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曦挥挥手,芷柔和听竹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杨昭曦又喊了一个嬷嬷两个宫女进来,对邵夫人道:“这是静云嬷嬷、茉莉还有海棠,这三人本宫先借给你,等你有了心腹可靠之人后再还给本宫吧!”
邵夫人感激涕零,有这三位在,她再回到太傅府,就完全可以自保了。
让静云她们陪着邵夫人回太傅府以后,杨昭曦便让元宝催着礼部赶紧将邵夫人的一品诰命落实,然后自己则去看了那些老账房,看看算账算到哪里了。
满屋子堆成山的账本,时间跨度也很长,要算清起码要十天半个月的,着急不来啊。
不过两天后,户部便又征集到了一部分粮草,然后就赶紧命人运粮草和军饷去庭州。
此时邵夫人诰命已经到手,第二天便向大理寺告发了严清远,说严清远纵容妾室秦氏谋害原配以及原配的儿子。
大理寺接到报案时,才刚刚散朝,顾彦就立即进宫禀报,杨昭曦当即下令,将一干人等带到大理寺,并在大理寺衙门公开审问,以示对功臣遗孤的看重,并表示自己也会在旁听。
顾彦听到太皇太后要旁听,看了眼太皇太后年轻美貌的脸又赶紧往地面看去:“太皇太后,如果您要旁听,下官建议您要么蒙面要么就在后堂听审!”
杨昭曦有点奇怪:“为什么?本宫就见不得人吗?”
顾彦立即跪下:“并不是!”
他眼睛看着地面,一板一眼:“太皇太后过于美貌了,只怕公然露面,会让听审的百姓不顾礼仪。”
杨昭曦听到这话,心情愉悦极了:“无妨,本宫相信大梁的百姓只会记住本宫威严的一面的!”
顾彦是真不想太皇太后旁听,她就是想看热闹,但是衙门里要为了她旁听,要多做许多事情。
但太皇太后执意要去,他一个臣子,也管不了啊!
杨昭曦见他脸色很无奈,安抚他:“放心,本宫的安全自有人保护,绝对万无一失!”
顾彦无话可说,又赶着出宫,带着大理寺少卿和衙役,去太傅府,让严太傅和妾室秦氏上堂,同时也让衙役在衙门口鸣锣,宣布稍后公开审理邵夫人告严太傅一案。
周围有空闲的人听闻邵夫人告严太傅,那真是一传十十传百,等所有关联人到堂后,公堂外已经站了密密麻麻许多的百姓。
公堂上,顾彦坐在正坐,旁边杨昭曦坐着,精神力覆盖在脸上,公堂里外所有人一看她便觉得相当威严,只能看一眼,便会不由自主将眼睛闪开。
堂下,因严太傅和邵夫人一个是一品官员,一个是一品诰命,都是坐着的,只有秦姨娘这个小妾,单独跪在地上。
顾彦升堂,例行程序走过一番后,便开始问案:“邵夫人,您今日是要状告严太傅纵容小妾秦氏谋害原配,以及原配子女,是也不是?”
严太傅转头狠狠的看着邵夫人,邵夫人根本没看她,只是站起身来,向顾彦施了个礼:“回大人话,是的!”
严清林不等顾彦施问,便也站起身来,拱手道:“顾大人,本官的夫人是因病卧床多年,怎么可能谋害她,她只是病久了,臆测秦氏伤害她!至于伤害原配子女,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顾彦一拍惊堂木:“严大人,下官还没有问到您,请您先稍坐休息,等下官慢慢询问。”
严清林吃了顾彦的软钉子,悻悻的坐了下来,只听顾彦继续问道:“邵夫人,您有证据吗?”
邵夫人坚定的道:“当然有证据。”
“当初害我儿从马车上摔下的,就是府里的马夫周林,在我每日行走的道路上抹油,使我跌倒早产的奴婢,就是秦氏的贴身丫鬟素云,至于谋害我这个原配的证人,就是内侍监元宝公公!”
