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远方的波澜-《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

  夏末秋初,江州府的天气依旧带着几分濡湿的闷热。“岑记”的生意并未因季节更替而有所衰减,反而因那爽口的麻酱拌面和各式凉拌卤味,在午间更显火爆。

  这日晌午,铺子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岑卿正坐在柜台后核对上午的账目,耳边充斥着食客们满足的吸溜声和嘈杂的谈笑。几个穿着体面、像是行商模样的客人坐在靠近柜台的一桌,边吃边高谈阔论,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传入岑卿耳中。

  “……听说了吗?京城里头,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如今也要纳妾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商人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隐秘的兴奋。

  “哦?此话当真?丞相与夫人,不是素有鹣鲽情深的美名吗?那夫人还是位传奇的厨娘出身……”同桌另一人讶异道。

  山羊胡商人嗤笑一声,捋了捋胡须:“美名?那都是说给外人听的!听闻丞相夫人自去岁冬日便染了怪病,缠绵病榻,容颜憔悴。丞相府那般门第,岂能长久没有女主人操持?纳个高门贵女为妾,打理内务,绵延子嗣,再正常不过了。”

  “唉,可惜了那苏厨娘,一步登天,终究是福薄了些……”有人感叹。

  “所以说,这女人啊,光有手艺和运气还不够,还得有副硬朗的身子骨和稳固的娘家靠山才行……”

  后面的话,岑卿没有再细听。她握着毛笔的手指微微收紧,笔尖在账本上洇开一小团墨迹。

  苏小婉……病了?丞相……要纳妾?

  这两个消息如同两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她早已平静无波的心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那个曾在她最困顿绝望时,如同神只般降临,赠予她银钱、路引、方子,给了她一条生路的女子;那个凭借超凡厨艺和独特魅力,挣脱了槐树村的桎梏,登上这个时代女子所能企及的顶峰的传奇;那个在故事里本该与男主角一生一世一双人,享受无尽荣华与深情的“女主”……

  原来,在故事看似圆满的结局之后,现实的风霜并未就此停歇。她也会生病,也会面临丈夫纳妾的窘境,也会如同这世间千千万万的女子一样,在深宅大院里,品尝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无奈与辛酸。

  所谓的“主角光环”,在漫长而真实的岁月面前,似乎也褪去了耀眼的光芒,露出了与普通人无异的底色。原来,无论起点如何,无论曾经历过怎样的波澜壮阔,最终都难逃这俗世红尘中,最寻常也最磨人的磋磨。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岑卿胸中翻涌。有对苏小婉境遇的同情与物伤其类的悲凉,更有一种……超越了同情与悲凉的明悟。

  她岑卿,凭借自己的双手,在这江州府挣下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家业,有安身立命的铺子,有忠心可靠的伙伴,有自由自主的生活。她不必看人脸色,不必与人争宠,不必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他人的恩宠与怜悯。

  而那个曾站在云端的苏小婉,如今却可能要在病榻上,眼睁睁看着丈夫迎娶新人。

  这种对比,让她心中那份因苏小婉曾经的帮助而产生的、微妙的感激与仰望,悄然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平等的感慨,以及一种强烈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那个给了她新生契机的人,如今似乎陷入了困境。哪怕这困境于对方而言或许只是寻常,于自己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但她还是想靠近一些,看看是否能……回报万一。

  一个大胆的、几乎是在听到消息瞬间便冒出的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长——去京城!

  不是去攀附,不是去祈求,而是带着她“岑记”的本事,去那个风云际会之地,开一家分号。她要让“岑记”的味道,在京城也飘香。或许,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能让病中的苏小婉,尝到一丝来自故地的、熟悉而安心的味道?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去京城,绝非易事。江州府的“岑记”是她多年的心血,是她的根基,绝不能有失。

  她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忙碌的铺面——沉稳干练的招娣正在熟练地招呼一桌新客;周婶子在厨房与后院之间穿梭,处理着食材;何娘子细致地擦拭着刚收拾出来的桌子……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她要带招娣去。这孩子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聪慧机敏,忠心不二,尽得她的真传,是她在京城开拓最好的帮手。至于江州府的铺子,周婶子和何娘子为人可靠,熟悉运作,足以托付。

  当晚打烊后,岑卿将周婶子、何娘子和招娣一同叫到了后院。

  月色如水,洒在静谧的院落中。岑卿看着眼前这三张熟悉的面孔,开门见山,将自己的决定和盘托出。

  “……京城的情况,便是如此。我打算前去开拓,并非放弃江州府的基业。此地的‘岑记’,我想交由周婶和何娘子共同掌管。”岑卿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周婶子和何娘子闻言,俱是震惊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岑卿。

  “东家,这……这如何使得?我们……”周婶子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使得。”岑卿打断她,目光真诚,“这两年,铺子里外,你们都已熟悉。周婶稳重,何娘子细心。由你们二人共同主事,我很放心。工钱照旧,此外,每年铺子净利润,你们二人各占一成半。”

  这个条件极为优厚。何娘子眼圈微红,周婶子也用力点头,两人郑重应下:“东家放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守好‘岑记’!”

  岑卿又看向招娣:“招娣,你跟我去京城。”

  招娣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没有丝毫犹豫:“我去!岑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岑卿看着她,心中一动。招娣这个名字,承载着太多不堪的过去。既然要开始新的征程,何不也给她一个新的开始?

  “好。”岑卿颔首,温声道,“此去京城,前路未知,我们也当有个新气象。招娣,我为你改个名字,可好?愿你从此展翅高飞,前途似锦,便叫‘岑羽’,如何?”

  “岑……羽?”招娣,不,岑羽喃喃念着这个崭新的名字,眼中迅速积聚起水光。她明白,这不仅仅是改名,更是岑姨对她如家人般的认可与殷切期望。她重重跪下,向岑卿磕了一个头,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岑羽谢东家赐名!岑羽必不负东家期望!”

  事情就此定下。接下来的日子,岑卿将江州府铺子的管理细节逐一交代给周婶子和何娘子,并将核心的汤底配方和几种关键卤味的制法,单独传授给了周婶子,叮嘱她务必谨慎。

  她将大部分积蓄留下作为铺子的流动资金,只带了足够在京城立足的本钱。临行前,她最后看了一眼在暮色中亮起温暖灯火的“岑记”。这里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她要带着从这里汲取的力量与勇气,带着 岑羽,去开启一段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