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书界寻踪:《血谏录》-《执念当铺》

  《寒窑记》书灵的安然消散,给了我们探索书界极大的信心。

  然而,玄夜的警示言犹在耳,书界深处潜藏的凶险,很快便不期而至。

  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一篇记载着明代一位含冤自尽的御史的故事。

  此御史因弹劾权贵反被构陷,在狱中受尽酷刑后,咬舌自尽,血书鸣冤。

  篇名《血谏录》。其字迹凌厉,墨色深沉,隐隐透出一股不屈的刚烈与滔天的怨愤。

  我如法炮制,构筑精神通道,沈晦月光护持,玄夜阴影警戒。

  神识沉入《血谏录》的瞬间,一股炽热如熔岩、腥甜如铁锈的强烈意念便扑面而来!

  眼前不再是画面,而是无尽的黑暗与血色交织的牢狱景象!

  鞭挞声、锁链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奸臣当道!苍天无眼!吾恨!吾恨啊——!”一个披头散发、浑身血污的御史虚影在黑暗中咆哮。

  他的双眼赤红,手中握着一支由怨气凝结而成的血墨毛笔,每一声怒吼,都让书页剧烈震颤!

  这《血谏录》的书灵,已不是单纯的执念,而是融合了酷刑痛苦、蒙冤愤怒以及刚烈文气的凶戾墨魇!

  它感应到我们的入侵,非但没有沟通之意,反而将我们视为仇敌同党。

  狂暴的怨气化作无数血色锁链,向我们绞杀而来!

  “不好!书灵失控!”沈晦低喝,月光长枪幻化而出,银辉如瀑,堪堪挡住血色锁链的冲击,但银辉在怨气侵蚀下迅速黯淡!

  玄夜的阴影如鬼魅般穿梭,试图切断怨气与书页本体的联系。

  但那血墨毛笔挥洒间,怨气生生不息,阴影之力竟难以切入!

  “怨气已与史实中的冤屈共鸣,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炎烬在现实界感应到危机,掌心火焰暴涨,试图隔空将灼热的心火之力注入书界,助我们压制墨魇。

  然而,心火刚触及书页,那墨魇竟狂笑一声,血墨毛笔凌空一划。

  将心火之力吸收转化,化作更加狂暴的血色火焰反扑回来!

  “该死!它能吞噬外力壮大己身!”炎烬闷哼一声,急忙撤力。

  书界内,情况危急。

  墨魇的攻势越来越猛,血色锁链如同活物,不断缠绕收缩,我们的神识如同陷入泥沼,寸步难行。

  沈晦的月光屏障摇摇欲坠,玄夜的阴影也被压制。

  更可怕的是,墨魇的狂暴情绪开始透过精神通道,反向侵蚀我们的心神,愤怒、绝望、暴戾的念头不断滋生!

  “稳住心神!不可被其同化!”我强忍着脑海中翻腾的杀意,全力催动裁断之力。

  这一次,金芒不再温和,而是化作一柄斩断妄念的慧剑。

  狠狠斩向那根连接墨魇与无尽怨气的执念——对“天道不公”的极致愤恨!

  “天道已死!何来公道!”墨魇怒吼,血墨毛笔迎向慧剑!

  “轰——!”

  精神世界剧烈震荡!

  裁断之力与极致怨念猛烈碰撞!

  我喉头一甜,神识受创。

  墨魇也发出一声痛苦的嘶鸣,血影淡薄了几分,但怨气依旧汹涌。

  “这样硬拼不行!”玄夜急道。

  “它的力量源于史实冤屈,除非能化解其心中对‘天道’的绝望,否则怨气难消!”

  化解对天道的绝望?

  谈何容易!

  这是数百年前的血案,真相早已埋没,罪魁祸首也早已化作枯骨!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一直静观其变的胡离,忽然狐耳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迅速跑到当铺藏书阁,翻出一本地方野史杂记,飞快地翻阅着。

  “找到了!”胡离捧着一本泛黄的书册跑来。

  “这本杂记里提到,那位构陷御史的权贵,虽一时得势,但其家族在后来的党争中败落,子孙凋零,恶行也被后世史官隐约记载,遗臭百年!

  而那位御史的血书,虽当时被毁,但其事蹟通过口耳相传,激励了后来无数正直之士前仆后继,与奸佞抗争!

  他……他并没有被彻底遗忘!

  天道……未曾完全死去!”

  胡离的声音透过微弱的联系传入书界。

  这番话,如同一点星火,投入了墨魇狂暴的黑暗心湖。

  墨魇的咆哮戛然而止,血红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茫然与……动摇?

  “后世……犹记?遗臭……百年?”

  趁此机会,我立刻将裁断之力化作一道承载信息的流光。

  将野史中的记载、后世对御史气节的评价。

  以及那些受他激励的抗争者的事迹,直接渡入墨魇的意识!

  墨魇僵立在血狱中,周身翻腾的怨气渐渐平息。

  它低头看着自己由怨气凝结的血墨毛笔,笔尖滴落的不再是污血,而是带着一丝光亮的墨迹。

  “原来……吾血未冷……吾志未绝……”墨魇喃喃自语,眼中的赤红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悲悯与释然。

  它手中的血墨毛笔渐渐消散,狂暴的牢狱景象也如烟云般散去,还原为书页上沉静的文字。

  《血谏录》的书灵,对着我们遥遥一揖,身影渐渐淡去,最终化作一缕清风,融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书页上,那股躁动的怨气彻底平息,只留下一股凛然正气。

  我们退出书界,皆心有余悸。

  此次探索,险象环生,差点迷失在数百年前的怨念之中。

  “书界寻踪,绝非易事。”沈晦面色凝重,“往后需更加谨慎选择对象,做好万全准备。”

  玄夜点头:“下次,或许该找些……怨气没那么重的。”

  往生簿上,《血谏录》的旁注旁,多了一行字:“刚极易折,怨深成魇。以史为鉴,可消戾气。正气长存,虽死犹生。”

  经此一役,我们深知,书界之旅,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