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达和三个小家伙玩闹了一会儿。
主要是茵茵缠着顾达,让他写一篇夸奖她的文章。
顾达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合适的,只得作罢。
不过这样,就惹得小家伙一直对他撅着小嘴,气鼓鼓的背对着他。
就连顾达拿出她喜欢的糖果,她也只用后脑勺对着。
但是腰上的小包还是自觉的拉开了,让顾达把糖果放了进去。
茵茵小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嘟囔着,“什么时候写出来了我就什么什么时候原谅你了……”
那小模样,委屈极了,仿佛受了天大的不公平待遇。
顾达看着她那圆润的后脑勺和撅得能挂油瓶的小嘴,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他蹲下身,戳了戳她气鼓鼓的脸颊,“我那篇文章是抄来的,你换一种要求,看看我能不能办到?”
茵茵偷偷侧过一点点头,用眼角余光瞟他,“真的?不是骗我?”
“当然是真的!”顾达一本正经地保证,“只要我能办到,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茵茵这才稍微转回身子,但小嘴还撅着,伸出小手指,“拉钩!”
“拉钩!”顾达笑着勾住她的小指头。
“还要盖章!”
“盖章!”
一番幼稚的仪式过后,茵茵总算破涕为笑,重新扑回顾达怀里,仿佛刚才那个委屈包根本不是她。
茵茵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顾达脖子上,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开始认真思考要提什么要求。
糖果?刚才已经拿到了。新玩具?好像暂时没什么特别想要的。
忽然,她眼睛一亮,兴奋地叫道,“我想到了!顾达,你每晚睡觉前要给我讲两个故事。”
“我也要听!”萧兰在一旁说道。
“我也要!”萧雪软软道。
顾达看着三个小家伙,无奈道,“可是我又不能变成三个人。”
“顾达,你可以先给我讲完,然后再去兰儿姐和雪儿姐的房间。”茵茵很是机灵的说道。
顾达:“……”
午饭过后。
一辆马车停在清音阁前,书院院长来了。
顾达把夫子的女儿安排进了房间,让徐若竹查看起来。
他则在外边招呼两人。
那老夫子顾达此前并没有见过,头发花白,脸色憔悴。
想来是为这件事操劳不已。
院长介绍道,“顾少侠,这位便是常夫子。
“常夫子,这位便是移花宫的顾少侠。顾少侠言其友人或可医治令嫒之疾。”
常夫子浑浊的眼睛里顿时迸发出一丝急切的光芒,颤巍巍地就要向顾达行礼。
“顾少侠,求求你们,救救小女!她才十六岁啊…”
“自从那日之后,便成了这般模样…老夫…老夫实在是…”
说着,已是老泪纵横,语带哽咽。
顾达连忙扶住他,“李夫子切勿多礼,医者仁心,若能相助,我等定当尽,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令嫒之症需得安静环境细细诊治,且可能需要一些时日。”
“在此期间,为防万一,可否请夫子将令嫒暂且安置在清音阁?我已和阮阁主打过招呼。”
顾达还想问一些当日之事,只不过看常夫子现在这般模样,他也问不出来。
常夫子闻言,虽不舍,但看到女儿这般模样,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只留下一个丫鬟在她身边照顾。
院长突然开口道,“顾少侠,我先前在书院问过了,那篇赋文并不是他们所作,这其中或许有什么误会?”
顾达闻言,神色不变,心中却暗道:果然来了。
他面露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歉意,拱手道,“原来如此,那看来确实是在下误会了,惊扰书院,实在惭愧。”
“想必是有人故意假冒书院之名,行此挑拨之事,其心可诛!”
“院长放心,此事我移花宫必会追查到底,定要给书院一个交代。”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道了歉,又把矛头再次指向了那个隐藏的“假冒者”,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院长见顾达态度诚恳,也不好再过多追究,只得叹了口气,“唉,但愿能早日查明真相,还书院一个清白。”
“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实在经不起更多风波了。”
“院长所言极是。”顾达附和道,随即话锋微转,似是不经意地问,“昨夜在南风楼见到书院学子蒋文杰,风度极佳。”
这蒋文杰自然是昨夜长篇大论的学子,也是萧雪发现不对劲的那位。
刚才阮安过来的时候,把他的消息也顺便带了过来。
他是一年前到南陵书院求学的,平日里为人极其低调。
“哦?蒋文杰?”院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随即恍然,“顾少侠说的是蒋生啊。他确实是个好苗子,学业刻苦,只是性子孤僻了些,平日里除了读书,很少与人交往。”
这消息跟顾达从阮安那里听到的还有些出入。
主要是说好苗子,从阮安的口中,这蒋文杰并不算是一个出色的学子。
这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多师长在外人面前都会捡好的说。
顾达又换了一个话题,笑着问道,“院长,我以前是个说书先生,对一些志怪故事比较感兴趣。”
“此前听到过很多书院的奇闻,不知南陵书院可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顾达看似随意地闲聊,将话题引向了书院的一些奇闻轶事。
院长抚着胡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神色。
“说起书院的奇闻,老夫倒是想起一件年代久远的传闻。”
“这个奇闻倒是很符合你们江湖人的口味。”
院长缓缓道,“据说书院建院之初,曾有一位文武双全的祖师爷,将一门绝世武功的心法,隐藏在书院中。”
常夫子此时也稍稍收住悲伤,接口道,“这个传说老夫也听过,不过现在也无人关注,学子们用功读书,岂会在乎什么武功心法!”
顾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哦?竟然有这样的事?”
