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下来的年羹尧接着敬妃的玩笑之语往下说,“可不是,,在皇上生前就一直是总理事务大臣,这新皇登基,刚好,怡亲王是叔父,这叔父摄政王也是咱们大清的祖制,刚好沿袭下来。”
敬妃和年羹尧相视一笑。
够狠!
常务副皇帝晋升叔父摄政王,甚至皇父摄政王,学学多尔衮呗!
怡亲王看着这两人这么肆无忌惮,啪,一拍桌子,“你们两个,够了!污蔑本王。”
“行了,既然怡亲王找敬妃娘娘有事,本官就不打扰了,本官告辞!”年羹尧知道有怡亲王在,自己更不可能从敬妃嘴中知道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了。待着也是无趣,就想走。
“年羹尧,你一个外男深夜扮成太监来私会后妃,不该跟本王解释解释吗?”
“本官来干什么,王爷你不都听得一清二楚,还要本官复述一遍?”
“怡亲王可能耳朵不灵,没听清呢?哈哈”
怡亲王深吸一口气,无视二人,开始说正事,“你们说是隆科多下手毒害皇上,可有证据?”
年羹尧摆手,“王爷别看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怡亲王又看向敬妃。
“王爷,之前你怀疑我怀疑的那么干脆,这时候面对隆科多怎么就犹豫了?”
那怎么一样,敬妃在后宫权利再大影响的也不过是后宫,隆科多可是前朝重臣,从父皇时候就是‘佟半朝’的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皇兄都要徐徐图之,自己怎么能无凭无据的怀疑他。
怡亲王没说,敬妃和年羹尧都从他的脸色读懂了。
“隆科多是隆科多,佟佳氏是佟佳氏,你从芳兰那边去查就是了。当然,要是不想这么快就与隆科多这棵大树碰上,也可以先选个新帝,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怡亲王知道敬妃说的在理,之前富察马齐和张廷玉也是这么说的,可是选谁?
张廷玉支持三阿哥,立嫡立长,皇上没有嫡子,三阿哥是事实上的长子,在皇上没有立储的情况下,张廷玉支持让三阿哥继承皇位。
张廷玉的意见代表了众多汉臣的意见,儒家就讲究这个。
富察马齐则不同意,选择三阿哥还不如选择那几个小阿哥,好歹能培养一下,三阿哥都培养了十几年了一点也不开窍,实在是没有培养的必要了。
大清就没有立长的规矩,开国的武皇帝努尔哈赤死后,是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世祖顺治也是以第九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圣祖也是越过兄长裕亲王福全登上皇位的;皇上更不用说了,前面不仅有长子还有嫡子,哪怕这两位一个被圈禁,一个是废太子,也还有诚郡王胤祉呢。
和富察马齐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而且都是满洲勋贵,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他们说话的分量要比张廷玉等汉臣重的多。
富察马齐倾向于五阿哥弘昼,弘昼的聪明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缺点也明显,一是,他性格太过无法无天,他亲政后能做什么谁也不知道,没人限制的皇上,是不是一件好事,真不好说。
二吧,就是他是裕嫔耿氏,汉军旗出身。
这让富察马齐等人并没有如张廷玉等人支持三阿哥那样坚定。
而且后宫还有一位流着富察氏血脉的六阿哥弘杳,不说外面,就是富察氏一族中,估计也有不少人支持弘杳上位。
另外,还有人支持宓嫔所出的七阿哥弘昱。
支持六阿哥、七阿哥的理由大差不差,他们是皇上仅有的两个生母是满人的皇子。
当然,也有人暗暗试探怡亲王,看他有没有兄终弟及的想法,怡亲王自然没有这个想法,可是皇上暴毙,无论是谁上位,自己都难免走上辅政的路。
想到这个怡亲王瞪了敬妃一眼,还真让这个乌鸦嘴说中了,自己给皇兄当常务副皇帝,还有可能落个好下场,要是给侄子当摄政王,啧啧,自己可不像多尔衮没儿子。
怡亲王心中摇了摇头,谁继承皇位这事还有的磨,等回宫再说,现在先解决敬妃的问题,不然自己心中实在是不能安!