秦氏听到邵夫人将当初害她的人一一指出,心里并不慌张,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傻子才会承认自己犯过的事。
但是后面听到谋害邵夫人的证人是元宝公公,她就变了脸色,元宝可不会听她的。
严清林开始也是一脸不屑,后面听到元宝的名字,愕然抬头看着旁听的太皇太后。
而堂下的百姓则是一边听审,一边小声议论。
太傅府姨娘当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京城百姓基本都知道,她们指指点点着:
“看,这秦姨娘看着年轻貌美多了,邵夫人真老啊”
“那是当然了,邵夫人长期住在佛堂里,由小妾管家,没死就不错了!”
严清林听这个这些议论,又恨恨的瞪了邵夫人一眼。
从那天邵夫人见过太皇太后,带回来三个宫里的奴仆,严府简直天翻地覆,邵夫人轻而易举就摆脱了他的掌控。
严家原本家贫,后来娶了邵夫人,一家子都是花用的邵夫人的嫁妆。
前几天失窃案后,他以及秦氏还有其他小妾,还有府里的儿女,所有银钱都被偷光后,就靠着邵夫人的几个嫁妆铺子生活。
邵夫人有了几个宫里赐的奴婢,将这几个铺子握在了手里,每日只给他们吃些粗茶淡饭,让他苦不堪言。
现在又公然状告他,简直让他颜面尽失,这让他以后在同僚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
议论间,衙役从后堂将捆着的周林带到了前面。
秦氏忙看向他,可是周林却根本不看严清林和秦姨娘,一上堂便跪在地上,由衙役问明了正身。
顾彦便问他:“周林,邵夫人状告你,说你在多年前谋害大公子,致使大公子摔断腿,这么多年不良于行,你如实招来!”
周林一开口,秦氏就觉得天塌了,只听他毫不犹豫的回道:“是的,大公子摔断腿,就是小人干的。”
不等顾彦询问,这周林便竹筒倒豆子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当初大公子才十五岁便中了举人,获得推荐去国子监上学,依他的才学,三年后考中进士是手拿把掐的。
秦姨娘几次想要陷害大公子不成,生怕大公子考中进士会替母亲做主,于是她便生出了毒计。
杨昭曦又喊了一个嬷嬷两个宫女进来,对邵夫人道:“这是静云嬷嬷、茉莉还有海棠,这三人本宫先借给你,等你有了心腹可靠之人后再还给本宫吧!”
邵夫人感激涕零,有这三位在,她再回到太傅府,就完全可以自保了。
让静云她们陪着邵夫人回太傅府以后,杨昭曦便让元宝催着礼部赶紧将邵夫人的一品诰命落实,然后自己则去看了那些老账房,看看算账算到哪里了。
满屋子堆成山的账本,时间跨度也很长,要算清起码要十天半个月的,着急不来啊。
不过两天后,户部便又征集到了一部分粮草,然后就赶紧命人运粮草和军饷去庭州。
此时邵夫人诰命已经到手,第二天便向大理寺告发了严清远,说严清远纵容妾室秦氏谋害原配以及原配的儿子。
大理寺接到报案时,才刚刚散朝,顾彦就立即进宫禀报,杨昭曦当即下令,将一干人等带到大理寺,并在大理寺衙门公开审问,以示对功臣遗孤的看重,并表示自己也会在旁听。
顾彦听到太皇太后要旁听,看了眼太皇太后年轻美貌的脸又赶紧往地面看去:“太皇太后,如果您要旁听,下官建议您要么蒙面要么就在后堂听审!”
杨昭曦有点奇怪:“为什么?本宫就见不得人吗?”
顾彦立即跪下:“并不是!”
他眼睛看着地面,一板一眼:“太皇太后过于美貌了,只怕公然露面,会让听审的百姓不顾礼仪。”
杨昭曦听到这话,心情愉悦极了:“无妨,本宫相信大梁的百姓只会记住本宫威严的一面的!”
顾彦是真不想太皇太后旁听,她就是想看热闹,但是衙门里要为了她旁听,要多做许多事情。
但太皇太后执意要去,他一个臣子,也管不了啊!
杨昭曦见他脸色很无奈,安抚他:“放心,本宫的安全自有人保护,绝对万无一失!”
