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不要说出去-《我们那代人》

  陈兰香儿媳妇现在有底气了,被陈兰香到处说了那么多年,是人都有脾气,要不是她男人还不错,她才不想过了。

  她嗔怒道:“我可没毛病,你怎么不说你来看的?又往我身上倒脏水!”

  陈兰香讨好的看着儿媳妇:“是妈多嘴了,妈说错了,是我来看的。”

  儿媳妇“噗呲”一笑,“谁不知道这里是来看啥的?咋地啊?你还要三胎啊?”

  里面的人都笑了。

  陈兰香儿子站出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是我的毛病,你就大大方方告诉别人能咋地,我早都想去检查了,害我媳妇被误会那么久。”

  陈兰香上去捂住她儿子的嘴:“哎呀你在说啥胡话!”

  陈兰香儿子拉着自己媳妇就走了,留陈兰香自己在这里。

  陈兰香尴尬一笑:“嘿嘿,老高家二媳妇啊,这事儿都是误会,你不要出去乱说啊,说出去太丢人了,我儿子这个嘴没个把门的。”

  “那你怕你儿子丢人,就不怕你儿媳妇丢人啊?”

  邱燕反问道,虽然她刚来没多久,也听到过陈兰香骂她儿媳妇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如今是她儿子的问题,儿媳妇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陈兰香面露难色。

  “我也不是那乱讲话的人,大娘你放心吧,这事儿我不会说出去的。”

  邱燕看她那样,不想逗她了,她本来都够难过的了,平常风风火火,讲话大声的人,此刻也变得小心翼翼的。

  “妈,你走不?”陈兰香儿子喊她。

  “哎,走,走。”陈兰香赶忙应下,匆忙出了门。

  后面越想越不对,我咋忘了问,那新媳妇干啥来了?是不是她也有问题?不对,不是那次她男人被他大嫂打得不能生育了吧?

  陈兰香自己心里开始嘀咕起来。

  高志远看他们走了,才从后面走出来:“这陈大娘,还非说自己儿媳妇不会生,现在好了吧,敢情这毛病出在儿子身上。”

  他把邱燕拉到角落里,把邱燕手拉过来,给她戴上手表。

  邱燕很惊喜:“你啥时候买的!”

  随即又生了气:“你干啥买这个!多贵啊!咱们钱还留着有用呢!”

  “再挣不就行了!”

  “你以为钱那么好挣啊!”

  “给你买点东西还一堆事儿!下次不买了!”

  舅妈在一边看着并没有过去,看两个人甜甜蜜蜜的戴着新手表,心里也高兴,看邱燕的表情以为她俩在打情骂俏,其实两人真的闹起来了。

  轮到他们检查了,高志远扭扭捏捏的说明了情况,两个人都没啥大毛病,吃点药,调理一下体质,放宽心就好了。

  他俩又去看了一趟高丽娜,邱燕要去的,高志远顺便溜达溜达了。

  “丽娜,事情咋样了!”邱燕问。

  “昨天晚上他过来了,他说他和家里断绝关系了,以后做我的上门女婿了。”

  高丽娜掩饰不住的高兴。

  “断绝关系?那他家里知道他要入赘的事儿吗?这可都要说清楚,要不然以后怕他们来闹,入赘可不是小事。”

  邱燕有点担心。

  “放心吧,我们没那么快,结婚,我爸让他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再在一起。”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知道那边没啥事了,他们又回了舅妈家,舅妈刚才叮嘱的。

  舅妈依依不舍的,非找出一堆东西给他俩带回去,有一整箱肥皂,还有咸鸭蛋。

  邱燕和高志远推辞。

  “拿着吧拿着吧,那肥皂是你老舅发的,不值钱,咸鸭蛋也是自己腌的,带着吃,个个都流油。”

  “等等!”舅妈又翻出来一块孔雀蓝的的确良布料,真好看呀。

  “这个我也用不着,我没你手巧,都带回去,你做件衣裳穿,我留着也浪费。”

  “舅妈真不用了,留着给宁宁用。”

  “没人会做,带过去,我发的。”

  舅妈一股脑的都塞进一个网兜里,给她们带回去。她想邱燕过的宽裕一点,省得那个大嫂瞧不起她。

  “走了,走了,早点回去,还能歇歇再上班。”舅妈把东西一起塞给她们,“有空再过来看看!”

  邱燕心里也不舍得,跟着高志远两人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们做了点二米饭,一人吃了一个咸鸭蛋,果然是流油的,一打开黄澄澄的油就顺着蛋壳淌下来,邱燕赶紧蹭到饭上,高志远则是赶紧用嘴接着,一点也舍不得浪费。

  下午邱燕让高志远陪着去街上,她准备抓几只小鸡来养,到时候可以吃鸡蛋。

  前院是和大嫂的院子连着的,她前几天已经把后院收拾出来一块地方准备养小鸡,过两天再回团林村去挖点野菜,试试卖一些,城里空地地少,没地方去弄这些。

  手里剩得钱不多了,要省着点花,刚才高志远连抓药的钱都拿不出来了,还是邱燕用自己攒的钱补上的,高志远承诺发了工资都给邱燕保管。

  两人带着副食本去了供销社,被告知需要“农村家庭副业证”,他们的本子不行。

  而且供销社是每年有固定的时间统销,两人只能失望的走了。

  主要是供销社的雏鸡便宜,每只卖三毛钱,现在如果想买只能去市场买,最少也要五毛钱一只。

  “走吧,我带你去买,贵点也不要紧,多生几个蛋就回来了。”

  高志远大多数时间还是挺好的。

  两人到了镇上的粮库,三三两两的人蹲在墙根外面,眼睛四处瞅着,偷偷摸摸的卖自己的东西,如果有市管会的人过来,他们直接可以伪装成工人,混迹队伍里。

  高志远他俩顺着墙根逛着,前面有几个穿着白色汗衫的工人围着一个摊位,他俩走近一看,摊位上摆了一个筐子,里面装的正是他们要的小鸡。

  已经有人在讲价了,“能便宜点不?供销社才三毛。”

  卖小鸡的大爷一听笑了,露出嘴里的黄牙,“你要能去供销社买,干啥还来我这儿?人家是有时间的,过了时间人家就不卖了,六毛最低了,俺这鸡的品种好,我挑的都是母鸡,保你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