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青山坳像一锅即将煮沸的水。
剧组要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连邻村都知道了。村民们见面聊的都是这事,合作社的订单量都因此又涨了一波——不少人想提前囤点山货,等着剧组来了“沾沾喜气”。
岑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看着那几页剧本。她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台词,一遍遍听,调整语气、停顿、情绪。没有对手演员,她就对着镜子练习眼神和表情。
镜子里的脸,是林晚的。清秀,带着山村生活赋予的健康色泽,眼神里有种复杂的韧性。她看着这双眼睛,试图找到那个名叫“素问”的女医师的影子——沉静,悲悯,带着与世隔绝的疏离和洞察。
她练得很投入,有时甚至会忘记时间。直到母亲李素珍在外面敲门喊她吃饭,她才恍然惊醒,发现自己还沉浸在另一个角色的世界里。
李素珍和林建国也知道了剧组和角色的事。他们没有多问,只是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李素珍会在她练习时,悄悄在门外听一会儿,然后默默走开。林建国则更加沉默,只是抽烟的次数变多了。
徐明远依旧每天去李爷爷那里报到。他的手上添了更多细小的伤口,但分丝的技术肉眼可见地进步了。李爷爷依旧话少,但偶尔会在他做出一个合格的动作时,极轻地“嗯”一声。
这天下午,徐明远从李爷爷家回来,看到岑卿坐在院子的石阶上,手里捏着那几页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剧本,眼神放空。
“怎么了?”他走过去问。
岑卿回过神,揉了揉眉心:“周总刚来电话,说剧组筹备差不多了,让我下周去市里的影视基地试镜。正式的。”
徐明远在她旁边坐下:“紧张?”
“有点。”岑卿老实承认,“更多的是……不真实。”她抬头看了看四周熟悉的景物,“感觉像在做梦。前几天还在想怎么把笋干卖得更好,转眼就要去试镜了。”
“机会来了,抓住就好。”徐明远说。
岑卿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说,我能行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脆弱,“我很久没正儿八经试过戏了。而且……我现在这个样子,跟以前那个一门心思想演戏的林晚,好像也不太一样了。”
徐明远看着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昨天分丝,又废了一大堆。李爷爷说,手生了,心就乱了。”他顿了顿,“我觉得演戏可能也一样。你想太多自己行不行,不如想想那个‘素问’该是什么样子。”
岑卿怔了怔,低头看向手中的剧本。
试镜前一天,岑卿简单收拾了一个背包。几件换洗衣服,洗漱用品,还有那本林晚的笔记本。她把笔记本放在背包最里层,仿佛那能给她带来某种力量。
李素珍给她装了一大包自家晒的笋干和野菜酱,絮絮叨叨地嘱咐:“在外面好好吃饭,别饿着。要是……要是没选上,也没事,早点回来。”
林建国往她手里塞了几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拿着,万一用得上。”
岑卿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用力点点头,把东西都收好。
徐明远送她去村口坐车。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石板路湿漉漉的。
“我等你消息。”徐明远说。
中巴车摇摇晃晃地开来了。岑卿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子发动,她透过车窗,看着站在路口的徐明远,以及他身后那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熟悉的村庄,渐渐远去。
车子驶出山路,上了国道,窗外的景色变得越来越陌生。高楼,广告牌,川流不息的车辆……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岑卿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不适,仿佛从一个慢节奏的梦境,突然被抛回了快节奏的现实。
她按照周总给的地址,找到了市郊的影视基地。这里和她记忆中跑过的那些剧组没什么不同,嘈杂,忙碌,到处是穿着各种戏服等待的演员和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空气里混合着油漆、盒饭和汗水的味道。
周总亲自在门口接她,把她带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化妆间。
