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温暖便退了房。
震远镖局门口,十几辆镖车整齐列队,镖师们正做着最后的检查。总镖头见温暖到来,立刻迎上前:姑娘来得正好,按您的要求,单独备了辆马车。
他引着温暖来到一辆青幔小车前——车身比寻常马车宽敞许多,窗棂雕着精致的缠枝纹,车辕上还挂着驱虫的香囊。
这车原是给知府家小姐准备的,总镖头搓着手解释,听说姑娘要与苏小姐同行,特意收拾出来的。
温暖颔首,又加了一锭银子:有劳。
总镖头笑得见牙不见眼,亲自打起车帘。车内铺着软垫,小几上还摆着新鲜的果脯。最妙的是车壁暗格,拉开竟是个小巧的茶灶。
温姑娘!
一道清脆的嗓音从身后传来。温暖回头,见个穿鹅黄衫子的少女正提着裙摆跑来——正是苏家三小姐苏婉。她约莫十七八岁,圆脸杏眼,发间一支金步摇随着跑动叮当作响。
总算有个伴了!苏婉亲热地挽住温暖的手臂,这一路半个月,我正愁没人说话呢。
温暖微微一笑,任由她拉着上了马车。
车帘放下时,她最后看了眼城门方向。晨光中,隐约有个黑影站在城楼上,衣袂翻飞如鹰隼展翅。
温暖瞳孔微缩,待要细看,那身影却已消失不见。
看什么呢?苏婉好奇地探头。
没什么。温暖收回视线,起风了。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时,谁也没注意到——
城楼檐角上,夜无尘负手而立,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送着那辆青幔马车渐行渐远,唇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教主。黑影跪在他身后,七大派的人已到断魂崖...
夜无尘抬手打断:派两个人暗中跟着车队。
那断魂崖...
让他们等着。他转身,眸中寒光乍现,本座要先清理门户。
最后一字落下时,城楼上已空无一人,唯余几片被劲风震落的瓦砾,骨碌碌滚下屋檐。
而远处的官道上,温暖似有所感地掀起车帘。
微风拂过原野,吹散了她心头那抹莫名的悸动。
官道上的日子比想象中平静。
或许是因为正邪两道即将在断魂崖决战,沿途竟连个劫道的山匪都没遇上。车队每日辰时启程,申时便早早投宿,走得稳妥又安逸。
苏婉是个活泼的旅伴。她虽出身富户,却没什么架子,最爱拉着温暖讲杭州的风物——
西湖醋鱼定要去楼外楼吃,他们家的醋汁是祖传秘方!
灵隐寺后山有眼泉水,煮茶最好不过...
温姐姐若是买宅子,千万别选清河坊,那儿商贩太吵...
温暖听着,偶尔应和几句。苏婉见她感兴趣,越发说得起劲,连自家在西湖边的别院都愿意借她暂住。
父亲常说江湖儿女最是爽快,苏婉捧着蜜饯果子,眼睛亮晶晶的,温姐姐这样的性子,合该在江南长住。
温暖笑着接过她递来的杏脯:等安顿好了,请你来喝茶。
三月十八,车队终于驶入杭州城。
温暖掀开车帘,湿润的风里带着淡淡的花香。远处黛山如眉,近处水巷纵横,石桥上游人如织,果然与北方景色大不相同。
温姐姐看!苏婉指着远处一片白墙黛瓦,那边就是我家别院,挨着柳浪闻莺...
车队在城门口分流,苏家的仆役早已备好软轿等候。临别时,苏婉硬塞给温暖一块玉牌:拿着这个去苏氏钱庄,取多少银子都记我账上!
温暖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想着日后再还。
安顿在客栈后,温暖便开始物色宅院。
她特意换了身素净的棉布衣裙,发间只簪一支木钗,看起来就像个寻常的绣娘或医女——这样既能避开不必要的注意,又方便打探消息。
牙行的赵婆子是个精明的,见温暖虽衣着朴素,但谈吐不俗,便知是个有见识的。
姑娘要清净?赵婆子翻着册子,小和山脚下有处宅子,两进院落,门前就是小溪...
温暖摇头:离城太远。
那清河坊...
太吵。
赵婆子眼珠一转,突然压低声音:倒是有处特别的——栖霞巷有座三合院,原是扬州盐商的别院。那富商去年犯了事,宅子一直没脱手...
她翻开册子最后一页,指着幅简图:两进院子,带个小花园,门前临水,后门通着菜市。就是价钱...
多少?
五百两。赵婆子觑着温暖神色,这价钱在栖霞巷算顶天的了...
温暖合上册子:带我去看看。
栖霞巷比想象中幽静。
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两侧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赵婆子说的宅子在巷子深处,黑漆大门上铜环锃亮,推门便见一方精巧的影壁,上面雕着岁寒三友。
您瞧这用料!赵婆子拍着楠木柱子,光这影壁就值百两银子!
