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日光透过蔷薇架的缝隙,在青石板上织就一张晃动的光斑网。金玉妍素净的月白衣襟上落着几缕碎光,她垂首侍立在廊下,目光似是不经意地落在自己鞋尖——那里绣着一对小小蝶翼,银线在日光下泛着细闪,仿佛成了此刻庭院中唯一值得专注的事物。
四阿哥弘历在她面前停下脚步已有半盏茶工夫。周遭静得能听见蔷薇花瓣落地的轻响,金玉妍能清晰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像春日里最后一抹料峭寒风,虽不至于刺骨伤人,却也让她不敢有半分松懈。发间的素银簪子是今早特意选的,簪头小小的珍珠贴着耳廓,凉得让她始终清醒。
“这蔷薇开得倒好。”弘历忽然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打破了庭院的沉寂。
金玉妍微微抬眸,见他正伸手抚过一架开得最盛的粉蔷薇,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层层叠叠的花瓣,指腹碾过花瓣上的绒毛。阳光落在他侧脸,将鼻梁的轮廓描得分明,比初见时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锐气。
“是,今年春气暖得早,花开得比往年都盛。”她声音平稳得像一潭静水,既不显得急于搭话的热络,也不让人觉得刻意疏离的冷淡。指尖悄悄攥紧了袖口——方才特意换的素色杭绸,袖口绣着半朵蔷薇,与眼前的花正好呼应。
弘历转身,目光落在她捧着的琉璃盘上。盘中盛着几颗冰镇过的梅子,青红相间,裹着薄薄一层糖霜。他从中拈起一颗放入口中,唇齿轻合间发出细微的脆响。金玉妍注意到他吃果子的姿态极为优雅,拇指与食指捏着果蒂,连指尖都不曾沾上半点糖霜,咽下后才缓缓开口:“甜中带酸,倒爽口。”说罢又取了两颗,慢慢嚼着,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她的发间。
金玉妍始终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她知道自己是汉军旗出身,在这满人贵胄扎堆的贝勒府中本就低人一等——父亲不过是个五品典仪官,能入选伺候四阿哥已是天大的运气。府里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她,高曦月院里的丫鬟路过时总爱斜着眼打量,富察氏身边的嬷嬷更是日日留意各院动静,都盼着她行差踏错。
“你入府多久了?”弘历忽然问,指尖捻着一颗梅子,却没再送入口中。
“回四爷的话,三个月零七天。”金玉妍轻声答道,声音细得像丝线,却字字清晰。
弘历似是轻笑了一声,气音从鼻腔溢出:“记得倒清楚。”
金玉妍心头一紧,自知失言——哪有丫鬟会把入府日子记这么牢?这分明是盼着主子留意的心思。正欲找补说“澜翠前几日还数着日子念叨”,却听他又道:“澜翠是你带来的丫鬟?”
“是,自小跟在身边的。”她答得简略,生怕多说一句就露了破绽。指尖悄悄松了松袖口,汗湿的布料贴在皮肤上,有些发黏。
弘历没再问什么,将盘中剩下的几颗梅子吃完,便转身朝着月洞门走去。石青色的袍角扫过蔷薇花枝,带落几片粉瓣。金玉妍站在原地,直到那抹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后,方才轻轻吁了口气——没出错,也没刻意讨好,分寸刚刚好,像她今早调配的梅子糖霜,甜酸都不多一分。
