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人先是付了医馆里的医药费,将白玉的娘和大嫂救醒,又草草掩埋了白玉,在身上的钱都花完之前,落魄的离开了京城。
杨昭曦并没有关注白家剩下的几人,反正罪魁祸首已经都死了,她现在只要把于薇薇养大就行了。
几日过后,城门开了,杨昭曦孤身一人,被守城门的小官问了几句后,踏上了回赤县的路,留下京城里各种流言蜚语。
这次回赤县,杨昭曦没有坐马车,而是骑着骡子,不过大半天时间,就到家了。
不过是离开了几天,回到家抱起小于薇,在吃饭的时候,杨昭曦轻描淡写的道:“我在京城买了个宅子,不大,才一进,不过住咱们这几个人完全没问题。”
“大家看看是继续住赤县,还是去京城住?”
周氏和于雷面面相觑,于雷道:“嫂子,咱家没那么多银子吧?”
杨昭曦点点头:“是用我的银子买的。”
于雷就说道:“那嫂子的钱,当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以后还是留着给咱们小薇薇做嫁妆,等以后要会试,我们再去京城住几天吧。”
杨昭曦无所谓的道:“随你要住那里,我只是听说京城的明德书院不错,想问问你要不要去那里读书?”
周氏听了书院,就问道:“那书院怎么样?夫子们好不好?”
杨昭曦就道:“这书院就在城南,环境不错,也不是想去就能去得了的,还要参加考试才行,京城里的平民学子都以考上明德书院为荣。”
“明德书院的夫子们听说学识都很不错,还有些权贵中比较上进的子弟,不去权贵子弟云集的培风书院,反而去明德就读的。”
“书院的学生考上举人后,还可以举荐去读国子监。”
于雷听到这里,有点坐不住了:“那嫂子,这明德书院几时考试?若是能考上,那时再借嫂子的宅院住也行的。”
杨昭曦微笑着给张着小嘴的于薇薇喂了口饭,接着说道:“我倒是打听了下,说是明德书院每年腊月入学考试,正月十五后就入学,时间还早着呢!”
于雷听到这里,吃了两口饭,对钱小花道:“你看 嫂子对我们多好!”
钱小花嗯嗯点头,虽然因为守孝,饭桌上只有青菜豆腐之类,她还是吃得很香。
杨昭曦继续说道:“这明德书院,不光要学四书五经,还有算学和农学,礼御骑射这些都是要学的,所以这书院是真的不错。”
于雷听到要学这么多,有点惶恐:“那入学考试都要考这些吗?”
“倒是不用,只考四书五经,文章做的好就行,倒是入学后有月考旬考,还有年考,若是考试不合格,就要退学的。”
于秀秀张大嘴巴,然后又闭上,同情的看了于雷一眼:“幸好我是女子,不用上学学这么多。”
周氏轻轻拍了她一下:“你也快要十四岁了,刺绣还没学好,现在必须也要学,今后没事做就来我房里,娘教你。”
于秀秀瘪了瘪嘴,算了,还是吃饭吧。
周氏又对杨昭曦道:“曦儿,你只要照顾好薇薇就行了,你若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尽管说出来,娘都依你的!”
杨昭曦听懂了她的弦外之意,直接道:“娘,我以后就和薇薇相依为命了,若是您也不在了,我就一人独居,不会拖累雷子的!”
周氏含着泪道:“曦儿。你还年轻,我也没有那么老古板,硬要你替风儿守着的。”
杨昭曦放下饭碗,认真道:“若是娘再说这些,我就带着薇薇去京城居住,只当娘和雷子容不下我!”
