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钧的身体在沈如晦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得很快。能坐起来时,他便不肯再整日躺着,常常靠在床头,看着沈如晦在一旁为他缝制新的贴身衣物,或是处理一些简单的府务。念雪也被抱来,咿咿呀呀地在他床边玩耍,偶尔被他用未受伤的手笨拙地逗弄,发出咯咯的笑声。
主院一扫之前的阴冷沉寂,终于有了几分寻常人家的暖意。
沈如晦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虽然依旧清瘦,但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郁结之气消散了大半。她细心安排着他的饮食起居,汤药补品,无一不经心。顾长钧有时看着她忙碌的背影,会生出一种恍惚,仿佛之前那段冰冷对峙的日子,只是一场噩梦。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不同了。
沈如晦不再像从前那样,会毫无顾忌地对他撒娇,或是带着小女儿的娇憨提出各种要求。她变得更为沉静,更为妥帖,事事以他的需求和身体为重,那种周到里,隐隐带着一种经历过创伤后的、小心翼翼的珍惜。
她也不再追问任何关于他公务、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仿佛帅府之外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局限在了这方院落,局限在了他和念雪身上。
顾长钧能感觉到这种变化。他宁愿她偶尔使点小性子,或是像从前那样,带着好奇打听他军营里的事,也好过如今这般过分懂事、过分安静的姿态。这让他觉得,她似乎将自己缩进了一个无形的壳里,只对他开放了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真实的、或许还带着不安的自我,深深隐藏了起来。
这日,顾长钧精神好些,靠在软榻上,看着沈如晦坐在窗边为他缝制一件寝衣。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低垂的脖颈和专注的侧脸上,柔和而静谧。
“如晦,”他忽然开口,“等我伤好了,带你和念雪去南边走走如何?听说那边气候温暖,风景也好。”
沈如晦缝衣的动作微微一顿,没有抬头,只是轻声道:“你的伤要紧,舟车劳顿怕是不好。再说,帅府和军中事务繁多,怎能长久离开。”
她的回答合情合理,挑不出错处。顾长钧却微微蹙眉。若是从前,她或许会眼睛一亮,带着期待问他真的吗?或是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想去哪里。
“无妨,事情总有人打理。”他试图坚持,“你前些年……在外,也未曾好好看看这山河景色。”
沈如晦终于抬起头,看向他,唇边带着温婉的笑意,眼神却平静无波:“山河再美,也比不上家中安稳。只要你和念雪平安,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她的话,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恰到好处,却让顾长钧感到一阵莫名的憋闷。她似乎彻底满足于现状,安于这帅府内宅的一方天地,再无任何向外探寻的欲望。
他想起她曾经的模样,那个在雪夜路灯下眼神倔强、带着一身孤勇的女子,那个敢爱敢恨、甚至会因为他而“任性”逃离的女子。如今的她,温顺、体贴、沉静,是完美的“顾夫人”,却仿佛失掉了那份最吸引他的、鲜活生动的灵魂。
他知道,这不能怪她。是他的猜忌、他的强势、以及苏婉卿那些旧物带来的阴影,一步步将她逼成了如今这副模样。是他亲手折断了她的翅膀,将她圈养在这金丝笼中,如今却又开始怀念她翱翔时的姿态。
一种复杂的愧疚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时,外间有亲卫求见,似乎有紧急军情禀报。顾长钧神色一肃,示意让人进来。
沈如晦立刻站起身,收拾好针线箩,低声道:“你们谈正事,我带念雪去园子里走走。”说完,便抱着孩子,安静地退了出去,没有丝毫停留打探的意思。
顾长钧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那点憋闷更深了。他宁愿她留下,哪怕只是坐在一旁旁听,也好过这样刻意地、彻底地回避。
亲卫进来,呈上密报。顾长钧迅速浏览,脸色沉了下来。是关于上次遇袭事件的后续调查,线索隐隐指向了南边一股与境外势力勾结的残军,似乎……还与一些隐匿的前朝遗老有关,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
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伤口又在隐隐作痛。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暗流涌动,他的处境从未真正安全过。而如今,他最想保护的人,却因他而变得如此小心翼翼,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深埋心底。
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隐患并未真正消除。她的心结,他的愧疚,以及外部依旧严峻的形势,都像潜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这艘刚刚修复的关系之舟,再次触礁。