她抬手理了理鬓角,指尖有些微颤。重生归来已三月有余,每每见到弘历,前世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最终赐她白绫的男人,如今尚是弱冠模样,眉目间虽已有日后帝王的威仪,眼角却还带着少年人的柔软,不曾那般冷硬漠然。那日在冷宫里,他站在床边看她咳血,眼神比殿外的冬雪还寒:“你太聪明,也太能藏了。”那时她才明白,原来沉稳也会成错。
金玉妍摇摇头,甩开那些不该此刻想起的前尘往事,伸手摘了几朵开得正盛的蔷薇——粉的要半开的,白的要瓣厚的,红的要芯黄的,都是插瓶最耐看的模样。花香馥郁得有些发腻,染了她满手满袖,倒压下了方才手心的汗味。
正要转身回屋,却听见脚步声去而复返,小石子被踩得“咯”一声响。金玉妍抬头,见是李公公小步疾走回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谄媚,又透着亲近。
“金格格留步。”李公公趋前两步,屈身施礼,“四爷让奴才把这个给您。”
他双手奉上一支素银花簪。那簪子比她发间的这支更精巧些,簪头是一朵半开的蔷薇,花芯嵌着七颗细小的珍珠,在日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像沾了晨露的样子。
金玉妍愣了愣——那支簪子她认得。前世里,弘历年轻时常戴着同款式的男簪,只是簪头是墨玉的,比眼前这支大气些。那时她还偷偷仿着做过一支银的,却没敢戴,后来入了冷宫,才发现那支仿品早被澜翠缝在了棉袄夹层里。
“四爷说……”李公公笑眯眯地补充,眼角的皱纹堆起,“瞧着配格格今日的衣裳正好。”
金玉妍接过簪子,指尖触到冰凉的银质,不禁微微发颤。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支簪子。在这后院里,主子赏首饰从不是随性而为——高曦月得宠时,四爷赏过赤金点翠步摇;富察氏生辰时,赏过和田玉镯。这支银簪虽不名贵,却是独一份的“恰好”,是弘历的态度——他记住她了,也认可了她的“沉稳”。
“多谢四爷赏赐,有劳公公跑这一趟。”她稳住心神,从袖中摸出个小银锞子——是昨儿给澜翠打赏剩下的,约莫五钱重,悄悄塞到李公公手中。
李公公的手指在袖中捏了捏,便熟练地收了,笑容又真切几分:“格格客气了。四爷方才还夸您选的果子好,说是酸甜适中,最是解暑——奴才在旁边听着都馋呢。”
金玉妍微微颔首,目送李公公转身离去,那背影比来时轻快了些。她才低头仔细端详手中的簪子:银料是上好的雪花银,打磨得没有一丝毛刺;花瓣的纹理用细錾子刻出,连花萼的绒毛都隐约可见,显然是宫内巧匠的手艺。她心下明白,这赏赐不轻不重——重了会引高曦月嫉妒,轻了又显不出重视,恰恰卡在“让人留意却不扎眼”的分寸上,倒比直接赏金银更显心思。
回到院里,澜翠正指挥着小桃用细布擦拭窗棂,见她回来,忙迎上来接过手中的花束:“主子可算回来了!四爷可说了什么?”小桃也凑过来,眼里闪着期待的光,手里的布巾还滴着水。
金玉妍还未答话,澜翠眼尖,已经看见她另一只手里的簪子,顿时喜形于色,声音都高了半分:“主子!这是四爷赏的?”
金玉妍点头,将簪子递与澜翠细看。小桃凑得更近了,啧啧称赞:“好精致的工!这珍珠虽不大,光泽却好,像是南珠呢!去年我家主子戴过一串南珠耳坠,就这个光!”
澜翠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却还记得压低声音:“主子!四爷心里有您呢!入府这些日子,除了高格格得赏过一支金簪,还没见四爷赏哪位格格首饰呢!”
