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离开启祥宫不过半个时辰,澜翠就从外面匆匆跑进来,青布宫装的裙摆沾着尘土,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喘息:“娘娘!不好了!宫里到处都在传流言,说……说您怀的是龙子,李朝那边想借着您的身份攀附大清,还想让您在皇上面前求情,谋取通商的利益!”
金玉妍手中的白瓷茶杯猛地一顿,浅褐色的茶水溅出少许,落在素色锦帕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她垂眸看着那片水渍,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冷静下来——这流言来得太巧,正好在她刚向皇上表完忠心、斩断与李朝牵绊后传开,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想挑拨皇上与她的关系,让皇上误以为她私下与李朝勾结。
“定是高曦月或素练传的流言。”金玉妍抬起头,眼中没有半分慌乱,反而带着几分冷冽,“高曦月被禁足时就恨我坏了她的事,素练又因手串的事被皇后猜忌,两人都想找机会扳倒我,这流言就是她们最好的武器——既不用亲自出手,又能借‘李朝’这个把柄让我陷入困境。”
澜翠急得直跺脚,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娘娘,那咱们要不要立刻派人去澄清?现在连御膳房的小太监都在议论,要是流言传到前朝大臣耳朵里,他们定会弹劾您,说您私通外邦,对您和腹中的小阿哥都不利啊!”
“不用澄清。”金玉妍缓缓放下茶杯,语气笃定,“越是急于澄清,越显得咱们心虚,反而会让更多人相信流言是真的。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动,照常生活,等着太后和皇上的反应。太后素来信任我,皇上也知道我昨日表的忠心,他们定不会被这些无稽之谈误导。”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对澜翠道:“你现在就去告诉张全,让他多派些可靠的人,去各宫的宫道、茶水房、太监宫女休息的地方盯着,仔细听那些议论流言的人怎么说,看看是谁先传出来的,背后又有谁在指使。一旦查到任何线索,不管涉及到谁,都要第一时间禀报我,绝不能遗漏半点细节。”
澜翠虽然仍有担忧,但见金玉妍神色坚定,便也定了定神,应声而去。金玉妍重新拿起放在软榻旁的绣绷——上面是她为腹中孩子绣的襁褓,淡明黄色的缎面上,用金线绣着小小的麒麟纹样,针脚细密,每一根线条都透着温柔。她低头继续刺绣,指尖穿梭在丝线间,心中却在盘算着应对之策——这流言虽是危机,却也能成为她巩固地位的契机,关键就看她如何把握。
次日清晨,流言果然传得更凶了。连启祥宫门口洒扫的小太监,都在私下议论“嘉嫔娘娘的母族想借龙子谋利”,被澜翠厉声呵斥后才不敢再提。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女的通报:“娘娘,太后娘娘驾临启祥宫,说是特意来看您!”
金玉妍心中一动,立刻放下绣绷,由澜翠搀扶着起身整理衣襟——她特意选了一身素色的淡蓝色宫装,没有佩戴任何华丽的首饰,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玉簪,让自己看起来素净又显憔悴,正好符合“被流言困扰却强装镇定”的模样。
刚整理好衣衫,太后就穿着一身深紫色绣团寿纹的常服,在刘嬷嬷的搀扶下走进内殿。她目光扫过殿内,见金玉妍正端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绣绷,神色平静得像是完全没被流言影响,连眼底都没有半分慌乱,心中便有了几分了然——这孩子果然沉得住气,没有被流言乱了阵脚。
“哀家听说宫里有些流言,扰得你心神不宁?”太后在金玉妍身旁的软榻上坐下,刘嬷嬷连忙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太后接过茶盏,却没喝,只是看着金玉妍,语气带着几分关切,“你别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那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谣言,想挑拨你和皇上的关系,哀家和皇上都不会信。”
金玉妍放下绣绷,起身屈膝行礼,动作缓慢而轻柔,故意露出几分疲惫:“多谢太后关心。臣妾知道那些都是无稽之谈,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臣妾担心,这些流言会影响到皇上的声誉,还会让其他藩属国误会大清,以为皇上会因臣妾而偏袒李朝,损害大清的威严,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她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清白,又处处为皇上和大清着想,正好戳中太后的心——太后最看重的就是大清的颜面和皇上的声誉,绝不会容忍流言损害这些。
太后果然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示意她起身:“你能这么想,哀家很欣慰。哀家已经让刘嬷嬷派人去查散布流言的人了,一旦查到是谁在背后搞鬼,定不轻饶,绝不会让你受委屈。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心养胎,别被这些小事烦扰,腹中的龙裔才是最要紧的。”
金玉妍刚要道谢,忽然捂住胸口,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她身子微微晃动,扶着软榻扶手的手指用力到泛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像是连气都喘不上:“太……太后……臣妾……心口有些发闷……”
“娘娘!您怎么了?”澜翠早就得了金玉妍的嘱咐,此刻立刻上前扶住她,语气里的慌张不似作假,双手紧紧攥着金玉妍的胳膊,生怕她摔下去。
太后也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担忧,连忙对殿外喊道:“快!传太医!让太医院的张太医立刻过来!”
