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圣殿的金铃还在余响,官员们散去的脚步声渐远,殿内只剩下龙辰与四相三官。檀香在铜炉中凝成笔直的一缕,缠绕着盘龙柱缓缓上升,将众人的身影拉得修长,映在青玉地砖上,带着几分肃穆的剪影感。
龙辰从帝座上起身,踱到殿中那幅巨大的星图前。图上用金线勾勒出流光星云的疆域,启明星与太阴星如两颗明珠,被无数星轨连接,像一张正在编织的网。他指尖点在星图中央,声音带着深思后的沉静:“孔明,萧公,刚才的册封,你们想必看出些门道了。”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落在星图上的部门分布,眼中闪过了然:“主上是想分权?”
“正是。”龙辰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军政不分,则易生军阀;财政独大,则易滋贪腐。我要的,是‘军政分离、财政独立’——将军权、行政权、财权拆开,让它们互相牵制,彼此监督,才能避免一家独大,祸乱根基。”
萧何抚着胡须,算珠般的眸子转动:“主上的意思,是让天兵部专司军事,度支部独掌财政,其余各部统归行政,互不干涉?”
“不止。”龙辰走到案前,拿起玉笔在纸上画了三个圈,用直线隔开,“军政、财政之外,还有律法。我想让司法权与执法权分离——刑律部的狄仁杰掌审判定罪,是司法;巡律司的况钟掌缉捕拿人,是执法。审判者不插手缉捕,缉捕者不干预审判,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
刘备闻言,赤阳般的目光柔和了几分:“主上是怕‘执法者自审’,重蹈当年酷吏横行的覆辙?”
“正是。”龙辰点头,“权力是把双刃剑,若没有制约,再贤明的人也可能迷失。所以,各部的职能必须划清界限,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却不能互相越界。”
曹操玄色蟒袍微动,眼中闪过锐利的光:“那决策如何定?总不能各部各说一套,最后乱成一锅粥。”
“这就要靠‘层级签章’制度。”龙辰拿起玉册,指着上面的印章位置,“各部部长负责整合信息、执行命令,但他们的决策,必须有四相和三官大帝的联合签章,最后加盖我的印玺,才能生效。”
他展开一张新的图纸,上面画着清晰的层级关系:“神霄——也就是我与四相三官——负责把控大方向;部长们传递信息、分解任务;各司负责人则具体落实。一层管一层,一层监督一层,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防止专权。”
房玄龄看着图纸,温和的眼中闪过赞赏:“主上这制度,像给庞大的星海装上了缰绳,既能让它奔腾,又不会失控。”
张良抚着银簪,补充道:“但还缺一样——监督这些‘缰绳’的人。若是签章的人串通一气,这制度再好,也会形同虚设。”
“子房先生说到点子上了。”龙辰眼中闪过笑意,“所以,我想再设一部,直属神霄,与刑律部平级,却独立于所有部门之外。”
他在纸上写下“昭宪部”三个字,笔锋凌厉:“此部掌‘建议权’与‘立法审议权’——也就是说,律法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他们可以提建议;新的法案出台前,必须经他们审议通过。更重要的是,他们下辖两司,专司监督。”
“其一,纪检司。”龙辰加重了语气,“在各星域、各城镇设立分部,专门接受百姓检举——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以权谋私,或是百姓对官员、对政府的意见,都由纪检司调查取证,直接向中央汇报。”
“其二,镇魔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负责巡查全境,暗访官员是否有冤假错案、是否滥竽充数、是否落实政务,以及百姓对官员的真实评价。说白了,就是给所有官员上一道‘紧箍咒’,让他们不敢懈怠,更不敢作恶。”
孙权抚掌笑道:“好一个‘昭宪’!‘昭’是明察,‘宪’是法度,既明察秋毫,又以法为纲。这镇魔司,倒像是专门抓‘害群之马’的猎鹰。”
“镇魔司司长的地位,与各部部长等同。”龙辰强调,“昭宪部与其他部门,是‘一个体制,两个系统’——前者监督后者,却不干涉后者的具体政务,避免越权。”
诸葛亮羽扇轻点掌心:“主上这想法,周密如棋局。但昭宪部权力极大,若是他们徇私枉法,谁来监督?”