“别紧张,陈导今天亲自试镜。”周总拍拍她的肩膀,“你就按你理解的演就行。”
化妆师给她简单上了点妆,换了件粗布的戏服。看着镜子里被打扮成古装模样的自己,岑卿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形象,既熟悉又陌生。
试镜在一个搭成山野草庐模样的摄影棚里进行。除了陈导演,还有制片人和几个她不认识的人坐在监视器后面。
没有太多寒暄,陈导演直接指了指场地中央:“就演素问采药归来,发现受伤男主的那段。你自己发挥。”
灯光打在她身上,有些刺眼。岑卿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她努力屏蔽掉周围嘈杂的环境,屏蔽掉那些审视的目光。她在脑海里构建出青山坳后山的竹林,构建出带着露水和泥土气息的空气,构建出那种属于“素问”的、长久独处后的沉静。
她再睁开眼时,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为合作社奔波、为竹编费神的“归晚”,也不是那个纠结于身份和执念的岑卿。她微微佝偻着背,仿佛背着无形的药篓,脚步轻盈而稳定地走在“山间”,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的“草木”。
然后,她停了下来。像是发现了什么,蹲下身,手指虚虚地探出,仿佛在检查地上的“伤者”。她的动作很轻,带着医者的谨慎。没有台词,但她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变化,传达出了惊讶、凝重,以及一丝怜悯。
她抬起头,望向虚空,仿佛在判断伤势,又像是在思索救治之法。整个空间里只剩下她轻微的呼吸声。
几分钟的表演,一气呵成。
表演结束,她站在原地,微微喘息,等待着。
陈导演盯着监视器看了半晌,然后抬起头,看向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可以了。回去等通知吧。”
没有评价,没有反馈。岑卿的心沉了一下,但还是礼貌地鞠躬道谢。
走出摄影棚,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她换回自己的衣服,卸了妆,感觉像是刚从一场大梦里醒来。
周总送她出来,语气倒是挺轻松:“表现不错,挺有那个味道的。陈导没当场否定就是好事。你先回去等消息,有结果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回青山坳的中巴车上,岑卿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试镜的过程像快进的电影片段在脑海里回放。她不知道自己演得到底好不好,不知道那个机会是否会真的降临。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闭上眼睛,手里紧紧攥着背包里那个硬壳笔记本的边角。
车子颠簸着,驶向那片越来越近的、墨绿色的山峦。
剧组要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连邻村都知道了。村民们见面聊的都是这事,合作社的订单量都因此又涨了一波——不少人想提前囤点山货,等着剧组来了“沾沾喜气”。
岑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看着那几页剧本。她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台词,一遍遍听,调整语气、停顿、情绪。没有对手演员,她就对着镜子练习眼神和表情。
镜子里的脸,是林晚的。清秀,带着山村生活赋予的健康色泽,眼神里有种复杂的韧性。她看着这双眼睛,试图找到那个名叫“素问”的女医师的影子——沉静,悲悯,带着与世隔绝的疏离和洞察。
她练得很投入,有时甚至会忘记时间。直到母亲李素珍在外面敲门喊她吃饭,她才恍然惊醒,发现自己还沉浸在另一个角色的世界里。
李素珍和林建国也知道了剧组和角色的事。他们没有多问,只是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李素珍会在她练习时,悄悄在门外听一会儿,然后默默走开。林建国则更加沉默,只是抽烟的次数变多了。
徐明远依旧每天去李爷爷那里报到。他的手上添了更多细小的伤口,但分丝的技术肉眼可见地进步了。李爷爷依旧话少,但偶尔会在他做出一个合格的动作时,极轻地“嗯”一声。
这天下午,徐明远从李爷爷家回来,看到岑卿坐在院子的石阶上,手里捏着那几页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剧本,眼神放空。
“怎么了?”他走过去问。
岑卿回过神,揉了揉眉心:“周总刚来电话,说剧组筹备差不多了,让我下周去市里的影视基地试镜。正式的。”
徐明远在她旁边坐下:“紧张?”