温暖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前院青砖铺地,左右各一株垂丝海棠,正值花期,落英缤纷。穿过月亮门,后院竟有座小小的假山池塘,池边凉亭的匾额上题着二字。
这亭子是前任主人从苏州运来的,赵婆子得意道,一砖一瓦都没动过...
温暖指尖拂过亭柱,触手温润,果然是上好的金丝楠木。
主屋三间,家具一应俱全,连床帐都是簇新的。西厢房空着,东厢则摆着张巨大的紫檀书案,想必原是书房。
如何?赵婆子搓着手。
温暖点头:就这里了。
她从荷包取出银票时,赵婆子眼睛都直了——那荷包里厚厚一叠,最上面那张赫然是宝通钱庄的千两银票!
当日下午,温暖便拿到了地契。
她雇人将宅子彻底清扫一遍,又添置了些被褥器皿。最妙的是在假山后发现了一眼活泉,水质清甜,正适合煮茶。
姑娘要开绣坊?帮忙搬东西的妇人好奇地问。
温暖正在后院晾晒新买的布料:还没想好。
其实她空间里的金银珠宝,莫说这辈子,就是十辈子也花不完。但总要有个营生掩人耳目...
栖霞巷的娘子们最爱苏绣,妇人热心地介绍,前街李婆婆的绣活,一幅屏风能卖二十两呢!
温暖笑着应了,心里却想着:不如先种些花草,享受江南的春光。
她特意留了东厢房不做安排——那里采光好,将来若要开绣坊,正好摆绣架。
安顿停当那日,温暖坐在凉亭里煮茶。
新买的雨过天青瓷盏盛着明前龙井,茶烟袅袅中,她望着池塘里游动的锦鲤出神。
这样的日子,倒是比预想的惬意。
假山后忽然传来轻微的响动。
温暖眼皮都没抬:出来吧。
一只玳瑁猫蹿上栏杆,警惕地盯着她。
原来是你。温暖轻笑,掰了块点心丢过去。
野猫叼着点心溜走了,假山后似乎还有道黑影一闪而过...但等她定睛看去,只剩几片被风吹落的海棠花瓣,晃晃悠悠飘进池塘。
——江南的春天,果然容易让人松懈啊。
温暖摩挲着手中杯子,忽然有些好奇:
那个人,现在还在断魂崖吗?
震远镖局门口,十几辆镖车整齐列队,镖师们正做着最后的检查。总镖头见温暖到来,立刻迎上前:姑娘来得正好,按您的要求,单独备了辆马车。
他引着温暖来到一辆青幔小车前——车身比寻常马车宽敞许多,窗棂雕着精致的缠枝纹,车辕上还挂着驱虫的香囊。
这车原是给知府家小姐准备的,总镖头搓着手解释,听说姑娘要与苏小姐同行,特意收拾出来的。
温暖颔首,又加了一锭银子:有劳。
总镖头笑得见牙不见眼,亲自打起车帘。车内铺着软垫,小几上还摆着新鲜的果脯。最妙的是车壁暗格,拉开竟是个小巧的茶灶。
温姑娘!
一道清脆的嗓音从身后传来。温暖回头,见个穿鹅黄衫子的少女正提着裙摆跑来——正是苏家三小姐苏婉。她约莫十七八岁,圆脸杏眼,发间一支金步摇随着跑动叮当作响。
总算有个伴了!苏婉亲热地挽住温暖的手臂,这一路半个月,我正愁没人说话呢。
温暖微微一笑,任由她拉着上了马车。
车帘放下时,她最后看了眼城门方向。晨光中,隐约有个黑影站在城楼上,衣袂翻飞如鹰隼展翅。
温暖瞳孔微缩,待要细看,那身影却已消失不见。
看什么呢?苏婉好奇地探头。
没什么。温暖收回视线,起风了。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时,谁也没注意到——
城楼檐角上,夜无尘负手而立,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送着那辆青幔马车渐行渐远,唇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教主。黑影跪在他身后,七大派的人已到断魂崖...
夜无尘抬手打断:派两个人暗中跟着车队。
那断魂崖...
让他们等着。他转身,眸中寒光乍现,本座要先清理门户。
最后一字落下时,城楼上已空无一人,唯余几片被劲风震落的瓦砾,骨碌碌滚下屋檐。
而远处的官道上,温暖似有所感地掀起车帘。
微风拂过原野,吹散了她心头那抹莫名的悸动。
官道上的日子比想象中平静。
或许是因为正邪两道即将在断魂崖决战,沿途竟连个劫道的山匪都没遇上。车队每日辰时启程,申时便早早投宿,走得稳妥又安逸。
苏婉是个活泼的旅伴。她虽出身富户,却没什么架子,最爱拉着温暖讲杭州的风物——
西湖醋鱼定要去楼外楼吃,他们家的醋汁是祖传秘方!