他必须尽快好起来,不仅要肃清外部的威胁,更要找到办法,重新点燃她眼中的光,让她变回那个完整的、鲜活的沈如晦,而不仅仅是“顾夫人”。
只是,这谈何容易。有些伤痕,刻下了,便是永远。他能做的,或许唯有以加倍的耐心与时光,去慢慢抚平。
主院一扫之前的阴冷沉寂,终于有了几分寻常人家的暖意。
沈如晦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虽然依旧清瘦,但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郁结之气消散了大半。她细心安排着他的饮食起居,汤药补品,无一不经心。顾长钧有时看着她忙碌的背影,会生出一种恍惚,仿佛之前那段冰冷对峙的日子,只是一场噩梦。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不同了。
沈如晦不再像从前那样,会毫无顾忌地对他撒娇,或是带着小女儿的娇憨提出各种要求。她变得更为沉静,更为妥帖,事事以他的需求和身体为重,那种周到里,隐隐带着一种经历过创伤后的、小心翼翼的珍惜。
她也不再追问任何关于他公务、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仿佛帅府之外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局限在了这方院落,局限在了他和念雪身上。
顾长钧能感觉到这种变化。他宁愿她偶尔使点小性子,或是像从前那样,带着好奇打听他军营里的事,也好过如今这般过分懂事、过分安静的姿态。这让他觉得,她似乎将自己缩进了一个无形的壳里,只对他开放了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真实的、或许还带着不安的自我,深深隐藏了起来。
这日,顾长钧精神好些,靠在软榻上,看着沈如晦坐在窗边为他缝制一件寝衣。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低垂的脖颈和专注的侧脸上,柔和而静谧。
“如晦,”他忽然开口,“等我伤好了,带你和念雪去南边走走如何?听说那边气候温暖,风景也好。”
沈如晦缝衣的动作微微一顿,没有抬头,只是轻声道:“你的伤要紧,舟车劳顿怕是不好。再说,帅府和军中事务繁多,怎能长久离开。”
她的回答合情合理,挑不出错处。顾长钧却微微蹙眉。若是从前,她或许会眼睛一亮,带着期待问他真的吗?或是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想去哪里。
“无妨,事情总有人打理。”他试图坚持,“你前些年……在外,也未曾好好看看这山河景色。”
沈如晦终于抬起头,看向他,唇边带着温婉的笑意,眼神却平静无波:“山河再美,也比不上家中安稳。只要你和念雪平安,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她的话,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恰到好处,却让顾长钧感到一阵莫名的憋闷。她似乎彻底满足于现状,安于这帅府内宅的一方天地,再无任何向外探寻的欲望。
他想起她曾经的模样,那个在雪夜路灯下眼神倔强、带着一身孤勇的女子,那个敢爱敢恨、甚至会因为他而“任性”逃离的女子。如今的她,温顺、体贴、沉静,是完美的“顾夫人”,却仿佛失掉了那份最吸引他的、鲜活生动的灵魂。
他知道,这不能怪她。是他的猜忌、他的强势、以及苏婉卿那些旧物带来的阴影,一步步将她逼成了如今这副模样。是他亲手折断了她的翅膀,将她圈养在这金丝笼中,如今却又开始怀念她翱翔时的姿态。
一种复杂的愧疚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时,外间有亲卫求见,似乎有紧急军情禀报。顾长钧神色一肃,示意让人进来。
沈如晦立刻站起身,收拾好针线箩,低声道:“你们谈正事,我带念雪去园子里走走。”说完,便抱着孩子,安静地退了出去,没有丝毫停留打探的意思。
顾长钧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那点憋闷更深了。他宁愿她留下,哪怕只是坐在一旁旁听,也好过这样刻意地、彻底地回避。
亲卫进来,呈上密报。顾长钧迅速浏览,脸色沉了下来。是关于上次遇袭事件的后续调查,线索隐隐指向了南边一股与境外势力勾结的残军,似乎……还与一些隐匿的前朝遗老有关,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
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伤口又在隐隐作痛。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暗流涌动,他的处境从未真正安全过。而如今,他最想保护的人,却因他而变得如此小心翼翼,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深埋心底。
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隐患并未真正消除。她的心结,他的愧疚,以及外部依旧严峻的形势,都像潜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这艘刚刚修复的关系之舟,再次触礁。
他必须尽快好起来,不仅要肃清外部的威胁,更要找到办法,重新点燃她眼中的光,让她变回那个完整的、鲜活的沈如晦,而不仅仅是“顾夫人”。
只是,这谈何容易。有些伤痕,刻下了,便是永远。他能做的,或许唯有以加倍的耐心与时光,去慢慢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