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藏在多宝格底下的薄纸片,如同投入死水潭的一颗石子,在沈如晦早已冰封的心湖中,激起了剧烈而隐秘的涟漪。东街仁济药铺,周掌柜,“栀子花开了”——这短短一行字,像是一把钥匙,悬在了她囚笼的铁窗之外,诱惑着她,也折磨着她。
她不敢将纸条留在身上太久,趁着一次如厕的机会,将其上的内容反复默念,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然后将纸片撕得粉碎,冲入秽物之中,不留丝毫痕迹。
接下来的日子,沈如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顺从”与“平静”。她不再终日枯坐窗边,而是主动与张妈和李嫂搭话,话题围绕着念雪的饮食起居,偶尔也会问及一些帅府内无关紧要的闲事,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讨好的软弱。
她开始认真地吃饭,尽管依旧味同嚼蜡,但她强迫自己吞咽下去。她需要体力。她甚至主动向顾长钧派来询问她需求的陈铭提出,想找几本闲书来看看,打发这被囚禁的漫长时光。
她的这些变化,自然一丝不落地传到了顾长钧耳中。
书房内,顾长钧听着陈铭的汇报,指间的烟卷燃着猩红的光点,烟雾缭绕中,他的神色晦暗不明。
“看书?”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沈小姐说……整日闲着,难免胡思乱想,找些书看看,或许能静静心。”陈铭垂首道。
顾长钧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去书房挑几本诗词游记,无关军政的,给她送去。”
“是。”
他看着她看似认命般的“安分”,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反而那根警惕的弦绷得更紧。他太了解她了,她的骨子里藏着怎样的倔强与决绝。这般迅速的“软化”,更像是一种伪装,一种积蓄力量的蛰伏。
但他没有戳破。他倒要看看,在这铜墙铁壁之下,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或许,让她碰碰壁,彻底绝望,才能真正断了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书籍很快被送到了沈如晦的房间。她表现得如获至宝,一连几日都沉浸在书页之中,连抱着念雪时,手边也常放着一卷书。张妈和李嫂见她如此,警惕心也确实放松了些许,只当她是真的认命了,找点事情打发辰光。
沈如晦利用看书作为掩护,更加细致地观察着看守的规律。她发现,每日午后,张妈和李嫂会轮流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通常是一人去后院仆役房小憩,另一人守在房间,但这时守门的那位嬷嬷,精神往往最为松懈,有时甚至会靠着门框打盹。
而门口的那个卫兵,虽然忠于职守,但毕竟是人,长时间的站立与枯燥,也会让他偶尔分神,目光会无意识地飘向院子里的枯树枝,或是天空中掠过的飞鸟。
机会,或许就在这午后短暂的一个时辰里。
她需要一个合理的、必须短暂离开房间的理由。
这个理由,很快自己送上了门。
连日的焦虑与压抑,加上刻意的节食(为了保持体形便于可能的行动),让沈如晦本就单薄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这日午后,她正抱着念雪在窗边晒太阳,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险些抱着孩子栽倒在地!
“沈小姐!”守在旁边的李嫂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扶住她,从她怀中接过了被吓到的念雪。
沈如晦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呼吸急促,看上去虚弱不堪。
“我……我没事……”她声音微弱,试图站稳,却又是一个趔趄。
张妈闻声也从隔间赶来,见状也吓了一跳。
“哎呀,这怕是气血太虚了!得赶紧请大夫瞧瞧!”张妈着急道。
“不……不用惊动大夫,”沈如晦抓住张妈的手,气息奄奄,“就是……就是突然有点心慌气短,许是这几日没睡好……劳烦张妈,去小厨房……帮我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参汤,或者……或者去药库问问,有没有现成的八珍丸之类的寻常补药,给我取一颗来缓缓就好……千万别惊动少帅……”
她的话语断断续续,神情痛苦而隐忍,将一个不想惹麻烦、却又实在支撑不住的病弱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妈和李嫂对视一眼,都有些犹豫。少帅严令沈小姐不得离开院子,也严禁外人随意接触。但眼下沈小姐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若真出了什么事,她们也担待不起。去药库取点现成的丸药,似乎……不算太过违背命令?
“那……李嫂你看着小姐,我去药库问问。”张妈最终做了决定。药库就在帅府内院,距离不算太远,来回快的话,一刻钟多点就能回来。
李嫂连忙点头,将念雪放进摇篮,紧张地守着沈如晦。
张妈匆匆离去。
房间里,只剩下“虚弱”地靠在榻上的沈如晦,守着摇篮的李嫂,以及门口那个注意力似乎被这边动静吸引的卫兵。
沈如晦半阖着眼,暗中计算着时间。心脏因为紧张和期待而疯狂跳动,几乎要掩盖住她刻意表现出来的虚弱喘息。
就是现在!