金玉妍没笑,只从澜翠手中取回簪子,走到镜前插在发髻右侧——与原本那支素银簪子正好对称。镜中的姑娘眉眼依旧,柳叶眉是用螺子黛轻描的,杏核眼没点胭脂,肤色白皙得近乎透明,因着日头晒了一会儿,两颊泛着淡淡的粉。唯一与从前不同的,是那双眼睛里多了点微光,一点只有她自己懂得的、重来一次的决意。
“不过是支簪子罢了,别大惊小怪。”她轻声说,转身看向兴高采烈的澜翠,“去把前日绣的那方帕子拿来,我再看几针。”
澜翠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取来一个竹制绣绷,上面绷着一方素绢,已经用淡青色丝线勾勒出云水纹样——水波纹用的是“退晕绣”,从深青到浅灰渐次过渡,活像是真的在流动。
“主子绣工真是越发精进了,这水纹活像是会流动似的。”澜翠凑在旁边看,手指不敢碰,只敢用目光描摹,“比刚入府时绣的荷包还好呢。”
金玉妍接过绣绷,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前世里,她便是凭借一手出色的绣艺渐渐得了弘历青睐——那时他总说她绣的竹石“有风骨”,不像别的格格只爱绣些花鸟。这一世,她自然不会弃了这长处,反倒要更加精进,连劈线都比从前细了半分。
“四爷偏好青、灰二色,纹样喜云水、竹石,不爱太过花哨的。”她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说与澜翠听——这些都是前世用了十年才摸清的喜好,如今却要装作“观察所得”。
澜翠眨眨眼,有些惊讶:“主子如何得知?我瞧着高格格总穿水红、桃红的,四爷也没说不好呀。”
金玉妍顿了顿,方意识到自己失言。前世与弘历数十年的相处,他的喜好早已刻在她骨子里,此刻却不该表现出来。她拿起银针,穿了根银灰丝线:“上次见四爷书房的帐子是青灰色的,案上的笔筒刻着竹纹——主子的喜好,总藏在日常物件里。”
澜翠似懂非懂地点头:“主子说得是。那这支簪子……四爷是不是也觉得配您的性子?”
金玉妍没答,只专心绣着石纹——用短针绣出岩石的粗糙感,针脚要乱中有序。窗外的蔷薇花影落在绢帕上,随着风轻轻晃,倒像帕上的云水真的动了起来。
主仆二人静默片刻,只听得针线穿过绢布的细微声响。金玉妍的思绪却远不如手中针线那般平稳。前世种种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回转——初得宠幸时,他在御花园给她折梅花,说“这花配你”;怀胎时,他守在产房外,听到是皇子时笑得像个孩子;失子之痛时,他握着她的手说“我们还有以后”;失宠之苦时,他看着她日渐消瘦,只淡淡道“你好生歇着”;最后是那条白绫,苏培盛捧着它说“娘娘体面些”……
她深吸一口气,针尖猛地戳到指尖,渗出一点血珠。她忙用指尖按掉,强迫自己从那些记忆中抽身。既得重来,她绝不会重蹈覆辙。这一世,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体面,至少要护住澜翠,护住自己这条命。
窗外的蔷薇开得正盛,风吹过,落了几片花瓣在窗台上。粉的、白的、红的,像是谁无意间撒了一把碎锦。
金玉妍停下针线,看着那些花瓣,忽然轻声说了句:“澜翠,明日教你写‘谋’字吧。”
小丫鬟愣了愣,显然没明白为何突然要学写字,还是这样一个生僻字,但仍乖巧应道:“是,主子。只怕奴婢愚笨,学不好——上次写‘静’字,描了十张纸还歪歪扭扭的。”
“这个字,你必须学会。”金玉妍目光深远,仿佛透过那些花瓣,看到了高曦月院里那棵开得正旺的石榴树——前世她就是在那树下被高曦月的丫鬟“撞”掉了身孕,“在这深宅之中,无谋难以立足。”
澜翠似懂非懂地点头,转而问道:“主子今日见了四爷,觉得四爷为人如何?奴婢瞧着他对您挺好的。”
金玉妍沉吟片刻,方道:“四爷……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今日虽赏了簪子,却未必真是多么看重我。或许只是见我沉稳,不像旁人那般急于献媚,觉得新鲜罢了。就像他方才吃梅子,吃得再爽口,也未必会日日想着。”
“那主子何不……像高格格那样多在四爷跟前走动走动?”澜翠小声提议。
“不必。”金玉妍打断她的话,针尖在绢帕上顿出个小点儿,“急功近利,反落了下乘。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你看那蔷薇,开得太急的,落得也快。”
她放下绣绷,走到窗前,拈起一片落在窗台上的蔷薇花瓣。花瓣柔软细腻,边缘已经有些发卷,带着即将凋零的脆弱之美。
“你看这花,开得再盛,也终有落的时候。”她轻声道,“但在凋零之前,它已经完成了使命——结籽,留香,或者 sily,被人记住它的美丽。我们要做的,不是开得最盛的那朵花,而是能在枝头留得最久的那一朵。”
澜翠眨着眼睛,努力理解主子话中的深意,手指无意识地捏着衣角。
金玉妍转身,唇角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去把那瓶新收的蔷薇露拿来,兑点清水洒在花瓣上——看着能鲜活得久些。”
夕阳西下,将金玉妍的身影拉得修长。发间那支新得的银簪在余晖中闪烁着微弱却持久的光芒,比窗台上的花瓣更经得起细看。
次日清晨,金玉妍早早起身,对镜梳妆时,特意将两支银簪都戴上了——左右各一支,对称着好看。澜翠为她梳头,小声回报着打听来的消息:“主子,四爷昨儿晚间是在书房歇的,听说批阅文书到深夜。高格格那边送了一盅冰糖燕窝去,被李公公拦下了,说是四爷正忙,不便打扰——高格格院里的小丫鬟回来时,脸都气白了。”
金玉妍点点头,从妆匣中挑了一对素银耳坠配那簪子——耳坠是小小的银环,只坠着一粒米珠,与簪子的素净正好搭。她又问:“富察格格那边呢?她昨日没什么动静?”
