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收稻谷与打包稻谷-《杨建辉传》

  天刚蒙蒙亮,小杨就被父亲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今天要收稻谷了,得早点去田里准备。”父亲的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杨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穿上洗得发白的旧衣,跟着父亲往田里走去。

  田里已经来了不少邻居,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杨的父亲和邻居们商量着分工,他负责割稻穗,母亲和邻居阿姨们负责打谷,而小杨则被安排在一旁帮忙递稻穗和整理稻草。

  “小杨,你可得好好干,别偷懒啊!”邻居王大叔笑着拍了拍小杨的肩膀。

  “王大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小杨挺了挺胸脯,大声说道。

  小杨拿起父亲递来的镰刀,学着大人的样子弯下腰,开始割稻穗。可镰刀在他手里却像不听使唤的野马,要么割得太浅,稻穗留得太长,要么割得太深,差点伤到自己的脚。他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割不好。

  “别急,慢慢来。”父亲走过来,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握镰刀、如何用力、如何控制角度。在父亲的指导下,小杨逐渐掌握了割稻穗的技巧,动作也越来越熟练。虽然速度比大人们慢很多,但每一把稻穗都割得整整齐齐,让他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小杨,你割得越来越好了,继续加油!”母亲在一旁鼓励道。

  “嗯,我一定再接再厉!”小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继续埋头割。

  割完稻穗后,接下来就是打谷了。小杨和母亲一起,把割好的稻穗抱到打谷机旁。打谷机“轰隆隆”地响着,小杨看着金黄的稻谷从稻穗上脱落,像下雨一样落进下面的箩筐里,觉得特别神奇。

  他忍不住伸手去摸那些稻谷,感受着它们从指尖滑过的触感,温润而饱满。母亲笑着对他说:“别光顾着玩,帮忙把打好的稻谷装进袋子里。”小杨立刻行动起来,他把稻谷一捧一捧地装进袋子里,虽然动作笨拙,但每一捧都装得满满的,仿佛装进了整个秋天的丰收。

  “小杨,你装得可真快,比我都厉害!”邻居李阿姨夸赞道。

  “李阿姨,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呢。”小杨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打谷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打包了。小杨和父亲一起,把装好的稻谷一袋一袋地搬到田边的空地上。然后,他们开始用麻绳把袋子扎紧,防止稻谷在运输过程中散落。

  打包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大的力气和技巧。小杨学着父亲的样子,把麻绳在袋口上绕了几圈,然后用力拉紧。可他的力气太小,怎么也拉不紧,袋子里的稻谷总是会漏出来。父亲看着他着急的样子,笑着说:“来,我教你。”

  在父亲的指导下,小杨学会了如何用巧劲打包。他先把麻绳在袋口上绕成一个“8”字,然后再用力拉紧,这样袋子就扎得又紧又结实。看着自己打包好的稻谷袋,小杨心里充满了自豪。

  “小杨,你打包的技术越来越好了,以后可以帮家里干更多的活了。”父亲欣慰地说道。

  “爸爸,我一定会的,我要成为家里的得力助手!”小杨坚定地回答。

  忙了一整天,太阳已经渐渐西沉。小杨和父亲、母亲一起,把打包好的稻谷一袋一袋地搬上了拖拉机。拖拉机“突突突”地响着,载着满满的稻谷和丰收的喜悦,往家里驶去。

  小杨坐在拖拉机上,回头望着那片金黄的稻田,心里充满了感慨。这一天,他不仅学会了割稻穗、打谷和打包,更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他知道,这些稻谷不仅是家里一年的口粮,更是他们一家人辛勤劳动的结晶。

  “小杨,今天累不累?”母亲关切地问道。

  “不累,妈妈,我觉得特别开心,因为我学会了这么多本领。”小杨笑着回答。

  “小杨,你长大了,懂事了。”母亲摸了摸小杨的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丰盛的晚餐。这是为了庆祝今天的丰收而准备的庆功宴。小杨看着满桌的菜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小杨,今天你表现得很棒,来,多吃点。”父亲给小杨夹了一块肉。

  “谢谢爸爸,我一定多吃点。”小杨大口大口地吃着,觉得今天的饭菜格外香甜。

  “小杨,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帮家里干更多的活。”母亲语重心长地说道。

  “嗯,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小杨坚定地点了点头。

  晚上,小杨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收稻谷的过程,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明白了,劳动虽然辛苦,但也能带来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学会了新的技能,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以后我一定会更加懂事,帮你们分担更多的家务。”小杨在心里默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