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府地下,幽暗潮湿的地牢,时间仿佛凝固成了坚冰。方清河靠坐在冰冷的石壁上,感受着寒气一丝丝侵入骨髓。身体的伤痛在恶劣的环境下恢复得极其缓慢,但更折磨他的,是对沈如晦境况的未知与担忧。
顾长钧那次充满杀意的探视之后,再无人来过。每日只有一个沉默寡言的狱卒,会从铁门下方的小口递进来一碗勉强果腹的、冰冷的食物和清水。方清河试图从他口中套取只言片语,哪怕是关于外面天气的闲谈,但狱卒如同哑巴,放下东西便立刻离开,绝不逗留片刻。
这种彻底的隔绝,比严刑拷打更让人煎熬。他不知道沈如晦是生是死,不知道孩子是否安好,不知道顾长钧那个疯子到底对她做了什么。无数种可怕的猜想在他脑海中盘旋,几乎要将他逼疯。他只能依靠着残存的理智和医者的本能,强迫自己进食,保存体力,哪怕只有一线渺茫的希望,他也必须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可能知道她的消息,才有可能……在未来某个不可知的时刻,再次尝试帮助她。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日夜,地牢的铁门再次被打开了。
这一次进来的,不是顾长钧,而是副官念之。他依旧穿着笔挺的军装,但脸色看上去比之前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念之挥手让狱卒退下,独自走到牢房前。他没有像顾长钧那样充满攻击性,只是隔着栅栏,静静地看着方清河,眼神复杂。
“方医生。”念之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
方清河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带着警惕和一丝微弱的期待。念之是顾长钧的心腹,他的到来,必然带着与沈如晦相关的信息。
“少帅让我来问你几句话。”念之说道,“关于沈小姐的……病情。”
方清河的心猛地一紧。“她怎么了?”他的声音干涩沙哑。
“沈小姐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胎儿……也暂时无恙。”念之先给出了一个看似安好的信息,但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沉重了几分,“但是,她拒绝与任何人交流,不开口,不回应,终日沉默,情绪……极度低落。少帅很……担忧。”
担忧?方清河几乎要冷笑出声。顾长钧的“担忧”,恐怕更多是源于无法掌控的挫败感吧?
“她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着严重的抑郁症状。”方清河没有掩饰自己的专业判断,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怒,“是长期的恐惧、压力、以及……某些极具伤害性的事件,导致了她精神的自我封闭。这是她保护自己的最后一种方式!你们越是逼迫她,试图打破这种封闭,就越可能将她推向彻底的崩溃!”
念之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方清河能感觉到,他在认真听取这些信息。
“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念之问道,这个问题,显然不仅仅是替顾长钧问的。
方清河看着念之,他知道这个副官某种程度上比顾长钧更理智,但也更忠于顾长钧。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情绪,用尽可能专业的口吻说道:
“第一,停止一切强迫性的接触和刺激。给她绝对的安全感和空间,让她感觉自己能够掌控周围的环境,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第二,保证她基本的生理需求,营养,休息。但她现在很可能有进食障碍,需要耐心,不能强迫。”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清河加重了语气,“根源不除,症状难消。她最大的恐惧和压力来源是什么,你们心知肚明。如果不能改变那个根源,任何治疗都只是隔靴搔痒,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他几乎是在明指顾长钧就是那个“根源”。
念之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最后这一点,触及了核心,也触及了他无法置喙的禁区。
“方医生,你的话,我会如实转达少帅。”念之没有对最后一点做出回应,只是公事化地说道,“另外,少帅让我转告你,只要你安分守己,不再试图挑战他的底线,你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方清河嗤笑一声:“生命安全?替我谢谢少帅的‘宽宏大量’。但我更希望,他能把这份‘保障’,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念之深深地看了方清河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地牢。
铁门再次关闭,黑暗重新降临。
方清河靠在墙上,心中五味杂陈。念之的到来,至少让他确认了沈如晦还活着,孩子也暂时没事。但她的精神状态,显然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而顾长钧……他派人来询问治疗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信号,说明他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但也绝不可能轻易放手。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可当他面对的是一个手握强权、本身就是“病源”的“家属”,而“病人”被牢牢控制在对方手中时,他空有一身医术和满心焦急,却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比地牢的寒冷和黑暗,更加刺骨。
他只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与等待中,祈祷沈如晦那脆弱的精神世界,能够凭借自身残存的力量,在这狂风暴雨中,找到一丝缝隙,透进一点点微光。哪怕,那微光,来自于她对他这个失败逃亡者的、或许早已破灭的记忆。
