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战火重燃风云急-《路灯下遇见你》

  冯天魁的孤注一掷,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沉寂了数月的前线,再次被震耳欲聋的炮火和惨烈的厮杀声所淹没。这一次,冯天魁显然倾尽了全力,攻势之猛烈,投入兵力之众,远超澜州之战。

  紧急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帅府书房。防线多处被突破,数个重要据点陷入苦战,伤亡数字不断攀升。顾长钧坐镇中枢,面前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敌军的红色箭头如同毒蛇般不断向前蜿蜒突进,形势岌岌可危。

  他彻夜不眠,双眼布满血丝,一道道命令从书房发出,调兵遣将,增援堵漏,组织反突击。他冷静得可怕,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战争机器,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关乎江北的存亡。

  沈如晦的心也随着前线的战报而剧烈起伏。她不再只是待在主院焦虑等待,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更繁重的后方协调工作。她与张参谋长紧密配合,组织民夫抢修被炸毁的道路桥梁,调度粮草军械火速运往前线,安抚源源不断送下来的伤员,稳定因战火再起而恐慌的民心。她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韧性,将后方打理得有条不紊,成为了顾长钧最稳固的后盾。

  帅府上下,乃至整个江北,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紧张的气息。

  就在前线战事最为焦灼的时刻,一艘不起眼的货船悄然抵达了江北一个偏僻的小码头。船上下来几个风尘仆仆、面色憔悴的人,为首的,正是历经艰险、终于逃脱虎口的陆文清。

  他比记忆中清瘦了许多,原本温润的眼眸深处带着难以磨灭的疲惫与惊悸,但脊梁依旧挺直。他拒绝了顾长钧派人安排的休整,坚持立刻面见顾长钧。

  当陆文清被秘密带入帅府书房时,顾长钧刚刚签发完一道要求某个阵地“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至明日拂晓”的残酷命令。

  书房内灯火通明,两个男人,一个端坐于巨大的书桌之后,身着挺括军装,虽面容疲惫却威势迫人,周身散发着硝烟与权力的冷冽气息;一个站立于书房中央,穿着不合身的粗布衣衫,形容憔悴,却目光清正,带着历经磨难后的沉静。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复杂难言。一个是手握重权、与对方心上人(前世)有着纠葛、今世更是其丈夫的江北之主;一个是曾默默守护、如今因她而卷入漩涡、九死一生归来的故医。

  “顾将军。”陆文清率先开口,声音因长久的奔波和紧张而沙哑,却依旧保持着礼节。

  “陆医生。”顾长钧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审视着他,“一路辛苦。你传递回来的情报,至关重要,顾某在此谢过。”他的感谢,带着公事公办的意味。

  陆文清摇了摇头,脸上并无得色,只有沉重:“分内之事,不敢言谢。只望能弥补万一。”他顿了顿,看向顾长钧,眼神恳切而焦急,“顾将军,我离南洋前,隐约听到‘三合公司’高层提及,他们似乎……似乎还准备了后手,并非只有‘惊蛰’行动那么简单。他们与冯天魁之间,似乎还有一个更隐秘的约定,关乎……关乎某种特殊的‘武器’或‘手段’,具体是什么,我未能探知,但感觉极其危险,还请将军万万小心!”

  特殊的“武器”或“手段”?顾长钧眉头紧锁。冯天魁此次进攻如此疯狂,是否就与此有关?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预警!

  “我知道了。”顾长钧沉声道,“此事我会彻查。陆医生一路劳顿,先下去好生休息吧。待战事稍缓,顾某再行酬谢。”

  他挥了挥手,示意亲卫带陆文清下去安置。

  陆文清张了张嘴,似乎还想问什么,或许是想问沈如晦是否安好,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顾长钧一眼,躬身行礼,默默退出了书房。

  他知道,此刻,不是叙旧也不是询问私事的时候。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一切。

  顾长钧看着陆文清离去的背影,目光深沉。陆文清的归来和他的警告,带来了新的变数。那个未知的“后手”,像一片新的阴云,笼罩在已然十分严峻的战局之上。

  他必须尽快弄清楚,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