“有点。”岑卿老实承认,“更多的是……不真实。”她抬头看了看四周熟悉的景物,“感觉像在做梦。前几天还在想怎么把笋干卖得更好,转眼就要去试镜了。”
“机会来了,抓住就好。”徐明远说。
岑卿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说,我能行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脆弱,“我很久没正儿八经试过戏了。而且……我现在这个样子,跟以前那个一门心思想演戏的林晚,好像也不太一样了。”
徐明远看着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昨天分丝,又废了一大堆。李爷爷说,手生了,心就乱了。”他顿了顿,“我觉得演戏可能也一样。你想太多自己行不行,不如想想那个‘素问’该是什么样子。”
岑卿怔了怔,低头看向手中的剧本。
试镜前一天,岑卿简单收拾了一个背包。几件换洗衣服,洗漱用品,还有那本林晚的笔记本。她把笔记本放在背包最里层,仿佛那能给她带来某种力量。
李素珍给她装了一大包自家晒的笋干和野菜酱,絮絮叨叨地嘱咐:“在外面好好吃饭,别饿着。要是……要是没选上,也没事,早点回来。”
林建国往她手里塞了几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拿着,万一用得上。”
岑卿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用力点点头,把东西都收好。
徐明远送她去村口坐车。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石板路湿漉漉的。
“我等你消息。”徐明远说。
中巴车摇摇晃晃地开来了。岑卿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子发动,她透过车窗,看着站在路口的徐明远,以及他身后那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熟悉的村庄,渐渐远去。
车子驶出山路,上了国道,窗外的景色变得越来越陌生。高楼,广告牌,川流不息的车辆……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岑卿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不适,仿佛从一个慢节奏的梦境,突然被抛回了快节奏的现实。
她按照周总给的地址,找到了市郊的影视基地。这里和她记忆中跑过的那些剧组没什么不同,嘈杂,忙碌,到处是穿着各种戏服等待的演员和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空气里混合着油漆、盒饭和汗水的味道。
周总亲自在门口接她,把她带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化妆间。
“别紧张,陈导今天亲自试镜。”周总拍拍她的肩膀,“你就按你理解的演就行。”
化妆师给她简单上了点妆,换了件粗布的戏服。看着镜子里被打扮成古装模样的自己,岑卿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形象,既熟悉又陌生。
试镜在一个搭成山野草庐模样的摄影棚里进行。除了陈导演,还有制片人和几个她不认识的人坐在监视器后面。
没有太多寒暄,陈导演直接指了指场地中央:“就演素问采药归来,发现受伤男主的那段。你自己发挥。”
灯光打在她身上,有些刺眼。岑卿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她努力屏蔽掉周围嘈杂的环境,屏蔽掉那些审视的目光。她在脑海里构建出青山坳后山的竹林,构建出带着露水和泥土气息的空气,构建出那种属于“素问”的、长久独处后的沉静。
她再睁开眼时,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为合作社奔波、为竹编费神的“归晚”,也不是那个纠结于身份和执念的岑卿。她微微佝偻着背,仿佛背着无形的药篓,脚步轻盈而稳定地走在“山间”,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的“草木”。
然后,她停了下来。像是发现了什么,蹲下身,手指虚虚地探出,仿佛在检查地上的“伤者”。她的动作很轻,带着医者的谨慎。没有台词,但她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变化,传达出了惊讶、凝重,以及一丝怜悯。
她抬起头,望向虚空,仿佛在判断伤势,又像是在思索救治之法。整个空间里只剩下她轻微的呼吸声。
几分钟的表演,一气呵成。
表演结束,她站在原地,微微喘息,等待着。
陈导演盯着监视器看了半晌,然后抬起头,看向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可以了。回去等通知吧。”
没有评价,没有反馈。岑卿的心沉了一下,但还是礼貌地鞠躬道谢。
走出摄影棚,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她换回自己的衣服,卸了妆,感觉像是刚从一场大梦里醒来。
周总送她出来,语气倒是挺轻松:“表现不错,挺有那个味道的。陈导没当场否定就是好事。你先回去等消息,有结果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回青山坳的中巴车上,岑卿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试镜的过程像快进的电影片段在脑海里回放。她不知道自己演得到底好不好,不知道那个机会是否会真的降临。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闭上眼睛,手里紧紧攥着背包里那个硬壳笔记本的边角。
车子颠簸着,驶向那片越来越近的、墨绿色的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