灵隐寺后山有眼泉水,煮茶最好不过...
温姐姐若是买宅子,千万别选清河坊,那儿商贩太吵...
温暖听着,偶尔应和几句。苏婉见她感兴趣,越发说得起劲,连自家在西湖边的别院都愿意借她暂住。
父亲常说江湖儿女最是爽快,苏婉捧着蜜饯果子,眼睛亮晶晶的,温姐姐这样的性子,合该在江南长住。
温暖笑着接过她递来的杏脯:等安顿好了,请你来喝茶。
三月十八,车队终于驶入杭州城。
温暖掀开车帘,湿润的风里带着淡淡的花香。远处黛山如眉,近处水巷纵横,石桥上游人如织,果然与北方景色大不相同。
温姐姐看!苏婉指着远处一片白墙黛瓦,那边就是我家别院,挨着柳浪闻莺...
车队在城门口分流,苏家的仆役早已备好软轿等候。临别时,苏婉硬塞给温暖一块玉牌:拿着这个去苏氏钱庄,取多少银子都记我账上!
温暖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想着日后再还。
安顿在客栈后,温暖便开始物色宅院。
她特意换了身素净的棉布衣裙,发间只簪一支木钗,看起来就像个寻常的绣娘或医女——这样既能避开不必要的注意,又方便打探消息。
牙行的赵婆子是个精明的,见温暖虽衣着朴素,但谈吐不俗,便知是个有见识的。
姑娘要清净?赵婆子翻着册子,小和山脚下有处宅子,两进院落,门前就是小溪...
温暖摇头:离城太远。
那清河坊...
太吵。
赵婆子眼珠一转,突然压低声音:倒是有处特别的——栖霞巷有座三合院,原是扬州盐商的别院。那富商去年犯了事,宅子一直没脱手...
她翻开册子最后一页,指着幅简图:两进院子,带个小花园,门前临水,后门通着菜市。就是价钱...
多少?
五百两。赵婆子觑着温暖神色,这价钱在栖霞巷算顶天的了...
温暖合上册子:带我去看看。
栖霞巷比想象中幽静。
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两侧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赵婆子说的宅子在巷子深处,黑漆大门上铜环锃亮,推门便见一方精巧的影壁,上面雕着岁寒三友。
您瞧这用料!赵婆子拍着楠木柱子,光这影壁就值百两银子!
温暖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前院青砖铺地,左右各一株垂丝海棠,正值花期,落英缤纷。穿过月亮门,后院竟有座小小的假山池塘,池边凉亭的匾额上题着二字。
这亭子是前任主人从苏州运来的,赵婆子得意道,一砖一瓦都没动过...
温暖指尖拂过亭柱,触手温润,果然是上好的金丝楠木。
主屋三间,家具一应俱全,连床帐都是簇新的。西厢房空着,东厢则摆着张巨大的紫檀书案,想必原是书房。
如何?赵婆子搓着手。
温暖点头:就这里了。
她从荷包取出银票时,赵婆子眼睛都直了——那荷包里厚厚一叠,最上面那张赫然是宝通钱庄的千两银票!
当日下午,温暖便拿到了地契。
她雇人将宅子彻底清扫一遍,又添置了些被褥器皿。最妙的是在假山后发现了一眼活泉,水质清甜,正适合煮茶。
姑娘要开绣坊?帮忙搬东西的妇人好奇地问。
温暖正在后院晾晒新买的布料:还没想好。
其实她空间里的金银珠宝,莫说这辈子,就是十辈子也花不完。但总要有个营生掩人耳目...
栖霞巷的娘子们最爱苏绣,妇人热心地介绍,前街李婆婆的绣活,一幅屏风能卖二十两呢!
温暖笑着应了,心里却想着:不如先种些花草,享受江南的春光。
她特意留了东厢房不做安排——那里采光好,将来若要开绣坊,正好摆绣架。
安顿停当那日,温暖坐在凉亭里煮茶。
新买的雨过天青瓷盏盛着明前龙井,茶烟袅袅中,她望着池塘里游动的锦鲤出神。
这样的日子,倒是比预想的惬意。
假山后忽然传来轻微的响动。
温暖眼皮都没抬:出来吧。
一只玳瑁猫蹿上栏杆,警惕地盯着她。
原来是你。温暖轻笑,掰了块点心丢过去。
野猫叼着点心溜走了,假山后似乎还有道黑影一闪而过...但等她定睛看去,只剩几片被风吹落的海棠花瓣,晃晃悠悠飘进池塘。
——江南的春天,果然容易让人松懈啊。
温暖摩挲着手中杯子,忽然有些好奇:
那个人,现在还在断魂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