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灵被李逋拎着,像只小猫一样挣扎了两下,最后丢出屋门。
孙洛川虽然意犹未尽,但也知道天色已晚,只得忿忿离开。
关上门后,李逋转身对王猛说道:“王兄,今晚辛苦你一下,将这书稿誊写数十份,明日一早送到奉天司。”
王猛一愣,有些不解:“奉天司?公子,这书稿不是寄给书社吗?为何要送到奉天司?”
李逋道:“奉天司本职就是传送情报的机构。我们借他们的手,将这书稿寄给京城的书商。到时案发了,谁敢查奉天司?”
王猛道:“公子果然高明!”但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公子,这故事跟贾太后有什么关系?”
李逋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想钓大鱼,总要先打窝不是。”
次日清晨,接待员林浣亲自带人将丙级司卫的制式装备和案卷送到演策院。
丙级司卫的制式装备包括:靴刀、百宝囊、信烟、软甲、袖箭,以及一把象征司卫身份的包银铁尺。
这把铁尺长约一尺二寸,两端包银,中间为精钢打造,整体线条简洁流畅。它便于隐藏在衣物或装备中,出其不意地使用。除了战斗外,铁尺还可用于撬锁、测量、敲击等,是一把多功能工具。
林浣抱着案卷,语气轻柔:“李大人,这是您要的案卷。”
李逋没抬头,敲了敲桌子:“放在这吧。”思索片刻,他见林浣仍抱着案卷,站在原地,低着头不肯走。
“林姑娘,你我素不相识,这般殷勤,想必是有事相求?”
“李大人,奴家确实有一事相求。”林浣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带着几分犹豫。
“林姑娘不必拘谨,有话直说便是。”
“仓廪使……看中了奴家,几次三番暗示,奴家不从。他便随意找了个理由,说我弟弟偷了官银,托人把他关了起来。”林浣跪地。
“我若帮忙有什么好处?”李逋不为所动。
“李大人若是肯帮忙,奴家…奴家愿以身相许,报答大人的恩情。”
林浣见屋内只有他们二人,颤抖着手,就要解开衣带。
李逋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讥讽:“我对皮肉并无兴趣,三百两银子,我可以帮你救人。”
林浣低下头,泪吧嗒吧嗒的落,三百两银子,那是她二十年的俸禄。
“拿不出来?既然这样,不如就拿你的月俸还债。你在内务堂做接待,多少钱一月?”
“奴家…奴家月俸一两。”林浣声音微弱,哽咽难止。
“一两?那你还真是穷得叮当响。既然如此,不如辞职,来帮我做事,奉天司的很多业务我不熟悉,需要一个人帮我跑上跑下。”
林浣有些犹豫,一月一两银子其实就很多了。她的父亲曾是内堂乙级司卫,死后福荫子女,她才得到这份工作。要知道在外面,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攒不到五两银子。
“你不愿意?那就滚吧。”
“要签卖身契吗?”
“自然,不签合同可不行,我可是正经老板。”
林浣心中满是挣扎与无助。她只觉得前有狼后有虎,无论选择哪一边,似乎都逃不过被吞噬的命运。
李逋可不会怜香惜玉,把纸笔递给她:“我喝完这杯茶前,你要么写,你要么走。”
林浣擦干泪珠,看了李逋一眼,心中认命:与其受仓廪使那老狗欺辱,还不如跟着李公子,凡事等救出弟弟再说!她心一横,写下卖身契,摁上血手印。
李逋收起卖身契:“很好,我跟你讲一下我这边的规矩。一个月我给你二两月俸,至于你欠我的,一个月则扣除一两,直到扣完三百两为止,到时我会把卖身契再还给你。”
林浣听后,喜极而泣道:“小女子叩谢大人恩德。”
李逋冷笑:“先别着急谢,我还没说完。每天晨时上班,暮时下班,上班期间,要随传随到,迟到一刻,罚五十钱……”
林浣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只是目光痴痴的看着李逋。
李逋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现在你可以把手中的案卷给我看看了吗?”
林浣忙站起身,将案卷递给李逋。
打开案卷,《青槐村癔症杀人案》已经从虫级提升到鬼级,但能看到的信息还是很少,作案人那一栏依旧只有‘陈山’两个字。
“昨天有名丙级司卫带着四名丁级司卫组队,去青槐村破案,晨时传来讯息,五人无一生还,所以此案立刻提升了一个等级。”林浣道。
李逋眉头微皱,五名司卫无一生还,足以说明此案的凶险程度:“你对这案子了解多少?”
