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萤的话语如同冰水浇头,让枢纽大厅内残存的战斗热度瞬间降至冰点。“回归力场”、“主动邀请”,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远比被动毁灭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那不是屠刀,而是温床,是消弭一切个体与意志的、甜蜜的终结。
主屏幕上,星萤的面容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刚宣布的只是某个无关紧要的实验数据。艾拉指挥官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作为战士,她宁愿面对成千上万的“收割者”舰队,也不愿对抗这种直接作用于存在根本的诡异力量。林毅则感到一阵寒意从灵魂深处泛起,他下意识地看向小哲。
孩子仰头看着屏幕上的星萤,又看了看周围尚未完全清除的紫色污染痕迹,小小的眉头紧紧蹙起。他身上的蓝色光晕缓慢流转,似乎在抵抗着那残留的、带着“回归”诱惑的精神余波。
“邀请?”艾拉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它将我的哨站变成坟墓,将我的士兵扭曲成怪物,现在却来‘邀请’?”
“逻辑并不矛盾。”星萤的回应毫无情绪波动,“清除障碍与邀请目标个体,可以并行。‘归寂本质’的思维模式非碳基生命所能完全理解。根据模型推演,它对‘寂静之心’碎片及其载体表现出高度兴趣,这种兴趣可能超越了单纯的毁灭。”
这时,“守望者方舟”那沧桑的意念再次介入,取代了机械文字,直接在三人的脑海中响起,带着深深的疲惫与警惕:“观测者的分析……存在合理性。古老的记录中,曾有文明个体被‘本质’诱惑,主动融入,成为其扩张的节点。此次它主动释放坐标,意味着其意识活动已进入新的活跃期,亦或……它感知到了足以威胁其存在的变量正在聚集。”
意念的焦点落在了小哲和林毅手中的蓝色碎片上。
短暂的三方通讯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星萤等待回应,方舟评估风险,而林毅和艾拉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
“我们不可能接受这种‘邀请’。”林毅率先打破沉默,语气斩钉截铁。无论那坐标是陷阱还是真正的核心,主动前往都无异于羊入虎口。
“拒绝是大概率事件。”星萤似乎早已预料,“但该坐标具有极高研究价值。观测者序列决定,对该区域进行深度扫描与观测。”
“你们要去找死?”艾拉冷声道。
“风险可控。观测者具备独立于现实结构的避险手段。”星萤的目光转向林毅和小哲,“但最佳观测节点,需要靠近‘寂静之心’碎片载体,以其共鸣为引导,穿透‘回归力场’可能存在的感知干扰。”
林毅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想让我们跟你一起去?”这简直荒谬!
“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案。”星萤坦然承认,“‘守望者方舟’体积庞大,目标显着,且刚遭受内部污染,不适合执行此类精密侦查任务。而我的飞船,具备所需的技术条件。”
“绝无可能!”艾拉厉声反对,“我们刚摆脱一个险境,绝不会再主动跳入另一个,更不会将孩子置于那种险地!”
方舟的意念也表达了赞同:“载体安全为第一优先。不建议接近坐标区域。”
星萤并未坚持,只是平静地陈述:“理解你们的顾虑。但需提醒,‘回归力场’的扩张速度正在提升。被动等待,力场边界终将抵达此处。提前获取核心数据,是寻找应对方法的唯一途径。”
她的话像一把钝刀,切割着众人的神经。不去,是坐以待毙;去,是九死一生。
就在僵持之际,小哲忽然轻轻拉了拉林毅的衣角。林毅低下头,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不再是纯粹的恐惧或悲伤。
“它……在‘歌唱’……”小哲轻声说,他的感知似乎与他人不同,“很孤独……也很……渴望。那力场,不只是吞噬……还在……呼唤迷失的孩子回家。”
他伸出小手,指向虚空,仿佛能穿透层层壁垒,感受到那遥远坐标处的脉动。“我感觉……那里有……重要的东西。不只是‘它’……还有别的……被遗忘的……”
小哲的描述让林毅和艾拉都愣住了。这与他们感知到的纯粹恶意截然不同。
方舟的意念产生了明显的波动:“载体感知到了深层信息……古老数据库中有模糊记载……‘归寂本质’在早期接触文明时,曾表现出类似‘同化’而非‘毁灭’的特性……后续演变原因未知……”
星萤的眼中数据流急速闪过:“信息更新。载体感知与部分古老观测记录碎片存在4.7%的吻合度。该坐标区域存在未知变量的可能性提升至18.3%。”
小哲的独特感知,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让原本非黑即白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那坐标之处,除了毁灭的源头,是否还隐藏着关于“归寂本质”真相、甚至是与之共存的某种关键?
