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的晨光像融化的金液,顺着紫府殿的雕花窗棂淌进来,在青玉地砖上漫开一片暖黄。案几上的公文码得整整齐齐,砚台里的墨汁泛着温润的光,檀香在铜炉里蜷成细细的一缕,缠绕着盘龙柱缓缓上升,将殿内的肃穆气氛晕染得愈发厚重。
龙辰伸了个懒腰,骨节舒展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看着满殿忙碌的身影——诸葛亮正用羽扇轻点星图,与房玄龄低声讨论着太阴星的粮税改革;萧何拨弄算珠的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账本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张良坐在角落的琴案旁,指尖虽未动,目光却落在一卷《科举章程》上,银簪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诸位,”龙辰开口,声音带着清晨的微哑,却足以让殿内的动静瞬间平息,“最近处理政务,总觉得有些手忙脚乱。”他指了指案几上分类杂乱的卷宗,“军务、民政、财政、文教……堆在一起像座山,咱们的人手,是不是有点跟不上了?”
诸葛亮放下羽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主上是说,文臣建制需再完善?”
“不止文臣。”龙辰起身,踱到殿中,目光扫过众人,“将军们各司其职,镇守四方是把好手,但朝堂内务、星域治理,终究得靠文臣搭起骨架。可咱们现在的文臣,就玄德公、子房先生、萧公、玄龄公几位,实在是分身乏术。”
刘备捧着一卷《流民安置册》,闻言抬头笑道:“主上是觉得,该添些‘老人’了?”他眼中带着促狭的笑意,显然猜到了龙辰的心思。
龙辰哈哈一笑,朝刘备挤了挤眼睛:“玄德公果然知我。你那两位‘老相识’——曹孟德和孙仲谋,在忘川待得怕是也闷了吧?不如请他们出来,帮咱们搭把手?”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低低的笑声。萧何算珠一顿,笑着摇头:“主上这主意,怕是能把曹孟德那老小子的酒壶都惊掉。”
“孙仲谋也不是省油的灯。”房玄龄接口,“当年在江东把水战玩得团团转,如今让他来管管星海航道,说不定正合他意。”
张良抚了抚银簪,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天下三分归一统,如今共掌星海,也算圆了当年的遗憾。”
龙辰见众人都无异议,心里的主意定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在脑海中呼唤:“白玉。”
一道温润的白光自他眉心溢出,在殿中凝聚成半透明的玉像,正是系统的化身白玉。她微微躬身,声音如玉石相击:“宿主有何吩咐?”
“启动英灵召唤程序。”龙辰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标:忘川英灵,曹操、孙权。”
“收到指令,开始定位忘川坐标,能量传输准备……”白玉的声音与数据流的“滋滋”声交织,殿中央的白光愈发炽烈,将众人的影子投在梁柱上,忽明忽暗。
檀香在强光中剧烈摇曳,铜炉里的灰烬被气流卷起,像无数细小的星尘。随着一阵轻微的空间震颤,白光中渐渐浮现出两道身影——
左边一人身着玄色蟒纹袍,头戴金冠,面容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如鹰,正是魏武帝曹操。他刚站稳便环顾四周,看到刘备时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玄德,别来无恙?没想到你我还有共坐一堂的日子。”
右边那人则穿藏青色锦袍,腰间悬着玉带,面容俊朗,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与沉稳,正是吴大帝孙权。他对着刘备拱手笑道:“玄德公,多年不见,你的气色倒是比当年在赤壁时好多了。”
“孟德,仲谋。”刘备起身回礼,脸上的笑意真挚,“别来无恙。如今星海为家,咱们也该放下旧怨,共做些正经事了。”
曹操哈哈大笑,声震殿梁:“说得好!当年争那九州大地,如今看来不过弹丸之地。这星海浩瀚,才够咱们折腾!”他走到案几旁,拿起一卷《星舰建造图》,眼中闪过惊艳,“这‘船’倒是比当年的楼船气派多了。”
孙权也凑过去看,手指点在图上的航道标记:“星海航行,比江河水战复杂百倍,看来有的忙了。”
诸葛亮上前,羽扇轻摇:“孟德公,仲谋公,一路辛苦。主上召二位前来,是想共商星海治理之事。”
萧何、房玄龄、张良也纷纷上前见礼,殿内的气氛热烈而融洽,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全然没有当年的剑拔弩张。
龙辰看着这一幕,心中暖意涌动。他走上前,示意众人安静:“好了,寒暄的事稍后再说。今日召二位前来,是有要事相托。”
待众人归位,龙辰走到首位坐下,目光扫过殿内的英灵,声音陡然变得庄重:“启明星与太阴星初定,流光星云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立规矩、建秩序。今日,我便在此册封诸位,共掌星海!”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连檀香都仿佛凝固在半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辰身上,带着期待与肃穆。
“诸葛亮听封!”