“富察格格闭门不出,据说是在抄经。”澜翠压低声音,手指在唇前比了个“嘘”的手势,“但是她的丫鬟前儿去了福晋院里,待了半个时辰才出来——福晋院里的张嬷嬷还送了包东西回来,看着像是绸缎。”
金玉妍眼神微动。富察氏果然不简单,知道绕过那些争风吃醋的伎俩,直接向福晋示好。福晋虽不得四爷宠爱,却是明媒正娶的正室,掌管着府中中馈,手里握着各院的月例和用度,得罪不得。
“我们也该去给福晋请安了。”金玉妍起身,理了理衣襟——今日穿的是月白暗纹的旗装,比昨日的更素净些,“将前日绣的那方云水帕包好,带给福晋。”
澜翠惊讶地张大了嘴:“那不是绣给四爷的吗?奴婢瞧着您绣了快半个月了!”
“四爷那里,自有更好的。”金玉妍淡淡一笑,从妆匣底层取出一方青灰色的绢帕——上面才绣了半幅竹石图,“这方更配福晋的性子。福晋看重女红,这方帕子她应当会
四阿哥弘历在她面前停下脚步已有半盏茶工夫。周遭静得能听见蔷薇花瓣落地的轻响,金玉妍能清晰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像春日里最后一抹料峭寒风,虽不至于刺骨伤人,却也让她不敢有半分松懈。发间的素银簪子是今早特意选的,簪头小小的珍珠贴着耳廓,凉得让她始终清醒。
“这蔷薇开得倒好。”弘历忽然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打破了庭院的沉寂。
金玉妍微微抬眸,见他正伸手抚过一架开得最盛的粉蔷薇,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层层叠叠的花瓣,指腹碾过花瓣上的绒毛。阳光落在他侧脸,将鼻梁的轮廓描得分明,比初见时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锐气。
“是,今年春气暖得早,花开得比往年都盛。”她声音平稳得像一潭静水,既不显得急于搭话的热络,也不让人觉得刻意疏离的冷淡。指尖悄悄攥紧了袖口——方才特意换的素色杭绸,袖口绣着半朵蔷薇,与眼前的花正好呼应。
弘历转身,目光落在她捧着的琉璃盘上。盘中盛着几颗冰镇过的梅子,青红相间,裹着薄薄一层糖霜。他从中拈起一颗放入口中,唇齿轻合间发出细微的脆响。金玉妍注意到他吃果子的姿态极为优雅,拇指与食指捏着果蒂,连指尖都不曾沾上半点糖霜,咽下后才缓缓开口:“甜中带酸,倒爽口。”说罢又取了两颗,慢慢嚼着,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她的发间。
金玉妍始终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她知道自己是汉军旗出身,在这满人贵胄扎堆的贝勒府中本就低人一等——父亲不过是个五品典仪官,能入选伺候四阿哥已是天大的运气。府里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她,高曦月院里的丫鬟路过时总爱斜着眼打量,富察氏身边的嬷嬷更是日日留意各院动静,都盼着她行差踏错。
“你入府多久了?”弘历忽然问,指尖捻着一颗梅子,却没再送入口中。
“回四爷的话,三个月零七天。”金玉妍轻声答道,声音细得像丝线,却字字清晰。
弘历似是轻笑了一声,气音从鼻腔溢出:“记得倒清楚。”
金玉妍心头一紧,自知失言——哪有丫鬟会把入府日子记这么牢?这分明是盼着主子留意的心思。正欲找补说“澜翠前几日还数着日子念叨”,却听他又道:“澜翠是你带来的丫鬟?”
