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烬道:“李兄,你直接说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李逋反问:“慕容兄以为呢?”
慕容烬盯着李逋,觉得脑壳隐隐作痛。
他以前在奉天司办案时,总被人夸“智慧”。可每次听李逋分析,他就感觉脑浆沸腾,一片浆糊。
慕容烬试图挽救尊严:“我的意思是一动不如一静,既然…既然。”
望着李逋‘关爱智障’的眼神,他说不下去,索性一拍桌子:“直接说计划,你别跟我绕。”
李逋道:“莫急,我其实想不通一点。杨氏若引司马狩入瓮,邺城的兵马怎么办?弄不好便是引狼入室,而不是瓮中捉鳖。现在有点明白,年关送魂祭就是那邺城八千精兵的修罗场。”
慕容烬倒吸一口凉气:“这——这!”
李逋接着道:“如果我分析的不错,最初朝廷的目标是双炀城。陈屠一案正好是个引子,祭灵司借此为筹码,威胁杨氏。可谁能想到杨氏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去向司马狩靠拢,直接绕过祭灵司大执事贾胥,直接向朝廷交换利益。”
慕容烬接话:“所以朝廷放弃贾胥,联合杨氏做了这个局。”
李逋道:“不错,毕竟双炀城与号称北地雄都,坐拥五十万户的邺城相比,实在是无法相比。”
慕容烬第一次感觉手脚发颤:“八千人,那可是八千好士卒,没在边疆抗敌,却白白要死在这里!”
李逋道:“这场谋划中,咱俩只是小喽啰,能保住小命,就已经是万幸,无法干预他人因果。”
“这么说,杨家早对我们动了杀心?那为何他们还迟迟不动手?”
“可能是慕容兄的家族,也可能是因为它。”李逋拍拍佩刀。
“你是说司长大人。”
“若非如此,我想不到别的理由。”李逋苦笑:“明面上杨氏还不敢动我们,但等司马狩一到,祭祀开始,动乱之时就是咱们的末日。”
“你说的对,到时把咱们的死推托到司马狩身上,奉天司也没辙。”
“乱中求生,火中取栗,就让我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天明后,李逋召集众人,从狍皮储物袋拿出十七枚赤涅雷,将使用方法告诉高杆和庞墩。
“你二人各拿八枚,分别埋在西、南两座城门下。”
“公子,这玩意儿不会半路炸了吧?”高杆和庞墩在青槐村可见识过赤涅雷的威力,不免有些害怕。
“那是绝对不会滴。”李逋道:“我相信你二人能做到这件事。”
山君跳上桌子,昂着脑袋,老气横秋地说道:“虽然你俩不是蛊修,也不算灵武士,实力更是不咋地,但这一次,本大王对你们有十足的信心!”
庞墩和高杆对视一眼,一时不知该感动还是该骂人。
李逋揪住山君的后颈,将它丢回床上:“记住,埋好后以雷声为号。无论事成与否,不要等我们,你俩立刻回京都。”
他将佩刀和一封信递给庞墩:“带上它,送给祝夜山司长!”
二人郑重点头,土遁离去。
慕容烬见李逋安排完毕,忍不住皱眉:“李兄,那我该做什么?总不能干等着吧?”
李逋刚要开口,门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杨氏亲兵推门而入,抱拳行礼:“两位司卫,家主有请,移步城头观礼。”
慕容烬眼神一凛,看向李逋。
杨虎走出,质问道:“那一高一矮跑哪去了?”
李逋笑道:“腿长在他们身上,我哪里知道。”
杨虎冲士卒喝道:“仔细给我找,都是我杨家的客人,一个都不能少!”
山君趴在李逋怀里,冲着杨虎,喉咙中不断滚出低吼声。
李逋漫不经心地捋着山君后颈的毛,跟着兵卒来至南城城楼。
城头宴席早已摆开,案上陈列着精致的银器与青瓷,酒盏中琥珀色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几名乐师跪坐在角落,指尖轻拨琴弦,奏着舒缓的曲调。
对面北城,城门大开。
远远就能看到,北方有军伍行进,一路旌旗猎猎。
李逋心中感叹,司马狩这区区八千人精兵,竟绵延数里,一路上锣鼓喧闹,他真以为双炀城志在必得?
