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绣色生香-《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

  第一批游客离开后的第三天,岑卿在翻看社交媒体时,意外发现了他们发布的游记。

  戴眼镜的男生网名叫远山客,他发了九宫格照片:张婶家温馨的客房、合作社的竹编体验、后山的落日美景,还有众人合影。配文写道:在青山坳度过的周末,像是偷来的时光。学会了基础的竹编,吃到了地道的农家菜,最重要的是——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

  他的朋友们也纷纷晒图。一个女生拍了竹编体验的特写,徐明远耐心指导的画面格外清晰:小老师教得很用心,虽然我的手艺很烂,但过程超治愈!

  这些图文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又为青山坳吸引了一批新的关注。岑卿注意到,不少人在评论区询问:除了竹编,还有其他体验项目吗?

  这个问题让她想起了柳奶奶。

  第二天,岑卿带着新做的桂花糕,敲响了柳奶奶家的门。老人正在绣一幅荷花,见她来了,只是微微抬眼。

  奶奶,给您带了点桂花糕。岑卿把糕点放在桌上,顺势在旁边坐下。

  柳奶奶放下绣绷,拈起一块糕点细细品尝:甜而不腻,火候正好。

  岑卿趁机说明来意:最近有些城里来的客人,想体验传统手艺。您看......能不能教些简单的绣活?

  柳奶奶的手顿了顿,没有立即回答。

  不用教复杂的,岑卿连忙补充,就教些基础针法,绣个小花样。客人体验一下就好。

  老人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的绣绷上:现在的年轻人,还有耐心学这个?

  有的,岑卿想起那些认真学竹编的客人,很多人就是图个新鲜,想了解传统手艺。

  柳奶奶轻轻抚过绣布上的荷花:既然你想做,那就试试吧。

  得到柳奶奶的同意,岑卿立刻开始准备。她在合作社整理出一个安静的角落,摆上绣架和绣凳。徐明远帮忙做了几个简易绣绷,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一批体验刺绣的客人是三个结伴而来的女生。她们在网上看到了远山客的推荐,特意来体验传统手艺。

  这就是柳奶奶吗?一个女生小声问,看着端坐在绣架前的老人,眼中带着敬畏。

  柳奶奶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真丝褂子,银发挽得一丝不苟。她微微颔首,示意她们坐下。

  今天教你们绣朵简单的梅花。老人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她先演示了最基本的平针绣法,手指轻巧地引着丝线,在布面上留下细密的针脚。三个女生看得目不转睛。

  手腕要放松,柳奶奶巡视着每个人的动作,针要垂直入布,线不能太紧。

  让岑卿意外的是,其中一个女生竟然带了汉服来。在征得柳奶奶同意后,她换上了一套淡粉色的齐胸襦裙,坐在绣架前执针引线的模样,宛如古画中走出的仕女。

  我能拍张照吗?同行的朋友举起相机。

  女生微微颔首,继续专注地绣着手中的梅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汉服的裙摆铺展在绣凳周围,手中的针线在指尖流转。这个画面被相机定格下来。

  当晚,这张照片就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在青山坳体验传统刺绣,穿上汉服瞬间穿越!

  柳奶奶的气质绝了,简直就是古装剧里的大家闺秀!

  求地址!我也想去体验!

  这张照片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第二天,合作社就接到了十几个咨询电话,都是询问刺绣体验的。更让岑卿惊喜的是,不少人都表示要自带汉服来拍照。

  柳奶奶知道后,只是淡淡地说:既然要拍照,背景也得像样些。

  她让人从阁楼里搬出一个屏风,虽然有些旧了,但上面的花鸟画依然清晰。又找出几个青瓷花瓶,插上几枝新鲜的野花。经过她的布置,刺绣体验区顿时古韵十足。

  第二批客人来时,果然都带着汉服。有飘逸的齐胸襦裙,有端庄的明制袄裙,还有潇洒的宋制褙子。柳奶奶看着这些年轻人穿着古装认真学刺绣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手腕再沉下去些,她耐心地指导着一个穿淡绿色汉服的女生,针脚要均匀。

  徐明远也被拉来帮忙拍照。他细心调整光线和角度,拍出的照片既有古韵,又不失现代感。客人们看到成片后都惊喜不已,纷纷要求多拍几张。

  渐渐地,穿汉服,学刺绣成了青山坳农家乐的新招牌。就连之前来过的远山客也再次预约,说要带女朋友来体验。

  没想到柳奶奶会同意教刺绣。忙完一天后,徐明远对岑卿说。

  岑卿看着合作社里新布置的刺绣区,微笑道:其实奶奶很愿意有人传承这门手艺,只是以前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最让人感动的是,柳奶奶开始根据每个人的汉服颜色,推荐不同的绣线配色。穿粉衣的配淡绿丝线,着蓝裙的搭银灰丝线,每一个建议都恰到好处。

  颜色要和谐,她常这么说,这才有韵味。

  一个月后,青山坳的农家乐已经小有名气。竹编体验和刺绣体验成了最受欢迎的项目,客房常常需要提前一周预订。

  张婶和李叔忙着接待住宿,徐明远负责竹编教学,柳奶奶指导刺绣,岑卿统筹安排。整个村子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天傍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柳奶奶叫住岑卿,递给她一个小布包。

  这是?岑卿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套精致的刺绣工具。

  给你的,老人淡淡地说,有空也学学。

  岑卿握着小布包,心里暖暖的。她明白,这不只是一套工具,更是柳奶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