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鬼火引-《我有10001个民间恐怖故事》

  民国十七年,豫西大旱,赤地千里。

  逃荒的人流里,有个叫马三的汉子,带着瘦得皮包骨头的妻儿,跟着同村人往南边讨活路。

  这日天黑前,他们行到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坡,坡上密密麻麻全是坟包,是个乱葬岗。

  眼看无处落脚,众人只好硬着头皮,在坟地边缘找了块相对平坦的地方歇息。

  夜里,阴风惨冽,吹得人骨头发冷。

  马三饿得睡不着,蜷缩在一座塌了半边的老坟旁,望着黑黢黢的荒野发呆。

  忽然,他看见远处坟茔深处,飘起几朵绿莹莹的火苗,忽明忽暗,随风摇曳——是鬼火。

  同行的老人赶紧压低声音告诫:“莫看!那是阴人点灯,活人看了要倒霉!快闭上眼睛!”

  马三心里也有些发毛,正要闭眼,却见那几朵鬼火飘飘悠悠,竟朝着他们这边飞了过来!

  更奇的是,那鬼火飞过的路径上,隐约显出一条被荒草半掩的小路,路的尽头,似乎有微弱的灯火光芒。

  “看!那儿有光!是不是有人家?”

  马三惊喜地指给旁边的人看。

  可其他人揉揉眼睛,只看到一片漆黑和乱坟。

  “马三,你饿花眼了吧?哪来的光?”

  马三再定睛一看,那灯火的光芒和鬼火指引的小路都消失了,只有那几朵绿火还在不远处跳跃,像是在……等待。

  一个胆大的后生啐了一口:“扯淡!鬼火就是磷火,死人骨头里冒出来的,有啥好怕!我看你是想吃的想疯了!”

  马三却像是魔怔了,他总觉得那鬼火和刚才看到的灯火不是幻觉。

  他想起村里老辈人说过,有些饿死鬼会用“鬼火引路”,把活人引到它们的“家”里去……可万一,万一那边真有废弃的屋舍,有点吃的呢?

  饥饿和侥幸心理最终战胜了恐惧。

  他悄悄爬起来,对妻子说了句“我去看看就回”,便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几朵鬼火的方向摸去。

  鬼火见他跟来,果然开始缓缓向前飘动,始终与他保持着不远不远的距离,像是在引路。

  马三跟着鬼火,在坟包间穿行,四周静得可怕,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竟真有一座孤零零的、破败的土坯房立在荒坡下,窗户里透出昏黄温暖的光!

  马三大喜过望,以为遇到了好心的人家。他快步上前,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

  屋里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暗。

  靠墙的土炕上,坐着一个背对着他的老妇人,正在“咔哒咔哒”地纺着线。

  灶台上,居然还冒着热气,散发出一股……像是炖肉的香味!

  “老人家,”

  马三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道,

  “打扰了,我们是逃荒的,能在您这儿讨碗水喝,借宿一宿吗?”

  那纺线的声音停了。老妇人缓缓地、极其僵硬地转过头来。

  马三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那老妇人脸上根本没有五官!只有一张干瘪发青、布满褶皱的皮!

  而在她转过来的同时,马三看清了,她手里纺的根本不是线,而是一缕缕乌黑潮湿、沾着泥土的——头发!

  灶台上那口冒着热气的锅里,煮的也不是肉,而是一颗颗浸泡在暗红色液体里的、圆滚滚的鹅卵石!

  “来啦……”

  一个空洞、飘忽的声音不知从哪儿响起,

  “饿了吧……坐下……吃点……”

  马三吓得魂飞魄散,怪叫一声,连滚带爬地冲出屋子,头也不回地狂奔。

  他听到身后传来那老妇人“咯咯咯”的诡异笑声,以及无数窸窸窣窣、仿佛从地里爬出来的声音。

  他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直到力竭摔倒在地。

  天亮后,同村人找到他时,他已经疯了,只会反复指着那片乱葬岗,惊恐地尖叫:“鬼!煮石头的鬼!纺头发的鬼!”

  人们在他昨晚奔跑的路径上,发现了一些凌乱的脚印,而脚印的尽头,只有一座塌陷已久的古墓,墓穴黑洞洞地敞开着,里面除了枯骨和破败的棺木,什么也没有。

  那盏引路的“灯”,那间温暖的“屋”,那个纺线的“老妇”,都随着黑夜一起消失了。

  只有马三彻底的疯癫,证明着他昨晚确实踏入了一个不该活人踏足的……阴宅。

  从此,村里多了条规矩:夜路见鬼火,莫跟莫好奇,那可能是饿死鬼在找“替身”,用幻象引你去填它的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