“互相监督。”龙辰道,“昭宪部可以调查任何部门,包括四相三官,但他们的行动,必须接受刑律部的司法审查。纪检司、镇魔司的调查结果,若有官员不服,可向刑律部上诉。如此,便形成循环监督。”
萧何点头:“如此一来,权力便如星轨运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是……昭宪部的主官与两司司长,必须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之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这正是我要与诸位商议的。”龙辰看向众人,“你们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檀香仿佛也停滞了。众人都在心中筛选着合适的人选——昭宪部关乎整个体系的公正,主官需有大局观,能平衡各方;纪检司司长需敢于碰硬,不惧权贵;镇魔司司长需心细如发,能洞察伪装。
“我举荐一人。”刘备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周忱。此人曾任江南巡抚,整顿税赋时不避权贵,安抚流民时亲力亲为,既有统筹之才,又有体恤之心,可当昭宪部主官。”
曹操抚须道:“周忱确是良才。至于纪检司……海瑞如何?此人抬棺死谏,弹劾权贵从不手软,外号‘海青天’,由他掌纪检,百姓定然信服。”
“镇魔司需得沉稳细致。”孙权接口,“汤斌如何?他曾任江宁巡抚,查贪腐时顺藤摸瓜,连涉案的皇亲国戚都敢查办,且善于体察民情,暗访之事,非他莫属。”
诸葛亮、萧何等人纷纷点头:“周忱、海瑞、汤斌,皆是清廉刚正之辈,确是最佳人选。”
龙辰心中已有定数,当即在脑海中呼唤:“白玉,消耗能量点,召唤周忱、海瑞、汤斌。”
“指令接收,召唤启动。”
三道金光在殿中央亮起,比之前的流光更显沉稳。光芒散去,三人已立于殿中——
周忱身着青色官袍,面容平和,眉宇间带着久经政务的干练,虽年近半百,目光却清亮如少年;
海瑞一身素色官袍,身材瘦削,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心,正是那“海青天”;
汤斌则穿深蓝色锦袍,神情沉稳,目光温和却不失锐利,带着几分书卷气,却掩不住骨子里的刚正。
三人显然已接收了相关信息,齐齐躬身行礼:“臣,参见主上!”
龙辰看着他们,心中安定了几分。他拿起玉册,朗声道:“册封——周忱为昭宪部主官,总掌建议权、立法审议权,协调纪检、镇魔两司;海瑞为纪检司司长,掌百姓检举、贪腐调查;汤斌为镇魔司司长,掌全境巡查、政务暗访!”
“臣等,谢主上隆恩!”三人齐声应道,声音虽不洪亮,却带着掷地有声的坚定。
周忱上前一步,沉声道:“主上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让昭宪部成为星海法度的‘明镜’,不使一人蒙冤,不使一官枉法!”
海瑞目光如炬,朗声道:“臣此生唯有‘刚正’二字,若有贪官污吏,哪怕是皇亲国戚,臣也必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汤斌躬身道:“臣定当走遍星海每一寸土地,倾听百姓心声,让政务落实如阳光普照,不留下一处阴影!”
三人的话语虽风格不同,却都透着一股清正之气,让殿内众人精神一振。
龙辰点头:“有你们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昭宪部的办公地点,就设在紫府殿与神霄圣殿之间的‘明鉴阁’,取‘明察秋毫、以史为鉴’之意。明日起,你们便可着手组建部门,需要人手,可从刑律部、仙官部抽调,若有难处,直接找四相三官协调。”
“臣遵旨!”
待周忱三人退下,殿内的气氛愈发轻松。曹操看着窗外的朝阳,笑道:“主上这一系列安排,怕是连当年的秦始皇,都要自愧不如了。”
“非我一人之功。”龙辰摇头,“是诸位英灵各展所长,才有这完善的体系。”他走到星图前,指尖划过流光星云的疆域,“现在,骨架有了,血肉有了,监督机制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让这台‘机器’运转起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
诸葛亮羽扇指向星图边缘的暗域:“华烨与卡尔在碎星带异动,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动作。天兵部的军团,需尽快磨合,昭宪部也得抓紧建立,避免战时出现内部问题。”
“孔明说得是。”龙辰道,“今日之事已毕,诸位各司其职,尽快将新制度推行下去。三日后,紫府殿议事,汇报各部进展。”
“臣等告退!”
