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个林墨,太聪明了-《五零:别人啃窝头,我宠妻吃肉》

  “听说了吗?西头赵混混他娘,一口气上不来,眼看就要没了!”

  “就是那个新开的‘清清百草阁’的林老板给救回来的!”

  “就用几根针,在身上扎了几下,人就喘上气了!”

  “那哪是老板,那是神医啊!”

  林墨治好赵龙母亲病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过菜市场,飞进茶馆,飞到每一个商铺老板和街坊邻居的耳朵里。

  刚才还对“清清百草阁”持观望态度的人,现在看那块牌匾的眼神,都变了。

  隔壁王记杂货铺的王老板,站在门口,脸上的神情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他本来还想着,这林家小子就是运气好,租了个好铺子。等开张了,生意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可他万万没想到,人家开业第一天,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一针救人!

  这名声一传出去,他那药铺的门槛,怕不是要被踩平了?

  他心里又酸又悔,早知道这小子有这本事,当初就该主动去套套近乎,而不是在旁边看笑话。

  现在,晚了。

  林墨回到铺子门口时,发现这里比他走的时候还要热闹。

  铺子门口围了一圈人,都在探头探脑地往里看,小声议论着。

  看到林墨回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林老板回来了!”

  “林神医!”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林神医”,所有人都跟着这么叫了起来。

  林墨只是对众人点了点头,表情没什么变化,拎着药箱走进了铺子。

  铺子里,孙掌柜正和林大河说着什么,两人脸上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墨儿,你回来了!”林大河一个箭步冲上来,抓住林墨的胳膊,激动得手都在抖,“你……你真是……真是太给咱老林家争光了!”

  他一个庄稼汉,嘴笨,翻来覆去也只会说这两句。但那满脸的红光,比说什么都实在。

  孙掌柜捋着胡须,看着林墨,眼神里满是赞许。

  他由衷地感叹道,“林小哥,医者仁心,你这次不但救了人,还顺手把赵龙这个地头蛇给收服了。以后你这铺子,在这条街上,算是彻底站稳脚跟了。”

  林墨谦逊的笑了笑,“孙掌我就是个开药铺的,只想安安稳稳做点生意。”

  正说着,赵龙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他手里攥着一张药方,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布袋,跑到柜台前。

  “二……二叔,”他对着林大河,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这是林大哥开的方子,您给抓药。”

  林大河还有点不适应,愣了一下,才接过方子。

  赵龙又把那个布袋放在柜台上,里面是几张零碎的毛票。

  “这是药钱,您数数,要是不够,我……我再去想办法。”他现在对着林家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林大河按照方子,一味一味地称着药。

  他心里感慨万千,前几天,这小子还上门讹钱,今天,就老老实实地站在这里,排队买药。

  侄子这手段,真是神了。

  药抓好了,林大河算了算钱,比赵龙给的还多了些。他把多余的钱,又退了回去。

  赵龙拿着包好的药,对着林墨,深深鞠了一躬。

  “林大哥,我娘喝了您给的药水,已经能坐起来了。她让我一定替她谢谢您。”

  “回去吧,好好照顾老人家。”林墨淡淡地说道。

  “是!”赵龙点了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住了。

  他回头,看着林墨,眼神无比认真。“林大哥,您放心。从今天起,这条街,有我赵龙在,保证连个苍蝇都不敢乱飞!谁要是敢来您这儿捣乱,我第一个不答应!”

  说完,他才快步走了出去。

  赵龙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群人涌了进来。

  “林神医,您给看看,我这老寒腿,一到阴天就疼得厉害,有法子治吗?”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大爷挤到最前面。

  “林神医,我这咳嗽,咳了快一个月了,吃啥药都不管用,您给瞧瞧?”一个中年男人跟着说。

  “还有我,林神医,我最近老是睡不好,您那有安神的方子没?”

  一时间,铺子里乱哄哄的,全都不是来买药材的,而是来找林墨看病的。

  这架势,是想把“清清百草阁”,当成镇上的义诊堂了。

  林大河被这阵仗搞得有点手足无措。

  林墨却不慌不忙,他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等嘈杂声小了下去,他才朗声说道:“各位乡亲,各位叔伯,感谢大家伙儿看得起我林墨。”

  “但是,有件事我必须得说清楚。”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这里,叫‘清清百草阁’,是个药铺,不是医馆。我林墨,也不是什么神医,就是一个懂点药理的生意人。”

  “今天救赵家大娘,那是情况紧急,人命关天,我不能见死不救。但我的主业,是卖药材,卖咱们铺子自己配的养生茶包。”

  他指了指柜台后面,已经用小布包装好的一排排茶包。

  “大家身体有什么小毛病,可以跟我说,我给你们推荐合适的药材或者茶包,你们拿回家自己调理。这既方便,也省钱。”

  “但要是真有什么急症重病,还得是去县里的大医院。我这里,耽误不起。”

  这番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

  看病,可以,但只是顺带手。

  想让我把这里当医馆,天天坐堂问诊,那不行。

  众人听了,有的点头,有的则面露失望。

  那个咳嗽的男人不死心,又问:“那林老板,我这咳嗽,你看看喝点啥好?”

  林墨看了他一眼,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对林大河说:“二叔,给他称二两川贝,二两枇杷叶,再拿一小包甘草。”

  然后他对那男人说:“回去用这三样,加点冰糖一起熬水喝,一天三次,喝完就好了。”

  男人千恩万谢地付了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有了这个开头,后面的人也都有样学样。

  林墨就站在柜台后面,不把脉,不开方,只是听他们说说症状,然后推荐几味药材,或者直接卖给他们配好的茶包。

  比如失眠的,他就推荐安神助眠的茶包。

  比如女同志肚子疼的,他就推荐活血暖宫的茶包。

  一时间,铺子里的生意,竟然真的就这么做起来了。

  孙掌柜在一旁看着,心里越发佩服。

  这个林墨,太聪明了。

  他既用“神医”的名头招揽了人气,又巧妙地把这股人气,引流到了他的生意上。

  他不把自己绑死在“医生”这个身份上,而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健康顾问”。

  这样一来,他既轻松,又能把钱挣了。

  这生意经,高明!

  眼看天色渐晚,铺子里的人才渐渐散去。

  林大河数着钱箱里的钱,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就这一下午的工夫,竟然就卖了将近三十块钱!

  这比他种一年地挣得都多!

  就在他们准备关门的时候,一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铺子门口。

  在这个年代,杏花镇上能见到自行车都稀罕,更别说是小轿车了。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高大的随从。

  那男人抬头看了一眼“清清百草阁”的牌匾,然后径直走了进来,目光直接锁定了林墨。

  “请问,哪位是林神医?”他的语气很客气,但眼神里,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