她必须抓住张妈离开的这短暂空隙!
她不敢将纸条留在身上太久,趁着一次如厕的机会,将其上的内容反复默念,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然后将纸片撕得粉碎,冲入秽物之中,不留丝毫痕迹。
接下来的日子,沈如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顺从”与“平静”。她不再终日枯坐窗边,而是主动与张妈和李嫂搭话,话题围绕着念雪的饮食起居,偶尔也会问及一些帅府内无关紧要的闲事,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讨好的软弱。
她开始认真地吃饭,尽管依旧味同嚼蜡,但她强迫自己吞咽下去。她需要体力。她甚至主动向顾长钧派来询问她需求的陈铭提出,想找几本闲书来看看,打发这被囚禁的漫长时光。
她的这些变化,自然一丝不落地传到了顾长钧耳中。
书房内,顾长钧听着陈铭的汇报,指间的烟卷燃着猩红的光点,烟雾缭绕中,他的神色晦暗不明。
“看书?”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沈小姐说……整日闲着,难免胡思乱想,找些书看看,或许能静静心。”陈铭垂首道。
顾长钧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去书房挑几本诗词游记,无关军政的,给她送去。”
“是。”
他看着她看似认命般的“安分”,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反而那根警惕的弦绷得更紧。他太了解她了,她的骨子里藏着怎样的倔强与决绝。这般迅速的“软化”,更像是一种伪装,一种积蓄力量的蛰伏。
但他没有戳破。他倒要看看,在这铜墙铁壁之下,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或许,让她碰碰壁,彻底绝望,才能真正断了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书籍很快被送到了沈如晦的房间。她表现得如获至宝,一连几日都沉浸在书页之中,连抱着念雪时,手边也常放着一卷书。张妈和李嫂见她如此,警惕心也确实放松了些许,只当她是真的认命了,找点事情打发辰光。
沈如晦利用看书作为掩护,更加细致地观察着看守的规律。她发现,每日午后,张妈和李嫂会轮流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通常是一人去后院仆役房小憩,另一人守在房间,但这时守门的那位嬷嬷,精神往往最为松懈,有时甚至会靠着门框打盹。
而门口的那个卫兵,虽然忠于职守,但毕竟是人,长时间的站立与枯燥,也会让他偶尔分神,目光会无意识地飘向院子里的枯树枝,或是天空中掠过的飞鸟。
机会,或许就在这午后短暂的一个时辰里。
她需要一个合理的、必须短暂离开房间的理由。
这个理由,很快自己送上了门。
连日的焦虑与压抑,加上刻意的节食(为了保持体形便于可能的行动),让沈如晦本就单薄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这日午后,她正抱着念雪在窗边晒太阳,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险些抱着孩子栽倒在地!
“沈小姐!”守在旁边的李嫂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扶住她,从她怀中接过了被吓到的念雪。
沈如晦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呼吸急促,看上去虚弱不堪。
“我……我没事……”她声音微弱,试图站稳,却又是一个趔趄。
张妈闻声也从隔间赶来,见状也吓了一跳。
“哎呀,这怕是气血太虚了!得赶紧请大夫瞧瞧!”张妈着急道。
“不……不用惊动大夫,”沈如晦抓住张妈的手,气息奄奄,“就是……就是突然有点心慌气短,许是这几日没睡好……劳烦张妈,去小厨房……帮我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参汤,或者……或者去药库问问,有没有现成的八珍丸之类的寻常补药,给我取一颗来缓缓就好……千万别惊动少帅……”
她的话语断断续续,神情痛苦而隐忍,将一个不想惹麻烦、却又实在支撑不住的病弱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妈和李嫂对视一眼,都有些犹豫。少帅严令沈小姐不得离开院子,也严禁外人随意接触。但眼下沈小姐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若真出了什么事,她们也担待不起。去药库取点现成的丸药,似乎……不算太过违背命令?
“那……李嫂你看着小姐,我去药库问问。”张妈最终做了决定。药库就在帅府内院,距离不算太远,来回快的话,一刻钟多点就能回来。
李嫂连忙点头,将念雪放进摇篮,紧张地守着沈如晦。
张妈匆匆离去。
房间里,只剩下“虚弱”地靠在榻上的沈如晦,守着摇篮的李嫂,以及门口那个注意力似乎被这边动静吸引的卫兵。
沈如晦半阖着眼,暗中计算着时间。心脏因为紧张和期待而疯狂跳动,几乎要掩盖住她刻意表现出来的虚弱喘息。
就是现在!
她必须抓住张妈离开的这短暂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