“是,自小跟在身边的。”她答得简略,生怕多说一句就露了破绽。指尖悄悄松了松袖口,汗湿的布料贴在皮肤上,有些发黏。
弘历没再问什么,将盘中剩下的几颗梅子吃完,便转身朝着月洞门走去。石青色的袍角扫过蔷薇花枝,带落几片粉瓣。金玉妍站在原地,直到那抹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后,方才轻轻吁了口气——没出错,也没刻意讨好,分寸刚刚好,像她今早调配的梅子糖霜,甜酸都不多一分。
她抬手理了理鬓角,指尖有些微颤。重生归来已三月有余,每每见到弘历,前世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最终赐她白绫的男人,如今尚是弱冠模样,眉目间虽已有日后帝王的威仪,眼角却还带着少年人的柔软,不曾那般冷硬漠然。那日在冷宫里,他站在床边看她咳血,眼神比殿外的冬雪还寒:“你太聪明,也太能藏了。”那时她才明白,原来沉稳也会成错。
金玉妍摇摇头,甩开那些不该此刻想起的前尘往事,伸手摘了几朵开得正盛的蔷薇——粉的要半开的,白的要瓣厚的,红的要芯黄的,都是插瓶最耐看的模样。花香馥郁得有些发腻,染了她满手满袖,倒压下了方才手心的汗味。
正要转身回屋,却听见脚步声去而复返,小石子被踩得“咯”一声响。金玉妍抬头,见是李公公小步疾走回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谄媚,又透着亲近。
“金格格留步。”李公公趋前两步,屈身施礼,“四爷让奴才把这个给您。”
他双手奉上一支素银花簪。那簪子比她发间的这支更精巧些,簪头是一朵半开的蔷薇,花芯嵌着七颗细小的珍珠,在日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像沾了晨露的样子。
金玉妍愣了愣——那支簪子她认得。前世里,弘历年轻时常戴着同款式的男簪,只是簪头是墨玉的,比眼前这支大气些。那时她还偷偷仿着做过一支银的,却没敢戴,后来入了冷宫,才发现那支仿品早被澜翠缝在了棉袄夹层里。
“四爷说……”李公公笑眯眯地补充,眼角的皱纹堆起,“瞧着配格格今日的衣裳正好。”
金玉妍接过簪子,指尖触到冰凉的银质,不禁微微发颤。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支簪子。在这后院里,主子赏首饰从不是随性而为——高曦月得宠时,四爷赏过赤金点翠步摇;富察氏生辰时,赏过和田玉镯。这支银簪虽不名贵,却是独一份的“恰好”,是弘历的态度——他记住她了,也认可了她的“沉稳”。
“多谢四爷赏赐,有劳公公跑这一趟。”她稳住心神,从袖中摸出个小银锞子——是昨儿给澜翠打赏剩下的,约莫五钱重,悄悄塞到李公公手中。
李公公的手指在袖中捏了捏,便熟练地收了,笑容又真切几分:“格格客气了。四爷方才还夸您选的果子好,说是酸甜适中,最是解暑——奴才在旁边听着都馋呢。”
金玉妍微微颔首,目送李公公转身离去,那背影比来时轻快了些。她才低头仔细端详手中的簪子:银料是上好的雪花银,打磨得没有一丝毛刺;花瓣的纹理用细錾子刻出,连花萼的绒毛都隐约可见,显然是宫内巧匠的手艺。她心下明白,这赏赐不轻不重——重了会引高曦月嫉妒,轻了又显不出重视,恰恰卡在“让人留意却不扎眼”的分寸上,倒比直接赏金银更显心思。
回到院里,澜翠正指挥着小桃用细布擦拭窗棂,见她回来,忙迎上来接过手中的花束:“主子可算回来了!四爷可说了什么?”小桃也凑过来,眼里闪着期待的光,手里的布巾还滴着水。
金玉妍还未答话,澜翠眼尖,已经看见她另一只手里的簪子,顿时喜形于色,声音都高了半分:“主子!这是四爷赏的?”