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家伙!
当司马狩的排头兵进入关,南楼侍卫喊:“城主到!”
杨聪扶着城主杨渊,从幕后走出。
杨渊瘦削的身躯,裹着一袭锦袍,面色苍白,眼下青黑深重,仿佛久病未愈。
他手中捏着一串乌木念珠,扶着城碟眺望:“吾弟好大的面子,一场婚姻,竟让邺城王送女亲至。”
席上众人面面相觑,无人附和,唯独一个坐在末席的男子起身喊道:“副城主杨勒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杨聪呵斥道:“大胆!竟敢妖言惑众,将他拿下!”
士卒立刻将这男子抓住。
杨渊缓缓转过身:“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子:“博陵人崔游。”
杨渊道:“拉下去,杖二十,关入死牢。”
崔游大笑:“都说杨城主乃当世豪杰,今日观之,原来是个睁眼瞎!”
他猛地挣开侍卫,指着北城方向:“司马狩的刀都抵在你咽喉上了!等他的铁骑进城,第一个砍的就是你这颗昏头,到时你恐怕要比我先死!”
杨聪喝道:“把他嘴给我堵上,拉下去好生看管!”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的时间,李逋等人都在看着司马狩的士兵,如蚂蚁搬家似得一点点进入北城。
等到黄昏,邺城王司马狩仪仗队才来至北城关下。
副城主杨勒见到司马狩本人,暗暗松口气,挥手示意乐师奏响破阵曲。
乐声中,司马狩下轿上马,抬头望向城门,见一具无头肥尸被粗绳悬吊在城楼上,尸身肿胀发青,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刺目。
司马狩眯起眼,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身旁亲卫喝问:“门吊何人!”
八千士卒齐声附和,顿时城内城外声浪震天。
北关城头回喊:“奸贼贾胥!”
司马狩仰头大笑,马鞭直指尸身:“哈哈哈!羯奴果然守约!”他转头对左右心腹道:“吾家天下,岂能容贾贼窃据?今日当以贼血祭旗!”
左右连忙逢迎:“主公英明!等夺取双炀城后,何不一鼓作气,杀至皇城灭了那妖后!”
司马狩道:“诶,不可贪心,此事容我徐徐图之。”
左右夸赞:“主公睿智,但皇城宝座,容痴傻儿玷污,岂不可惜?”
司马狩正色道:“不可胡言,我并无此心。”
杨勒派人下城,手捧铜雀符,迎接司马狩。司马狩将收起铜雀符,率亲卫进入北城。
夜幕降临,铁浮桥上火把如龙。
司马狩与杨勒挽手而坐,面前案几上酒肉陈列,却无人动箸。两人的目光始终盯着南城紧闭的城门,那漆黑的城垛后,杨渊必然也在注视着这里。
浮桥上的表演渐至尾声。
随着一阵金锣响动,八千精锐甲士踏着整齐的步伐涌上浮桥,火光映照下,他们身披灵金甲,手持长戟,准备军武演阵。
“杨城主!”司马狩举杯问:“如此雄兵,可堪入眼否?”
“闻之胆寒,见之胆颤。”杨勒伏低身子,向司马狩敬酒。
“既然如此,你为何要把聘礼退回来?”
“铜雀符乃上古至宝,在下岂敢受用?不过暂为天家保管罢了。”杨勒伏跪在地,额头紧地。
司马狩很满意杨勒的姿态。
寒月下,八千铁甲已列阵完毕,兵戈映着火光,宛如一条鳞甲森然的巨蟒盘踞在河面之上。
战鼓雷动,前阵持楯推进,中军长戟如林,齐声诵唱:“赫赫太祖,受命于天……”
司马狩看着正高兴,听派往南城信使回报:“主公,杨渊那老儿借口身体不适,不肯来敬酒!”
司马狩一摔酒杯,指向南城:“好个羯奴,待我军武演阵结束,定要此獠好看!”
闻言,杨勒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转瞬即逝。他安抚司马狩,高呼道:“来人呐!彩台升起,祭祀蛊神,以壮天军兵威。”
“起祭!!!”
