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立规矩-《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

  林永富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下午,村委会那间略显陈旧的会议室里,就坐满了被紧急请来的六户人家。

  张婶系着干净的围裙,脸上带着几分忐忑和好奇;王奶奶被她孙子扶着进来,手里还攥着个半成品的鞋垫;李叔穿着下地的胶鞋,裤脚上还沾着泥点;另外三户也都是村里公认的厚道人家,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

  “永富,这么急叫我们来,啥事啊?”李叔嗓门大,率先打破了沉默。

  林永富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被岁月和劳作刻满痕迹的脸。“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一件关乎咱们村以后挣钱路子的大事,要跟大伙商量。”他指了指坐在旁边的岑卿,“晚晚,你把情况跟叔婶们仔细说说。”

  岑卿站起身,先是礼貌地跟各位长辈打了招呼,然后才拿出手机,点开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晒图、好评和求购私信。她尽量用最朴实直白的话,解释了什么是直播,什么是短视频,她的账号现在有多少人关注,以及这些关注如何转化成了对村里山货的真实需求。

  当她展示出那些色泽诱人的腊肉炒笋干、奶白色的老鸭汤,以及网友们充满惊喜的留言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和议论。

  “乖乖,城里人真稀罕咱这土东西?”

  “这照片拍得,我都要流口水了。”

  “晚晚,这些人真愿意花钱买?”

  “是的,张婶,李叔,”岑卿肯定地点头,语气诚恳,“他们不仅愿意买,还催着要,怕买不到。但是,”她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人家花钱,图的是个好东西,图的是个放心。不能这次买的好,下次买的差,那样人家就不信咱们了,这条路也就断了。”

  她接着坦诚了目前个人售卖遇到的困难——品质不稳、数量太少、邮寄麻烦,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风险。

  “所以,我和永富叔商量着,咱们几户人家,能不能先抱成团,成立一个‘青山坳山货合作社’的试点?”岑卿说出了核心提议,“咱们一起立下规矩,按统一的标准来做东西,由村里统一收购、统一卖,赚了钱,按大家供货的多少和质量来分。”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合作社?这词儿听着新鲜!”

  “统一收购?价钱咋算?”

  “立规矩?立啥规矩?我做了大半辈子酸菜,还要别人来定规矩?”张婶第一个提出了质疑,脸上有些挂不住。

  李叔也皱着眉头:“是啊,各家有各家的做法,这咋统一?我那笋干就是晒得干,能放,但有些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