金玉妍点头,将簪子递与澜翠细看。小桃凑得更近了,啧啧称赞:“好精致的工!这珍珠虽不大,光泽却好,像是南珠呢!去年我家主子戴过一串南珠耳坠,就这个光!”
澜翠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却还记得压低声音:“主子!四爷心里有您呢!入府这些日子,除了高格格得赏过一支金簪,还没见四爷赏哪位格格首饰呢!”
金玉妍没笑,只从澜翠手中取回簪子,走到镜前插在发髻右侧——与原本那支素银簪子正好对称。镜中的姑娘眉眼依旧,柳叶眉是用螺子黛轻描的,杏核眼没点胭脂,肤色白皙得近乎透明,因着日头晒了一会儿,两颊泛着淡淡的粉。唯一与从前不同的,是那双眼睛里多了点微光,一点只有她自己懂得的、重来一次的决意。
“不过是支簪子罢了,别大惊小怪。”她轻声说,转身看向兴高采烈的澜翠,“去把前日绣的那方帕子拿来,我再看几针。”
澜翠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取来一个竹制绣绷,上面绷着一方素绢,已经用淡青色丝线勾勒出云水纹样——水波纹用的是“退晕绣”,从深青到浅灰渐次过渡,活像是真的在流动。
“主子绣工真是越发精进了,这水纹活像是会流动似的。”澜翠凑在旁边看,手指不敢碰,只敢用目光描摹,“比刚入府时绣的荷包还好呢。”
金玉妍接过绣绷,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前世里,她便是凭借一手出色的绣艺渐渐得了弘历青睐——那时他总说她绣的竹石“有风骨”,不像别的格格只爱绣些花鸟。这一世,她自然不会弃了这长处,反倒要更加精进,连劈线都比从前细了半分。
“四爷偏好青、灰二色,纹样喜云水、竹石,不爱太过花哨的。”她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说与澜翠听——这些都是前世用了十年才摸清的喜好,如今却要装作“观察所得”。
澜翠眨眨眼,有些惊讶:“主子如何得知?我瞧着高格格总穿水红、桃红的,四爷也没说不好呀。”
金玉妍顿了顿,方意识到自己失言。前世与弘历数十年的相处,他的喜好早已刻在她骨子里,此刻却不该表现出来。她拿起银针,穿了根银灰丝线:“上次见四爷书房的帐子是青灰色的,案上的笔筒刻着竹纹——主子的喜好,总藏在日常物件里。”
澜翠似懂非懂地点头:“主子说得是。那这支簪子……四爷是不是也觉得配您的性子?”