刘嬷嬷也急得团团转,一边扶着太后,一边吩咐宫女去传太医。就在这一片慌乱中,金玉妍眼皮轻轻一合,身体便软软地“晕”倒在澜翠怀里,长长的睫毛垂落,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薄纸,连呼吸都显得微弱起来。
“娘娘!娘娘您醒醒!”澜翠抱着金玉妍,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声音带着哽咽,“您别吓奴婢啊!”
殿内瞬间乱作一团,宫女们忙着去传太医,刘嬷嬷安抚着太后,澜翠则抱着金玉妍,不停地呼唤她的名字。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太医院的张太医就提着药箱匆匆赶来,连官帽都歪了。他快步走到金玉妍身边,跪在软榻旁,手指搭在她的腕脉上,神色凝重地诊脉。
片刻后,张太医松开手,站起身对太后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松缓:“太后娘娘放心,淑嫔娘娘只是孕期气血不足,又受了些惊吓,心神不宁才导致晕厥,并无大碍。只需让娘娘好好休息,再喝些补气血的汤药调理几日,便能恢复,不会影响腹中龙裔。”
太后这才松了口气,抬手拍了拍胸口,语气带着几分后怕:“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要是孩子出了差错,哀家饶不了那些散布流言的人!”
她转头对着殿外厉声吩咐:“传哀家的旨意!即日起,宫里任何人不准再议论嘉嫔和李朝的流言,若是有人敢私下提及,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一律杖毙不饶!另外,让内务府加强宫禁,严查那些散播谣言的人,查到后立刻交给慎刑司处置!”
“是!”殿外的太监连忙应声,转身匆匆去传旨。
金玉妍躺在澜翠怀里,闭着眼睛,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她要的就是太后的这句话。太后的旨意远比任何澄清都管用,既能瞬间平息流言,又能借太后的威严震慑那些背后搞鬼的人,还能让太后对她更加怜惜,可谓一举三得。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金玉妍才缓缓“醒”来。她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周围,见太后还坐在软榻旁,连忙想起身行礼,却被太后按住:“别起来,躺着好好休息。你刚醒,身子还虚,别乱动。”
“多谢太后为臣妾做主,臣妾感激不尽。”金玉妍声音带着几分虚弱,眼中却满是真诚,“若不是太后及时赶来,臣妾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流言。”
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慈爱:“你是哀家看重的人,腹中又怀着大清的龙裔,哀家怎会让你受委屈?往后再有什么事,不用自己扛着,尽管派人去慈宁宫告诉哀家,哀家为你撑腰。”
金玉妍心中一暖,轻声道:“多谢太后恩典。臣妾定当安心养胎,好好保护腹中的孩子,不辜负太后和皇上的期望。”
太后又陪金玉妍聊了会儿天,直到看到金玉妍神色渐缓,才在刘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离开。
待太后的轿子走远,澜翠才忍不住凑到金玉妍身边,压低声音笑道:“娘娘,您这招‘假装晕厥’真是太高明了!不仅让太后下旨平息了流言,还让太后对您更加信任,连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吓得不敢再议论,那些背后搞鬼的人肯定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金玉妍缓缓坐起身,靠在软榻上,接过澜翠递来的参茶,轻轻喝了一口,语气带着几分平静:“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付流言,最忌讳的就是自证清白——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在掩饰。倒不如借着这次机会,让信任我的人主动为我出头。太后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她既为我平息了流言,又震慑了对手,比咱们自己去澄清有效得多。”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对了,张全那边有消息吗?查到是谁在背后散布流言了吗?”