顾彦无话可说,又赶着出宫,带着大理寺少卿和衙役,去太傅府,让严太傅和妾室秦氏上堂,同时也让衙役在衙门口鸣锣,宣布稍后公开审理邵夫人告严太傅一案。
周围有空闲的人听闻邵夫人告严太傅,那真是一传十十传百,等所有关联人到堂后,公堂外已经站了密密麻麻许多的百姓。
公堂上,顾彦坐在正坐,旁边杨昭曦坐着,精神力覆盖在脸上,公堂里外所有人一看她便觉得相当威严,只能看一眼,便会不由自主将眼睛闪开。
堂下,因严太傅和邵夫人一个是一品官员,一个是一品诰命,都是坐着的,只有秦姨娘这个小妾,单独跪在地上。
顾彦升堂,例行程序走过一番后,便开始问案:“邵夫人,您今日是要状告严太傅纵容小妾秦氏谋害原配,以及原配子女,是也不是?”
严太傅转头狠狠的看着邵夫人,邵夫人根本没看她,只是站起身来,向顾彦施了个礼:“回大人话,是的!”
严清林不等顾彦施问,便也站起身来,拱手道:“顾大人,本官的夫人是因病卧床多年,怎么可能谋害她,她只是病久了,臆测秦氏伤害她!至于伤害原配子女,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顾彦一拍惊堂木:“严大人,下官还没有问到您,请您先稍坐休息,等下官慢慢询问。”
严清林吃了顾彦的软钉子,悻悻的坐了下来,只听顾彦继续问道:“邵夫人,您有证据吗?”
邵夫人坚定的道:“当然有证据。”
“当初害我儿从马车上摔下的,就是府里的马夫周林,在我每日行走的道路上抹油,使我跌倒早产的奴婢,就是秦氏的贴身丫鬟素云,至于谋害我这个原配的证人,就是内侍监元宝公公!”
秦氏听到邵夫人将当初害她的人一一指出,心里并不慌张,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傻子才会承认自己犯过的事。
但是后面听到谋害邵夫人的证人是元宝公公,她就变了脸色,元宝可不会听她的。
严清林开始也是一脸不屑,后面听到元宝的名字,愕然抬头看着旁听的太皇太后。
而堂下的百姓则是一边听审,一边小声议论。
太傅府姨娘当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京城百姓基本都知道,她们指指点点着:
“看,这秦姨娘看着年轻貌美多了,邵夫人真老啊”
“那是当然了,邵夫人长期住在佛堂里,由小妾管家,没死就不错了!”
严清林听这个这些议论,又恨恨的瞪了邵夫人一眼。
从那天邵夫人见过太皇太后,带回来三个宫里的奴仆,严府简直天翻地覆,邵夫人轻而易举就摆脱了他的掌控。
严家原本家贫,后来娶了邵夫人,一家子都是花用的邵夫人的嫁妆。
前几天失窃案后,他以及秦氏还有其他小妾,还有府里的儿女,所有银钱都被偷光后,就靠着邵夫人的几个嫁妆铺子生活。
邵夫人有了几个宫里赐的奴婢,将这几个铺子握在了手里,每日只给他们吃些粗茶淡饭,让他苦不堪言。
现在又公然状告他,简直让他颜面尽失,这让他以后在同僚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
议论间,衙役从后堂将捆着的周林带到了前面。
秦氏忙看向他,可是周林却根本不看严清林和秦姨娘,一上堂便跪在地上,由衙役问明了正身。
顾彦便问他:“周林,邵夫人状告你,说你在多年前谋害大公子,致使大公子摔断腿,这么多年不良于行,你如实招来!”
周林一开口,秦氏就觉得天塌了,只听他毫不犹豫的回道:“是的,大公子摔断腿,就是小人干的。”
不等顾彦询问,这周林便竹筒倒豆子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当初大公子才十五岁便中了举人,获得推荐去国子监上学,依他的才学,三年后考中进士是手拿把掐的。
秦姨娘几次想要陷害大公子不成,生怕大公子考中进士会替母亲做主,于是她便生出了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