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手指停在手机屏幕上,那条新提示静静躺在界面中央。
【终极任务已发布】
【目标:零事故、零延期、零投诉】
【奖励:时代先锋称号 未来商业信息库】
他盯着看了很久,没有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窗外工地上只剩下零星的脚步声。刚才小虎走的时候说了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脑子里只反复转着这三个“零”。
不是快慢的问题,也不是干得好不好的问题。这是必须全部做到,少一个都不行。
他点开任务详情,系统给出的时限和项目原定竣工日完全一致——86天倒计时结束那天,必须同步完成三项指标。期间任何一起轻伤、一次进度滞后超半天、一条住户正式投诉,任务即判定失败。
林烨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只是对施工队的考验,是对整个管理体系的极限拉扯。而真正难的,是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亮,林烨就到了项目部办公室。墙上挂着总进度图,最新的数字已经改成了“86”。桌上的安全巡查本翻开到昨天那页,记录清晰,签字齐全。
他没叫别人,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给县质检站的熟人,确认近期有没有突击检查安排;另一个是联系材料调度组,查今天水泥和钢筋的到货时间。都确认无误后,他才拿出钥匙,把门锁打开。
七点二十,大哥和二哥前后脚进来。大哥穿着旧工装,手里拎着保温饭盒,进门就说:“昨晚又熬到几点?”
“差不多两点。”林烨把手机推到桌子中间,“你们看看这个。”
大哥凑过去,眯着眼读完屏幕内容,抬头问:“这是系统给的任务?”
“最后一道。”林烨点头,“做成,以后很多事会不一样。”
二哥站在旁边没说话,眉头慢慢皱起来。“三儿,咱不说干完就行?非要一个都不能出?万一谁手滑摔个砖砸到脚呢?或者哪家住户非说窗户歪了要闹……这怎么保?”
大哥也开口:“材料我能盯死,可工人这么多,每天进进出出,真有个磕碰,谁能打包票?”
林烨没反驳。他翻开最近三个月的安全记录:“从开工到现在,重伤为零,轻伤上报七起,当场处理,没留后患。返工率百分之一点八,住户回访满意度九成二。”
他顿了顿,“这些不是运气。是我们每天查、天天盯的结果。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结果变成铁律。”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
“你说怎么办。”大哥看着他。
林烨起身,走到墙边,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条:
第一,安全实行双岗互查。每组两人以上作业,互相监督动作规范,发现隐患立即停工上报。
第二,进度启用动态预警。每日下午四点比对实际进度与计划,偏差超半天,当天启动调整方案。
第三,质量设立反馈直通渠道。安排专人每天走访已入住住户,意见不过夜,问题当天解决。
“这不是额外加活。”他说,“是把我们现在做的事,再往前推一步。以前是出了事再堵漏,现在是要让漏洞根本出不来。”
二哥摸了摸下巴,“听着是道理,可真能做到?”
“做不到也得做。”林烨看着他们,“咱们接这个项目,一开始谁信?都说农村队伍干不了万人工程。可我们一步步走到现在,靠的是什么?不是谁帮我们,是我们自己没松手。”
大哥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拍了下桌子:“行!我负责材料这块,从今天起,每批货到现场,我亲自验标签、核批次、查防雨布盖没盖好。次品进不来!”
二哥见状,也站起来:“那我就管人!班组长每天晨会强调规矩,谁偷懒、谁蛮干,当场叫停。安全绳不系,工具不检,一律不准上岗!”
林烨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凉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目标。是我们三个带头,带着所有人往上冲。”
上午八点,工人陆续进场。林烨带着大哥和二哥走出办公室,走到工地中央的旗杆下。晨光洒在水泥地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他抬高声音:“各位,今天我要说件事。”
工人们停下脚步,有人放下工具,围了过来。
“系统给我下了最后一个任务。”他停顿了一下,“在项目结束前,做到零事故、零延期、零投诉。只要有一项没达标,前面所有努力都算白费。”
人群微微骚动。
“我知道这很难。”林烨继续说,“但我想试试。不只是为了奖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咱们这支队伍,能干成别人不敢想的事。”
大哥上前一步,举起拳头:“我盯材料,绝不用一分劣质货!”
二哥紧跟着跨出,声音更大:“我管现场,绝不让一个人违规作业!”
林烨看向人群:“这不是命令,是承诺。从今天起,每一天都是决战。我们要建的不只是房子,是口碑,是以后的路。”
掌声一点点响起来,起初稀疏,后来连成一片。有人喊:“三哥你放心干,我们跟上!”
另一个声音接道:“我家娃都说了,爹在干全县最大的工程!”
笑声传来,气氛热了起来。
林烨没笑。他看着眼前这些人,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不会轻松。但他也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扛。
散场后,他回到办公室,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终极挑战启动日”。
然后拿起笔,开始规划今天的巡查路线。第一站是东区地基收尾,第二站看模板安装,第三站检查新到木料的含水率。
大哥出门后直接去了材料区。他站在水泥堆旁,对照清单一项项核对编号和生产日期。一辆货车刚到,他招手让司机停下,亲自爬上车斗查看防潮层是否完好。
二哥则去了钢筋班组。他召集几个组长,站在操作台前重申新规:“以后每班开工前,两个人一组签字确认互查已完成。谁漏签,整组停工学习!”