诸葛亮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在。”
“你智计无双,善开疆拓土,变革创新。”龙辰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今封你为天枢左相,居紫府殿东侧,掌开拓、变革之事,凡星域探索、制度革新,皆由你统筹!”
“臣,谢主上隆恩!”诸葛亮叩首,起身时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羽扇轻挥,仿佛已在规划未来的星图。
“萧何听封!”
萧何放下算珠,上前躬身:“臣在。”
“你律法精熟,善定规范,调和矛盾。”龙辰沉声道,“今封你为天璇右相,居紫府殿西侧,掌法令、规范、口舌之事,凡刑狱诉讼、礼仪教化,皆由你主理!”
“臣,谢主上隆恩!”萧何叩首,声音沉稳,显然对这份职责胸有成竹。
“房玄龄听封!”
房玄龄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你长于算计,善理财富,权衡利弊。”龙辰道,“今封你为天玑左相,居天工院旁的聚财阁,掌财富、理财、权衡之事,凡赋税、工坊、星贸,皆由你掌管!”
“臣,谢主上隆恩!”房玄龄叩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仿佛已看到充盈的府库。
“张良听封!”
张良起身,银簪在晨光中闪着光:“臣在。”
“你通谋略,晓文脉,善育人才。”龙辰的声音带着敬意,“今封你为天权右相,居文渊阁,掌文运、智慧、科举之事,凡学府、典籍、人才选拔,皆由你负责!”
“臣,谢主上隆恩!”张良叩首,起身时目光落在《科举章程》上,显然已有了打算。
接连册封四位文相,殿内的气氛愈发庄重。曹操和孙权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期待——能让诸葛亮、萧何等人各司其职的建制,必然非同小可。
“刘备听封!”
刘备上前,一身绿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臣在。”
“你仁德布于天下,善抚民心,救死扶伤。”龙辰的声音温和却有力,“今封你为地官大帝,封号赤阳昭烈帝君,居于启明星南麓的昭明殿,掌文明、救赎之事,凡流民安置、文化融合、伤患救治,皆由你统领!”
“臣,刘备,谢主上!”刘备叩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一生以仁德为念,如今能专司救赎之事,正是得偿所愿。
“曹操听封!”
曹操上前,玄色蟒纹袍在光影中流动,自有一股威严:“臣在。”
“你严明法纪,善定秩序,威慑四方。”龙辰的声音陡然转厉,“今封你为天官大帝,封号玄天魏武帝君,居于启明星北麓的凌云殿,掌秩序、敕封之事,凡军法、赏罚、星域镇守,皆由你决断!”
曹操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朗声应道:“臣,曹操,定不负主上所托!”他一生重法度、严军纪,这“秩序”二字,正合他意。
“孙权听封!”
孙权出列,藏青色锦袍随风微动:“臣在。”
“你善审时度势,调和矛盾,守成有余。”龙辰道,“今封你为水官大帝,封号沧澜桓武帝君,居于太阴星的镇海殿,掌平衡、解厄之事,凡星海水道、族群纠纷、危机调解,皆由你处置!”
孙权抚掌笑道:“沧澜帝君,好封号!臣,孙权,谢主上!”他久居江东,对“水”与“平衡”最是熟悉,这职位仿佛为他量身定做。
三大帝君册封完毕,殿内的气场陡然提升,仿佛有三股无形的力量在殿中交汇——刘备的赤阳暖意、曹操的玄天威严、孙权的沧澜沉稳,与四位文相的智计、法度、财富、文脉相互呼应,隐隐构成了星海治理的骨架。
龙辰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两道身影上——李白正靠在柱边,手中把玩着一个酒葫芦,看似漫不经心,眼底却藏着期待;杜甫则捧着一卷诗稿,神情肃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李白、杜甫听封!”
两人同时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李白,你诗酒风流,才动天地,笔下有盛唐气象,有天籁之音。”龙辰的声音带着欣赏,“今封你为青莲文华真君,居于启明星的醉仙阙,掌‘文心’与‘天籁’之事,凡诗词歌赋、艺术创作、灵感启迪,皆由你引领!”
李白仰头大笑,酒葫芦抛向空中又稳稳接住:“青莲真君!好!臣,李白,谢主上!往后这星海之上,定有不绝的诗酒风流!”