林浣早有准备,拿出从内务堂复制的死者户籍档案,放到桌上。
在翻到陈阿巧那一张时,李逋猛然从位置上站起来。纸上赫然写着:陈阿巧,青槐村的村民,丈夫陈山(或陈三),膝下有一女陈团团,半年前搬至青槐村居住。
李逋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陈三一家是他安排进京都的,如今却出了这样的事,他不能坐视不理:“这案子,我接了!”
“请大人将令牌交给我,奴家这就去帮您办理。”林浣道。
李逋把令牌给她:“顺便把你弟弟救出来,若有人难为你,你就说是我的人,要找麻烦直接让他们去找祝夜山。”
林浣忍住泪水,又叩了个头,转身刚要离去,被李逋叫住:“等等!这案子不是能组队吗?你替我从内务堂大厅找两个可靠的丁级司卫,尤其是对京城附近熟悉的人。”
林浣点头应下,快步离开。
等她走后,李逋喊来小吉灵,吩咐道:“去叫王猛过来。”
小吉灵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知道李逋又要讲故事了,忙不迭地跑去叫王先生。然而,跟着王猛来的可不止他一人,还有孙洛川和十几个演策院的学徒。
原来《西游记》的故事在短短一天内已经在演策院传开。对此,小吉灵居功至伟,他借着故事赚了不少好吃的,自然也吸引了一大群听众。
李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上回说到,孙大圣闹天宫,玉皇请来如来佛……
李逋将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唐僧取经、高老庄收猪八戒娓娓道来。
众人听得入神,尤其是小吉灵,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逋,生怕错过一个字。尤其到了大圣戏耍猪八戒那一章,众人笑的前仰后合。
这次李逋没有挖坑,而是将故事讲到一个完整的段落,才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人虽然依依不舍,但也只能散去。
这时,林浣赶回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李逋抬头一看,不由失笑——这两人不正是之前在内务堂大厅“逗”他的那两个活宝吗?
这两人虽然有些不着调,但心肠不算坏,李逋对他们有些好感。
只见其中一人身材瘦高,像根竹竿似的,脸上挂着几分嬉皮笑脸的神情,他拱手道:“小人高杆,见过李大人!大人若有什么跑腿打探的活儿,尽管吩咐,小人腿脚利索,消息灵通,保准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另一人则矮胖敦实,圆脸大耳,眼睛滴溜溜地转,显得十分机灵:“小人庞墩,见过大人!小人虽然跑得慢,但脑子转得快,专会出主意、解难题。大人若有需要,小人定当竭尽全力,绝不推辞。”
王猛忍不住笑出声来:“高杆,庞墩,你们俩这名字倒是贴切得很。”
高杆嘿嘿笑道:“小人这名字是爹娘起的,说是生下来时瘦得像根竹竿,没想到长着长着,还真应了这名字。”
庞墩道:“小人这名字也是爹娘起的,说是生下来时胖得像个小墩子,如今看来,倒是没辜负他们的期望。”
李逋看过二人的录职薄后,低声问王猛:“上面写着他二人师出五斗米教,这是个什么门派?是蛊修还是灵武士?”
“两者都不是,五斗米教源自蜀州门户汉中,比较神秘,信徒众多,擅长画符,施展五行遁术。”
“哦?五行遁术?那你们不妨在我面前演示一番。”
高杆和庞墩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得嘞!大人您瞧好了!”
只见高杆从布囊中取出一张符纸,咬破指尖,将符纸往地上一拍,喝道:“土遁,起!”
刹那间,高杆的身影竟如同沉入水中一般,缓缓没入地面。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只听“嗖”的一声,高杆的脑袋又从李逋身后冒了出来:“大人,您瞧,我这土遁术如何?”
李逋微微点头,赞道:“不错,确实有些门道。”
庞墩也不甘示弱,掏出一张符纸,贴在小腿上,喝道:“风遁——神行!”
只见他竟如一阵风般在屋内快速穿梭,片刻后,稳稳地落在李逋面前,脸不红气不喘:“大人,我这神行术也不赖吧?”
李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确实不错,倒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高杆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得意地说道:“我们还能画驱邪符、镇妖符,对付那些邪祟之物,最是拿手!”