周氏擦了擦眼泪:“好,我不说了,那以后雷子的后人就是大房的后人,雷子你要教好孩子,以后好好孝顺大伯娘。”
于雷点头道:“那是肯定的,嫂子以后都要和我们一起住,我和小花可离不得大嫂。”
几人把话说开,决定在赤县住到十月,十月底再去京城住,然后给于雷报名考试。
戌时末,杨昭曦将于薇薇放进空间小楼里,然后悄悄出门,先去了赤县城门口,见灾民有增无减,将城门两边的空地都住满了。
灾民们三五家住在过一起,睡觉的时候都有人在守着,提防着有人晚上作乱。
看过之后,杨昭曦又去往县衙,打算将在京城里两个王府收刮的粮食交给赤县县官,让他发给灾民。
到了县衙后院,将几个守夜的家丁、奴婢,还有几个护卫弄晕过去,凑到了县官夫妻二人窗外,发现这县官还没有睡,正与夫人在房间里闲聊着。
女人道:“我与孩子们进京给祖父贺寿,你说送啥礼物好些?”
县令道:“往年送什么,今年就继续送什么吧,反正祖父并不在意”
女人忧心道:“你说你这个赤县县官年底就到任期了,能不能调任到京城升个半级啊?”
“你这都为了这些灾民做了多少事了,别人做赤县县官都是发财的,就咱家做这个赤县县官反而赔了多少钱进去了!”
“现在施粥的一天比一天少了,这些灾民没有吃的,冲入县城了怎么办才好呀!”
县官皱着眉头道:“这上半年西边是一滴雨都没有下,灾民越来越多,皇上让我想办法分到下面的村里,可是没有钱粮,这灾民分到村里了,他也活不下去呀!”
夫人疑问道:“这皇上是一两银子赈灾银子都不出?”
县官叹了口气:“三皇子带着赈灾银子出了京城不过半个月,这钱就一分不剩了,他自己还被追杀,回到京城就被雷劈死了,皇上那里再凑齐赈灾银子还要时间啊!”
那妇人义愤填膺的道:“也不知道是哪些人,连赈灾银子都要伸手,老天爷应该长长眼睛,将这些人都劈死才行!”
“老爷,你说这些银子去哪里了?”
这县官低声道:“按咱们暗线们的调查,大部分的赈灾银子应该被齐王一路弄走了大部分,恰好安王这个冲动无脑的安排人追杀齐王,齐王就顺势而为,将盗走赈灾银的帽子扣给了安王!”
杨昭曦并没有关注白家剩下的几人,反正罪魁祸首已经都死了,她现在只要把于薇薇养大就行了。
几日过后,城门开了,杨昭曦孤身一人,被守城门的小官问了几句后,踏上了回赤县的路,留下京城里各种流言蜚语。
这次回赤县,杨昭曦没有坐马车,而是骑着骡子,不过大半天时间,就到家了。
不过是离开了几天,回到家抱起小于薇,在吃饭的时候,杨昭曦轻描淡写的道:“我在京城买了个宅子,不大,才一进,不过住咱们这几个人完全没问题。”
“大家看看是继续住赤县,还是去京城住?”
周氏和于雷面面相觑,于雷道:“嫂子,咱家没那么多银子吧?”
杨昭曦点点头:“是用我的银子买的。”
于雷就说道:“那嫂子的钱,当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以后还是留着给咱们小薇薇做嫁妆,等以后要会试,我们再去京城住几天吧。”
杨昭曦无所谓的道:“随你要住那里,我只是听说京城的明德书院不错,想问问你要不要去那里读书?”
周氏听了书院,就问道:“那书院怎么样?夫子们好不好?”
杨昭曦就道:“这书院就在城南,环境不错,也不是想去就能去得了的,还要参加考试才行,京城里的平民学子都以考上明德书院为荣。”
“明德书院的夫子们听说学识都很不错,还有些权贵中比较上进的子弟,不去权贵子弟云集的培风书院,反而去明德就读的。”
“书院的学生考上举人后,还可以举荐去读国子监。”
于雷听到这里,有点坐不住了:“那嫂子,这明德书院几时考试?若是能考上,那时再借嫂子的宅院住也行的。”
杨昭曦微笑着给张着小嘴的于薇薇喂了口饭,接着说道:“我倒是打听了下,说是明德书院每年腊月入学考试,正月十五后就入学,时间还早着呢!”