院长摇摇头,“年代太久,具体内容已不可考。”
“只知与书院后山的观星台有关,数十年来,偶有学子尝试破解,但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也就被人淡忘了。”
“少侠不必在意此事,徒劳无功。”
主要是茵茵缠着顾达,让他写一篇夸奖她的文章。
顾达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合适的,只得作罢。
不过这样,就惹得小家伙一直对他撅着小嘴,气鼓鼓的背对着他。
就连顾达拿出她喜欢的糖果,她也只用后脑勺对着。
但是腰上的小包还是自觉的拉开了,让顾达把糖果放了进去。
茵茵小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嘟囔着,“什么时候写出来了我就什么什么时候原谅你了……”
那小模样,委屈极了,仿佛受了天大的不公平待遇。
顾达看着她那圆润的后脑勺和撅得能挂油瓶的小嘴,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他蹲下身,戳了戳她气鼓鼓的脸颊,“我那篇文章是抄来的,你换一种要求,看看我能不能办到?”
茵茵偷偷侧过一点点头,用眼角余光瞟他,“真的?不是骗我?”
“当然是真的!”顾达一本正经地保证,“只要我能办到,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茵茵这才稍微转回身子,但小嘴还撅着,伸出小手指,“拉钩!”
“拉钩!”顾达笑着勾住她的小指头。
“还要盖章!”
“盖章!”
一番幼稚的仪式过后,茵茵总算破涕为笑,重新扑回顾达怀里,仿佛刚才那个委屈包根本不是她。
茵茵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顾达脖子上,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开始认真思考要提什么要求。
糖果?刚才已经拿到了。新玩具?好像暂时没什么特别想要的。
忽然,她眼睛一亮,兴奋地叫道,“我想到了!顾达,你每晚睡觉前要给我讲两个故事。”
“我也要听!”萧兰在一旁说道。
“我也要!”萧雪软软道。
顾达看着三个小家伙,无奈道,“可是我又不能变成三个人。”
“顾达,你可以先给我讲完,然后再去兰儿姐和雪儿姐的房间。”茵茵很是机灵的说道。
顾达:“……”
午饭过后。
一辆马车停在清音阁前,书院院长来了。
顾达把夫子的女儿安排进了房间,让徐若竹查看起来。
他则在外边招呼两人。
那老夫子顾达此前并没有见过,头发花白,脸色憔悴。
想来是为这件事操劳不已。
院长介绍道,“顾少侠,这位便是常夫子。
“常夫子,这位便是移花宫的顾少侠。顾少侠言其友人或可医治令嫒之疾。”
常夫子浑浊的眼睛里顿时迸发出一丝急切的光芒,颤巍巍地就要向顾达行礼。
“顾少侠,求求你们,救救小女!她才十六岁啊…”
“自从那日之后,便成了这般模样…老夫…老夫实在是…”
说着,已是老泪纵横,语带哽咽。
顾达连忙扶住他,“李夫子切勿多礼,医者仁心,若能相助,我等定当尽,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令嫒之症需得安静环境细细诊治,且可能需要一些时日。”
“在此期间,为防万一,可否请夫子将令嫒暂且安置在清音阁?我已和阮阁主打过招呼。”
顾达还想问一些当日之事,只不过看常夫子现在这般模样,他也问不出来。
常夫子闻言,虽不舍,但看到女儿这般模样,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只留下一个丫鬟在她身边照顾。
院长突然开口道,“顾少侠,我先前在书院问过了,那篇赋文并不是他们所作,这其中或许有什么误会?”
顾达闻言,神色不变,心中却暗道:果然来了。
他面露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歉意,拱手道,“原来如此,那看来确实是在下误会了,惊扰书院,实在惭愧。”
“想必是有人故意假冒书院之名,行此挑拨之事,其心可诛!”
“院长放心,此事我移花宫必会追查到底,定要给书院一个交代。”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道了歉,又把矛头再次指向了那个隐藏的“假冒者”,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院长见顾达态度诚恳,也不好再过多追究,只得叹了口气,“唉,但愿能早日查明真相,还书院一个清白。”
“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实在经不起更多风波了。”
“院长所言极是。”顾达附和道,随即话锋微转,似是不经意地问,“昨夜在南风楼见到书院学子蒋文杰,风度极佳。”
这蒋文杰自然是昨夜长篇大论的学子,也是萧雪发现不对劲的那位。
刚才阮安过来的时候,把他的消息也顺便带了过来。
他是一年前到南陵书院求学的,平日里为人极其低调。
“哦?蒋文杰?”院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随即恍然,“顾少侠说的是蒋生啊。他确实是个好苗子,学业刻苦,只是性子孤僻了些,平日里除了读书,很少与人交往。”
这消息跟顾达从阮安那里听到的还有些出入。
主要是说好苗子,从阮安的口中,这蒋文杰并不算是一个出色的学子。
这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多师长在外人面前都会捡好的说。
顾达又换了一个话题,笑着问道,“院长,我以前是个说书先生,对一些志怪故事比较感兴趣。”
“此前听到过很多书院的奇闻,不知南陵书院可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顾达看似随意地闲聊,将话题引向了书院的一些奇闻轶事。
院长抚着胡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神色。
“说起书院的奇闻,老夫倒是想起一件年代久远的传闻。”
“这个奇闻倒是很符合你们江湖人的口味。”
院长缓缓道,“据说书院建院之初,曾有一位文武双全的祖师爷,将一门绝世武功的心法,隐藏在书院中。”
常夫子此时也稍稍收住悲伤,接口道,“这个传说老夫也听过,不过现在也无人关注,学子们用功读书,岂会在乎什么武功心法!”
顾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哦?竟然有这样的事?”
院长摇摇头,“年代太久,具体内容已不可考。”
“只知与书院后山的观星台有关,数十年来,偶有学子尝试破解,但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也就被人淡忘了。”
“少侠不必在意此事,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