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梧桐巷口初飘香-《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

  京城“岑记”的开张,并未引起什么波澜。在这见惯了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帝都,一家小小南方面馆的诞生,如同投入瀚海的一粒微尘。

  头几日,门可罗雀。偶尔有路人被那奇特的“自选卤子”招牌和隐约飘出的香气吸引,探头张望几眼,见里面冷冷清清,便也摇头走开。岑羽守在柜台后,眼看着日头从东移到西,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岑卿却显得很沉得住气。她依旧每日天不亮就起身,精心熬制汤底,准备各色卤味,将面条抻得筋道匀称。空闲时,她便拿着绣绷,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留意着门外,一边做些针线,神色平静,仿佛开的不是一家亟待客源的新店,而是一处闲适的别院。

  转机出现在开张后的第五日。

  那日午后,一位穿着半旧青衫、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踱进店来。他先是好奇地看了看门口木牌上的字,又伸头望了望里面整洁的布置和那排冒着热气的卤味小碗。

  “店家,你这‘自选卤子’,是个什么章程?”老者声音温和,带着点读书人特有的腔调。

  岑羽连忙起身,脸上堆起甜笑,将“岑记”的规矩细细说了一遍。

  老者捻须听着,点了点头:“倒是新鲜。那便来一碗……嗯,基础汤面吧。”他并未立刻选择卤子,而是先找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

  面很快上来,清亮的汤,雪白的面,几点翠绿葱花。老者先舀了一勺汤,吹凉了,细细品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又挑起一筷子面,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汤底醇厚,面条筋道,火候恰到好处。”老者放下筷子,看向岑卿,目光中带着赞许,“老板娘好手艺。这汤,绝非寻常吊汤之法,可是用了心思的。”

  岑卿放下针线,起身微微颔首:“老先生是行家。小店的汤,确是用鸡架、鱼骨配以几味香料,文火慢炖六个时辰以上所得。”

  “难怪。”老者抚掌,“如今京里这般肯在汤底上下功夫的食肆,不多了。”他这才起身,走到卤味长案前,仔细端详片刻,要了一份卤豆干和一份酱萝卜。

  卤味倒入面中,老者再次动筷,吃得慢条斯理,却极为专注。吃完后,他掏出帕子擦了擦嘴,满意地道:“卤味入味,咸淡适中,这酱萝卜酸甜爽脆,正好解了汤面的腻。不错,很不错。”他付了钱,对岑卿道,“老夫姓文,就住前面那条巷子。往后,怕是要常来叨扰了。”

  “文老先生慢走,随时欢迎。”岑卿将老者送至门口。

  这文老先生,竟是位识货的。自他来过之后,许是他在邻里间说了几句好话,陆陆续续开始有附近的住户和商户前来尝试。

  “听文老先生说你家面汤不错,来一碗尝尝。”

  “这自选卤子怎么算?给我来个鸡蛋,再加点那个黑乎乎的豆干……”

  “老板娘,听说你们有南边来的麻酱拌面?”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远不及江州府的火爆,但总算不再是门庭冷落。岑羽忙前忙后,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许多。

  岑卿观察着这些京城客人的反应。他们大多比江州府的食客更矜持,对味道更为挑剔,但一旦认可,便会成为稳定的回头客。他们对“自选”模式接受良好,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