“刚派人来禀报,说查到流言最早是从咸福宫附近传出来的,还有几个长春宫的小太监也在私下议论,像是素练故意让他们说的。”澜翠低声道,“张全还说,高贵妃虽然还在禁足,但她身边的茉心经常以‘采买药材’为由出宫,说不定也参与了散播流言。”
金玉妍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软榻扶手:“果然是她们。不过现在不是找她们算账的时候,太后刚为我出头,咱们若是再主动发难,反倒显得咄咄逼人。先让她们安分几日,等过些时日,再找机会一并清算。”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玉妍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这次的流言危机,不仅没有让她陷入困境,反而让她进一步巩固了在太后心中的地位,也让那些对手知道,她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金玉妍手中的白瓷茶杯猛地一顿,浅褐色的茶水溅出少许,落在素色锦帕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她垂眸看着那片水渍,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冷静下来——这流言来得太巧,正好在她刚向皇上表完忠心、斩断与李朝牵绊后传开,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想挑拨皇上与她的关系,让皇上误以为她私下与李朝勾结。
“定是高曦月或素练传的流言。”金玉妍抬起头,眼中没有半分慌乱,反而带着几分冷冽,“高曦月被禁足时就恨我坏了她的事,素练又因手串的事被皇后猜忌,两人都想找机会扳倒我,这流言就是她们最好的武器——既不用亲自出手,又能借‘李朝’这个把柄让我陷入困境。”
澜翠急得直跺脚,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娘娘,那咱们要不要立刻派人去澄清?现在连御膳房的小太监都在议论,要是流言传到前朝大臣耳朵里,他们定会弹劾您,说您私通外邦,对您和腹中的小阿哥都不利啊!”
“不用澄清。”金玉妍缓缓放下茶杯,语气笃定,“越是急于澄清,越显得咱们心虚,反而会让更多人相信流言是真的。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动,照常生活,等着太后和皇上的反应。太后素来信任我,皇上也知道我昨日表的忠心,他们定不会被这些无稽之谈误导。”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对澜翠道:“你现在就去告诉张全,让他多派些可靠的人,去各宫的宫道、茶水房、太监宫女休息的地方盯着,仔细听那些议论流言的人怎么说,看看是谁先传出来的,背后又有谁在指使。一旦查到任何线索,不管涉及到谁,都要第一时间禀报我,绝不能遗漏半点细节。”
澜翠虽然仍有担忧,但见金玉妍神色坚定,便也定了定神,应声而去。金玉妍重新拿起放在软榻旁的绣绷——上面是她为腹中孩子绣的襁褓,淡明黄色的缎面上,用金线绣着小小的麒麟纹样,针脚细密,每一根线条都透着温柔。她低头继续刺绣,指尖穿梭在丝线间,心中却在盘算着应对之策——这流言虽是危机,却也能成为她巩固地位的契机,关键就看她如何把握。
次日清晨,流言果然传得更凶了。连启祥宫门口洒扫的小太监,都在私下议论“嘉嫔娘娘的母族想借龙子谋利”,被澜翠厉声呵斥后才不敢再提。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女的通报:“娘娘,太后娘娘驾临启祥宫,说是特意来看您!”
金玉妍心中一动,立刻放下绣绷,由澜翠搀扶着起身整理衣襟——她特意选了一身素色的淡蓝色宫装,没有佩戴任何华丽的首饰,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玉簪,让自己看起来素净又显憔悴,正好符合“被流言困扰却强装镇定”的模样。
刚整理好衣衫,太后就穿着一身深紫色绣团寿纹的常服,在刘嬷嬷的搀扶下走进内殿。她目光扫过殿内,见金玉妍正端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绣绷,神色平静得像是完全没被流言影响,连眼底都没有半分慌乱,心中便有了几分了然——这孩子果然沉得住气,没有被流言乱了阵脚。
“哀家听说宫里有些流言,扰得你心神不宁?”太后在金玉妍身旁的软榻上坐下,刘嬷嬷连忙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太后接过茶盏,却没喝,只是看着金玉妍,语气带着几分关切,“你别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那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谣言,想挑拨你和皇上的关系,哀家和皇上都不会信。”
金玉妍放下绣绷,起身屈膝行礼,动作缓慢而轻柔,故意露出几分疲惫:“多谢太后关心。臣妾知道那些都是无稽之谈,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臣妾担心,这些流言会影响到皇上的声誉,还会让其他藩属国误会大清,以为皇上会因臣妾而偏袒李朝,损害大清的威严,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她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清白,又处处为皇上和大清着想,正好戳中太后的心——太后最看重的就是大清的颜面和皇上的声誉,绝不会容忍流言损害这些。
太后果然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示意她起身:“你能这么想,哀家很欣慰。哀家已经让刘嬷嬷派人去查散布流言的人了,一旦查到是谁在背后搞鬼,定不轻饶,绝不会让你受委屈。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心养胎,别被这些小事烦扰,腹中的龙裔才是最要紧的。”
金玉妍刚要道谢,忽然捂住胸口,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她身子微微晃动,扶着软榻扶手的手指用力到泛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像是连气都喘不上:“太……太后……臣妾……心口有些发闷……”
“娘娘!您怎么了?”澜翠早就得了金玉妍的嘱咐,此刻立刻上前扶住她,语气里的慌张不似作假,双手紧紧攥着金玉妍的胳膊,生怕她摔下去。
太后也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担忧,连忙对殿外喊道:“快!传太医!让太医院的张太医立刻过来!”