林烨沿着工地走了一圈,路过培训区时看见小虎正在整理教学用具。他进去看了眼,桌上摆着几块榫卯样品,边缘打磨得很光滑。
“准备带新人?”他问。
“嗯。”小虎点头,“明天考核,今晚得练熟。”
林烨看了看时间,九点四十。他掏出手机,打开系统界面,想看看有没有新的数据更新。
屏幕刚亮,一条提示跳了出来。
【终极任务已发布】
【目标:零事故、零延期、零投诉】
【奖励:时代先锋称号 未来商业信息库】
他盯着看了很久,没有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窗外工地上只剩下零星的脚步声。刚才小虎走的时候说了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脑子里只反复转着这三个“零”。
不是快慢的问题,也不是干得好不好的问题。这是必须全部做到,少一个都不行。
他点开任务详情,系统给出的时限和项目原定竣工日完全一致——86天倒计时结束那天,必须同步完成三项指标。期间任何一起轻伤、一次进度滞后超半天、一条住户正式投诉,任务即判定失败。
林烨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只是对施工队的考验,是对整个管理体系的极限拉扯。而真正难的,是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亮,林烨就到了项目部办公室。墙上挂着总进度图,最新的数字已经改成了“86”。桌上的安全巡查本翻开到昨天那页,记录清晰,签字齐全。
他没叫别人,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给县质检站的熟人,确认近期有没有突击检查安排;另一个是联系材料调度组,查今天水泥和钢筋的到货时间。都确认无误后,他才拿出钥匙,把门锁打开。
七点二十,大哥和二哥前后脚进来。大哥穿着旧工装,手里拎着保温饭盒,进门就说:“昨晚又熬到几点?”
“差不多两点。”林烨把手机推到桌子中间,“你们看看这个。”
大哥凑过去,眯着眼读完屏幕内容,抬头问:“这是系统给的任务?”
“最后一道。”林烨点头,“做成,以后很多事会不一样。”
二哥站在旁边没说话,眉头慢慢皱起来。“三儿,咱不说干完就行?非要一个都不能出?万一谁手滑摔个砖砸到脚呢?或者哪家住户非说窗户歪了要闹……这怎么保?”
大哥也开口:“材料我能盯死,可工人这么多,每天进进出出,真有个磕碰,谁能打包票?”
林烨没反驳。他翻开最近三个月的安全记录:“从开工到现在,重伤为零,轻伤上报七起,当场处理,没留后患。返工率百分之一点八,住户回访满意度九成二。”
他顿了顿,“这些不是运气。是我们每天查、天天盯的结果。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结果变成铁律。”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
“你说怎么办。”大哥看着他。
林烨起身,走到墙边,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条:
第一,安全实行双岗互查。每组两人以上作业,互相监督动作规范,发现隐患立即停工上报。
第二,进度启用动态预警。每日下午四点比对实际进度与计划,偏差超半天,当天启动调整方案。
第三,质量设立反馈直通渠道。安排专人每天走访已入住住户,意见不过夜,问题当天解决。
“这不是额外加活。”他说,“是把我们现在做的事,再往前推一步。以前是出了事再堵漏,现在是要让漏洞根本出不来。”
二哥摸了摸下巴,“听着是道理,可真能做到?”
“做不到也得做。”林烨看着他们,“咱们接这个项目,一开始谁信?都说农村队伍干不了万人工程。可我们一步步走到现在,靠的是什么?不是谁帮我们,是我们自己没松手。”
大哥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拍了下桌子:“行!我负责材料这块,从今天起,每批货到现场,我亲自验标签、核批次、查防雨布盖没盖好。次品进不来!”
二哥见状,也站起来:“那我就管人!班组长每天晨会强调规矩,谁偷懒、谁蛮干,当场叫停。安全绳不系,工具不检,一律不准上岗!”
林烨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凉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目标。是我们三个带头,带着所有人往上冲。”
上午八点,工人陆续进场。林烨带着大哥和二哥走出办公室,走到工地中央的旗杆下。晨光洒在水泥地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他抬高声音:“各位,今天我要说件事。”
工人们停下脚步,有人放下工具,围了过来。
“系统给我下了最后一个任务。”他停顿了一下,“在项目结束前,做到零事故、零延期、零投诉。只要有一项没达标,前面所有努力都算白费。”
人群微微骚动。
“我知道这很难。”林烨继续说,“但我想试试。不只是为了奖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咱们这支队伍,能干成别人不敢想的事。”
大哥上前一步,举起拳头:“我盯材料,绝不用一分劣质货!”
二哥紧跟着跨出,声音更大:“我管现场,绝不让一个人违规作业!”
林烨看向人群:“这不是命令,是承诺。从今天起,每一天都是决战。我们要建的不只是房子,是口碑,是以后的路。”
掌声一点点响起来,起初稀疏,后来连成一片。有人喊:“三哥你放心干,我们跟上!”
另一个声音接道:“我家娃都说了,爹在干全县最大的工程!”
笑声传来,气氛热了起来。
林烨没笑。他看着眼前这些人,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不会轻松。但他也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扛。
散场后,他回到办公室,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终极挑战启动日”。
然后拿起笔,开始规划今天的巡查路线。第一站是东区地基收尾,第二站看模板安装,第三站检查新到木料的含水率。
大哥出门后直接去了材料区。他站在水泥堆旁,对照清单一项项核对编号和生产日期。一辆货车刚到,他招手让司机停下,亲自爬上车斗查看防潮层是否完好。
二哥则去了钢筋班组。他召集几个组长,站在操作台前重申新规:“以后每班开工前,两个人一组签字确认互查已完成。谁漏签,整组停工学习!”
林烨沿着工地走了一圈,路过培训区时看见小虎正在整理教学用具。他进去看了眼,桌上摆着几块榫卯样品,边缘打磨得很光滑。
“准备带新人?”他问。
“嗯。”小虎点头,“明天考核,今晚得练熟。”
林烨看了看时间,九点四十。他掏出手机,打开系统界面,想看看有没有新的数据更新。
屏幕刚亮,一条提示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