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晚间,谢衍回到汀兰水榭。
温暖正陪着已经五岁的谢宸在灯下认字。小家伙学得认真,朗朗的读书声驱散了些许父亲眉宇间的沉郁。
见到谢衍回来,谢宸立刻放下书本,像只快乐的小鸟般扑了过去:“父王!”
谢衍弯腰,熟练地将儿子抱起来,冷硬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宸儿今日学了什么?”
温暖也起身迎上,接过他解下的披风,敏锐地察觉到他眼底深处的一丝疲惫与凝重。她挥挥手,让乳母先将谢宸带下去用点心。
屋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殿下,可是朝中……”温暖轻声问道,眼中带着担忧。皇帝病重的消息早已传开,她虽深处内宅,也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谢衍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点了点头:“父皇的病,恐难轻易好转。如今朝中……乱得很。”
他转过身,将温暖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这段时日,若无必要,你和宸儿便尽量少出府。府中护卫我已重新布置过,会加倍小心。”
温暖在他怀中轻轻点头:“妾身明白。殿下也要万事小心。”她知道,这场风暴,无人能够完全置身事外。即便谢衍无心皇位,他的身份和实力也注定了他会被卷入漩涡中心。
谢衍拥紧了她,感受着怀中人的温暖与依赖,心中那片因朝局纷乱而生的浮躁渐渐平息。
“无妨,”他语气沉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一切有我。”
他或许不想要那个位置,但他必须有足够的力量,守护住怀中的这份宁静与圆满。
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无论外面如何风雨飘摇,他都要为妻儿撑起一片安稳的天。
皇帝的病情反反复复,如同秋日里不肯散去的阴霾,牢牢笼罩在京城上空。朝堂之上的气氛也愈发紧绷,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断裂。
各方势力的角逐已近乎白热化,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今日你弹劾我的人贪墨,明日我揭发你的人渎职,攻讦之风愈演愈烈。而病中的皇帝显然失去了往日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去明辨是非,往往凭借一时喜怒或零碎信息便做出决断,使得局面更加混乱。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场更大的风暴骤然降临。
一日早朝,气氛本就凝重。一位素来以刚直闻名的御史大夫,竟在奏报完常规事务后,猛地跪地,抛出了一枚惊天巨雷!
“陛下!臣冒死弹劾!经臣暗中查访,已有确凿证据表明,五年前西山围场,太子殿下与三殿下遭遇猛兽袭击一事,并非意外,而是……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位御史身上!
龙椅上精神不济的皇帝猛地坐直了身体,浑浊的眼睛里射出锐利的光芒,声音沙哑却带着骇人的压力:“你说什么?!有何证据?!主使是谁?!”
那御史伏在地上,声音却清晰无比:“回陛下!臣已抓获当日一名侥幸逃生却隐姓埋名的东区巡逻侍卫,其供认不讳,指使之人……正是四皇子殿下!是其命人故意松懈东区警戒,并暗中以特殊药物引猛兽至太子与三皇子狩猎区域!意在……一石二鸟,铲除竞争对手!”
“轰——!”如同惊雷炸响在金銮殿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又齐刷刷地射向站在前方的四皇子谢琮!
谢琮脸色骤变,猛地出列,厉声喝道:“胡言乱语!血口喷人!父皇明鉴!儿臣绝未做过此事!此必是奸人构陷!”他情绪激动,额角青筋暴起,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气得不轻。
然而,那御史竟又接着说道:“陛下!四殿下行事周密,或许自认无人知晓。但据查,事发前后,四殿下麾下多名心腹人员调动异常,且在其一处别庄中,搜出了残余的引兽药物!人证物证俱在!请陛下圣裁!”
“你!”谢琮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难以自辩。那些所谓的“证据”,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足以构成强大的指控。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谢琮,眼中充满了震惊、失望和暴怒。他本就病体支离,此刻更是觉得气血翻涌,眼前阵阵发黑。
“老四……你……你好大的胆子!”皇帝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寒意。
“父皇!儿臣冤枉!”谢琮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急声辩解,“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求父皇明察!”
然而,盛怒和病痛中的皇帝,理智已然被情绪吞噬大半。加之近年来对儿子们互相倾轧的厌烦与失望,此刻看到如此“确凿”的指控,他几乎信了八成!