“杜甫,你诗沉郁顿挫,记录民生,笔有千钧力,心怀天下人。”龙辰的声音带着敬意,“今封你为诗史仁圣真君,居于文渊阁旁的万史阁,掌‘史笔’与‘诗胆’之事,凡史书编纂、民生记录、直笔谏言,皆由你执掌!”
杜甫深深叩首,声音哽咽却坚定:“臣,杜甫,定以史笔为镜,以诗胆为锋,不负主上所托!”他一生颠沛,唯愿记录世间疾苦,如今得掌史笔,终于能了却心愿。
册封完毕,龙辰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殿英灵,他们或喜或敬,或振奋或肃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
“诸位,”龙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今日册封,不是荣耀的终点,而是责任的开始。流光星云广袤,星海危机四伏,咱们肩上的担子,比当年的九州大地重百倍。”
他指了指案几上堆积的公文:“所以,别想着册封完就能歇着。从现在起,都给我到案前就位,把这些政务分一分,谁都别想跑!”
这话带着玩笑的意味,却让众人精神一振。诸葛亮率先走到东侧案几,拿起开拓类的卷宗;萧何走向西侧,开始整理律法条文;房玄龄直奔财政卷宗,算珠声再次响起;张良则抱着《科举章程》,与杜甫讨论起史书编纂的体例。
刘备、曹操、孙权三人走到殿中,看着星图上的星域划分,低声商议着——刘备关注的是昭明殿的流民安置方案,曹操琢磨着凌云殿的军法细则,孙权则在规划镇海殿的星海水道图。
李白提着酒葫芦,走到杜甫身边,抢过他手中的诗稿笑道:“子美,别老皱着眉,写首诗庆祝一下?我先抛砖引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改改就是‘星垂星海阔,光涌宇宙流’,如何?”
杜甫无奈摇头,却拿起笔:“我也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该是‘安得星舰千万艘,大庇星海生民俱安澜’了。”
两人相视一笑,诗兴大发,竟在案几上提笔写了起来。
龙辰看着这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一片安宁。檀香依旧袅袅,晨光愈发温暖,紫府殿不再是只有政务的肃穆之地,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他知道,有这些英灵在,有他们共同搭建的骨架,流光星云定能在风雨飘摇的星海中站稳脚跟。而他这个主上,也终于能松口气,却又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因为他守护的,不仅是疆域,更是这群英灵共同的理想与未来。
殿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天工院的熔炉发出轰鸣,广寒宫的星果田飘来果香……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启明星最动听的晨曲。而紫府殿内,新的秩序正在悄然建立,将支撑着华夏文明,在浩瀚星海中,书写新的传奇。
龙辰伸了个懒腰,骨节舒展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看着满殿忙碌的身影——诸葛亮正用羽扇轻点星图,与房玄龄低声讨论着太阴星的粮税改革;萧何拨弄算珠的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账本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张良坐在角落的琴案旁,指尖虽未动,目光却落在一卷《科举章程》上,银簪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诸位,”龙辰开口,声音带着清晨的微哑,却足以让殿内的动静瞬间平息,“最近处理政务,总觉得有些手忙脚乱。”他指了指案几上分类杂乱的卷宗,“军务、民政、财政、文教……堆在一起像座山,咱们的人手,是不是有点跟不上了?”
诸葛亮放下羽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主上是说,文臣建制需再完善?”
“不止文臣。”龙辰起身,踱到殿中,目光扫过众人,“将军们各司其职,镇守四方是把好手,但朝堂内务、星域治理,终究得靠文臣搭起骨架。可咱们现在的文臣,就玄德公、子房先生、萧公、玄龄公几位,实在是分身乏术。”
刘备捧着一卷《流民安置册》,闻言抬头笑道:“主上是觉得,该添些‘老人’了?”他眼中带着促狭的笑意,显然猜到了龙辰的心思。
龙辰哈哈一笑,朝刘备挤了挤眼睛:“玄德公果然知我。你那两位‘老相识’——曹孟德和孙仲谋,在忘川待得怕是也闷了吧?不如请他们出来,帮咱们搭把手?”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低低的笑声。萧何算珠一顿,笑着摇头:“主上这主意,怕是能把曹孟德那老小子的酒壶都惊掉。”
“孙仲谋也不是省油的灯。”房玄龄接口,“当年在江东把水战玩得团团转,如今让他来管管星海航道,说不定正合他意。”
张良抚了抚银簪,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天下三分归一统,如今共掌星海,也算圆了当年的遗憾。”
龙辰见众人都无异议,心里的主意定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在脑海中呼唤:“白玉。”
一道温润的白光自他眉心溢出,在殿中凝聚成半透明的玉像,正是系统的化身白玉。她微微躬身,声音如玉石相击:“宿主有何吩咐?”