“皇位之事,自有前朝大臣商议,就不劳敬妃操心了。敬妃,你没什么话要对本王说的嘛?”
敬妃深深吐了一口气,这些男人就是烦,年羹尧是这样,怡亲王也是这样。追着问什么问,能说的时候自然就说了,现在我说了你也不信啊。
“王爷,十三爷,本宫能有什么话说,本宫是有个皇子要继承皇位啊,还是前朝有冯家人掌握着大军打算改朝换代?嗯?你说说,怡亲王?”
怡亲王不信,“敬妃,你计划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就没任何目的?
别说本王,你问问年大人,他信不信?”
年羹尧摆摆手,“你们说你们的,与本官无关。”皇上死了,自己大仇得报,接下来怎么走,自己还没想好。但这两位目前来看都不好惹,自己没必要招惹。
这也就是这两年赋闲在家,见过了自家门前从车水马龙到门庭冷落的场景,年羹尧的脾气收敛起来了,要是以前,年羹尧早就给敬妃抓起来拷问了,至于怡亲王,也逃不过自己的鞭子。
想到这,年羹尧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还是要手中有权啊,有权利才能硬气!
怡亲王和年羹尧都看着敬妃,等着敬妃开口,他们确实想知道敬妃到底为了什么。
敬妃认命般叹了口气,“今日之话,出得我口,入的你们二人之耳,过后,谁再问,本宫也不会承认的。”
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
“年大将军一直在西南、西北边陲之地,不知此事,怡亲王你应该知道,如今外面到底是什么样?”
怡亲王一脸疑惑,知道什么?
“北边的毛子,战力如何?”敬妃问他们。
“是个强敌。”年羹尧虽然没有和沙俄打过仗,却没少分析大清与沙俄对战的那几场大战。
“沙俄在欧洲不过是个垫底的存在,打不过别人,才不得不来抢北边这些不毛之地!不然他们疯了还是傻了,不向南、向西扩张,偏偏向东,找蒙古人抢一年有六个月下雪被冰封的草原,咋地?他们身体里有火在烧啊?离不开冰!”
敬妃和年羹尧相视一笑。
够狠!
常务副皇帝晋升叔父摄政王,甚至皇父摄政王,学学多尔衮呗!
怡亲王看着这两人这么肆无忌惮,啪,一拍桌子,“你们两个,够了!污蔑本王。”
“行了,既然怡亲王找敬妃娘娘有事,本官就不打扰了,本官告辞!”年羹尧知道有怡亲王在,自己更不可能从敬妃嘴中知道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了。待着也是无趣,就想走。
“年羹尧,你一个外男深夜扮成太监来私会后妃,不该跟本王解释解释吗?”
“本官来干什么,王爷你不都听得一清二楚,还要本官复述一遍?”
“怡亲王可能耳朵不灵,没听清呢?哈哈”
怡亲王深吸一口气,无视二人,开始说正事,“你们说是隆科多下手毒害皇上,可有证据?”
年羹尧摆手,“王爷别看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怡亲王又看向敬妃。
“王爷,之前你怀疑我怀疑的那么干脆,这时候面对隆科多怎么就犹豫了?”
那怎么一样,敬妃在后宫权利再大影响的也不过是后宫,隆科多可是前朝重臣,从父皇时候就是‘佟半朝’的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皇兄都要徐徐图之,自己怎么能无凭无据的怀疑他。
怡亲王没说,敬妃和年羹尧都从他的脸色读懂了。
“隆科多是隆科多,佟佳氏是佟佳氏,你从芳兰那边去查就是了。当然,要是不想这么快就与隆科多这棵大树碰上,也可以先选个新帝,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怡亲王知道敬妃说的在理,之前富察马齐和张廷玉也是这么说的,可是选谁?
