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撒了一大把甜枣-《争霸天下:日月所照》

  看到钟信长进来,石知古冷冷的说道,“你来看我的笑话?”

  “你我多年好友,本相怎么会看你笑话,只是过来和你说两句话。”钟信长说罢看向众人。

  “就在这里说吧。”石知古冷声说道。

  “好,一是陛下有旨,战乱纷争,百姓受苦,故此三年内隆国上下赋税全免。”钟信长淡淡的说道。

  众人闻言都是两眼冒光,赋税全免,那岂不是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郑家家主闻言瞳孔放大,他有爵位无官职,同时他是大地主,良田万亩,但粮食的利润比其他行业要低,但是赋税很高,他之前要进户部就是想为自己家族谋福利,因为两郡之地子侄的官职,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了,但现在如果免除赋税岂不是可以大赚特赚,岂不美哉。

  郑家家主连忙谄媚的说道,“丞相大人,当真?”

  “那是自然,这几日圣旨就会传到隆国各郡县,提前祝贺郑家主发财啊。”钟信长笑盈盈的说道,暗中得意,这和预想的一样。

  “借丞相吉言,小人日后唯丞相大人马首是瞻。”郑家主躬身说道,神情极其谄媚。

  石知古则是冷哼一声,打心眼瞧不起郑家主,就能看见眼前小利。

  众人表情不一,但都是对免赋税一事十分欢喜。

  “石家主,首届科举制考试已经完成,本相已经让那些考中之人赴任了。”钟信长叹口气,“科举制实则对在座的诸位更为有利,你们都是家财万贯,教书先生随便请,那些百姓呢?现在隆国百姓确实比其他五国富裕一些了,但是也仅仅是吃饱穿暖而已,别说请教书先生,甚至买纸笔对他们来说都是大开销,他们的文章本相看了,一般,相信诸位家的公子稍加努力就能超过他们。”

  钟信长环视众人,他从中看到了不坚定的眼神,继续说道,“现在免赋税,你们可以大赚一笔,家中公子在科举制高中,这不好嘛?”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小人这就回去叫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苦读圣贤书。”郑家家主笑盈盈的说道。

  “丞相大人,那石福?”于家家主眼珠一转,试探的问道。

  钟信长无所谓的摆摆手,“陛下说那人自杀了,什么都没有问出来,此事已经过去了。”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于家将奉公守法,家中子弟也会苦读圣贤书。”于家家主闻言连忙躬身说道。

  众人闻言彻底放心了,纷纷上前表忠心。

  只有石知古依旧冷着脸。

  钟信长摆摆手,“众位家主回去吧,本相有话与知古聊。”

  众人纷纷拱手告辞,片刻后偌大的大厅里只有钟信长和石知古两人。

  “知古,做为多年好友,劝你一句,现在的隆皇咱们惹不起,并且陛下对隆国百姓不薄啊,你出去问问,民间哪个人不对陛下感激万分,尤其是那些其他五国来的难民,那更是感恩戴德,再说军队,隆军有过败仗?”钟信长走近石知古,坐在一边说道,“你能做什么?造反?那就是给隆军将士送战功,要不你就离开隆国,相信你们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免赋税,谁还愿意走?”

  石知古叹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啊,只是我那儿子。”说着石知古哭了起来。

  钟信长只是静静的坐着,他知道石知古需要发泄。

  哭了一会,“信长,我可以参加科举制嘛?”

  钟信长诧异的看向石知古,“你要做什么?”

  “打不过就加入嘛,近日来我一直四处打探隆皇陛下的消息,陛下志在天下,统一七国,既然如此,隆国疆土将越来越大,现在是我等最好的机会所以我准备和儿子一起考。”石知古严肃的说道,“至于之前的事,陛下已经不追究了,如果陛下追究,以陛下的手段,我等早就命丧黄泉了,既然如此,我还想那些干什么。”

  “知古,你是深思熟虑的?”钟信长严肃的问道。

  石知古用力的点点头。

  “好,知古啊,你能这样想最好了。”钟信长开怀大笑,“明日本相设宴,叫几个老兄弟都来,咱们喝一杯。”

  “只是之前。。”石知古欲言又止的说道。

  钟信长站起来拍拍石知古的肩膀,“都是多年的好友了,你什么脾气,谁不知道啊,但是你也先自罚三杯哦。”

  “一定自罚三杯。”石知古也笑了。

  两人又闲聊一会,钟信长就告辞了,石知古差人去叫儿子和石家子弟过来,他现在深知没有官职的家族即便再有钱又有何用呢,所以科举制现在对他尤其重要,报仇只能等以后了。

  别人的再大的事也不过是热闹罢了,八卦之后就不再关心了。

  炎城之前那场血洗事件,很快就被人淡忘了,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三天后从炎城开始,逐渐向外郡县延伸,在城门口、菜市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贴出了免赋税的公文,在免除三年赋税的消息散播开,一石激起千层浪。

  隆国的商贾都无比兴奋,百姓也知道是好事,只是他们还想不到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街头巷尾,奔走相传,不到一天炎城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炎城的坊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越来越繁华,饭庄、酒肆、客栈都是忙的不亦乐乎,新开的店铺也越来越多,这里面最大的贡献当属五国商贾,纷纷从母国调来掌柜、小二、伙计。

  百姓逐渐的也感受到了福利,很多饭店、酒肆开始降价。

  逐渐的整个隆国的二十余个郡县都热闹了起来,五国商贾都闻讯赶来,在商贾的带领下,逐渐的五国百姓也陆陆续续赶往隆国。

  一个月后巴国御书房。

  “大将军,那三郡稳固了吧。”巴皇问道。

  “回陛下,现在原祁国的七郡都已经毫无问题,官员勤勉,臣重点见了那些世家大族,已然稳定。”司徒云手摇折纸扇说道。

  “陈国之事大将军知道了吧。”巴皇问道。

  司徒云收起折纸扇,“臣知道,臣已经基本了解隆国战车的原理,同时从暗探那得到的消息,陈国不仅仅有了战车,还在其基础上加强了。”

  “臣此次回来,带回来千余车生铁,准备开始打造战车。”

  巴皇满意的点点头,“有大将军,朕无忧矣。”

  司徒云叹口气,“隆皇强大不仅仅是军事,臣听闻隆国免税三年,隆国的国力太强大了,也就楚国的国力可以与隆国抗衡了。”

  “是啊,根据大将军的建议,巴国已经和楚国结盟。”巴皇也是很头疼。

  “这样才有趣,如果隆国太弱,臣即便辅助陛下统一天下,又有什么意思呢?”司徒云意味深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