于雷听到这里,吃了两口饭,对钱小花道:“你看 嫂子对我们多好!”
钱小花嗯嗯点头,虽然因为守孝,饭桌上只有青菜豆腐之类,她还是吃得很香。
杨昭曦继续说道:“这明德书院,不光要学四书五经,还有算学和农学,礼御骑射这些都是要学的,所以这书院是真的不错。”
于雷听到要学这么多,有点惶恐:“那入学考试都要考这些吗?”
“倒是不用,只考四书五经,文章做的好就行,倒是入学后有月考旬考,还有年考,若是考试不合格,就要退学的。”
于秀秀张大嘴巴,然后又闭上,同情的看了于雷一眼:“幸好我是女子,不用上学学这么多。”
周氏轻轻拍了她一下:“你也快要十四岁了,刺绣还没学好,现在必须也要学,今后没事做就来我房里,娘教你。”
于秀秀瘪了瘪嘴,算了,还是吃饭吧。
周氏又对杨昭曦道:“曦儿,你只要照顾好薇薇就行了,你若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尽管说出来,娘都依你的!”
杨昭曦听懂了她的弦外之意,直接道:“娘,我以后就和薇薇相依为命了,若是您也不在了,我就一人独居,不会拖累雷子的!”
周氏含着泪道:“曦儿。你还年轻,我也没有那么老古板,硬要你替风儿守着的。”
杨昭曦放下饭碗,认真道:“若是娘再说这些,我就带着薇薇去京城居住,只当娘和雷子容不下我!”
周氏擦了擦眼泪:“好,我不说了,那以后雷子的后人就是大房的后人,雷子你要教好孩子,以后好好孝顺大伯娘。”
于雷点头道:“那是肯定的,嫂子以后都要和我们一起住,我和小花可离不得大嫂。”
几人把话说开,决定在赤县住到十月,十月底再去京城住,然后给于雷报名考试。
戌时末,杨昭曦将于薇薇放进空间小楼里,然后悄悄出门,先去了赤县城门口,见灾民有增无减,将城门两边的空地都住满了。
灾民们三五家住在过一起,睡觉的时候都有人在守着,提防着有人晚上作乱。
看过之后,杨昭曦又去往县衙,打算将在京城里两个王府收刮的粮食交给赤县县官,让他发给灾民。
到了县衙后院,将几个守夜的家丁、奴婢,还有几个护卫弄晕过去,凑到了县官夫妻二人窗外,发现这县官还没有睡,正与夫人在房间里闲聊着。
女人道:“我与孩子们进京给祖父贺寿,你说送啥礼物好些?”
县令道:“往年送什么,今年就继续送什么吧,反正祖父并不在意”
女人忧心道:“你说你这个赤县县官年底就到任期了,能不能调任到京城升个半级啊?”
“你这都为了这些灾民做了多少事了,别人做赤县县官都是发财的,就咱家做这个赤县县官反而赔了多少钱进去了!”
“现在施粥的一天比一天少了,这些灾民没有吃的,冲入县城了怎么办才好呀!”
县官皱着眉头道:“这上半年西边是一滴雨都没有下,灾民越来越多,皇上让我想办法分到下面的村里,可是没有钱粮,这灾民分到村里了,他也活不下去呀!”
夫人疑问道:“这皇上是一两银子赈灾银子都不出?”
县官叹了口气:“三皇子带着赈灾银子出了京城不过半个月,这钱就一分不剩了,他自己还被追杀,回到京城就被雷劈死了,皇上那里再凑齐赈灾银子还要时间啊!”
那妇人义愤填膺的道:“也不知道是哪些人,连赈灾银子都要伸手,老天爷应该长长眼睛,将这些人都劈死才行!”
“老爷,你说这些银子去哪里了?”
这县官低声道:“按咱们暗线们的调查,大部分的赈灾银子应该被齐王一路弄走了大部分,恰好安王这个冲动无脑的安排人追杀齐王,齐王就顺势而为,将盗走赈灾银的帽子扣给了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