“我需要与指挥官单独商议。”林毅对星萤和方舟意念说道。他拉着艾拉,走到大厅一角,灵能自然形成一道隔音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怎么想?”艾拉直接问道,眉头紧锁。
“风险极大。”林毅沉声道,“但星萤有一点没说错,我们不能坐等力场扩张。小哲的感知……虽然难以理解,但或许是一个线索。而且,‘方舟’刚被内部渗透,这里是否绝对安全也要打问号。”
“你相信那个观测者?”艾拉语气带着怀疑。
“我不相信她,但我相信她的利益计算。在获取足够数据前,她需要小哲活着,也需要我们配合。这可能是我们利用她的机会。”林毅分析道,“关键是,我们能否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艾拉沉默片刻,目光锐利:“如果要去,不能完全按照她的方案。我们需要保障,需要制定应急预案,而且,‘方舟’必须提供支援,哪怕只是远程的。”
两人迅速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初步共识。他们回到通讯范围内。
“我们可以考虑参与侦查任务。”林毅对星萤说道,“但有几个条件。”
“第一,行动指挥权不能由你独揽,我们必须有平等的决策参与权,尤其是在涉及小哲安全的问题上。”
“第二,‘守望者方舟’需要提供远程信息支持和必要的紧急撤离援助。”
“第三,我们需要时间准备,包括修复‘迅鹰’突击舰,以及让方舟为我们配备能对抗心智侵蚀和空间扭曲的装备。”
星萤几乎没有犹豫:“条件一,可以接受有限度的共同决策。条件二、三,需与‘守望者方舟’协商。”
方舟的意念沉吟片刻:“可提供有限度的远程扫描支援及紧急跃迁信标。装备库权限可临时开放部分。但请注意,方舟本体需优先进行内部净化与防御升级,无法提供直接武力支援。”
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林毅和艾拉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我们接受。”
接下来的时间,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度过。
林毅和艾拉在方舟AI的引导下,进入了其庞大的装备库。他们选择了能够稳定精神、防御低语侵蚀的“灵能护符”(由某种与蓝色晶体共鸣的矿物打造),以及数枚威力强大的、针对能量实体的“秩序瓦解”手雷。艾拉更是找到了一把经过方舟技术改造的多功能能量步枪,兼顾实弹与能量射击,并对扭曲实体有额外伤害加成。
“迅鹰”突击舰则由方舟的自动工程单位进行紧急维修和升级,重点是强化其传感器和短途跃迁系统的稳定性,并加装了方舟提供的特殊屏蔽层,以降低被“回归力场”过早发现的概率。
小哲则大部分时间待在修复单元内,进一步稳定与碎片融合的状态。方舟的意念偶尔会与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将一些关于“寂静之心”和古老威胁的、更适合他理解的信息片段传递给他。孩子的眼神越发深邃,有时会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思。
星萤的银色飞船始终静静悬浮在方舟外部,如同一个沉默的银色幽灵,等待着出发的时刻。
准备工作接近尾声。林毅站在即将修复完毕的“迅鹰”突击舰旁,最后检查着装备。艾拉在一旁调试着她的新步枪,眼神中混合着决绝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小哲从修复单元中走出,他看起来状态好了很多,走到林毅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害怕吗?”林毅低声问。
小哲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害怕……但必须去。那里有……答案。关于我,关于‘它’……也关于……所有的悲伤和结束。”
他的话语让林毅心中一紧。
就在这时,星萤的通讯请求接了进来。
“准备状态确认。一标准时后出发。请进入指定对接位置进行最终系统同步。”
林毅深吸一口气,牵起小哲的手,看向艾拉。艾拉点了点头,扛起了步枪。
他们登上了焕然一新的“迅鹰”突击舰。舰船缓缓滑出港口,与外部那艘银色水滴状飞船保持着一段谨慎的距离。
前方,是浩瀚无垠、却又被无形力场悄然笼罩的星空。那个遥远的坐标,如同黑暗中的一盏诡灯,既是毁灭的呼唤,也可能……是唯一的生路。
星萤的飞船率先亮起跃迁引导光,一个稳定的空间窗口在虚空中打开。
“同步跃迁程序启动。目标坐标已锁定。”星萤冰冷的声音传来。
“我们走。”林毅沉声下令。
两艘舰船一前一后,化作流光,投入那片未知的、沉默的黑暗。而在他们身后,庞大的“守望者方舟”幽光闪烁,如同一位古老的守望者,默默地记录着这迈向终局或是新生的第一步。
悬念:他们能否在“回归力场”中保持自我?那个坐标深处,除了“归寂本质”,究竟还隐藏着什么?星萤的真正目的,是否真的只是“观测”?