“启动英灵召唤程序。”龙辰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标:忘川英灵,曹操、孙权。”
“收到指令,开始定位忘川坐标,能量传输准备……”白玉的声音与数据流的“滋滋”声交织,殿中央的白光愈发炽烈,将众人的影子投在梁柱上,忽明忽暗。
檀香在强光中剧烈摇曳,铜炉里的灰烬被气流卷起,像无数细小的星尘。随着一阵轻微的空间震颤,白光中渐渐浮现出两道身影——
左边一人身着玄色蟒纹袍,头戴金冠,面容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如鹰,正是魏武帝曹操。他刚站稳便环顾四周,看到刘备时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玄德,别来无恙?没想到你我还有共坐一堂的日子。”
右边那人则穿藏青色锦袍,腰间悬着玉带,面容俊朗,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与沉稳,正是吴大帝孙权。他对着刘备拱手笑道:“玄德公,多年不见,你的气色倒是比当年在赤壁时好多了。”
“孟德,仲谋。”刘备起身回礼,脸上的笑意真挚,“别来无恙。如今星海为家,咱们也该放下旧怨,共做些正经事了。”
曹操哈哈大笑,声震殿梁:“说得好!当年争那九州大地,如今看来不过弹丸之地。这星海浩瀚,才够咱们折腾!”他走到案几旁,拿起一卷《星舰建造图》,眼中闪过惊艳,“这‘船’倒是比当年的楼船气派多了。”
孙权也凑过去看,手指点在图上的航道标记:“星海航行,比江河水战复杂百倍,看来有的忙了。”
诸葛亮上前,羽扇轻摇:“孟德公,仲谋公,一路辛苦。主上召二位前来,是想共商星海治理之事。”
萧何、房玄龄、张良也纷纷上前见礼,殿内的气氛热烈而融洽,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全然没有当年的剑拔弩张。
龙辰看着这一幕,心中暖意涌动。他走上前,示意众人安静:“好了,寒暄的事稍后再说。今日召二位前来,是有要事相托。”
待众人归位,龙辰走到首位坐下,目光扫过殿内的英灵,声音陡然变得庄重:“启明星与太阴星初定,流光星云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立规矩、建秩序。今日,我便在此册封诸位,共掌星海!”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连檀香都仿佛凝固在半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辰身上,带着期待与肃穆。
“诸葛亮听封!”
诸葛亮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在。”
“你智计无双,善开疆拓土,变革创新。”龙辰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今封你为天枢左相,居紫府殿东侧,掌开拓、变革之事,凡星域探索、制度革新,皆由你统筹!”
“臣,谢主上隆恩!”诸葛亮叩首,起身时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羽扇轻挥,仿佛已在规划未来的星图。
“萧何听封!”
萧何放下算珠,上前躬身:“臣在。”
“你律法精熟,善定规范,调和矛盾。”龙辰沉声道,“今封你为天璇右相,居紫府殿西侧,掌法令、规范、口舌之事,凡刑狱诉讼、礼仪教化,皆由你主理!”
“臣,谢主上隆恩!”萧何叩首,声音沉稳,显然对这份职责胸有成竹。
“房玄龄听封!”
房玄龄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你长于算计,善理财富,权衡利弊。”龙辰道,“今封你为天玑左相,居天工院旁的聚财阁,掌财富、理财、权衡之事,凡赋税、工坊、星贸,皆由你掌管!”
“臣,谢主上隆恩!”房玄龄叩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仿佛已看到充盈的府库。
“张良听封!”
张良起身,银簪在晨光中闪着光:“臣在。”
“你通谋略,晓文脉,善育人才。”龙辰的声音带着敬意,“今封你为天权右相,居文渊阁,掌文运、智慧、科举之事,凡学府、典籍、人才选拔,皆由你负责!”
“臣,谢主上隆恩!”张良叩首,起身时目光落在《科举章程》上,显然已有了打算。
接连册封四位文相,殿内的气氛愈发庄重。曹操和孙权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期待——能让诸葛亮、萧何等人各司其职的建制,必然非同小可。
“刘备听封!”
刘备上前,一身绿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臣在。”
“你仁德布于天下,善抚民心,救死扶伤。”龙辰的声音温和却有力,“今封你为地官大帝,封号赤阳昭烈帝君,居于启明星南麓的昭明殿,掌文明、救赎之事,凡流民安置、文化融合、伤患救治,皆由你统领!”
“臣,刘备,谢主上!”刘备叩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一生以仁德为念,如今能专司救赎之事,正是得偿所愿。
“曹操听封!”