顾长钧那次充满杀意的探视之后,再无人来过。每日只有一个沉默寡言的狱卒,会从铁门下方的小口递进来一碗勉强果腹的、冰冷的食物和清水。方清河试图从他口中套取只言片语,哪怕是关于外面天气的闲谈,但狱卒如同哑巴,放下东西便立刻离开,绝不逗留片刻。
这种彻底的隔绝,比严刑拷打更让人煎熬。他不知道沈如晦是生是死,不知道孩子是否安好,不知道顾长钧那个疯子到底对她做了什么。无数种可怕的猜想在他脑海中盘旋,几乎要将他逼疯。他只能依靠着残存的理智和医者的本能,强迫自己进食,保存体力,哪怕只有一线渺茫的希望,他也必须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可能知道她的消息,才有可能……在未来某个不可知的时刻,再次尝试帮助她。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日夜,地牢的铁门再次被打开了。
这一次进来的,不是顾长钧,而是副官念之。他依旧穿着笔挺的军装,但脸色看上去比之前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念之挥手让狱卒退下,独自走到牢房前。他没有像顾长钧那样充满攻击性,只是隔着栅栏,静静地看着方清河,眼神复杂。
“方医生。”念之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
方清河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带着警惕和一丝微弱的期待。念之是顾长钧的心腹,他的到来,必然带着与沈如晦相关的信息。
“少帅让我来问你几句话。”念之说道,“关于沈小姐的……病情。”
方清河的心猛地一紧。“她怎么了?”他的声音干涩沙哑。
“沈小姐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胎儿……也暂时无恙。”念之先给出了一个看似安好的信息,但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沉重了几分,“但是,她拒绝与任何人交流,不开口,不回应,终日沉默,情绪……极度低落。少帅很……担忧。”
担忧?方清河几乎要冷笑出声。顾长钧的“担忧”,恐怕更多是源于无法掌控的挫败感吧?
“她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着严重的抑郁症状。”方清河没有掩饰自己的专业判断,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怒,“是长期的恐惧、压力、以及……某些极具伤害性的事件,导致了她精神的自我封闭。这是她保护自己的最后一种方式!你们越是逼迫她,试图打破这种封闭,就越可能将她推向彻底的崩溃!”
念之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方清河能感觉到,他在认真听取这些信息。
“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念之问道,这个问题,显然不仅仅是替顾长钧问的。
方清河看着念之,他知道这个副官某种程度上比顾长钧更理智,但也更忠于顾长钧。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情绪,用尽可能专业的口吻说道:
“第一,停止一切强迫性的接触和刺激。给她绝对的安全感和空间,让她感觉自己能够掌控周围的环境,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第二,保证她基本的生理需求,营养,休息。但她现在很可能有进食障碍,需要耐心,不能强迫。”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清河加重了语气,“根源不除,症状难消。她最大的恐惧和压力来源是什么,你们心知肚明。如果不能改变那个根源,任何治疗都只是隔靴搔痒,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他几乎是在明指顾长钧就是那个“根源”。
念之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最后这一点,触及了核心,也触及了他无法置喙的禁区。
“方医生,你的话,我会如实转达少帅。”念之没有对最后一点做出回应,只是公事化地说道,“另外,少帅让我转告你,只要你安分守己,不再试图挑战他的底线,你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方清河嗤笑一声:“生命安全?替我谢谢少帅的‘宽宏大量’。但我更希望,他能把这份‘保障’,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念之深深地看了方清河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地牢。
铁门再次关闭,黑暗重新降临。
方清河靠在墙上,心中五味杂陈。念之的到来,至少让他确认了沈如晦还活着,孩子也暂时没事。但她的精神状态,显然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而顾长钧……他派人来询问治疗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信号,说明他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但也绝不可能轻易放手。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可当他面对的是一个手握强权、本身就是“病源”的“家属”,而“病人”被牢牢控制在对方手中时,他空有一身医术和满心焦急,却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比地牢的寒冷和黑暗,更加刺骨。
他只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与等待中,祈祷沈如晦那脆弱的精神世界,能够凭借自身残存的力量,在这狂风暴雨中,找到一丝缝隙,透进一点点微光。哪怕,那微光,来自于她对他这个失败逃亡者的、或许早已破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