众人散去后,殿内只剩下龙辰一人。檀香依旧袅袅,晨光透过窗棂,在星图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部门与官职,心中既有成就感,又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制度再好,也需人来执行;监督再严,也需人心向正。但他相信,这些跨越时空的英灵,带着各自的理想与信念,定能在这片星海,共同铸就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明世界。
殿外传来钦天监的钟声,悠远而庄严,宣告着新制度的诞生。龙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殿外——那里,阳光正好,星海辽阔,等待着他们去守护,去建设,去书写属于华夏文明的,新的传奇。
龙辰从帝座上起身,踱到殿中那幅巨大的星图前。图上用金线勾勒出流光星云的疆域,启明星与太阴星如两颗明珠,被无数星轨连接,像一张正在编织的网。他指尖点在星图中央,声音带着深思后的沉静:“孔明,萧公,刚才的册封,你们想必看出些门道了。”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落在星图上的部门分布,眼中闪过了然:“主上是想分权?”
“正是。”龙辰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军政不分,则易生军阀;财政独大,则易滋贪腐。我要的,是‘军政分离、财政独立’——将军权、行政权、财权拆开,让它们互相牵制,彼此监督,才能避免一家独大,祸乱根基。”
萧何抚着胡须,算珠般的眸子转动:“主上的意思,是让天兵部专司军事,度支部独掌财政,其余各部统归行政,互不干涉?”
“不止。”龙辰走到案前,拿起玉笔在纸上画了三个圈,用直线隔开,“军政、财政之外,还有律法。我想让司法权与执法权分离——刑律部的狄仁杰掌审判定罪,是司法;巡律司的况钟掌缉捕拿人,是执法。审判者不插手缉捕,缉捕者不干预审判,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
刘备闻言,赤阳般的目光柔和了几分:“主上是怕‘执法者自审’,重蹈当年酷吏横行的覆辙?”
“正是。”龙辰点头,“权力是把双刃剑,若没有制约,再贤明的人也可能迷失。所以,各部的职能必须划清界限,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却不能互相越界。”
曹操玄色蟒袍微动,眼中闪过锐利的光:“那决策如何定?总不能各部各说一套,最后乱成一锅粥。”
“这就要靠‘层级签章’制度。”龙辰拿起玉册,指着上面的印章位置,“各部部长负责整合信息、执行命令,但他们的决策,必须有四相和三官大帝的联合签章,最后加盖我的印玺,才能生效。”
他展开一张新的图纸,上面画着清晰的层级关系:“神霄——也就是我与四相三官——负责把控大方向;部长们传递信息、分解任务;各司负责人则具体落实。一层管一层,一层监督一层,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防止专权。”
房玄龄看着图纸,温和的眼中闪过赞赏:“主上这制度,像给庞大的星海装上了缰绳,既能让它奔腾,又不会失控。”
张良抚着银簪,补充道:“但还缺一样——监督这些‘缰绳’的人。若是签章的人串通一气,这制度再好,也会形同虚设。”
“子房先生说到点子上了。”龙辰眼中闪过笑意,“所以,我想再设一部,直属神霄,与刑律部平级,却独立于所有部门之外。”
他在纸上写下“昭宪部”三个字,笔锋凌厉:“此部掌‘建议权’与‘立法审议权’——也就是说,律法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他们可以提建议;新的法案出台前,必须经他们审议通过。更重要的是,他们下辖两司,专司监督。”
“其一,纪检司。”龙辰加重了语气,“在各星域、各城镇设立分部,专门接受百姓检举——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以权谋私,或是百姓对官员、对政府的意见,都由纪检司调查取证,直接向中央汇报。”
“其二,镇魔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负责巡查全境,暗访官员是否有冤假错案、是否滥竽充数、是否落实政务,以及百姓对官员的真实评价。说白了,就是给所有官员上一道‘紧箍咒’,让他们不敢懈怠,更不敢作恶。”
孙权抚掌笑道:“好一个‘昭宪’!‘昭’是明察,‘宪’是法度,既明察秋毫,又以法为纲。这镇魔司,倒像是专门抓‘害群之马’的猎鹰。”
“镇魔司司长的地位,与各部部长等同。”龙辰强调,“昭宪部与其他部门,是‘一个体制,两个系统’——前者监督后者,却不干涉后者的具体政务,避免越权。”
诸葛亮羽扇轻点掌心:“主上这想法,周密如棋局。但昭宪部权力极大,若是他们徇私枉法,谁来监督?”