“来人!”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嘶哑却狠厉,“将四皇子谢琮……圈禁府中!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给朕彻查!一查到底!”
“父皇!!!”谢琮惊怒交加,嘶声喊道,却被如狼似虎的侍卫迅速“请”出了金銮殿。
殿内一片死寂,人人自危,生怕被这场滔天风波牵连。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停止。
又有一位官员趁机出列,火上浇油:“陛下!四皇子殿下若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恐非一人能为。臣听闻,七皇子殿下当年负责搜寻救援,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或是……知情不报?”这话极其恶毒,意在将水搅浑,或将谢衍也拖下水。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始终沉默不语的谢衍身上。
谢衍面色冷峻,出列躬身,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父皇明鉴。当日之事,儿臣接到旨意便立刻率人进山搜寻,历经一夜方找到两位皇兄。期间过程,皆有记录与随行人员可证。儿臣与四皇兄虽为兄弟,但绝无参与或包庇任何阴谋之举。此言,天地可鉴。”
皇帝剧烈地咳嗽起来,常玉连忙上前替他抚背顺气。他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下面这个七儿子。谢衍这些年来的安分,他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当年搜寻过程确实艰苦,谢衍也差点遇险,事后也未借此牟利,反而更加疏远朝堂。
相比于心机深沉、野心渐露的老四,这个冷情但似乎真的对皇位没什么兴趣的老七,此刻在盛怒的皇帝眼中,反而显得更“清白”一些。
皇帝喘着粗气,挥了挥手,声音疲惫而厌烦:“够了……老七,管好你的兵部!莫要学些有的没的!退下!”
这只是不痛不痒的申斥,甚至带着几分回护之意,显然皇帝并未相信那牵强的攀咬。
“儿臣遵旨。”谢衍面色不变,躬身退回了队列之中,垂下的眼眸中却是一片冰寒。
退朝后,谢衍面无表情地走出宫门。
外面阳光正好,他却只觉得寒意刺骨。
父皇的病,已然影响了判断。
四哥被圈禁,下一个,又会是谁?
他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
山雨欲来。
温暖正陪着已经五岁的谢宸在灯下认字。小家伙学得认真,朗朗的读书声驱散了些许父亲眉宇间的沉郁。
见到谢衍回来,谢宸立刻放下书本,像只快乐的小鸟般扑了过去:“父王!”
谢衍弯腰,熟练地将儿子抱起来,冷硬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宸儿今日学了什么?”
温暖也起身迎上,接过他解下的披风,敏锐地察觉到他眼底深处的一丝疲惫与凝重。她挥挥手,让乳母先将谢宸带下去用点心。
屋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殿下,可是朝中……”温暖轻声问道,眼中带着担忧。皇帝病重的消息早已传开,她虽深处内宅,也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谢衍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点了点头:“父皇的病,恐难轻易好转。如今朝中……乱得很。”
他转过身,将温暖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这段时日,若无必要,你和宸儿便尽量少出府。府中护卫我已重新布置过,会加倍小心。”
温暖在他怀中轻轻点头:“妾身明白。殿下也要万事小心。”她知道,这场风暴,无人能够完全置身事外。即便谢衍无心皇位,他的身份和实力也注定了他会被卷入漩涡中心。
谢衍拥紧了她,感受着怀中人的温暖与依赖,心中那片因朝局纷乱而生的浮躁渐渐平息。
“无妨,”他语气沉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一切有我。”
他或许不想要那个位置,但他必须有足够的力量,守护住怀中的这份宁静与圆满。
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无论外面如何风雨飘摇,他都要为妻儿撑起一片安稳的天。
皇帝的病情反反复复,如同秋日里不肯散去的阴霾,牢牢笼罩在京城上空。朝堂之上的气氛也愈发紧绷,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断裂。
各方势力的角逐已近乎白热化,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今日你弹劾我的人贪墨,明日我揭发你的人渎职,攻讦之风愈演愈烈。而病中的皇帝显然失去了往日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去明辨是非,往往凭借一时喜怒或零碎信息便做出决断,使得局面更加混乱。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场更大的风暴骤然降临。
一日早朝,气氛本就凝重。一位素来以刚直闻名的御史大夫,竟在奏报完常规事务后,猛地跪地,抛出了一枚惊天巨雷!