孙洛川虽然意犹未尽,但也知道天色已晚,只得忿忿离开。
关上门后,李逋转身对王猛说道:“王兄,今晚辛苦你一下,将这书稿誊写数十份,明日一早送到奉天司。”
王猛一愣,有些不解:“奉天司?公子,这书稿不是寄给书社吗?为何要送到奉天司?”
李逋道:“奉天司本职就是传送情报的机构。我们借他们的手,将这书稿寄给京城的书商。到时案发了,谁敢查奉天司?”
王猛道:“公子果然高明!”但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公子,这故事跟贾太后有什么关系?”
李逋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想钓大鱼,总要先打窝不是。”
次日清晨,接待员林浣亲自带人将丙级司卫的制式装备和案卷送到演策院。
丙级司卫的制式装备包括:靴刀、百宝囊、信烟、软甲、袖箭,以及一把象征司卫身份的包银铁尺。
这把铁尺长约一尺二寸,两端包银,中间为精钢打造,整体线条简洁流畅。它便于隐藏在衣物或装备中,出其不意地使用。除了战斗外,铁尺还可用于撬锁、测量、敲击等,是一把多功能工具。
林浣抱着案卷,语气轻柔:“李大人,这是您要的案卷。”
李逋没抬头,敲了敲桌子:“放在这吧。”思索片刻,他见林浣仍抱着案卷,站在原地,低着头不肯走。
“林姑娘,你我素不相识,这般殷勤,想必是有事相求?”
“李大人,奴家确实有一事相求。”林浣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带着几分犹豫。
“林姑娘不必拘谨,有话直说便是。”
“仓廪使……看中了奴家,几次三番暗示,奴家不从。他便随意找了个理由,说我弟弟偷了官银,托人把他关了起来。”林浣跪地。
“我若帮忙有什么好处?”李逋不为所动。
“李大人若是肯帮忙,奴家…奴家愿以身相许,报答大人的恩情。”
林浣见屋内只有他们二人,颤抖着手,就要解开衣带。
李逋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讥讽:“我对皮肉并无兴趣,三百两银子,我可以帮你救人。”
林浣低下头,泪吧嗒吧嗒的落,三百两银子,那是她二十年的俸禄。
“拿不出来?既然这样,不如就拿你的月俸还债。你在内务堂做接待,多少钱一月?”
“奴家…奴家月俸一两。”林浣声音微弱,哽咽难止。
“一两?那你还真是穷得叮当响。既然如此,不如辞职,来帮我做事,奉天司的很多业务我不熟悉,需要一个人帮我跑上跑下。”
林浣有些犹豫,一月一两银子其实就很多了。她的父亲曾是内堂乙级司卫,死后福荫子女,她才得到这份工作。要知道在外面,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攒不到五两银子。
“你不愿意?那就滚吧。”
“要签卖身契吗?”
“自然,不签合同可不行,我可是正经老板。”
林浣心中满是挣扎与无助。她只觉得前有狼后有虎,无论选择哪一边,似乎都逃不过被吞噬的命运。
李逋可不会怜香惜玉,把纸笔递给她:“我喝完这杯茶前,你要么写,你要么走。”
林浣擦干泪珠,看了李逋一眼,心中认命:与其受仓廪使那老狗欺辱,还不如跟着李公子,凡事等救出弟弟再说!她心一横,写下卖身契,摁上血手印。
李逋收起卖身契:“很好,我跟你讲一下我这边的规矩。一个月我给你二两月俸,至于你欠我的,一个月则扣除一两,直到扣完三百两为止,到时我会把卖身契再还给你。”
林浣听后,喜极而泣道:“小女子叩谢大人恩德。”
李逋冷笑:“先别着急谢,我还没说完。每天晨时上班,暮时下班,上班期间,要随传随到,迟到一刻,罚五十钱……”
林浣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只是目光痴痴的看着李逋。
李逋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现在你可以把手中的案卷给我看看了吗?”
林浣忙站起身,将案卷递给李逋。
打开案卷,《青槐村癔症杀人案》已经从虫级提升到鬼级,但能看到的信息还是很少,作案人那一栏依旧只有‘陈山’两个字。
“昨天有名丙级司卫带着四名丁级司卫组队,去青槐村破案,晨时传来讯息,五人无一生还,所以此案立刻提升了一个等级。”林浣道。
李逋眉头微皱,五名司卫无一生还,足以说明此案的凶险程度:“你对这案子了解多少?”