(第54章 完)
主屏幕上,星萤的面容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刚宣布的只是某个无关紧要的实验数据。艾拉指挥官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作为战士,她宁愿面对成千上万的“收割者”舰队,也不愿对抗这种直接作用于存在根本的诡异力量。林毅则感到一阵寒意从灵魂深处泛起,他下意识地看向小哲。
孩子仰头看着屏幕上的星萤,又看了看周围尚未完全清除的紫色污染痕迹,小小的眉头紧紧蹙起。他身上的蓝色光晕缓慢流转,似乎在抵抗着那残留的、带着“回归”诱惑的精神余波。
“邀请?”艾拉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它将我的哨站变成坟墓,将我的士兵扭曲成怪物,现在却来‘邀请’?”
“逻辑并不矛盾。”星萤的回应毫无情绪波动,“清除障碍与邀请目标个体,可以并行。‘归寂本质’的思维模式非碳基生命所能完全理解。根据模型推演,它对‘寂静之心’碎片及其载体表现出高度兴趣,这种兴趣可能超越了单纯的毁灭。”
这时,“守望者方舟”那沧桑的意念再次介入,取代了机械文字,直接在三人的脑海中响起,带着深深的疲惫与警惕:“观测者的分析……存在合理性。古老的记录中,曾有文明个体被‘本质’诱惑,主动融入,成为其扩张的节点。此次它主动释放坐标,意味着其意识活动已进入新的活跃期,亦或……它感知到了足以威胁其存在的变量正在聚集。”
意念的焦点落在了小哲和林毅手中的蓝色碎片上。
短暂的三方通讯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星萤等待回应,方舟评估风险,而林毅和艾拉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
“我们不可能接受这种‘邀请’。”林毅率先打破沉默,语气斩钉截铁。无论那坐标是陷阱还是真正的核心,主动前往都无异于羊入虎口。
“拒绝是大概率事件。”星萤似乎早已预料,“但该坐标具有极高研究价值。观测者序列决定,对该区域进行深度扫描与观测。”
“你们要去找死?”艾拉冷声道。
“风险可控。观测者具备独立于现实结构的避险手段。”星萤的目光转向林毅和小哲,“但最佳观测节点,需要靠近‘寂静之心’碎片载体,以其共鸣为引导,穿透‘回归力场’可能存在的感知干扰。”
林毅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想让我们跟你一起去?”这简直荒谬!
“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案。”星萤坦然承认,“‘守望者方舟’体积庞大,目标显着,且刚遭受内部污染,不适合执行此类精密侦查任务。而我的飞船,具备所需的技术条件。”
“绝无可能!”艾拉厉声反对,“我们刚摆脱一个险境,绝不会再主动跳入另一个,更不会将孩子置于那种险地!”
方舟的意念也表达了赞同:“载体安全为第一优先。不建议接近坐标区域。”
星萤并未坚持,只是平静地陈述:“理解你们的顾虑。但需提醒,‘回归力场’的扩张速度正在提升。被动等待,力场边界终将抵达此处。提前获取核心数据,是寻找应对方法的唯一途径。”
她的话像一把钝刀,切割着众人的神经。不去,是坐以待毙;去,是九死一生。
就在僵持之际,小哲忽然轻轻拉了拉林毅的衣角。林毅低下头,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不再是纯粹的恐惧或悲伤。
“它……在‘歌唱’……”小哲轻声说,他的感知似乎与他人不同,“很孤独……也很……渴望。那力场,不只是吞噬……还在……呼唤迷失的孩子回家。”
他伸出小手,指向虚空,仿佛能穿透层层壁垒,感受到那遥远坐标处的脉动。“我感觉……那里有……重要的东西。不只是‘它’……还有别的……被遗忘的……”
小哲的描述让林毅和艾拉都愣住了。这与他们感知到的纯粹恶意截然不同。
方舟的意念产生了明显的波动:“载体感知到了深层信息……古老数据库中有模糊记载……‘归寂本质’在早期接触文明时,曾表现出类似‘同化’而非‘毁灭’的特性……后续演变原因未知……”
星萤的眼中数据流急速闪过:“信息更新。载体感知与部分古老观测记录碎片存在4.7%的吻合度。该坐标区域存在未知变量的可能性提升至18.3%。”
小哲的独特感知,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让原本非黑即白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那坐标之处,除了毁灭的源头,是否还隐藏着关于“归寂本质”真相、甚至是与之共存的某种关键?