张廷玉支持三阿哥,立嫡立长,皇上没有嫡子,三阿哥是事实上的长子,在皇上没有立储的情况下,张廷玉支持让三阿哥继承皇位。
张廷玉的意见代表了众多汉臣的意见,儒家就讲究这个。
富察马齐则不同意,选择三阿哥还不如选择那几个小阿哥,好歹能培养一下,三阿哥都培养了十几年了一点也不开窍,实在是没有培养的必要了。
大清就没有立长的规矩,开国的武皇帝努尔哈赤死后,是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世祖顺治也是以第九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圣祖也是越过兄长裕亲王福全登上皇位的;皇上更不用说了,前面不仅有长子还有嫡子,哪怕这两位一个被圈禁,一个是废太子,也还有诚郡王胤祉呢。
和富察马齐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而且都是满洲勋贵,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他们说话的分量要比张廷玉等汉臣重的多。
富察马齐倾向于五阿哥弘昼,弘昼的聪明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缺点也明显,一是,他性格太过无法无天,他亲政后能做什么谁也不知道,没人限制的皇上,是不是一件好事,真不好说。
二吧,就是他是裕嫔耿氏,汉军旗出身。
这让富察马齐等人并没有如张廷玉等人支持三阿哥那样坚定。
而且后宫还有一位流着富察氏血脉的六阿哥弘杳,不说外面,就是富察氏一族中,估计也有不少人支持弘杳上位。
另外,还有人支持宓嫔所出的七阿哥弘昱。
支持六阿哥、七阿哥的理由大差不差,他们是皇上仅有的两个生母是满人的皇子。
当然,也有人暗暗试探怡亲王,看他有没有兄终弟及的想法,怡亲王自然没有这个想法,可是皇上暴毙,无论是谁上位,自己都难免走上辅政的路。
想到这个怡亲王瞪了敬妃一眼,还真让这个乌鸦嘴说中了,自己给皇兄当常务副皇帝,还有可能落个好下场,要是给侄子当摄政王,啧啧,自己可不像多尔衮没儿子。
怡亲王心中摇了摇头,谁继承皇位这事还有的磨,等回宫再说,现在先解决敬妃的问题,不然自己心中实在是不能安!
“皇位之事,自有前朝大臣商议,就不劳敬妃操心了。敬妃,你没什么话要对本王说的嘛?”
敬妃深深吐了一口气,这些男人就是烦,年羹尧是这样,怡亲王也是这样。追着问什么问,能说的时候自然就说了,现在我说了你也不信啊。
“王爷,十三爷,本宫能有什么话说,本宫是有个皇子要继承皇位啊,还是前朝有冯家人掌握着大军打算改朝换代?嗯?你说说,怡亲王?”
怡亲王不信,“敬妃,你计划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就没任何目的?
别说本王,你问问年大人,他信不信?”
年羹尧摆摆手,“你们说你们的,与本官无关。”皇上死了,自己大仇得报,接下来怎么走,自己还没想好。但这两位目前来看都不好惹,自己没必要招惹。
这也就是这两年赋闲在家,见过了自家门前从车水马龙到门庭冷落的场景,年羹尧的脾气收敛起来了,要是以前,年羹尧早就给敬妃抓起来拷问了,至于怡亲王,也逃不过自己的鞭子。
想到这,年羹尧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还是要手中有权啊,有权利才能硬气!
怡亲王和年羹尧都看着敬妃,等着敬妃开口,他们确实想知道敬妃到底为了什么。
敬妃认命般叹了口气,“今日之话,出得我口,入的你们二人之耳,过后,谁再问,本宫也不会承认的。”
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
“年大将军一直在西南、西北边陲之地,不知此事,怡亲王你应该知道,如今外面到底是什么样?”
怡亲王一脸疑惑,知道什么?
“北边的毛子,战力如何?”敬妃问他们。
“是个强敌。”年羹尧虽然没有和沙俄打过仗,却没少分析大清与沙俄对战的那几场大战。
“沙俄在欧洲不过是个垫底的存在,打不过别人,才不得不来抢北边这些不毛之地!不然他们疯了还是傻了,不向南、向西扩张,偏偏向东,找蒙古人抢一年有六个月下雪被冰封的草原,咋地?他们身体里有火在烧啊?离不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