“陛下!臣冒死弹劾!经臣暗中查访,已有确凿证据表明,五年前西山围场,太子殿下与三殿下遭遇猛兽袭击一事,并非意外,而是……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位御史身上!
龙椅上精神不济的皇帝猛地坐直了身体,浑浊的眼睛里射出锐利的光芒,声音沙哑却带着骇人的压力:“你说什么?!有何证据?!主使是谁?!”
那御史伏在地上,声音却清晰无比:“回陛下!臣已抓获当日一名侥幸逃生却隐姓埋名的东区巡逻侍卫,其供认不讳,指使之人……正是四皇子殿下!是其命人故意松懈东区警戒,并暗中以特殊药物引猛兽至太子与三皇子狩猎区域!意在……一石二鸟,铲除竞争对手!”
“轰——!”如同惊雷炸响在金銮殿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又齐刷刷地射向站在前方的四皇子谢琮!
谢琮脸色骤变,猛地出列,厉声喝道:“胡言乱语!血口喷人!父皇明鉴!儿臣绝未做过此事!此必是奸人构陷!”他情绪激动,额角青筋暴起,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气得不轻。
然而,那御史竟又接着说道:“陛下!四殿下行事周密,或许自认无人知晓。但据查,事发前后,四殿下麾下多名心腹人员调动异常,且在其一处别庄中,搜出了残余的引兽药物!人证物证俱在!请陛下圣裁!”
“你!”谢琮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难以自辩。那些所谓的“证据”,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足以构成强大的指控。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谢琮,眼中充满了震惊、失望和暴怒。他本就病体支离,此刻更是觉得气血翻涌,眼前阵阵发黑。
“老四……你……你好大的胆子!”皇帝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寒意。
“父皇!儿臣冤枉!”谢琮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急声辩解,“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求父皇明察!”
然而,盛怒和病痛中的皇帝,理智已然被情绪吞噬大半。加之近年来对儿子们互相倾轧的厌烦与失望,此刻看到如此“确凿”的指控,他几乎信了八成!
“来人!”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嘶哑却狠厉,“将四皇子谢琮……圈禁府中!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给朕彻查!一查到底!”
“父皇!!!”谢琮惊怒交加,嘶声喊道,却被如狼似虎的侍卫迅速“请”出了金銮殿。
殿内一片死寂,人人自危,生怕被这场滔天风波牵连。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停止。
又有一位官员趁机出列,火上浇油:“陛下!四皇子殿下若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恐非一人能为。臣听闻,七皇子殿下当年负责搜寻救援,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或是……知情不报?”这话极其恶毒,意在将水搅浑,或将谢衍也拖下水。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始终沉默不语的谢衍身上。
谢衍面色冷峻,出列躬身,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父皇明鉴。当日之事,儿臣接到旨意便立刻率人进山搜寻,历经一夜方找到两位皇兄。期间过程,皆有记录与随行人员可证。儿臣与四皇兄虽为兄弟,但绝无参与或包庇任何阴谋之举。此言,天地可鉴。”
皇帝剧烈地咳嗽起来,常玉连忙上前替他抚背顺气。他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下面这个七儿子。谢衍这些年来的安分,他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当年搜寻过程确实艰苦,谢衍也差点遇险,事后也未借此牟利,反而更加疏远朝堂。
相比于心机深沉、野心渐露的老四,这个冷情但似乎真的对皇位没什么兴趣的老七,此刻在盛怒的皇帝眼中,反而显得更“清白”一些。
皇帝喘着粗气,挥了挥手,声音疲惫而厌烦:“够了……老七,管好你的兵部!莫要学些有的没的!退下!”
这只是不痛不痒的申斥,甚至带着几分回护之意,显然皇帝并未相信那牵强的攀咬。
“儿臣遵旨。”谢衍面色不变,躬身退回了队列之中,垂下的眼眸中却是一片冰寒。
退朝后,谢衍面无表情地走出宫门。
外面阳光正好,他却只觉得寒意刺骨。
父皇的病,已然影响了判断。
四哥被圈禁,下一个,又会是谁?
他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
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