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南洋日暖缓苏根-《路灯下遇见你》

  顾长钧的离去,并未在沈如晦那片死寂的心湖中激起任何涟漪。她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由恐惧、空白和破碎记忆碎片构成的混沌之地。然而,在她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南洋这片土地,以及那位名为方静言的医生,正以一种极其缓慢而坚定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滋养她心灵的“土壤”。

  方静言的治疗,摒弃了所有急功近利。他从不试图强行闯入她的意识,更像一个耐心的园丁,每日只是默默地、持之以恒地,为她这片近乎彻底荒漠化的心田,浇灌着最温和的“活水”。

  他调整了她的饮食,加入了更多当地新鲜的热带水果和易于消化的食材,利用食物本身天然的色泽与清甜气味,温和地刺激她麻木的感官。他让人移走了房间里所有尖锐棱角的家具,换上了藤编、棉麻等天然材质的物件,让触感变得柔软。每日定时,他会打开窗户,让带着草木清香和潮湿水汽的南洋暖风,吹拂进房间。

  他的“治疗”往往无声无息。有时,他会带来几片刚摘下的、散发着浓郁清香的柠檬桉树叶,放在她的枕边;有时,会播放一些录制的、雨打芭蕉或溪流潺潺的自然之声;有时,仅仅是坐在不远处的窗前看书,让安静阅读的身影和偶尔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成为一种恒定而安宁的背景存在。

  他尤其注重那奇特的、低沉的音叉声波疗法。每日固定时间,那“嗡……”的鸣响都会准时在房间里回荡,如同定海神针,试图稳定她那狂乱破碎的精神世界底层结构。

  日子一天天过去,南洋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似乎也滋养着这具近乎枯萎的躯体。在精心的调理和绝对安宁的环境下,沈如晦表面的虚弱状态有所改善,至少不再那般形销骨立,脸上也隐约有了一丝极淡的、属于活人的光泽,而非之前的死灰。

  变化是极其细微,几乎难以捕捉的。

  她沉睡的时间似乎缩短了一些,清醒时,那空洞眼神“放空”的状态不再那么绝对。她会更长时间地、无意识地看着窗外摇曳的椰子树影,或者天花板上因风吹动窗帘而变幻的光斑。

  一次,护士在喂她喝一种用当地木瓜和牛奶调制的糊羹时,一滴温热的羹汁不小心滴落在她的手背上。她竟没有像往常那样毫无知觉,而是极其缓慢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背,目光在那里停留了足足数秒,才又茫然地移开。

  还有一次,傍晚时分,窗外突然下起了热带常见的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窗户和宽大的植物叶片,发出哗啦啦的巨响。这突如其来的、强烈的噪音让沈如晦的身体猛地瑟缩了一下,她甚至无意识地抬起手,似乎想捂住耳朵,虽然动作只做了一半便无力地垂下,但那瞬间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让在一旁默默观察的方静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亮光。

  最令人惊讶的变化发生在一个午后。方静言照例带来音叉,敲响那低沉的鸣响。这一次,当“嗡……”声持续时,沈如晦不再是仅仅眼珠转动或蹙眉,她竟然极其缓慢地、极其艰难地,将自己的左手,抬起了几寸的高度,悬在空中,指尖微微颤抖着,仿佛在无知无觉地、试图捕捉那看不见的声波。

  虽然这个动作只维持了短短两三秒便无力落下,但它所代表的含义,却远超之前所有的细微反应!这不再是纯粹的被动接收,而是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本体的……主动性!

  南洋日暖,水土渐润。

  那深埋于绝望废墟之下、早已被认定死亡的根须,正在无人知晓的黑暗深处,凭借着一丝不灭的生机与外界持续不断的温和滋养,极其缓慢地、艰难地,尝试着……重新苏活。

  方静言看着床上那依旧沉默、却似乎不再那么“绝对”静止的女子,平静的眼眸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审慎的……期待。

  他知道,最关键的阶段,或许即将到来。唤醒的不仅是感知,还有那些被她深深埋葬的……记忆与情感。那将是更大的风险,也是……唯一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