当旗杆,活像个小将军。
学校复课那天,操场成了雪仗的战场。小杨团了个雪球,悄悄塞进小胖的衣领,两人笑闹着滚作一团。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眼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这雪下得好,把晦气都埋住了。”小杨低头看自己的棉鞋,鞋帮上还沾着昨日的雪粒,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碎钻。
放学时,小杨故意绕远路,穿过村后的那片麦田。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阳光把雪地照得刺眼。他蹲下身,抓了把雪,看它在掌心慢慢融化,凉丝丝的,像握住了整个冬天。远处传来母亲喊他吃饭的声音,悠长而温暖,在雪后的空气里荡出涟漪。
小杨站起身,拍了拍棉袄上的雪粒,转身往家跑。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很快又被新落的雪覆盖,像被时间轻轻抹去。
真正让全校沸腾的,是周三那场突如其来的降温。早读时,班主任王老师推门进来,呢子大衣上沾着细碎的冰碴,眼镜片蒙着白雾:“今天提前放学,各班组织扫雪!”教室里瞬间炸开锅,小杨的铅笔盒“哐当”摔在地上,他蹲身去捡时,瞥见窗外梧桐枝头已凝出透明的冰晶,像被施了魔法的玻璃。
放学铃响时,雪已下得密了。小杨裹紧母亲织的枣红色毛衣,袖口磨出的毛球蹭得脸颊发痒。他和小胖约好去村东头的麦地打雪仗,两人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田埂跑。小胖的棉鞋灌了雪,走起路来“噗嗤”作响,活像只笨拙的企鹅。
“看!冰棱!”小胖突然指着屋檐。那些倒挂的冰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水晶帘子。小杨踮脚去够,冰棱却“咔嚓”断裂,碎成满地晶钻。他们蹲在雪地里,用冻僵的手指捏出歪歪扭扭的雪人,黑豆当眼睛,胡萝卜做鼻子,最后还扯下围巾给雪人戴上。远处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小杨却赖着不动,直到小胖的鼻涕冻成冰碴,才笑着推他:“再不走,你脸要冻成冰雕啦!”
晚饭后,全家围坐在堂屋的火盆边。祖父往炭堆里埋了几个红薯,火星噼啪炸响,映得墙上年画里的财神爷忽明忽暗。小杨的作业本摊在膝头,铅笔字迹被炉火烤得卷边。母亲在灯下纳鞋底,针尖在顶针上“嗒嗒”敲着节奏,父亲则就着昏黄的台灯核对账本,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得像在唱戏。
“小杨,来烤烤手。”祖母忽然招手。小杨凑过去,老人从袄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块芝麻糖。“雪天吃甜,暖身子。”糖块在炉火边化开,黏稠的糖丝拉得老长。小杨舔着糖,看窗外雪片簌簌落下,像无数只白蝴蝶撞向玻璃窗。祖父眯眼望着天:“这雪下透了,明年麦子准能喝饱。”火盆里的炭红得发亮,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长,在墙上交织成温暖的网。
这场雪下了整整三天。第四天清晨,小杨被窗外的阳光晃醒。他跳下床,推开木门,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童话。屋檐下的冰棱融成水珠,“叮咚”滴在石板上,像在敲编钟。小胖在院门口堆了个戴草帽的雪人,正举着扫把当旗杆,活像个小将军。
学校复课那天,操场成了雪仗的战场。小杨团了个雪球,悄悄塞进小胖的衣领,两人笑闹着滚作一团。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眼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这雪下得好,把晦气都埋住了。”小杨低头看自己的棉鞋,鞋帮上还沾着昨日的雪粒,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碎钻。
放学时,小杨故意绕远路,穿过村后的那片麦田。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阳光把雪地照得刺眼。他蹲下身,抓了把雪,看它在掌心慢慢融化,凉丝丝的,像握住了整个冬天。远处传来母亲喊他吃饭的声音,悠长而温暖,在雪后的空气里荡出涟漪。
小杨站起身,拍了拍棉袄上的雪粒,转身往家跑。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很快又被新落的雪覆盖,像被时间轻轻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