李逋反问:“慕容兄以为呢?”
慕容烬盯着李逋,觉得脑壳隐隐作痛。
他以前在奉天司办案时,总被人夸“智慧”。可每次听李逋分析,他就感觉脑浆沸腾,一片浆糊。
慕容烬试图挽救尊严:“我的意思是一动不如一静,既然…既然。”
望着李逋‘关爱智障’的眼神,他说不下去,索性一拍桌子:“直接说计划,你别跟我绕。”
李逋道:“莫急,我其实想不通一点。杨氏若引司马狩入瓮,邺城的兵马怎么办?弄不好便是引狼入室,而不是瓮中捉鳖。现在有点明白,年关送魂祭就是那邺城八千精兵的修罗场。”
慕容烬倒吸一口凉气:“这——这!”
李逋接着道:“如果我分析的不错,最初朝廷的目标是双炀城。陈屠一案正好是个引子,祭灵司借此为筹码,威胁杨氏。可谁能想到杨氏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去向司马狩靠拢,直接绕过祭灵司大执事贾胥,直接向朝廷交换利益。”
慕容烬接话:“所以朝廷放弃贾胥,联合杨氏做了这个局。”
李逋道:“不错,毕竟双炀城与号称北地雄都,坐拥五十万户的邺城相比,实在是无法相比。”
慕容烬第一次感觉手脚发颤:“八千人,那可是八千好士卒,没在边疆抗敌,却白白要死在这里!”
李逋道:“这场谋划中,咱俩只是小喽啰,能保住小命,就已经是万幸,无法干预他人因果。”
“这么说,杨家早对我们动了杀心?那为何他们还迟迟不动手?”
“可能是慕容兄的家族,也可能是因为它。”李逋拍拍佩刀。
“你是说司长大人。”
“若非如此,我想不到别的理由。”李逋苦笑:“明面上杨氏还不敢动我们,但等司马狩一到,祭祀开始,动乱之时就是咱们的末日。”
“你说的对,到时把咱们的死推托到司马狩身上,奉天司也没辙。”
“乱中求生,火中取栗,就让我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天明后,李逋召集众人,从狍皮储物袋拿出十七枚赤涅雷,将使用方法告诉高杆和庞墩。
“你二人各拿八枚,分别埋在西、南两座城门下。”
“公子,这玩意儿不会半路炸了吧?”高杆和庞墩在青槐村可见识过赤涅雷的威力,不免有些害怕。
“那是绝对不会滴。”李逋道:“我相信你二人能做到这件事。”
山君跳上桌子,昂着脑袋,老气横秋地说道:“虽然你俩不是蛊修,也不算灵武士,实力更是不咋地,但这一次,本大王对你们有十足的信心!”
庞墩和高杆对视一眼,一时不知该感动还是该骂人。
李逋揪住山君的后颈,将它丢回床上:“记住,埋好后以雷声为号。无论事成与否,不要等我们,你俩立刻回京都。”
他将佩刀和一封信递给庞墩:“带上它,送给祝夜山司长!”
二人郑重点头,土遁离去。
慕容烬见李逋安排完毕,忍不住皱眉:“李兄,那我该做什么?总不能干等着吧?”
李逋刚要开口,门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杨氏亲兵推门而入,抱拳行礼:“两位司卫,家主有请,移步城头观礼。”
慕容烬眼神一凛,看向李逋。
杨虎走出,质问道:“那一高一矮跑哪去了?”
李逋笑道:“腿长在他们身上,我哪里知道。”
杨虎冲士卒喝道:“仔细给我找,都是我杨家的客人,一个都不能少!”
山君趴在李逋怀里,冲着杨虎,喉咙中不断滚出低吼声。
李逋漫不经心地捋着山君后颈的毛,跟着兵卒来至南城城楼。
城头宴席早已摆开,案上陈列着精致的银器与青瓷,酒盏中琥珀色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几名乐师跪坐在角落,指尖轻拨琴弦,奏着舒缓的曲调。
对面北城,城门大开。
远远就能看到,北方有军伍行进,一路旌旗猎猎。
李逋心中感叹,司马狩这区区八千人精兵,竟绵延数里,一路上锣鼓喧闹,他真以为双炀城志在必得?
