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做短工十天后开学-《杨建辉传》

  小杨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都惊讶的决定——去砖厂做短工。每天清晨,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时,小杨已经背着比他还高的竹筐,踩着露水,走向村口的砖厂。砖厂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工人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沾满泥土,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小杨,你才十岁,能行吗?”砖厂老板老张皱着眉头,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孩子。

  “张叔,我能行!我力气大,能干活!”小杨挺直腰板,声音里带着一丝倔强。

  老张叹了口气,递给他一顶草帽和一把铁锹:“行吧,试试看,干不了就回家。”

  小杨接过工具,像个小大人一样,走进了砖厂。他先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晒干的砖坯从地上铲起来,再码放整齐。铁锹对他来说太重了,铲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但他咬着牙,坚持着。一天下来,他的双手磨出了水泡,腰也酸得直不起来,但他没有抱怨,反而觉得心里踏实。

  在砖厂的十天里,小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他学会了如何铲砖、码砖、推车,甚至学会了如何操作简单的机器。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力气也越来越大,工人们都夸他“是个能干的小伙子”。

  “小杨,歇会儿吧,别累坏了。”工友老李心疼地说。

  “我不累,我能坚持!”小杨擦了擦汗,继续干活。

  然而,砖厂的工作并不轻松。夏天的高温让人喘不过气来,砖窑里更是热得像蒸笼,小杨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盐霜。有时候,他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只想倒头就睡,但他总是强迫自己多吃一口,因为他知道,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十天里,小杨不仅学会了如何干活,更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他明白了,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孩子就对你温柔,只有自己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十天很快过去了,砖厂的工作也接近尾声。老张看着小杨,心里既欣慰又心疼:“小杨,你这十天干得不错,这是你的工钱。”他递过一叠皱巴巴的钞票。

  小杨接过钱,数了数,脸上露出了笑容:“谢谢张叔,我赚到了!”

  然而,喜悦很快被忧虑取代。开学在即,小杨的父母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他的学费。小杨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在砖厂打工,还是回去上学?

  “小杨,你打算怎么办?”父母问道。

  小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我要上学!我要用这些钱交学费,剩下的给家里买点吃的。”

  父母看着小杨,眼里闪着泪光:“孩子,你长大了,我们支持你。”

  小杨除了在石砖厂挣了些钱,卖鸡蛋和破烂都存了一些,加起来一共有五六百,刚好可以买文具和交学费。没有剩余,还有点紧巴巴的。

  小杨心想:这可怎么办,等开学后去挖山芋卖,这一样一来完全缓解经济紧张。通过自我心理开导,神情一下子变得放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