林浣早有准备,拿出从内务堂复制的死者户籍档案,放到桌上。
在翻到陈阿巧那一张时,李逋猛然从位置上站起来。纸上赫然写着:陈阿巧,青槐村的村民,丈夫陈山(或陈三),膝下有一女陈团团,半年前搬至青槐村居住。
李逋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陈三一家是他安排进京都的,如今却出了这样的事,他不能坐视不理:“这案子,我接了!”
“请大人将令牌交给我,奴家这就去帮您办理。”林浣道。
李逋把令牌给她:“顺便把你弟弟救出来,若有人难为你,你就说是我的人,要找麻烦直接让他们去找祝夜山。”
林浣忍住泪水,又叩了个头,转身刚要离去,被李逋叫住:“等等!这案子不是能组队吗?你替我从内务堂大厅找两个可靠的丁级司卫,尤其是对京城附近熟悉的人。”
林浣点头应下,快步离开。
等她走后,李逋喊来小吉灵,吩咐道:“去叫王猛过来。”
小吉灵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知道李逋又要讲故事了,忙不迭地跑去叫王先生。然而,跟着王猛来的可不止他一人,还有孙洛川和十几个演策院的学徒。
原来《西游记》的故事在短短一天内已经在演策院传开。对此,小吉灵居功至伟,他借着故事赚了不少好吃的,自然也吸引了一大群听众。
李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上回说到,孙大圣闹天宫,玉皇请来如来佛……
李逋将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唐僧取经、高老庄收猪八戒娓娓道来。
众人听得入神,尤其是小吉灵,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逋,生怕错过一个字。尤其到了大圣戏耍猪八戒那一章,众人笑的前仰后合。
这次李逋没有挖坑,而是将故事讲到一个完整的段落,才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人虽然依依不舍,但也只能散去。
这时,林浣赶回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李逋抬头一看,不由失笑——这两人不正是之前在内务堂大厅“逗”他的那两个活宝吗?
这两人虽然有些不着调,但心肠不算坏,李逋对他们有些好感。
只见其中一人身材瘦高,像根竹竿似的,脸上挂着几分嬉皮笑脸的神情,他拱手道:“小人高杆,见过李大人!大人若有什么跑腿打探的活儿,尽管吩咐,小人腿脚利索,消息灵通,保准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另一人则矮胖敦实,圆脸大耳,眼睛滴溜溜地转,显得十分机灵:“小人庞墩,见过大人!小人虽然跑得慢,但脑子转得快,专会出主意、解难题。大人若有需要,小人定当竭尽全力,绝不推辞。”
王猛忍不住笑出声来:“高杆,庞墩,你们俩这名字倒是贴切得很。”
高杆嘿嘿笑道:“小人这名字是爹娘起的,说是生下来时瘦得像根竹竿,没想到长着长着,还真应了这名字。”
庞墩道:“小人这名字也是爹娘起的,说是生下来时胖得像个小墩子,如今看来,倒是没辜负他们的期望。”
李逋看过二人的录职薄后,低声问王猛:“上面写着他二人师出五斗米教,这是个什么门派?是蛊修还是灵武士?”
“两者都不是,五斗米教源自蜀州门户汉中,比较神秘,信徒众多,擅长画符,施展五行遁术。”
“哦?五行遁术?那你们不妨在我面前演示一番。”
高杆和庞墩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得嘞!大人您瞧好了!”
只见高杆从布囊中取出一张符纸,咬破指尖,将符纸往地上一拍,喝道:“土遁,起!”
刹那间,高杆的身影竟如同沉入水中一般,缓缓没入地面。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只听“嗖”的一声,高杆的脑袋又从李逋身后冒了出来:“大人,您瞧,我这土遁术如何?”
李逋微微点头,赞道:“不错,确实有些门道。”
庞墩也不甘示弱,掏出一张符纸,贴在小腿上,喝道:“风遁——神行!”
只见他竟如一阵风般在屋内快速穿梭,片刻后,稳稳地落在李逋面前,脸不红气不喘:“大人,我这神行术也不赖吧?”
李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确实不错,倒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高杆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得意地说道:“我们还能画驱邪符、镇妖符,对付那些邪祟之物,最是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