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达一行人又继续上路了。
在南陵府停留了许多时日,眼下尽量加快了行程。
只不过有三个小家伙在,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刚开始,茵茵还很有兴趣,出行的时候把顾达的小无人机拿过来,对她们的马车进行跟拍。
后来做了几次,她就兴致全无。
上车就趴在顾达怀里睡觉,要不就是让顾达给她讲故事。
约莫过了半个月,顾达一行人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江南水乡般的绣阳城。
此地气候温润,河道纵横,舟楫往来不息,建筑粉墙黛瓦,与先前的城市风貌迥异,别有一番婉约韵味。
马车缓缓驶入绣阳城,街道上似乎都能隐隐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丝竹管弦之声。
整座城市仿佛都浸润在一幅水墨画中。
秦天然左看看,右看看,像是一个好奇宝宝。
不只是她,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虽然她们都是出身皇都,已经是大乾最繁华的城市了。
但是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城市风貌。
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是以,三个小家伙一直趴在马车的窗沿上,盯着外边。
顾达问道,“你不是拜入了天音坊吗?怎么像没有来过的样子?”
他也知道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天音坊,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天音坊。
顾达现在已经知道了天音坊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
每一个部分都相当于一个小的天音坊。
秦天然听到顾达的话,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了目光。
她解释道,“顾师兄,我只去过云水城的羽坊,这绣阳城的宫坊我从未来过。”
“至于其他三坊,商坊在临音城,角坊在栖霞城,徵坊位于琴川。”
顾达闻言,只是了然地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他早已从萧月人口中知晓了天音坊“五脉分驻五城”的独特格局,因此并不感到惊讶。
“五脉虽同属天音坊,但各有传承侧重,驻地不同也是常理。”顾达语气平常地说道。
他仿佛在谈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想必每座音律之城,风貌也各不相同吧。”
秦天然连忙点头,笑道,“正是如此。宫坊大气恢弘,商坊繁华富丽,角坊清幽奇峻,徵坊热烈奔放,我们羽坊则偏于柔婉灵动…各有千秋。”
她眼中流露出对自家羽坊的归属与自豪。
谈话间,马车在秦天然的指引下,穿过几条愈发清幽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处临河的宅院前。
这宅院门面并不张扬,白墙黛瓦,与其他雅致民居无异,唯门楣上悬挂的一个小小木质徽记。
上面雕刻着流云与半掩于云后的古琴,隐隐透露出此地的非同寻常。
“这里便是宫坊的一处居所,等明日我在带师兄去宫坊中。”秦天然介绍道。
顾达看了周围几眼,他大概也明白了这宫坊和其他门派的不同。
因为是在城市中,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还要招收弟子,需要的地方就不小了。
所以这客人的居所大多都放在外面。
马车刚停稳,木门便“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
一位身着淡青色宫坊服饰、气质娴静婉约的女子款步而出,她目光柔和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秦天然和顾达身上。
她唇角含笑,微微一福,“秦师妹,师姐已经传过信来,想你今日就会到来。”
“师父已吩咐我在此等候……”
“顾先生,月见仙子以及各位移花宫的师妹们,一路辛苦了。”
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琴弦,悦耳动听,举止更是优雅得体。
顾达等人下了马车,道了声“有劳”,便跟随这位引路的女子步入居所。
门内果然别有洞天。
外面看似寻常,里面却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假山流水点缀其间,几丛修竹随风轻曳,环境极为清幽静谧。
茵茵的大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好奇地东张西望,想着她要在哪里躲起来萧兰和萧雪找不到她。
秦天然并不认识眼前的女子,经过交流,才知道她是宫坊的何沐曦。
顾达听到对方自报姓名,心中一动。
他只是没有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是“天音七仙”其中之一。
天音七仙的名头,他最早是在华山时所知。
当时身为七仙之末的楚潇潇还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天音七仙则是天音坊年轻一代中最负盛名的七位杰出弟子。
她们各自在音律一道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哇!原来姐姐你是三仙呐!”茵茵扬起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
“小妹妹过奖了。”何沐曦微微躬身,与茵茵平视,笑容温柔,“不过是外边人的抬爱,虚名而已。”
她语气谦和,丝毫没有因“天音七仙”的名号而流露出半分傲气,反而更显其涵养深厚。
茵茵却不管这些,只觉得这位排行第三的仙子姐姐又好看又温柔。
对于这种以前只能在其他人口中听闻的人物,她亲眼见到了自然要多看几遍。
顾达笑道,“何仙子太谦逊了。‘天音七仙’名动江湖,岂是虚名?今日得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远胜闻名。”
何沐曦闻言,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自带一番风雅韵味,“顾先生才是过誉了。月见仙子当面,沐曦这点微末技艺,岂敢称仙?”