“互相监督。”龙辰道,“昭宪部可以调查任何部门,包括四相三官,但他们的行动,必须接受刑律部的司法审查。纪检司、镇魔司的调查结果,若有官员不服,可向刑律部上诉。如此,便形成循环监督。”
萧何点头:“如此一来,权力便如星轨运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是……昭宪部的主官与两司司长,必须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之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这正是我要与诸位商议的。”龙辰看向众人,“你们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檀香仿佛也停滞了。众人都在心中筛选着合适的人选——昭宪部关乎整个体系的公正,主官需有大局观,能平衡各方;纪检司司长需敢于碰硬,不惧权贵;镇魔司司长需心细如发,能洞察伪装。
“我举荐一人。”刘备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周忱。此人曾任江南巡抚,整顿税赋时不避权贵,安抚流民时亲力亲为,既有统筹之才,又有体恤之心,可当昭宪部主官。”
曹操抚须道:“周忱确是良才。至于纪检司……海瑞如何?此人抬棺死谏,弹劾权贵从不手软,外号‘海青天’,由他掌纪检,百姓定然信服。”
“镇魔司需得沉稳细致。”孙权接口,“汤斌如何?他曾任江宁巡抚,查贪腐时顺藤摸瓜,连涉案的皇亲国戚都敢查办,且善于体察民情,暗访之事,非他莫属。”
诸葛亮、萧何等人纷纷点头:“周忱、海瑞、汤斌,皆是清廉刚正之辈,确是最佳人选。”
龙辰心中已有定数,当即在脑海中呼唤:“白玉,消耗能量点,召唤周忱、海瑞、汤斌。”
“指令接收,召唤启动。”
三道金光在殿中央亮起,比之前的流光更显沉稳。光芒散去,三人已立于殿中——
周忱身着青色官袍,面容平和,眉宇间带着久经政务的干练,虽年近半百,目光却清亮如少年;
海瑞一身素色官袍,身材瘦削,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心,正是那“海青天”;
汤斌则穿深蓝色锦袍,神情沉稳,目光温和却不失锐利,带着几分书卷气,却掩不住骨子里的刚正。
三人显然已接收了相关信息,齐齐躬身行礼:“臣,参见主上!”
龙辰看着他们,心中安定了几分。他拿起玉册,朗声道:“册封——周忱为昭宪部主官,总掌建议权、立法审议权,协调纪检、镇魔两司;海瑞为纪检司司长,掌百姓检举、贪腐调查;汤斌为镇魔司司长,掌全境巡查、政务暗访!”
“臣等,谢主上隆恩!”三人齐声应道,声音虽不洪亮,却带着掷地有声的坚定。
周忱上前一步,沉声道:“主上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让昭宪部成为星海法度的‘明镜’,不使一人蒙冤,不使一官枉法!”
海瑞目光如炬,朗声道:“臣此生唯有‘刚正’二字,若有贪官污吏,哪怕是皇亲国戚,臣也必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汤斌躬身道:“臣定当走遍星海每一寸土地,倾听百姓心声,让政务落实如阳光普照,不留下一处阴影!”
三人的话语虽风格不同,却都透着一股清正之气,让殿内众人精神一振。
龙辰点头:“有你们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昭宪部的办公地点,就设在紫府殿与神霄圣殿之间的‘明鉴阁’,取‘明察秋毫、以史为鉴’之意。明日起,你们便可着手组建部门,需要人手,可从刑律部、仙官部抽调,若有难处,直接找四相三官协调。”
“臣遵旨!”
待周忱三人退下,殿内的气氛愈发轻松。曹操看着窗外的朝阳,笑道:“主上这一系列安排,怕是连当年的秦始皇,都要自愧不如了。”
“非我一人之功。”龙辰摇头,“是诸位英灵各展所长,才有这完善的体系。”他走到星图前,指尖划过流光星云的疆域,“现在,骨架有了,血肉有了,监督机制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让这台‘机器’运转起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
诸葛亮羽扇指向星图边缘的暗域:“华烨与卡尔在碎星带异动,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动作。天兵部的军团,需尽快磨合,昭宪部也得抓紧建立,避免战时出现内部问题。”
“孔明说得是。”龙辰道,“今日之事已毕,诸位各司其职,尽快将新制度推行下去。三日后,紫府殿议事,汇报各部进展。”
“臣等告退!”
众人散去后,殿内只剩下龙辰一人。檀香依旧袅袅,晨光透过窗棂,在星图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部门与官职,心中既有成就感,又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制度再好,也需人来执行;监督再严,也需人心向正。但他相信,这些跨越时空的英灵,带着各自的理想与信念,定能在这片星海,共同铸就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明世界。
殿外传来钦天监的钟声,悠远而庄严,宣告着新制度的诞生。龙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殿外——那里,阳光正好,星海辽阔,等待着他们去守护,去建设,去书写属于华夏文明的,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