曹操上前,玄色蟒纹袍在光影中流动,自有一股威严:“臣在。”
“你严明法纪,善定秩序,威慑四方。”龙辰的声音陡然转厉,“今封你为天官大帝,封号玄天魏武帝君,居于启明星北麓的凌云殿,掌秩序、敕封之事,凡军法、赏罚、星域镇守,皆由你决断!”
曹操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朗声应道:“臣,曹操,定不负主上所托!”他一生重法度、严军纪,这“秩序”二字,正合他意。
“孙权听封!”
孙权出列,藏青色锦袍随风微动:“臣在。”
“你善审时度势,调和矛盾,守成有余。”龙辰道,“今封你为水官大帝,封号沧澜桓武帝君,居于太阴星的镇海殿,掌平衡、解厄之事,凡星海水道、族群纠纷、危机调解,皆由你处置!”
孙权抚掌笑道:“沧澜帝君,好封号!臣,孙权,谢主上!”他久居江东,对“水”与“平衡”最是熟悉,这职位仿佛为他量身定做。
三大帝君册封完毕,殿内的气场陡然提升,仿佛有三股无形的力量在殿中交汇——刘备的赤阳暖意、曹操的玄天威严、孙权的沧澜沉稳,与四位文相的智计、法度、财富、文脉相互呼应,隐隐构成了星海治理的骨架。
龙辰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两道身影上——李白正靠在柱边,手中把玩着一个酒葫芦,看似漫不经心,眼底却藏着期待;杜甫则捧着一卷诗稿,神情肃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李白、杜甫听封!”
两人同时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李白,你诗酒风流,才动天地,笔下有盛唐气象,有天籁之音。”龙辰的声音带着欣赏,“今封你为青莲文华真君,居于启明星的醉仙阙,掌‘文心’与‘天籁’之事,凡诗词歌赋、艺术创作、灵感启迪,皆由你引领!”
李白仰头大笑,酒葫芦抛向空中又稳稳接住:“青莲真君!好!臣,李白,谢主上!往后这星海之上,定有不绝的诗酒风流!”
“杜甫,你诗沉郁顿挫,记录民生,笔有千钧力,心怀天下人。”龙辰的声音带着敬意,“今封你为诗史仁圣真君,居于文渊阁旁的万史阁,掌‘史笔’与‘诗胆’之事,凡史书编纂、民生记录、直笔谏言,皆由你执掌!”
杜甫深深叩首,声音哽咽却坚定:“臣,杜甫,定以史笔为镜,以诗胆为锋,不负主上所托!”他一生颠沛,唯愿记录世间疾苦,如今得掌史笔,终于能了却心愿。
册封完毕,龙辰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殿英灵,他们或喜或敬,或振奋或肃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
“诸位,”龙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今日册封,不是荣耀的终点,而是责任的开始。流光星云广袤,星海危机四伏,咱们肩上的担子,比当年的九州大地重百倍。”
他指了指案几上堆积的公文:“所以,别想着册封完就能歇着。从现在起,都给我到案前就位,把这些政务分一分,谁都别想跑!”
这话带着玩笑的意味,却让众人精神一振。诸葛亮率先走到东侧案几,拿起开拓类的卷宗;萧何走向西侧,开始整理律法条文;房玄龄直奔财政卷宗,算珠声再次响起;张良则抱着《科举章程》,与杜甫讨论起史书编纂的体例。
刘备、曹操、孙权三人走到殿中,看着星图上的星域划分,低声商议着——刘备关注的是昭明殿的流民安置方案,曹操琢磨着凌云殿的军法细则,孙权则在规划镇海殿的星海水道图。
李白提着酒葫芦,走到杜甫身边,抢过他手中的诗稿笑道:“子美,别老皱着眉,写首诗庆祝一下?我先抛砖引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改改就是‘星垂星海阔,光涌宇宙流’,如何?”
杜甫无奈摇头,却拿起笔:“我也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该是‘安得星舰千万艘,大庇星海生民俱安澜’了。”
两人相视一笑,诗兴大发,竟在案几上提笔写了起来。
龙辰看着这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一片安宁。檀香依旧袅袅,晨光愈发温暖,紫府殿不再是只有政务的肃穆之地,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他知道,有这些英灵在,有他们共同搭建的骨架,流光星云定能在风雨飘摇的星海中站稳脚跟。而他这个主上,也终于能松口气,却又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因为他守护的,不仅是疆域,更是这群英灵共同的理想与未来。
殿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天工院的熔炉发出轰鸣,广寒宫的星果田飘来果香……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启明星最动听的晨曲。而紫府殿内,新的秩序正在悄然建立,将支撑着华夏文明,在浩瀚星海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