“倒是顾先生与月见仙子,一位是移花宫高足,一位是名满天下的剑仙子,二位携手同行,才是真正的神仙人物,令人钦羡。”
她的视线也微微停留在萧月的面纱上,心里还是有几分好奇的。
毕竟有了在南陵府顾达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现在的萧月在江湖上隐隐有种艳压群芳的架势了。
不过她更多的还是对顾达的好奇。
这位的传闻可比月见仙子要夸张的多,美貌还在人的想象之中,但是飞天之举却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要不是从华山回来的师姐妹们笃定这件事,她是不可能相信的。
“诸位远道而来,先在此歇息吧,晚些时候或许会设下薄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在南陵府停留了许多时日,眼下尽量加快了行程。
只不过有三个小家伙在,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刚开始,茵茵还很有兴趣,出行的时候把顾达的小无人机拿过来,对她们的马车进行跟拍。
后来做了几次,她就兴致全无。
上车就趴在顾达怀里睡觉,要不就是让顾达给她讲故事。
约莫过了半个月,顾达一行人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江南水乡般的绣阳城。
此地气候温润,河道纵横,舟楫往来不息,建筑粉墙黛瓦,与先前的城市风貌迥异,别有一番婉约韵味。
马车缓缓驶入绣阳城,街道上似乎都能隐隐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丝竹管弦之声。
整座城市仿佛都浸润在一幅水墨画中。
秦天然左看看,右看看,像是一个好奇宝宝。
不只是她,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虽然她们都是出身皇都,已经是大乾最繁华的城市了。
但是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城市风貌。
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是以,三个小家伙一直趴在马车的窗沿上,盯着外边。
顾达问道,“你不是拜入了天音坊吗?怎么像没有来过的样子?”
他也知道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天音坊,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天音坊。
顾达现在已经知道了天音坊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
每一个部分都相当于一个小的天音坊。
秦天然听到顾达的话,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了目光。
她解释道,“顾师兄,我只去过云水城的羽坊,这绣阳城的宫坊我从未来过。”
“至于其他三坊,商坊在临音城,角坊在栖霞城,徵坊位于琴川。”
顾达闻言,只是了然地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他早已从萧月人口中知晓了天音坊“五脉分驻五城”的独特格局,因此并不感到惊讶。
“五脉虽同属天音坊,但各有传承侧重,驻地不同也是常理。”顾达语气平常地说道。
他仿佛在谈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想必每座音律之城,风貌也各不相同吧。”
秦天然连忙点头,笑道,“正是如此。宫坊大气恢弘,商坊繁华富丽,角坊清幽奇峻,徵坊热烈奔放,我们羽坊则偏于柔婉灵动…各有千秋。”
她眼中流露出对自家羽坊的归属与自豪。
谈话间,马车在秦天然的指引下,穿过几条愈发清幽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处临河的宅院前。
这宅院门面并不张扬,白墙黛瓦,与其他雅致民居无异,唯门楣上悬挂的一个小小木质徽记。
上面雕刻着流云与半掩于云后的古琴,隐隐透露出此地的非同寻常。
“这里便是宫坊的一处居所,等明日我在带师兄去宫坊中。”秦天然介绍道。
顾达看了周围几眼,他大概也明白了这宫坊和其他门派的不同。
因为是在城市中,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还要招收弟子,需要的地方就不小了。
所以这客人的居所大多都放在外面。
马车刚停稳,木门便“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
一位身着淡青色宫坊服饰、气质娴静婉约的女子款步而出,她目光柔和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秦天然和顾达身上。
她唇角含笑,微微一福,“秦师妹,师姐已经传过信来,想你今日就会到来。”
“师父已吩咐我在此等候……”
“顾先生,月见仙子以及各位移花宫的师妹们,一路辛苦了。”
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琴弦,悦耳动听,举止更是优雅得体。
顾达等人下了马车,道了声“有劳”,便跟随这位引路的女子步入居所。
门内果然别有洞天。
外面看似寻常,里面却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假山流水点缀其间,几丛修竹随风轻曳,环境极为清幽静谧。
茵茵的大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好奇地东张西望,想着她要在哪里躲起来萧兰和萧雪找不到她。
秦天然并不认识眼前的女子,经过交流,才知道她是宫坊的何沐曦。
顾达听到对方自报姓名,心中一动。
他只是没有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是“天音七仙”其中之一。
天音七仙的名头,他最早是在华山时所知。
当时身为七仙之末的楚潇潇还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天音七仙则是天音坊年轻一代中最负盛名的七位杰出弟子。
她们各自在音律一道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哇!原来姐姐你是三仙呐!”茵茵扬起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
“小妹妹过奖了。”何沐曦微微躬身,与茵茵平视,笑容温柔,“不过是外边人的抬爱,虚名而已。”
她语气谦和,丝毫没有因“天音七仙”的名号而流露出半分傲气,反而更显其涵养深厚。
茵茵却不管这些,只觉得这位排行第三的仙子姐姐又好看又温柔。
对于这种以前只能在其他人口中听闻的人物,她亲眼见到了自然要多看几遍。
顾达笑道,“何仙子太谦逊了。‘天音七仙’名动江湖,岂是虚名?今日得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远胜闻名。”
何沐曦闻言,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自带一番风雅韵味,“顾先生才是过誉了。月见仙子当面,沐曦这点微末技艺,岂敢称仙?”
“倒是顾先生与月见仙子,一位是移花宫高足,一位是名满天下的剑仙子,二位携手同行,才是真正的神仙人物,令人钦羡。”
她的视线也微微停留在萧月的面纱上,心里还是有几分好奇的。
毕竟有了在南陵府顾达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现在的萧月在江湖上隐隐有种艳压群芳的架势了。
不过她更多的还是对顾达的好奇。
这位的传闻可比月见仙子要夸张的多,美貌还在人的想象之中,但是飞天之举却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要不是从华山回来的师姐妹们笃定这件事,她是不可能相信的。
“诸位远道而来,先在此歇息吧,晚些时候或许会设下薄宴,为诸位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