刘嬷嬷也急得团团转,一边扶着太后,一边吩咐宫女去传太医。就在这一片慌乱中,金玉妍眼皮轻轻一合,身体便软软地“晕”倒在澜翠怀里,长长的睫毛垂落,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薄纸,连呼吸都显得微弱起来。
“娘娘!娘娘您醒醒!”澜翠抱着金玉妍,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声音带着哽咽,“您别吓奴婢啊!”
殿内瞬间乱作一团,宫女们忙着去传太医,刘嬷嬷安抚着太后,澜翠则抱着金玉妍,不停地呼唤她的名字。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太医院的张太医就提着药箱匆匆赶来,连官帽都歪了。他快步走到金玉妍身边,跪在软榻旁,手指搭在她的腕脉上,神色凝重地诊脉。
片刻后,张太医松开手,站起身对太后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松缓:“太后娘娘放心,淑嫔娘娘只是孕期气血不足,又受了些惊吓,心神不宁才导致晕厥,并无大碍。只需让娘娘好好休息,再喝些补气血的汤药调理几日,便能恢复,不会影响腹中龙裔。”
太后这才松了口气,抬手拍了拍胸口,语气带着几分后怕:“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要是孩子出了差错,哀家饶不了那些散布流言的人!”
她转头对着殿外厉声吩咐:“传哀家的旨意!即日起,宫里任何人不准再议论嘉嫔和李朝的流言,若是有人敢私下提及,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一律杖毙不饶!另外,让内务府加强宫禁,严查那些散播谣言的人,查到后立刻交给慎刑司处置!”
“是!”殿外的太监连忙应声,转身匆匆去传旨。
金玉妍躺在澜翠怀里,闭着眼睛,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她要的就是太后的这句话。太后的旨意远比任何澄清都管用,既能瞬间平息流言,又能借太后的威严震慑那些背后搞鬼的人,还能让太后对她更加怜惜,可谓一举三得。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金玉妍才缓缓“醒”来。她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周围,见太后还坐在软榻旁,连忙想起身行礼,却被太后按住:“别起来,躺着好好休息。你刚醒,身子还虚,别乱动。”
“多谢太后为臣妾做主,臣妾感激不尽。”金玉妍声音带着几分虚弱,眼中却满是真诚,“若不是太后及时赶来,臣妾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流言。”
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慈爱:“你是哀家看重的人,腹中又怀着大清的龙裔,哀家怎会让你受委屈?往后再有什么事,不用自己扛着,尽管派人去慈宁宫告诉哀家,哀家为你撑腰。”
金玉妍心中一暖,轻声道:“多谢太后恩典。臣妾定当安心养胎,好好保护腹中的孩子,不辜负太后和皇上的期望。”
太后又陪金玉妍聊了会儿天,直到看到金玉妍神色渐缓,才在刘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离开。
待太后的轿子走远,澜翠才忍不住凑到金玉妍身边,压低声音笑道:“娘娘,您这招‘假装晕厥’真是太高明了!不仅让太后下旨平息了流言,还让太后对您更加信任,连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吓得不敢再议论,那些背后搞鬼的人肯定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金玉妍缓缓坐起身,靠在软榻上,接过澜翠递来的参茶,轻轻喝了一口,语气带着几分平静:“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付流言,最忌讳的就是自证清白——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在掩饰。倒不如借着这次机会,让信任我的人主动为我出头。太后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她既为我平息了流言,又震慑了对手,比咱们自己去澄清有效得多。”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对了,张全那边有消息吗?查到是谁在背后散布流言了吗?”
“刚派人来禀报,说查到流言最早是从咸福宫附近传出来的,还有几个长春宫的小太监也在私下议论,像是素练故意让他们说的。”澜翠低声道,“张全还说,高贵妃虽然还在禁足,但她身边的茉心经常以‘采买药材’为由出宫,说不定也参与了散播流言。”
金玉妍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软榻扶手:“果然是她们。不过现在不是找她们算账的时候,太后刚为我出头,咱们若是再主动发难,反倒显得咄咄逼人。先让她们安分几日,等过些时日,再找机会一并清算。”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玉妍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这次的流言危机,不仅没有让她陷入困境,反而让她进一步巩固了在太后心中的地位,也让那些对手知道,她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