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家伙!
当司马狩的排头兵进入关,南楼侍卫喊:“城主到!”
杨聪扶着城主杨渊,从幕后走出。
杨渊瘦削的身躯,裹着一袭锦袍,面色苍白,眼下青黑深重,仿佛久病未愈。
他手中捏着一串乌木念珠,扶着城碟眺望:“吾弟好大的面子,一场婚姻,竟让邺城王送女亲至。”
席上众人面面相觑,无人附和,唯独一个坐在末席的男子起身喊道:“副城主杨勒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杨聪呵斥道:“大胆!竟敢妖言惑众,将他拿下!”
士卒立刻将这男子抓住。
杨渊缓缓转过身:“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子:“博陵人崔游。”
杨渊道:“拉下去,杖二十,关入死牢。”
崔游大笑:“都说杨城主乃当世豪杰,今日观之,原来是个睁眼瞎!”
他猛地挣开侍卫,指着北城方向:“司马狩的刀都抵在你咽喉上了!等他的铁骑进城,第一个砍的就是你这颗昏头,到时你恐怕要比我先死!”
杨聪喝道:“把他嘴给我堵上,拉下去好生看管!”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的时间,李逋等人都在看着司马狩的士兵,如蚂蚁搬家似得一点点进入北城。
等到黄昏,邺城王司马狩仪仗队才来至北城关下。
副城主杨勒见到司马狩本人,暗暗松口气,挥手示意乐师奏响破阵曲。
乐声中,司马狩下轿上马,抬头望向城门,见一具无头肥尸被粗绳悬吊在城楼上,尸身肿胀发青,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刺目。
司马狩眯起眼,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身旁亲卫喝问:“门吊何人!”
八千士卒齐声附和,顿时城内城外声浪震天。
北关城头回喊:“奸贼贾胥!”
司马狩仰头大笑,马鞭直指尸身:“哈哈哈!羯奴果然守约!”他转头对左右心腹道:“吾家天下,岂能容贾贼窃据?今日当以贼血祭旗!”
左右连忙逢迎:“主公英明!等夺取双炀城后,何不一鼓作气,杀至皇城灭了那妖后!”
司马狩道:“诶,不可贪心,此事容我徐徐图之。”
左右夸赞:“主公睿智,但皇城宝座,容痴傻儿玷污,岂不可惜?”
司马狩正色道:“不可胡言,我并无此心。”
杨勒派人下城,手捧铜雀符,迎接司马狩。司马狩将收起铜雀符,率亲卫进入北城。
夜幕降临,铁浮桥上火把如龙。
司马狩与杨勒挽手而坐,面前案几上酒肉陈列,却无人动箸。两人的目光始终盯着南城紧闭的城门,那漆黑的城垛后,杨渊必然也在注视着这里。
浮桥上的表演渐至尾声。
随着一阵金锣响动,八千精锐甲士踏着整齐的步伐涌上浮桥,火光映照下,他们身披灵金甲,手持长戟,准备军武演阵。
“杨城主!”司马狩举杯问:“如此雄兵,可堪入眼否?”
“闻之胆寒,见之胆颤。”杨勒伏低身子,向司马狩敬酒。
“既然如此,你为何要把聘礼退回来?”
“铜雀符乃上古至宝,在下岂敢受用?不过暂为天家保管罢了。”杨勒伏跪在地,额头紧地。
司马狩很满意杨勒的姿态。
寒月下,八千铁甲已列阵完毕,兵戈映着火光,宛如一条鳞甲森然的巨蟒盘踞在河面之上。
战鼓雷动,前阵持楯推进,中军长戟如林,齐声诵唱:“赫赫太祖,受命于天……”
司马狩看着正高兴,听派往南城信使回报:“主公,杨渊那老儿借口身体不适,不肯来敬酒!”
司马狩一摔酒杯,指向南城:“好个羯奴,待我军武演阵结束,定要此獠好看!”
闻言,杨勒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转瞬即逝。他安抚司马狩,高呼道:“来人呐!彩台升起,祭祀蛊神,以壮天军兵威。”
“起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