“我需要与指挥官单独商议。”林毅对星萤和方舟意念说道。他拉着艾拉,走到大厅一角,灵能自然形成一道隔音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怎么想?”艾拉直接问道,眉头紧锁。
“风险极大。”林毅沉声道,“但星萤有一点没说错,我们不能坐等力场扩张。小哲的感知……虽然难以理解,但或许是一个线索。而且,‘方舟’刚被内部渗透,这里是否绝对安全也要打问号。”
“你相信那个观测者?”艾拉语气带着怀疑。
“我不相信她,但我相信她的利益计算。在获取足够数据前,她需要小哲活着,也需要我们配合。这可能是我们利用她的机会。”林毅分析道,“关键是,我们能否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艾拉沉默片刻,目光锐利:“如果要去,不能完全按照她的方案。我们需要保障,需要制定应急预案,而且,‘方舟’必须提供支援,哪怕只是远程的。”
两人迅速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初步共识。他们回到通讯范围内。
“我们可以考虑参与侦查任务。”林毅对星萤说道,“但有几个条件。”
“第一,行动指挥权不能由你独揽,我们必须有平等的决策参与权,尤其是在涉及小哲安全的问题上。”
“第二,‘守望者方舟’需要提供远程信息支持和必要的紧急撤离援助。”
“第三,我们需要时间准备,包括修复‘迅鹰’突击舰,以及让方舟为我们配备能对抗心智侵蚀和空间扭曲的装备。”
星萤几乎没有犹豫:“条件一,可以接受有限度的共同决策。条件二、三,需与‘守望者方舟’协商。”
方舟的意念沉吟片刻:“可提供有限度的远程扫描支援及紧急跃迁信标。装备库权限可临时开放部分。但请注意,方舟本体需优先进行内部净化与防御升级,无法提供直接武力支援。”
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林毅和艾拉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我们接受。”
接下来的时间,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度过。
林毅和艾拉在方舟AI的引导下,进入了其庞大的装备库。他们选择了能够稳定精神、防御低语侵蚀的“灵能护符”(由某种与蓝色晶体共鸣的矿物打造),以及数枚威力强大的、针对能量实体的“秩序瓦解”手雷。艾拉更是找到了一把经过方舟技术改造的多功能能量步枪,兼顾实弹与能量射击,并对扭曲实体有额外伤害加成。
“迅鹰”突击舰则由方舟的自动工程单位进行紧急维修和升级,重点是强化其传感器和短途跃迁系统的稳定性,并加装了方舟提供的特殊屏蔽层,以降低被“回归力场”过早发现的概率。
小哲则大部分时间待在修复单元内,进一步稳定与碎片融合的状态。方舟的意念偶尔会与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将一些关于“寂静之心”和古老威胁的、更适合他理解的信息片段传递给他。孩子的眼神越发深邃,有时会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思。
星萤的银色飞船始终静静悬浮在方舟外部,如同一个沉默的银色幽灵,等待着出发的时刻。
准备工作接近尾声。林毅站在即将修复完毕的“迅鹰”突击舰旁,最后检查着装备。艾拉在一旁调试着她的新步枪,眼神中混合着决绝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小哲从修复单元中走出,他看起来状态好了很多,走到林毅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害怕吗?”林毅低声问。
小哲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害怕……但必须去。那里有……答案。关于我,关于‘它’……也关于……所有的悲伤和结束。”
他的话语让林毅心中一紧。
就在这时,星萤的通讯请求接了进来。
“准备状态确认。一标准时后出发。请进入指定对接位置进行最终系统同步。”
林毅深吸一口气,牵起小哲的手,看向艾拉。艾拉点了点头,扛起了步枪。
他们登上了焕然一新的“迅鹰”突击舰。舰船缓缓滑出港口,与外部那艘银色水滴状飞船保持着一段谨慎的距离。
前方,是浩瀚无垠、却又被无形力场悄然笼罩的星空。那个遥远的坐标,如同黑暗中的一盏诡灯,既是毁灭的呼唤,也可能……是唯一的生路。
星萤的飞船率先亮起跃迁引导光,一个稳定的空间窗口在虚空中打开。
“同步跃迁程序启动。目标坐标已锁定。”星萤冰冷的声音传来。
“我们走。”林毅沉声下令。
两艘舰船一前一后,化作流光,投入那片未知的、沉默的黑暗。而在他们身后,庞大的“守望者方舟”幽光闪烁,如同一位古老的守望者,默默地记录着这迈向终局或是新生的第一步。
悬念:他们能否在“回归力场”中保持自我?那个坐标深处,除了“归寂本质”,究竟还隐藏着什么?星萤的真正目的,是否真的只是“观测”?
(第5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