金玉妍没答,只专心绣着石纹——用短针绣出岩石的粗糙感,针脚要乱中有序。窗外的蔷薇花影落在绢帕上,随着风轻轻晃,倒像帕上的云水真的动了起来。
主仆二人静默片刻,只听得针线穿过绢布的细微声响。金玉妍的思绪却远不如手中针线那般平稳。前世种种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回转——初得宠幸时,他在御花园给她折梅花,说“这花配你”;怀胎时,他守在产房外,听到是皇子时笑得像个孩子;失子之痛时,他握着她的手说“我们还有以后”;失宠之苦时,他看着她日渐消瘦,只淡淡道“你好生歇着”;最后是那条白绫,苏培盛捧着它说“娘娘体面些”……
她深吸一口气,针尖猛地戳到指尖,渗出一点血珠。她忙用指尖按掉,强迫自己从那些记忆中抽身。既得重来,她绝不会重蹈覆辙。这一世,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体面,至少要护住澜翠,护住自己这条命。
窗外的蔷薇开得正盛,风吹过,落了几片花瓣在窗台上。粉的、白的、红的,像是谁无意间撒了一把碎锦。
金玉妍停下针线,看着那些花瓣,忽然轻声说了句:“澜翠,明日教你写‘谋’字吧。”
小丫鬟愣了愣,显然没明白为何突然要学写字,还是这样一个生僻字,但仍乖巧应道:“是,主子。只怕奴婢愚笨,学不好——上次写‘静’字,描了十张纸还歪歪扭扭的。”
“这个字,你必须学会。”金玉妍目光深远,仿佛透过那些花瓣,看到了高曦月院里那棵开得正旺的石榴树——前世她就是在那树下被高曦月的丫鬟“撞”掉了身孕,“在这深宅之中,无谋难以立足。”
澜翠似懂非懂地点头,转而问道:“主子今日见了四爷,觉得四爷为人如何?奴婢瞧着他对您挺好的。”
金玉妍沉吟片刻,方道:“四爷……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今日虽赏了簪子,却未必真是多么看重我。或许只是见我沉稳,不像旁人那般急于献媚,觉得新鲜罢了。就像他方才吃梅子,吃得再爽口,也未必会日日想着。”
“那主子何不……像高格格那样多在四爷跟前走动走动?”澜翠小声提议。
“不必。”金玉妍打断她的话,针尖在绢帕上顿出个小点儿,“急功近利,反落了下乘。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你看那蔷薇,开得太急的,落得也快。”
她放下绣绷,走到窗前,拈起一片落在窗台上的蔷薇花瓣。花瓣柔软细腻,边缘已经有些发卷,带着即将凋零的脆弱之美。
“你看这花,开得再盛,也终有落的时候。”她轻声道,“但在凋零之前,它已经完成了使命——结籽,留香,或者 sily,被人记住它的美丽。我们要做的,不是开得最盛的那朵花,而是能在枝头留得最久的那一朵。”
澜翠眨着眼睛,努力理解主子话中的深意,手指无意识地捏着衣角。
金玉妍转身,唇角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去把那瓶新收的蔷薇露拿来,兑点清水洒在花瓣上——看着能鲜活得久些。”
夕阳西下,将金玉妍的身影拉得修长。发间那支新得的银簪在余晖中闪烁着微弱却持久的光芒,比窗台上的花瓣更经得起细看。
次日清晨,金玉妍早早起身,对镜梳妆时,特意将两支银簪都戴上了——左右各一支,对称着好看。澜翠为她梳头,小声回报着打听来的消息:“主子,四爷昨儿晚间是在书房歇的,听说批阅文书到深夜。高格格那边送了一盅冰糖燕窝去,被李公公拦下了,说是四爷正忙,不便打扰——高格格院里的小丫鬟回来时,脸都气白了。”
金玉妍点点头,从妆匣中挑了一对素银耳坠配那簪子——耳坠是小小的银环,只坠着一粒米珠,与簪子的素净正好搭。她又问:“富察格格那边呢?她昨日没什么动静?”
“富察格格闭门不出,据说是在抄经。”澜翠压低声音,手指在唇前比了个“嘘”的手势,“但是她的丫鬟前儿去了福晋院里,待了半个时辰才出来——福晋院里的张嬷嬷还送了包东西回来,看着像是绸缎。”
金玉妍眼神微动。富察氏果然不简单,知道绕过那些争风吃醋的伎俩,直接向福晋示好。福晋虽不得四爷宠爱,却是明媒正娶的正室,掌管着府中中馈,手里握着各院的月例和用度,得罪不得。
“我们也该去给福晋请安了。”金玉妍起身,理了理衣襟——今日穿的是月白暗纹的旗装,比昨日的更素净些,“将前日绣的那方云水帕包好,带给福晋。”
澜翠惊讶地张大了嘴:“那不是绣给四爷的吗?奴婢瞧着您绣了快半个月了!”
“四爷那里,自有更好的。”金玉妍淡淡一笑,从妆匣底层取出一方青灰色的绢帕——上面才绣了半幅竹石图,“这方更配福晋的性子。福晋看重女红,这方帕子她应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