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院长的震惊-《五零:别人啃窝头,我宠妻吃肉》

  “这……这怎么可能?”

  那个刚才还在冷嘲热讽的专家,此刻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脸上的表情,像是三观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后,又被狠狠踩了几脚。

  科学呢?诊断呢?数据呢?

  他引以为傲的一切,在眼前这一幕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像一个笑话。

  “快!快检查生命体征!”院长最先反应过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狂喜和颤抖。

  几个医生和护士如梦初醒,立刻扑了上去。

  听心率,测血压,检查瞳孔反射……

  一项项数据被飞快地报了出来,每一个数据,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那些之前质疑王主任的专家脸上。

  “心率恢复到85次每分钟!平稳有力!”

  “血压回升至110/70!已经脱离危险值!”

  “体温38.5度!还在持续下降!”

  “病人神志清醒,询问他感觉如何,他说……他说感觉像从地狱回到了天堂,就是肚子很饿!”

  整个病房,不,是整个楼层,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随后,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天啊!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院长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一把抓住王主任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王主任,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

  他的脸上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喜悦,反而有一种朝圣者般的虔诚。

  他知道,这一切,不属于他。

  这份荣耀,这份奇迹,都属于那个远在杏花镇,给了他这包草药的年轻人。

  那个之前和王主任关系不错,最先提出质疑的副院长,此刻满脸通红,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挪到王主任身边,用一种近乎梦呓的声音问道:“老王……这……这到底是什么药?这不科学啊……”

  王主任转过头,看着自己这个几十年的老同事,老对手,用一种他从未有过的,带着一丝怜悯的语气,缓缓说道:“老李,我们以前都错了。”

  “我们治的是化验单上的数据,是仪器上的曲线。我们用最昂贵的药,去攻击那些所谓的‘病菌’和‘病毒’。”

  “可我们忘了,药,应该是用治人的。”

  他举起手里那张已经空了的草纸,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药香。

  “这,才是真正的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让人的身体,自己去战胜疾病。”

  “这不是玄学,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智慧。只是我们自己,把它给弄丢了。”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西医专家,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看着病床上那个已经能开口要水喝的外宾,再看看王主任手里那包平平无奇的草药,世界观正在经历着一场剧烈的海啸。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剩下的几位外宾,在喝下了那碗黑乎乎的药汤后,无一例外,病情都出现了戏剧性的好转。

  上吐下泻的,止住了。

  高烧不退的,降温了。

  萎靡不振的,精神了。

  不到半天时间,一场足以引发严重外交事件的医疗危机,就这么被几包最普通不过的草药,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院长办公室里。

  院长亲自给王主任泡了一杯最好的龙井,姿态放得极低。

  “老王,这次……多亏了你啊!你不仅是救了那几个外宾,你是救了我们整个医院,救了我这个老头子啊!”

  王主任端着茶杯,摇了摇头。

  “院长,功劳不是我的。”

  他从怀里,又掏出一样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院长的办公桌上。

  那是一小包用麻绳扎着口的,看起来有些粗糙的茶包。

  正是林墨送给他的“清清防疫茶”。

  “真正救人的,是开出这个方子的人。我,只不过是个跑腿的。”王主任语气无比真诚。

  “开方子的人?”院长愣住了,“是哪位国医圣手?京城来的?还是哪家隐世的中医大家?”

  在他想来,能开出如此神效方子的人,必然是一位仙风道骨,年过古稀的老神医。

  王主任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他不是什么老神医。”

  “他……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杏花镇,开了一家小药铺。”

  “他叫,林墨。”

  “什么?!”院长手里的茶杯猛地一晃,滚烫的茶水洒出来,他却浑然不觉。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怎么可能!

  王主任看着院长震惊的表情,继续说道:“院长,我这次迟迟没有回来,就是在他店铺里跟着他学习,如果不是情况特殊,我或许还会留在那里学习。”

  “你说什么?你跟着他学习?”院长眉头紧锁。

  王主任的水平,别说在他们省城屈指可数,就算放眼全国,都能排上号。

  而他现在竟然说,他在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学习,而且这次不是他派人去叫他,他还会呆在那里。

  王主任不出意外的点了点,“是的,院长。最终的效果你也看到了。”

  “如果我没有呆在他的店铺里跟他学习,或许这次外宾的病,我也无能为力。”

  院长后怕的点了点头。

  是啊,要没有王主任带回来的神奇的药,他们又如何能轻松的度过这一关呢?

  王主任指了指桌上那包防疫茶。

  “这包茶,也是那位林先生送的。他说,让病人们病好之后喝,可以固本培元,预防复发。”

  院长拿起那包土里土气的茶包,翻来覆去地看。

  他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用这样不起眼的东西,解决了他们全院专家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林墨……杏花镇……清清百草阁……”

  院长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几个词。